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初探_第1页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初探_第2页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初探_第3页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初探_第4页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初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初探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初探 作者 /邱晓兰 海沧区育才小学,福建厦门 361026 摘要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把握好作文教学?如何在难点中的难点 农村作文教学中有所突破?如何发挥农村的优势,改变落后的作文教学面貌?本文试图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实践,力求能开辟出农村作文教学的新方向,还农村孩子一片广阔的作文天空。 关键词 :习作教学 弊端矫正探索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7661( 2016) 04-0017-02 作为语文教师在我们身边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作文教学的困惑与问题,但由于畏难情绪我们又往往听之任之甚至避而不见。让我们先来重新审视一下这些在我们平时教育教2 / 6 学中司空见惯的现象: 现象一:老师情绪高涨地对学生说:“这周五咱们全校组织去园博园参观,请大家做好准备哦!”马上就有学生问:“活动结束后要写作文吗?要写的话我不去了,每次春游都要写作文,没劲。”其他学生跟着附和。 现象二:办公室里语文教师在互相抱怨:“当个语文教师实在是太累了,看到这些写得乱七八糟的作文头就大啊!如果语文教师不用批改作文就太好了!”其他教师深有感触地点头称是。 现象三:这次习作的内容是“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老师费了近一节课的时间进行了习作前的辅导,学生似懂非懂地开始了作文撰写。可一节课时间又过去了,还是有几个学生一副双眉紧锁的样子。一询问才知道:“老师,我没有去过什么好玩的地方,我觉得那些地方都不有趣。我不知道该写什么!”教师一时语塞。 现象四:作文课老师一进教师就说:“课文教来不及了,本次作文就让你们带回家去写,记得要写得条理清楚、要有真情实感。”殊不知,这样简单 的“作文指导”能给学3 / 6 生多大的帮助? 这些都是发生在农村小学的真实事件。在农村小学,这些现象可谓见怪不怪,大家都“习以为常”了。而这些现象,从小学作文教学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是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的缩影。 一、隐形危害 1.作文内容虚假伪设。作文内容虚假,是长期困扰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作文训练的一个顽症。有时候这种虚假竟到了近乎荒唐的地步。一个小学生在介绍自己我的写作体会时写道:“开始,我把单眼皮儿写成双眼皮儿,翘嘴儿写成小嘴儿。我认为那样写才漂亮 。”有谁能想到,小孩子还有这样的念头。 (语文教学论文 )如果不引起足够的重视,进行严厉“打假”,将会给作文教学和作文训练带来极坏的影响,就会严重阻碍作文教学和训练。 2.作文内容空洞贫乏。农村绝大部分学校没有图书室、阅览室,就是有图书室也很少开放,形同虚设。学生除4 / 6 了读规定的教科书外,很少阅读到课外读物,以至写作文时常闹出笑话。现在学校都把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学校、教师怕学生活动时出事,很少组织活动,如春游、秋游、 野炊、参观等。加上农村学生现在有很多是独生子女,受到家庭的过分宠爱,有的想去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家长也不一定同意,生怕出了问题。因此,也难怪学生写起作文来,觉得无内容可写。 3. 作文内容千篇一律。一些教师把学生习作的标准定位在一些优秀作文选上,一上作文指导课就读范文,或者不厌其烦地指导,甚至如何开头,怎样结尾,中间又怎样写具体,都要反复强调,结果是教师指导越细,学生的思维就被限制得越死,再加上农村学生生活单一,见识较少,在学校里每天都是在上课、下课的循环中度过,课外及节假日也只能在孩子的嬉闹中 打发,观察不仔细。当回到作文课时就出现了作文内容“千人一面”的现象。在以“难忘的一件事”、“我的童年”等为题的学生作文中,写拾钱包、帮助邻居老奶奶做事的文章占绝大多数。 二、原因探究 造成这种农村小学大面积作文教学几近瘫痪的根源5 / 6 何在?我想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地域差异,遮蔽了学生的视野。由于农村小学生相对城镇里的学生而言,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新鲜事物较少,社交能力也无法与城镇学生相比,视野小,可供阅读的书藉匮乏,使学生的知识容量也相应地变小,于是他们的作文就出现了 作文雷同与重复化虚假作文,内容不具体。比如三言两语,陈词滥调,这在小学生作文中屡见不鲜。 2.教师差异,制约着作文的进步。教师的作文指导作用是巨大的,对生活在信息相对落后农村而言,教师的指导作用更是不可估量的。部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对写作理论知识掌握较差。在上作文课时,他们无视小学生写作思维的发展规律,把作文课当成了纯写作课。在指导学生写作时,不切合实际出发,忽视了学生的兴趣,这样就不可能写出很优秀的作文。这些都与当前的应试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为了考试而写作,就必然会使学生失去了写作的热情。 3.家长差异,滞后了作文发展。父母是孩子成长中的第一个教师,在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孩子父母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孩子起不到引导作用。而且农村的父母每天都起早摸黑,回来也不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对作文更是漠不关6 / 6 心,有很多父母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在作文方面也是力不从心的。这对学生的学习特别是作文的兴趣造成了致命的一击。 三、应对策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