乡村建筑软弱下卧层的处理方法.pdf_第1页
乡村建筑软弱下卧层的处理方法.pdf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乡村建筑软弱下卧层的处理方法.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与建 材装 饰 2016 年 9 月 与建 材装 饰 计进行的工序严格操作, 若是施工中存在质量缺陷或是安全问题, 必要时要提出有效的改进与调整措施, 在土方开挖过程中, 施工人 员要在开挖的过程中做好支护工作, 将支护工作落实到位后才能 够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在对基坑完成支护工作后,还要做好修 坡清底以及封底工作, 从而提高建筑土方开挖施工的质量。 6 结束语 总之, 土方施工首先必须根据土方工程的特点, 比如面广量 大、 劳动繁重、 施工条件复杂, 尽可能采用机械化施工与半机械 化施工的方法, 以减轻劳动强度, 提高劳动效率, 同时土方施工 时, 要做好排除地表水降低地下水、 为土方的开挖和和基础施工 提供良好的施工条件, 这对加快施工进度, 保证土方工程施工质 量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采用土方机械进行土方工程的 挖、 运、 填、 压施工中, 重点是土方的填筑和压实。要能正确选择 回填土的填方土料和填筑的方法。能分析影响压实的主要因素, 掌握填土压实质的检查方法。最后对于深基坑施工, 特别注意土 方塌方, 为防止土壁坍塌, 必须进行支护, 合理选择支护的结构 形式。从而进一步改进与优化土方开挖施工技术要, 注意施工的 技术要点, 不断总结施工问题与缺陷, 提高建筑工程土方开挖施 工的质量, 提高整体建筑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丁明亮.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J.城市建筑, 2013, 02: 141+234. 2刘 宝.大型建筑深基坑土方开挖的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 建材 装饰, 2015, 09 (12) : 2122. 3王建保.关于大型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技术分析探讨J.全文版: 工程 技术, 2015, 02 (6) : 1819. 4庄 磊, 杨虎胜.土木工程中深基坑土方开挖的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 术: 引文版, 2016, 06 (3) : 2627. 5郝艳领, 王 刚, 王庆辉.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J.门窗, 2014, 01: 89+92. 收稿日期: 2016-9-2 作者简介: 申凯凯 (1987-) , 男, 助教, 主要从事建筑施工技术, 道 路工程施工方面工作。 ! 乡村建筑软弱下卧层的处理方法 左 静董山川 (河北工程大学邯郸056038) 摘要:软弱地基是建筑工程施工经常遇到的问题,不对其处理不仅影响上层建筑的施工,而且可能会使建筑日后出 现倾斜、裂缝、下沉甚至倒塌。 本文针对保定涞源县乡村一个中型戏台建筑软弱下卧层的处理,分析了地基的地层性质及 水文条件,研究了方案的可行性,给出了具体的处理方案。 关键词:软弱下卧层;地基处理;换填;复合地基;注浆 中图分类号: TU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038 (2016) 38-0045-02 图 1 工程地质剖面图 1 工程概况 拟建场地位于涞源县白石山镇, 交通便利, 场地为空地, 地形 平坦, 地面高程为 20.1020.14m, 高差 0.04m, 地貌单元属山间盆 地地貌。多年平均气温 8.3, 年降水量 383mm, 无霜期 130d。 本工程是美丽乡村文化建设项目的一个戏台,长 20m, 宽 10m, 高 13m, 框架结构, 独立柱基础, 基底埋深 1.5m, 场地高程 20m。 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2.1 地层岩性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其地层特征如下: 层杂填土: 黄褐色, 稍密, 稍湿, 以粉土为主, 含大量石块、 砖块,场地西北角 0.000.20m 为水泥地面。层底埋深 1.30 2.20m, 层厚 1.302.20m。 1层卵石: 杂色, 湿饱和, 松散稍密, 以圆形和亚圆形为 主, 粒径范围为 20100mm, 其中粒径大于 20mm 的占总质量的 55.058.0%, 以中粗砂充填, 分选性一般。层底埋深 2.103.50m, 层厚 0.601.50m。 层粉土: 黄褐色, 中密, 湿, 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 云母, 摇 震反应迅速, 无光泽反应, 干强度低, 韧性低。层底埋深 7.40 8.30m, 层厚 4.806.10m。 层卵石: 杂色, 湿, 中密密实, 母岩成分主要为白云岩, 以 圆形和亚圆形为主, 粒径范围为 30100mm, 其中粒径大于 20mm 的占总质量的 51.055.0%, 以中粗砂充填, 分选性一般。未揭露 层底, 最大揭露厚度 11.70m。 岩层的分布情况如图 1 所示。 在场地内挖探井 1 个, 取土样进行湿陷性试验。 第层粉土, 施工技术 45 万方数据 与建 材装 饰 2016 年 9 月 与建 材装 饰 含水量 20.2%, 孔隙比 0.7326, 液性指数 0.26, 压缩系数 0.18, 湿 陷系数 0.0130.014, 均小于 0.015, 为非湿陷性土。1 根据地质勘查结果及土工试验分析, 因第层粉土, 含水量 较高, 孔隙度较大, 厚度较大, 且标贯击数修正后平均值仅为 4.1 击; 根据土工试验结果、 标贯、 动探试验等资料, 结合当地工程实 践经验, 综合确定其承载力特征值为 100kPa, 为软弱下卧层, 不 满足上部荷载要求, 需要进行地基处理。 2.2 水文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东侧有一河流, 勘察期间河中有水, 水流湍急。 勘察 期间场地东侧两个钻孔见地下水,场地西侧两个钻孔未见地下 水, 初见水位埋深 2.403.00m; 地下水为上层滞水, 赋存于第1 卵石层中, 由东侧河流补给, 与东侧河流的距离为 33.0m, 水位变 化幅度为 12m。 因地下水滞水层位于软土层上部, 并且有河流补给, 所以第 层粉土沉没在水下,失去由毛细管吸力或弱结合水所形成的 表观凝聚力, 使其承载力进一步降低, 同时对一些地基处理方法 的实施造成一定困难。 3 地基处理方案的比较 3.1 常见软弱地基的处理 3.1.1 换土垫层法 换土垫层法是指把基础或建筑物下一定深度的软弱(性质 差)的土层通过挖土置换成性质好的土层或砂石的地基处理方 法。垫层除了提高地基承载力、 减小沉降量等作用外, 还具有加 速软弱地基的排水固结、 隔水等作用。常用的垫层材料有土、 砂、 碎石 (卵石) 、 粉煤灰、 高炉渣等, 只要化学成分稳定、 易于压实、 造价便宜的材料都可以作为垫层材料。 3.1.2 复合地基处理 复合地基是指在处理天然地基过程中使部分土体的性质增 强, 或被置换, 或者加入其他加筋材料, 形成由基体 (原土体或改 良土体) 与加强体共同组成的人工地基, 上部载荷由基体和增强 体共同承担。2常用的加强体有: 水泥土搅拌桩、 高压喷射注浆 桩、 振冲桩、 土和灰土挤密桩、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CFG) 等。 3.1.3 方案可行性分析 因本场地地下水埋藏较浅, 而夯实水泥土桩不适合处理水下 地层; 因地处山区, CFG 设备比较大, 而场地狭窄, 进出不便, 不 宜采用; 因第层粉土厚度较大, 换填法的成本较高, 且拟建建 筑物距离东侧卫生室距离仅 1.0m, 排桩支护边坡也需人工挖孔, 费用较高, 效率低, 安全性较难保障, 因此也不建议采用。综上所 述, 必须采用一种施工设备简单, 不受地下水干扰, 不影响临近 建筑, 同时效率高造价低的施工方案。 3.2 本工程软弱地基的处理 3.2.1 处理方案的确定 鉴于以上原因, 综合确定地基处理的方法为: 先将第层杂 填土全部清除, 然后用注浆法对地基进行加固, 处理后地基的承 载力由静载荷试验确定。 3.2.2 施工方案 换层夯填: 先将第层杂填土全部清除, 然后用 3: 7 灰土分 步回填夯实至基底设计标高; 石灰宜选用新鲜的消石灰, 其最大 粒径不得大于 5mm; 土料宜选用粉质黏土, 不宜使用块状黏土, 且不得含有松散杂质,土料应过筛且最大粒径不得大于 15mm; 压实系数不应小于 0.95。3 注浆加固: 施工时应先施工场地外围注浆孔, 这样可以对场 地东侧进行隔水处理, 以防止浆液流失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注浆 孔间距为 2.0m, 孔径 100mm, 注浆深度 7.0m, 梅花形布孔, 基础 边缘外扩 1.0m, 共布 147 个注浆孔。4注浆孔布置图见图 2。 主要注浆参数如下: 注浆压力: 0.20.3MPa; 浆液扩散半径: 1.0m; 浆液初凝时间: 1030min。 注浆孔施工工艺流程5: 定孔位钻孔配浆注浆提升一节注浆结束移至 新孔位。 3.2.3 静载荷试验 处理后通过静载荷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 平板静载荷试验采 用的压板面积为 2.0m2, 加荷分级不应少于 8 级。每级加载后, 按 间隔时间 10min、 10min、 10min、 15min、 15min, 以后为每 0.5h 测读 一次沉降量, 当在连续 2h 内, 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 0.1mm 时, 则 认为已趋于稳定, 可加下一级荷载。通过静载荷试验确定, 地基的 承载力可达到 135140kPa, 可满足上部荷载要求, 且费用较低。 4 结 语 与大多数建筑的地基处理不同, 本工程施工地点为乡村居民 区, 区域狭窄, 施工不便, 同时有地下水的影响, 还需考虑造价, 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在施工设计上应结合实际, 综合考虑以上因 素, 确定最合理的处理方案。 参考文献 1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GB0025-2004) S. 2郑 刚, 龚晓南, 谢永利, 李广信.地基处理技术发展综述J.土木工程学 报, 2012, 02: 127146. 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S. 4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