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YS/T 119.9-2005 氧化铝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 第9部分 流态化焙烧炉系统》是一项针对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流态化焙烧炉系统的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的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进行热平衡测试所需的方法、步骤以及相关参数的定义和计算方式,旨在为行业提供一个统一且科学的热效率评估依据。

标准中首先明确了适用范围,即适用于采用流态化技术进行氧化铝生产的焙烧炉系统。接着对术语进行了定义,包括但不限于“热平衡”、“输入热量”、“输出热量”等关键概念,确保了在应用此标准时各方对于专业词汇的理解一致。

在测试条件方面,《YS/T 119.9-2005》要求必须在稳定运行状态下进行热平衡试验,并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指南,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测量点位、使用何种仪器仪表以及数据采集频率等。此外,还强调了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对结果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其控制措施。

关于计算方法,本标准提供了详细的公式来指导用户如何根据实际测得的数据计算出各项热损失量及整体热效率。这些计算涵盖了从原料投入到成品产出整个过程中的能量转换情况,通过比较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差异来确定系统效率。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5-05-18 颁布
  • 2005-12-01 实施
©正版授权
YS T 119.9-2005 氧化铝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 第9部分 流态化焙烧炉系统.pdf_第1页
YS T 119.9-2005 氧化铝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 第9部分 流态化焙烧炉系统.pdf_第2页
YS T 119.9-2005 氧化铝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 第9部分 流态化焙烧炉系统.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YS T 119.9-2005 氧化铝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 第9部分 流态化焙烧炉系统.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H9 2yS中华人 民共和 国有色金属 行业标准Y S / T 1 1 9 . 9 - 2 0 0 5 氧化铝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第 9部分流态化焙烧炉系统De t e r mi n a t i o n a n d c a l c u l a t i o n me t h o d o f h e a t b a l a nc e o f s p e c i a l e q u i p me n t s f o r a l u mi n a p r o d u c t i o n - P a r t 9 : F l u i d i z e d b a k i n g - f u r n a c e s y s t e m2 0 0 5 - 0 5 - 1 8 发布2 0 0 5 - 1 2 - 0 1 实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 布Y S / T 1 1 9 . 9 -2 0 0 5前言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本部分为 Y S / T 1 1 9的第 9 部分。 本部分根据目前国内氧化铝行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的要求, 制定了流态化焙烧炉系统的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 为准确量化流态化焙烧炉系统的能耗水平以及不同类型焙烧设备之间进行能耗比较提供了依据和方法。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部分由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负责起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任剑、 裴天毅、 曾垂新、 张凤琴、 刘四清、 王奎、 刘成、 狄贵华、 刘贵生、 崔鲁川。YS / T 1 1 9氧化铝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第 9 部分流态化焙烧炉 系统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氧化铝厂氢氧化铝流态化焙烧炉系统的热平衡测定与计算基准、 测定条件、 测定项目及计算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以燃油为燃料的氢氧化铝流态化焙烧炉系统的热平衡测定与计算。热平衡测定与计算基准基准温度采用。 。基准压力采用1 0 1 3 2 5 P a .燃油的发热量按应用基( 低) 位发热量计算。物料平衡与热平衡均以一吨成品氧化铝为基准进行计算。流态化焙烧炉系统热平衡测定范围与计算体系如图1 虚线范围所示, 包括: 一级文丘里干燥器、22.12.2电风2 . 32 . 42 . 5收尘器、 风动溜槽、 饲料旋风器、 二级文丘里干燥器、 干燥旋风器、 主炉、 循环旋风器、 风动冷却旋风器、冷却床、 水冷却床及物料输送管道。其中预热烘干部分包括: 一级文丘里干燥器、 电收尘器、 风动溜槽、饲料旋风器、 二级文丘里干燥器、 干燥旋风器; 焙烧部分包括: 主炉、 循环旋风器; 冷却部分包括: 风动冷却旋风器、 风冷却床、 水冷却床。设备状况及流程3 . 1 测试报告中设备状况的内容:_ .;写明设备的新旧程度、 特点及存在问题, 建成投产或上次大修后投产的日期。设备及生产概况填写测定前三个月内某月的平均值, 内容及报告格式见表 1 , 表 1 设备及 生产概 况厂名:车间:项目一单位I数 值 或 内 容 炉 型炉体规格( 直径x高度) 设 计 产 能 建 成 日期 最后一次大修 日期 燃 油 种 类 油 泵 压 力 雾化方式 燃 油 单 耗 湿氢氧化铝下料量湿氢氧化铝附着水含量 炉 实 际 产 能 吨氧化铝热耗 lrlt/ h P ak g 八k g / h %t / hk 1 八YS / T 1 1 9 . 9 -2 0 0 53 . 2 工艺流程示意图 工艺流程示意图见图1 e冷 却 水图 1 流态化焙烧炉工艺流程示 意图4 热平衡测试条件4 . 1 被测设备和工艺要求 流态化焙烧炉热平衡测定, 应在设备投产或上次大修投产后的中期进行, 测定时期生产工艺必须稳定正常 。4 . 2时 间要 求 测定应为一个连续工班, 测定次数不少于二个班次。4 . 3 测定用仪器仪表及计f器具的要求 测定用仪器仪表及计量器具的要求应在检定周期之内。5 测定项目和方法以及报告格式测定项目和方法以及报告格式见表 2 . 表 2流态化焙 烧炉系统 测定项 目和方法项目符 号单 位测 定 位 置测 定 仪 器 与 方 法测定频率取 值 原 则测 定数 据大气温 度z系 统环 境位 置水 银 温 度 计2小 时 1 次算术平均值大 气 压 力 表2小时 1 次算术平均值压 力尸Pa干 湿 球 温 度 计2小时 1 次算术平均值相 对 湿 度价%Y S / T 1 1 9 . 9 - 2 0 0 5表 2( 续)项目符 号单 位测 定 位 置测定仪器与 方 法测定频率取值原则测 定数 据入炉氢氧化铝湿 氢 氧 化 铝 量人 t-k g / h湿 氢氧 化铝 下料 口在线测定或现 场 实 测2 小时 1 次算术平均值湿 氢 氧 化 铝附 着 水 含 量W -%取 样 分 析2小时 1 次算 术 平 均 值取 样 分 析2小时1次算术平均值湿 氢 氧 化 铝结 晶 水 含 量Wa x%2 小时 1 次算 术 平 均 值湿氢氧化铝温度t n x弧 子 式 温 度 甘出炉氧化铝氧 化 铝 出冷却机温度t n o氧 化铝 出料 口皮 带2小时 1 次算 术 平 均 值效 子 八 况 度 仃取 样 分 析2小时 1 次算 术 平 均 值成 品 氧 化 铝 烧 减 量W A O%计算成 品 氧 化 铝 产 量M人t / h燃油耗 油 量M ,k g / h油 泵出 口管 道在 线 测 定2小时 1 次算 术 平 均 值数 字 式 温 度 计2小时 1 次算 术 平 均 值姗油人炉温度t ,装人磨口瓶内每班2次燃 油 的 取 样化 学 分 析不 少 于 2次算 术 平 均 值燃油应用基成分C ,%化 学 分 析不 少 于 2次算术平均值H%化学分析不 少 于 a次算 术 平 均 值O%化 学 分 析不 少 于 2次算 术 平 均 值N肠化 学 分 析不 少 于 2次算术平均值S y%化 学 分 析不少于2次算术平均值W%化 学 分 析不 少 于 2次算 术 平 均 值A%然 油 应 用 基( 低) 位发热量Q 6 uk 1 / k g化 学 分 析雾化蒸汽蒸 汽 耗 用 量M,k g / h雾 化蒸 汽管 道在线测定或蒸 汽 流 量 计2小时1次算 术 平 均 值在 线 测 定 或 蒸 汽 压 力 表2小时1次算 术 平 均 值燕 汽 压 力P ,Pa蒸 汽 温度t ,在线测定或热电 偶 温 度 计2小时1次算 术 平 均 值烟囱排放烟气烟 气 温 度f ,主烟道数 字 式 温 度 计2小时1次算 术 平 均 值干 湿 球 温 度 计2小时1次算 术 平 均 值烟 气 含 湿 量X%烟 尘 测 试 仪2小时1次算 术 平 均 值含 尘 浓 度Ck g / N .取 样 分 析2小时1次算术平均值粉 尘 灼 减毛 n%计 算烟气量VrNm / h烟 气 分 析 仪2小时1次算术平均值C O , 含 量C O , 召%烟 气 分 析 仪2小时1次算术平均值C O 含 量CO B%烟 气 分 析 仪2小时1次算术平均值O : 含 量O r e%烟 气 分 析 仪2小时1次算 术 平 均 值N 。 含 量NZ g%烟气分析仪2 小时1次算 术 平 均 值H: 含 量H, 曹%烟 气 分 析 仪2 小时1次算术平均值CH ;含 量CH, 9%Y S / T 1 1 9 . 9 -2 0 0 5表 2 ( 续)项目符 号单位测 定 位 置测 定 仪 器与方法测定频率取值原则测 定数 据鼓人空气烘干系统鼓人 空 气 量V hNm / h鼓 人空气管 道皮托管与微 压 计2小时1次算术平均值烘干系统鼓入 空气 温 度t , ,数字式温度计2小时1次算术平均值焙烧系统鼓入 空 气 量V ,Nm / h鼓 人空气管 道皮托管与微 压 计2小时1次算术平均值2 小时1次算术平均值焙烧系统鼓人 空气温度t ,数 子 式 温 度 甘冷却系统鼓人 空 气 量V ,Nm / h鼓人空气管道皮托管与微压计2小时1次算术平均值数字式温度计2 小时1次算术平均值冷却系统鼓人 空 气 温 度t ,冷却水冷却水进口流量与m / h冷却水 出口直管 道超声波流量计2小时1次算术平均值数字式温度计 或 在 线 测 定2 小时1次算术平均值冷却水进口温度与冷却水出口流量上m / h超 声 波 流 量 计2 小时1次算术平均值数字式温度计或在线测定2 小时1次算术平均值冷却水出口温度t .体系散热烘干系统散热表 面 温 度t 卜 烘 干 系统( 包括管道) 的 表 面红外侧温仪3 小时 1 次算术平均值环境温度t 卜 肠水 银 温 度 计3 小时1次算术平均值热球式风速仪3 小时1次算术平均值环 境 风 速F n wm / s对应测温区域散 热 面 积An nem平均表面热流t l 6 n i k 1 /( m h )计算表 面 散 热 量Q n nk l / hQh 二O n e. Ann .焙烧系统散热表 面 温 度t b 胜 焙 烧 系 统( 包括管道) 的 表 面红外测温仪3 小时1次算术平均值环境温度t 卜 h .水银温度计3 小时 1 次算术平均值热球式风速仪3 小时 I次算术平均值环 境 风 速F b wm / s散 热 面 积Ab bymz对应测温区域计 算平均表面热流氨 k J /W h )Qhb =4 v 、二 A 画表面散热量Q b bk J / h冷却系统散热表 面 温 度t L b i冷却系统( 包括管道) 的 表 面红外测温仪3 小时1次算术平均值水银温度计3 小时 1 次算术平均值环 境 温 度h6 .环 境 风 速F , b;m / s热球式风速仪3 小时 1 次算术平均值对应测温区域散热面积AL .耐计 算平均表面热流v- k 1 /( m h )Q , b =4 。 二A-表面散热量Q,k i / h体系总散热量Q ,k J / h卜 = Q + Q vb+ 4 ,8YS / T 1 1 9 . 9 -2 0 0 5表 2 ( 续)项目符 号单 位测 定 位 置测定仪器 与 方 法测定频率取 值 原 则测 定数 据热烟气热烟气温度t R热 烟 气管 道2小时1次算术平均值双 子 式 温 ) t 甘干湿球温度计2小时1次算 术 平 均 值热 烟 气 含 湿 量X -%烟尘测试仪2小时1次算术平均值含尘浓度C 助k g / N m化 学 分 析2小时1次算术平均值粉尘中AI ( O H) 。 含量AHR%粉尘中Ah O, 含量Al x%化 学 分 析2小时1次算术平均值烟 气 分 析 仪2 小时1次算 术 平 均 值热烟气中C O: 含量C OQ R%烟气分析仪2 小时1次算术平均值热烟气中O : 含量O A R%烟 气 分 析 仪2 小 时 1次算 术 平 均 值热烟气中C O含量C 口 古%烟气分析仪2 小时1次算术平均值热烟气中 N , 含量M R%热烟气中 H : 含量Hz R%烟 气 分 析 仪2 小时1次算 术 平 均 值烟气分析仪2 小时1次算术平均值热烟气中NH ;含量NH, R%测定与计算热 烟 气 量V RNm / h出烘干系统风量VnNm / h测 定 与 计 算出 烘 千 系 统 氢 氧 化 铝 温 度t 山数字式温度计2 小时1次算术平均值出烘 干 系 统 氢 氧 化 铝 量G ,nkg/NM烟 尘 测 试 仪2 小时1次算 术 平 均 值出焙烧系统风量Ve卜Nm / h侧定与计算出焙烧系统氧化铝温度t 出数字式温度计2 小时 1 次算术平均值出焙 烧 系 统 氧 化 铝 量G ek g / Nm测 定 与 计 算2 小时 1 次算术平均值6 物料平衡计算6 . 1 流态化焙烧炉系统物料平衡计算表以及报告格式见表 3 e表 3 流态化焙烧炉系统物料平衡计算表序号项 目 名 称符 号单 位依 据 或 算 式数 值物 料 收 人1燃 油 量M ,k g 八M, =M, / Mn o式中: M, 每小时 耗燃油量, k g / h ; MA O 每小时成品氧化铝产量, t / h2干 氢 氧 化 铝 量Mzk g / t从 二 Mn x ( 1 一WA H / 1 0 0 ) / Mn式中: Mn x 每小时人炉湿氢氧化铝量, k g / h ; Wn rr氢氧化铝附着水含量, %YS / T 1 1 9 . 9 -2 0 0 5表 3 ( 续 )序 号项 目名 称符 号单 位依 据 或 算 式数值3氢 氧 化 铝附 着 水 量M,k g 八M, 0 C MA H( WA H / 1 0 0 ) / MA o4鼓人体系内 空 气 量M,k g / t从 一 ( V , +V , +V , ) P o l / MA o式中: P o -鼓人体系空气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 k g / m P o 一 ( N , 肠 P . , + 以% P o , k + H , O YO P x , o k ) 八 0 0其中N,认弱, Hz 0%空气中氮气等的体积含量, %; P H , k , P O , , P H , 空 气中 氮 气等 成分 在 标准 状态下的密度, k g / 。 “夕进 人 水 冷 系统 冷 却 水 量M,k g 八M, =( L , P ) / MA o式中: P a , 冷却水在 t 下的密度, k g / -6雾 化 蒸 汽 量M,k g 八MI - M, / MA .合 计E人Jk g / tEM = M, + M 十 M 十 Ma + M, + Ml物 料 支 出1成品氧化铝量从 k g 八从 一1 0 0 02烟 气 量M, k g / t从 =V F P F 邝T A O式中P F 0 烟气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 k g / mP F 。 一 ( G O , % P c o , + N , 肠 P N , + - - - + H , O % P H , O ) / 1 0 0其中: G O , Y , . . . -烟气中二氧化碳等成分的体积含量, 纬; P c o z 烟气中二氧化碳等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k g / m3烟囱排放灰量从 k g / tM, 二饰 / MA O式中: G N 每小时烟囱排放灰量, k g / h 饰 =C 。 V ;4出 水 冷 系 统冷 却 水 量城 k g 八从 一( L , P , ) / MA O式中: P , 冷却水在 t 下的密度, k g / m 5差值合 Mk g 八2 M=E M- M, +风 +从 +从 )合 计E M,k g 八EM =从 +M, +M, 十M, +4 M6 . 2 流态化焙烧 炉系统物料平衡表及报告格式见表4 。 表 4流态化 焙烧炉系统物料平衡表 一符 号项目名称数 值一项 目名 称数值k g 八%k g 八%M ,M ,M ,呱M .,M s 燃 油 量 干氢氧化铝量 氢氧化铝附着水量 鼓人系统内空气量进人水冷系统冷却水量 雾化蒸汽量Ml M, M, M, 尹么 入1 成品氧化铝量 烟 气 量 烟囱排放灰量出水冷系统冷却水量 差 值又 人 了合 计1 0 0一 : M 合 计1 0 0Y S / T 1 1 9 . 9 -2 0 0 56 . 36 . 4流态化焙烧炉系统物料平衡允 许相对误差为士5 %, 即 A M/ E Mi X 1 0 0 0 o 镇5 %0流态化焙烧炉系统预热烘干部分的物料平衡计算表及报告格式见表 5 e 表 5 预热烘干部分物料平衡计算表序号项 目名 称符 号单位依据或算式数值物 料 收 入1干氢氧化铝量M ,k g 八M n , =M22氢氧化铝附着水量M .k g / tM n z =M,3鼓 人 空 气 量M益k g / tM二( V n P o t ) / MA O4鼓人热烟气量M n k g 八Mna = ( V R P . ) 价么。式 中g 热 风在标 准状态 下的密 度,k g / . 5热 风 含 尘 量M n sk g / tA l = ( C . . Ve ) / Ml合 计E人 1k g / tE M= 人 1 +M nz + M.+ M卜 + 八 生 。物 料 支 出1出烘干系统氢氧化铝量从 1 k g / tMm =( G h V n ) / MA .2出 烘 干 系 统 风 量M,.k g / tMn z 一( V n P ) / Mq o式中:P 出烘干空气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 k g / m s3烟 气 量Mn ,k g / tMn , 一 M , 4烟 囱 排 放 灰 量M, k g / t从 =M, 5差值 Mk g / t M =EMn 一( M +M. +M, +呱, )合 计EMI k g / tEMn =M +M. +M +M, +A M6 . 5 流态化焙烧炉系统预热烘干部分物料平衡表及报告格式见表 6 , 表 6 预热烘千部分物料平衡表收人一符 号项 目名 称数值一项 目名 称数 值k g / t%k g 八%MmM 卜2MM ,lMn , 干 氢 氧 化 铝 量氢 氧 化 铝 附 着 水 量 鼓人空气量 鼓 入 热 烟 气 量 热 风 含 尘 量一 M ,一 M na4 M n出烘干系统氢氧化铝量 出烘千系统风量 烟 气 量 烟囱排放灰量 差 值En 1合计1 0 0一 : 、 ,合计1 0 06 . 6 流态 化焙烧炉系统预热烘干部分物料平衡允 许相对误差为士5 %, 即 从/ E 从 一 x I o o y. 5 %,6 . 7 流态化焙烧炉系统焙烧部分物料平衡计算表及报告格式见表 7 0 表 7 焙烧部分物料平衡计算表序 号项 目 名 称符 号单位依 据 或 算 式数值物 料 收 人1燃 油量Me lk g / tM一从2雾 化 蒸 汽 量MMk g / tMe z 0 M ,Y S / T 1 1 9 . 9 -2 0 0 5表 7 ( 续 )序 号项 目名 称符号单 位依据或算式数值3进焙烧系统氢氧化铝量Me ,k g / tMe s =Me, 4鼓人焙烧系统空气量Mak g / tM, 0 M5烘干系统进入空气量Me ek g 八Me s 0 Mn, 合计EM )k g / tEM = 肠 , 十M e , 十M + M + M S物料支出1出焙烧系统氧化铝量Mmk g 八Me s = ( G . V, ) / MA I2出焙烧系统风量Mn ,k g 八M, 一( V , , A 0 ) / M式中: P e k 出焙烧系统空气标准状态下的密度, k g ,/ . 3热烟气量Mek g / tMn s =M4热烟气含尘量M以k g / tM1 4 =M卜5差值 Mk g 八A Me 二Z Mb 一( Mm +Me , +Mes +Me )合计E Me k g 八EMe =从1 +从z +从, +M +0 M毛6 . 8 流态化焙烧炉系统焙烧部分物料平衡表及报告格式见表 8 , 表 8 焙烧部分物料平衡表收人支出符号项 目名称数 值一项 目名 称数值k g 八%k g 八%M ,M, zM .MaM s 燃 油 量 雾化蒸汽量进焙烧系统氢氧化铝量鼓入焙烧系统空气量烘干系统进入空气量MeM.M, 3MeI m出焙烧系统氧化铝量 出焙烧系统风量 热烟气量 热烟气含尘量 差 值EM合计1 0 0z从 合计1 0 06 . 9 流态化焙烧炉系 统焙 烧部分物料平衡允许相对误差为士 5 %, 即 o M, / E Mn 一 X 1 0 0 % -5 %,6 . 1 0 流态化焙烧炉系统冷却部分物料平衡计算表及报告格式见表 9 . 表 9 冷却部分物料平衡计算表序 号项 目名 称符 号单 位依 据 或 算 式数 值物 料 收 人1进冷却系统的氧化铝量从k g 八M,u =Mb l 2鼓 入 空 气 量Mi ik g / tML : 二( V , P O邝1-3焙烧系统进人风量ML 3k g 八从二从 , 4进人冷却水量从k g / t从二 从合计En 卫k g 八EM , =M u+M i i +M 3 千M 以物料支出1成 品 氧 化 铝 量M,.,k g 八M, , , =1 0 0 02出系统冷却水量M,2k g / tM, =M,YS / T 1 1 9 .9 -2 0 0 5表 9 续)序 号项 目名 称符 号单位依据或算式数 值3出 冷 却 系 统 风 量Mk g 八Mu =M. =M, ( 不漏风状态)4差值 Mk g 八p Ml =EM, 一( M,+ML e +M. )合计EM k g 八EM =M l , +域, , +Mu +Il Mi6 . 1 1 流态化焙烧炉系统冷却部分物料平衡表及报告格式见表 1 0 . 表 1 0 冷却部分物料平衡表收人一符 号项 目 名 称数 值一项 目名 称数 值k g 八%k g / t%M uM人 4M,进冷却系统的氧化铝量 鼓 入 空 气 量 焙烧系统进人风量 进人冷却水量一 M L,一 从 , , M ,.,一 A M L成品氧化铝量出系统冷却水量出冷却系统风量 差值E M合计1 0 0一 : 、 合 计1 0 06 . 1 2 流态化焙烧炉系统冷却部分物料平衡允许相对误差为士5 %, 即一 M, / E Mi I X1 0 0 %簇5 %.7 热平衡计算7 . 1 流态化焙烧炉系统热平衡计算表及报告格式见表 1 1 , 表 1 1 流态化焙烧炉系统热平衡计算表序 号项 目名称符 号单位依 据 或 算 式数值热 收 人1燃油的燃烧热Q ,k 1 / tQ , 0 Q 6 w 。 M ,式中 Q 6-燃油的应用基( 低位) 发热量, k J / k g2燃油带人物理显热Q zk 1 八Q a =从 C , t ,式中:c燃 油 在 。 t , 之 间 的平 均 比热,k/ ( k g )3干氢氧化铝带人显热qk / tQ a = ml C n x t a x式中: C n x -氢氧化铝在 。 一t n x 之间的平均比热,k/ ( k g )4氢氧化铝附着水 带 人 显 热Q,k / tq=从 C H , t -式中 C H , 水在 。 - t n x 之间的平均比热,k/ ( k g )5鼓 人 空 气带 人 显 热Q,k/ tq=从 以; t ;式中: C . . 分别为进人烘干、 焙烧、 冷却系统的空气在O - t 之间的平均比热, k/ ( k g 0C) t ; 分别为进人烘干、 焙烧、 冷却系统的空气的 温 度 , 6进人水冷系统冷 却 水 带 人 物 理 显 热Q,k / tQ , =从 C at,式 中:C , 水 在 。 v t , 之 间 的 平 均 比 热,k J / ( k g )YS / T 1 1 9 . 9 -2 0 0 5表 1 1 ( 续)序 号项 目名 称符 号单 位依据或算式数 值7雾化蒸汽带入热Q 7k / tq =从 v .式中: Q 、 雾化蒸汽的始( 汽化潜热) , k J / k g合 计EQk J / tEQ=Q +Q + Q + Q . 十Q, +Q +Q ,热 支 出1成 品 氧 化 铝带 走 显 热Qk J 八Q -, C n o t n o式中:仇。 氧化铝在 。 t a o 之间的平均比热,k J / ( k g )2烟 气 带 走 热Q7kJ / tQ z , = C W ( 1 一X sw / 1 0 0 ) / P F g C F , t式中:C Fe 烟 气在 。一 t 之间 的平 均 比热,W( N m ) ; P F e 烟气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 k g / Nr n ; t 烟气温度, 3氢氧化铝附着水和结晶水燕发吸热Q , 7k / tQ , 一 M , + M , ( w q / t o o ) ( 1 0 0 - t - ) C . , . +2 2 5 3 . 9 十 1 . 2 4 ( t 一 1 0 0 ) C . , . , I式 中: C - 水 在t n x 1 0 0 之间 的平 均比 热, k /( k g) ; 2 2 5 3 . 9 水在 1 0 0 0C时的汽化潜热, k J t k g ; 1 . 2 4 标准状态下, 1 k g水燕气所占体积,Nm / k g ; C . , . 水蒸气在工 0 0 - t F 之间的平均比热,k J / ( N m )4烟气中粉尘带走热Q ,k J 八Q 一从 C F 式中: C F 烟气中粉尘在 。 - t , 之间的平均比热,k J / ( k g )5化 学 不 完 全燃烧损失热Q Ik J / t认 =( 从, / P , . ) 仁 ( C O s / 1 0 0 ) X 1 2 6 .3 0 + ( H , / 1 0 0 ) X1 0 7 9 0 + ( C H, / 1 0 0 ) X3 5 8 4 0 口式中:C O 烟气中一氧化碳等可燃气体 的体积含 量 , % ; 1 2 6 3 0 一氧化碳等可燃气体的燃烧热, kJ/N.6冷却水带走热Q Ik J 八Q , =M , , G , t ,式 中:C , 一 一水 在 。- t , 之 间 的平 均 比 热,k J / ( k g )7化学反应热Q, Ik J / t2 A l ( OH) , =7 -Al , 马+3 H, 0( 液)4 H=1 9 . 2 X4 . 1 8 6 8 k J / 克分子 A l , 岛2 A l ( OH) , =a -Al 2 Q +3 H, 0( 液)A H=1 1 . 3 X4 . 1 8 6 8 k J / 克分子 A l e 0 ,q 一( 从 X 1 0 0 0 / 2 X 7 8 ) ( n / 1 0 0 ) X 4 7 . 2 5 +( 7 八0 0 )X8 0 . 2 9 1式中: Q 成品氧化铝中。 Al e 眺 的质量分数, 线; Y 成品氧化铝中Y - A l z 0 , 的质量分数, %; 7 8 -氢氧化铝的分子量1 9 / 克分子YS / T l l 9 . 9 一2 0 0 5表 1 1 ( 续)序号项目名称符 号单 位依 据 或 算 式数值8表面散热氨kJ / t认 =( 龟、 + Q p、 + 认, ) 邝几9差 值 Qk J 八 Q一艺Q一( q 十q +q +认 +龟 +氨 +q十Qa产 )合计艺盯k J 八名 灯一QI + q + 龟 十q +q + q 十 易 +氨 + Q7 . 2 流态化焙烧炉系统热平衡表及报告格式见表 12。 表 12流态化焙烧炉系统热平衡表收人一符 号项 目名 称数值一项 目名 称数 值k J / t%k J 八%qQ 。qq龟氨Q 7 燃油的燃烧热 燃油带人物理显热 干氢氧化铝带入显热氢氧化铝附着水带入显热 鼓入空气带人显热进人水冷系统冷却水带人 物理显热 雾化燕汽带人热Q娥弘厂认尹QS Q。 q认 Q 成品氧化铝带走热 干烟气带走显热 氢氧化铝附着水 和结晶水蒸发吸热 烟气中粉尘带走热化学不完全嫩烧损失热 冷却水带走热 化 学 反 应 热 表 面 散 热 差 值习Q合计1 0 0一 : Q合 计1 0 07 . 3 热平衡允许相对误差为士5 %, 即 Q / 艺 Ql x1 00%镇5 %。74 流态化焙烧炉系统预热烘干部分热平衡计算表及报告格式见表 13。 表 13预热烘干部分热平衡计算表序号项目名称符 号单位依据或算式数 值热 收人l干氢氧化铝带人显热吼k J 八认 1 =龟2氢 氧 化 铝 附 着 水 带 入 显 热氨 :k J 八Q 城=q3鼓人空气带 人 显 热氛kJ/ t吼=Mh :. C卜. t 卜式中:Ct、 为 空气在 。一介之间 的平均 比热,匀/ ( k g)4热烟气带人热吼kJ八氨 。 =从 ;, 饰 版式中:C R 为热 风在 。一t R 之间的平均 比热,kJ/ ( k g)5热 烟 气 中粉 尘 带 人 显 热氨 5kJ八氨 =M:。 饰F 叙式中:C RF为热风中粉尘在。 一t R 之间的平均比热, kJ/(k g )合 计云氨kJ八艺Q 、 = q l +氨 2 十 氨 J +氨 ; +氨Y S / T 1 1 9 . 9 -2 0 0 5表 1 3 ( 续)序号项 目名 称符号单 位依据或算式数值热 支 出1出预热烘干系统氢 氧 化 铝 带 走 热Q,l k J 八Q = M. C o h 标式中: C eF 为氢氧化铝在。 一t ,A 之间的平均比热,k l / ( k g )2氢氧化铝附着水 蒸 发 吸 热Q n z k 1 八Q z 一 M 3 ( 1 0 0 一 W) C H 2 o + 2 2 5 3 . 9 + 1 . 2 4 X ( t . -1 0 0 ) C x z o 3出预热烘干系统 风 带 走 热Q n s k l / tQ n 3 =M. Q, t . n式中:二 为空气在 0 - t , 之间的平均 比热,k J / ( k g )4烟 气 带 走 热吼 k 1 / tQ 一Q z 5烟气中粉尘带走热Qs k 1 八Q n s =Q 4 6预热烘干系统 表面散热Qs k 1 八Q h 6 =Q/ Ma o7差值 Q 卜k 1 / tt1 4 n =EQ一( 4 6 1 +Q2 +Qns +吼 +Ql +Ql )合 计EQ n k 1 / tEQ =氨1 +Q . 十Qia +Q F l +氨s 十Q . +O Q7 . 5 流态化焙烧炉系统预热烘干部分热平衡表及报告格式见表 1 4 , 表 1 4 预热烘干部分热平衡表 一支出符 号项 目名 称 一符 号项 目 名 称数 值k J 八%k i / t%一Qn,Q,Q.,Q h ,Q, 干氢氧化铝带人显热氢氧化铝附着水带人显热 鼓人空气带入显热 热 风 带 人 热热烟气中粉尘带人显热一氨 Q Q n 3 Q h Q omQe O Q n 出预热烘干系统氧化铝 带 走 热氢氧化铝附着水蒸发吸热出预热烘干系统风带走热 烟气 带 走 热 烟气中粉尘带走热预热烘干系统表面散热 差值艺Q合 计。 。 一Z Q ,合 计1 0 07 . 6 流态化焙 烧炉系统预热烘干部分热 平衡允许相对误差为士 5 0 a , 即 a Q h / E Q , I x 1 0 0 %5 %.7 . 7 流态化焙烧炉系统焙烧部分的热平衡计算表及报告格式见表 1 5 0 轰 巧焙烧部分热平衡计算表序号项 目名 称符 号单 位依据或算式数值热 收 人1燃油的嫩烧热Qu,k 1 / tQ e , =Q ,2燃油带人物理显热Q k J 八Q n e 牛Q3雾化燕汽带人热Qwk J 八Q n x 0QiY s / T 1 1 9 . 9 -2 0 0 5表 1 5 ( 续)序号项 目名 称符 号单位依据或算式数 值a进入焙烧系统氢氧化铝带入热Qb.k J / tQbd =氨, 5鼓人空气带人热Qbsk j / tQb =人 C b k t ,式中:C b F为空气在 0 -1 , 之间的平均比热,k J / ( k g)合 计E Q bk J 八习Q b =Q6, + 认 z +氨 3 +Q b . +吼 s热 支 出I出焙烧系统氧 化 铝 带 走 热氨lk J / tQo1 一从t C tc 、 场式中:G,b 为氧化铝在 。 一 。 之间的平均比热, k i / ( k g )2热烟气带走热Q b lk J / tQ b z =Q b3热烟气中粉尘带走热嗽3 ,k J 八Q b a =氨4出焙烧系统风带走热Q b . ,k J 八Q b a 一风: C ,6 b t o b式中:C 、k 为空气在 。 一 b 之间的平均比热, k J / ( k g )5氢氧化铝结晶水 蒸 发 吸 热Q b sk J / tQ b s =( 从 W J / 1 0 0 ) ( 1 0 0 一t n x ) C H ,+2 2 5 3 . 9 + 1 . 2 4 ( t 一 1 0 0 ) C . , . , 口6化 学 反 应 热Q b sk J 八Q 6 s =Q 7表 面 散 热Q .,k J / t认了 =认/ M八 。8差 值A Q bk J 八 Q 6 =E4 6 一( Q,a I +Q b z I +Q 6 3 , +Q . +Q 6 6 十Q b b+q )合计云4 6 ,k J 八E Qb 二Q 。 +Q . + Q63 I +Qba +Q6 十Q b 6 +4 6 7+A Q 6 7 . 8 流态化焙烧炉系统焙烧部分热平衡表及报告格式见表 1 6 . 表 1 6 焙烧部分热平衡表收人符 号项 目名 称数值一项 目名 称数值k J 八%k J / t%Q b ,4 6 7Q 6 3Q b aQ, 燃油的燃烧热燃油带人物理显热雾化燕汽带人热 进人焙烧系统氢氧化铝带人热鼓入空气带人热一 Q ba一 Q 670Q 6出焙烧系统氧化铝带走热 热 风 带 走 热 热风中粉尘带走热 出焙烧系统风带走热氢氧化铝结晶水燕发吸热 化学反应热 表 面 散 热 差 值艺Q 合 计1 0 0一 : 。 合计1 0 07 . 9 流态化焙烧炉系统焙烧部分热平衡允许误差为士 5 %, 即 O Q b / E Q b I X 1 0 0 % 5 %07 . 1 0 流态化焙烧炉系统冷却部分热平衡计算表及报告格式见表 1 7 0YS / T 1 1 9 . 9 -2 0 0 5表 1 7 冷却部分热平衡计算表序号项目名称符 号单 位依 据 或 算 式数值热 收 人1进冷却系统氧化铝带人热Q,k j 八Q , -Q ,2进冷却系统风带人热QL zk i / tQ =Q 3鼓人空气带人热Qk J 八Q u =M C I. t L式中:C , t 为空气在。 一t , 之间的平均比热,k J / ( k g ) 。4冷却水带人物理显热Q Lk 1 八Q u =q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