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7149.1-1997 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总则》是中国关于化妆品使用后引发的皮肤疾病诊断与处理方法的一个国家推荐性标准。该标准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员提供一套统一的指导原则,以便准确诊断因化妆品使用而引起的皮肤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下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概述:
-
范围:明确了本标准适用于由化妆品直接或间接导致的各种皮肤病变的诊断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指甲及周围皮肤病变等。
-
术语和定义:对化妆品皮肤病相关的专业术语进行了界定,如化妆品、化妆品皮肤病、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等,确保了在应用标准时的术语统一性。
-
诊断原则:
- 强调了详细询问病史的重要性,包括化妆品使用情况、发病时间、症状发展过程等。
- 提出了临床表现分析,需观察皮肤病变的类型、分布特点及其与化妆品使用部位的关系。
- 建议进行皮肤测试,如斑贴试验,以确认致敏或刺激物质。
- 鼓励综合运用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手段来辅助诊断。
-
处理原则:
- 首先要求立即停用可疑化妆品,避免病情加重。
- 根据皮肤病的具体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局部或全身使用抗炎、抗过敏药物。
- 对于严重病例,建议及时就医,可能需要皮肤科医生的专业干预。
- 强调患者教育,提高其对化妆品安全使用的认识,避免未来再次发生类似问题。
-
记录与报告:要求医疗专业人员详细记录患者的病史、诊断过程、治疗方案及效果,对于新发现或罕见的化妆品皮肤病案例,鼓励向相关部门报告,以促进化妆品安全信息的共享和研究。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1997-12-15 颁布
- 1998-12-01 实施
©正版授权



文档简介
G B 1 7 1 4 9 1 一 1 9 9 7前侣 绪 二 1 为配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 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 的实施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不同种类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的总则。 凡符合本标准中所规定的定义 , 并具有相应临床表现者均可按本标准的原则进行诊断和处理。 本标准从 1 9 9 8 年 1 2 月 1日 起实施。 本标准的附录 A, B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 C是提示的附录。 ,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 解放军空军总医院、 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 大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赵辨、 蔡瑞康 、 刘玮、 薛春霄、 黄败、 袁兆庄。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负责解释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总则G B 1 7 1 49 1 一 1 9 9 7D ia g n o s t i c c r i t e r i a a n d p r in c i p l e s o f m a n a g e m e n to f s k i n d i s e a s e s i n d u c e d b y c -G e n e r a l g u i d e l i n e化妆品皮肤病是指人们 日常生活中使用化妆品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器的病变 。范 围本标准规定了化妆品皮肤病的诊断及处理原则。本标准适用于使用化妆品所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器的病变。2 引 用标 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1 7 1 4 9 . 2 -1 9 9 7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 B 1 7 1 4 9 . 3 - - 1 9 9 7 化妆品座疮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 B 1 7 1 4 9 . 4 -1 9 9 7 化妆品毛发损害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 B 1 7 1 4 9 . 5 -1 9 9 7 化妆品甲损害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 B 1 7 1 4 9 . 6 -1 9 9 7 化妆品光感性皮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 B 1 7 1 4 9 . 7 - 1 9 9 7 化妆 品皮 肤奋素异 常诊 断标 准 及处 理 原则3 定 义 本标准所称的化妆品是指以涂擦 、 喷洒或者其他类似的方法, 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 ( 皮肤 、 毛发、 指甲、 口唇等) , 以达到清洁、 消除不良气味、 护肤、 美容和修饰 目的的 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使用化妆品所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器的病变采用下列定义:3 . 1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 c o n t a c t d e r m a t i t is in d u c e d b y c o s m e t ic s 化妆品引起的刺激性或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3 . 2 化妆品光感性皮炎 p h o t o s e n s i t i v e d e r m a t it is in d u c e d b y c o s m e t ic s 由化妆品中某些成分和光线共同作用引起的光毒性或光变应性皮炎。3 . 3 化 妆品 皮 肤色 素异 常 s k in d i s c o lo u r a t io n i n d u c e d b y c o s m e t ic s 接触化妆品的局部或其邻近部位发生的慢性色素异常改变 , 或在化妆品接触性皮炎、 光感性皮炎消退后局部遗 留的皮肤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 。3 . 4 化妆品痊疮 a c n e in d u c e d b y c o s m e t i c s 经一定时间接触化妆品后 , 在局部发生的痊疮样皮损。3 . 5 化妆品毛发损害 h a i r d a m a g e in d u c e d b y c o s m e t ic s国家技术监督局 1 9 9 7 一 1 2 一 , 5 批准1 9 9 8 - 1 2 一 0 1 实施G B 1 7 1 4 9 1 一 1 9 9 7 应用化妆品后出现的毛发干枯、 脱色、 折断、 分叉、 变形或脱落( 不包括以脱毛为目的的特殊用途化妆 品) 。3 . 6 化妆品甲损害 n a i l d a m a g e i n d u c e d b y c o s m e t ic s 长期应用化妆品引起的甲剥离、 甲软化 、 甲变脆及 甲周皮炎等 。4 诊断 原则 根据下列条件, 综合分析进行诊断。4 . 1 发病前必须有明确的化妆品接触史。4 . 2 皮损的原发部位是使用该化妆品的部位。4 . 3 排除非化妆品因素引起的相似皮肤病 。4 . 4 必要时进行可疑化妆品的皮肤斑贴试验( 见 G B 1 7 1 4 9 . 2 ) 或光斑贴试验( 见 G B 1 7 1 4 9 . 6 ) ; 如需进一步做化妆品系列变应原的皮肤斑贴试验, 见附录 A或附录 B ,诊断标 准不同类型的化妆品皮肤病, 其诊断标准分别见 :G B 1 7 1 4 9 . 2 -1 9 9 7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 B 1 7 1 4 9 . 3 -1 9 9 7 化妆品座疮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 B 1 7 1 4 9 . 4 -1 9 9 7 化妆品毛发损害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 B 1 7 1 4 9 . 5 -1 9 9 7 化妆品甲损害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 B 1 7 1 4 9 . 6 -1 9 9 7 化妆品光感性皮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 B 1 7 1 4 9 . 7 -1 9 9 7 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6 处理原则停用可疑致病的化妆品。根据临床类型及病情按一般皮肤病的治疗原则对症处理。避免再次接触已经明确的致病物质 。0伪口 CU亡U心UG s 1 7 1 4 9 1 一 1 9 9 7 附录A ( 标准的附录)化妆品斑贴试验浓度及稀释剂皮肤斑贴试验是用来诊断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的有效手段之一。 皮肤斑贴试验结果受很多因素的影在排 除 假 阳性 和 假 阴性 反 应 后 , 斑 贴 试 验 阳性 者 可诊 断为 化 妆 品皮 炎。具体 试 验 方 法 见1 7 1 4 9 . 2 -1 9 9 7 附录 Ao化妆 品斑贴试验时, 可按其不同性质选用下列稀释剂 : 蒸馏水、 白凡士林、 植物油、 7 0 乙醇及丙选择化妆品斑贴试验浓度原则上应低于其刺激浓度 , 对下列各类化妆品建议采用以下浓度及稀释Al呱GBAZ酞A3剂进 行斑试 :表 A 1 化妆品斑贴试验浓度及稀释剂种类 浓度, 稀释剂 护肤 类膏剂5 0 或 1 0 0 白凡 士林 ( 油包水型化妆 品) 或蒸馏水 ( 水包油型化妆品) 护发类发乳5 0 或 1 0 0 白凡 士林 ( 油包水 型化妆 品) 或蒸馏水 ( 水包油型化妆品) 护发类发油 5 0 或 1 0 0 植物 油 烫发剂 5或 1 0 蒸馏水 染发剂 2或 5 蒸馏 水 摩丝 5 0 或 1 0 0 蒸馏水 香波 2 或 5 蒸馏水 香皂 2或 5 蒸馏 水 甲油 5 或 1 0 丙酮 香水 5 或 1 0 7 0 乙醇 唇膏 5 0或 1 0 0 白凡士林 其他: 根据具体使用情况选用原物或适当稀释。 G B 1 7 1 4 9 1 一 1 9 9 7 附录B( 标准的附录)表 B 1 化妆品变应原斑贴试验浓度及稀释剂编号物品名称 浓度, 稀释剂1 肉 桂 醇 5 凡 士 林 2 经 基 香 茅 醛 5 凡 士 林 3 异 丁 香 酚 5 凡 士 林4 混 合 香 料 1 0 凡 士 林5 戊 基 肉 桂 醇 5 凡 士 林6 香 兰 素 1 0 凡 士 林 7 葵 子 赓 香 5 凡 士 林 8 橡 苔 浸 膏 1 凡 士 林 9 丁 香 酚 1 凡 士 林 1 0 香 叶 油 2 凡 士 林 11 尼 泊 金 甲 醋 3 凡 士 林 1 2 尼 泊 金 乙 醋 3 凡 士 林 1 3 尼 泊 金 丙 醋 3 凡 士 林 1 4 尼 泊 金 丁 醋 3 凡 士 林 15 珍 珠 粉 2 . 5 凡 士 林 16 经 苯 甲 酮 1 凡 士 林 17 澳 硝 丙 醇 0. 5 凡 士 林 18 异 唾 哇 嗽 酮 1 凡 士 林 19 对 氨 基 苯 甲 酸 5 凡 士 林 20 十 八 醇 5 凡 士 林 21 山 梨 酸 3 凡 士 林 22 三 乙 醇 胺 3 凡 士 林 2 3 柳 酸 节 酷 2 凡 士 林24 苯 甲 酸 1 凡 士 林2 5 丙 二 醇 1 0 凡 士 林2 6 羊 毛 脂 5 0 凡 士 林 2 7 单 硬 脂 酸 甘 油 醋 2 0 凡 士 林 2 8 硬 脂 酸 1 0 凡 士 林 29 丁 基 化 经 基 甲 苯 5 凡 士 林 30 苯 甲 醇 5 凡 士 林 31 十 二 醇 硫 酸 钠 0 .1 凡 士 林 32 氢 酿 1 凡 士 林 33 烷 基 醇 聚 氧 乙 烯 醚 硫 酸 钠 0. 5 凡 士 林 34 脂 肪 酸 硫 酸 钠 0. 1 凡 士 林 35 升 汞 0. 1 水 36 对 苯 二 胺 1 凡 士 林37 松 香 5 酒 精 38 氛 化 镍 5 水 39 甲 醛 5 水 G B 1 7 1 4 9 1 一 1 9 9 7 附录c ( 提示的附录)正确使用标准的说明c 1 本标准仅适用于 日常生活中使用化妆品所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器的病变, 不适用于生产、 职业性接触化妆品及其原料所引起的病变; 也不适用于化妆品中某些化学物质, 经皮肤吸收而引起的系统性不良反 应 。c 2 皮肤斑贴试验或光斑贴试验是协助诊断化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夜总会客户满意度提升计划
- 2025年起重磁力设备项目提案报告范稿
- 公交枢纽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支付计划
- 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开发校本研修计划
- 电子设备质保期内服务保证措施
- 幼儿园足球课外活动计划
- 中国液压气动开铁口机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4-2030)
- 2025年中国水泥滤板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康复中心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 酒店服务质量目标和质量保证措施
- 合同债权转让及违约金协议
- 售后服务电话回访管理办法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更新解读
- 2025年休克治疗指南:课件解读与实践
-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英语期末试卷
- 水稳质量保证措施
- 医疗器械自研软件研究报告
- 《高性能计算 分布式存储系统技术要求》
- 市场总监聘用合同模板
- 个人租车合同范本
- 充电桩备案申请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