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专题训练一、课前练习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1. 下列语句,诵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 妇亦 / 起大呼B. 又夹百千 / 求救声C. 虽人 / 有百手,手 / 有百指D. 不能 / 名其一处也2. 选出对加点词理解正确的一项( )A. 虽人有百手 虽:虽然B. 不能指其一端 指:手指C. 不能名其一处 名:说出D. 几欲先走 走:走开3. 对划线语句,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从正面描绘了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B. 反映出口技表演者的内容非常恐怖,令人胆战心惊。C. 写观众对口技表演的反应,写出了台上台下互相呼应的情景。D. 写观众对口技表演的反应,从侧面表现了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4.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听口技表演的人很多。B. 表演者和观众面对面坐在一间屋里。C. 表演者所用道具非常简单。D. 表演者还没开始表演就抓住了听众。二、知识讲解(一)文言实词古汉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至于代词,在古汉语中,因其语法作用特殊,一般归为虚词。文言词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实词,较难掌握的也是实词。熟悉实词主要是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1. 识别通假字,掌握其本字、读音和意义。古今通假现象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一要掌握通假现象的原则,即通假字和本字读音必须相同或相近,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中“要”通“邀”,读作“yo”;二要靠平时积累,牢记所学课文中注释所指出的通假字。注意,如果通假字与本字读音不同,应读本字的现代读音。如“火齐之所及也”中“齐”通“剂”,应读“j”。2. 辨析词的古今义,古今异义的词语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之一。一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积累课内所学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如“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中“河”专指“黄河”;而现在已是一个普通名词,成为河流的通名。再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中“走”是“跑”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是“行走”。二要注意不要把连在一起的两个文言单音词误认为现代汉语的双音合成词。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中间”是两个词,意思是“里面夹杂着”。3. 正确解释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阅读文言文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多义词的情况,这是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基础。怎样确定它们在句子中的意义,要根据上下文和文章内容来考虑。如“温故而知新”,“故”的意思是旧的,“桓侯故使人问之”,“故”意思是特意。在学习时,还应对一词多义现象及时总结、归纳,并牢记例句。 4. 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词类一般是比较稳定的,但是有些词在特殊情况下会改变它的词性,起了另一类词的作用。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叫“词类活用”。 例(1)妇抚儿乳。乳,本义是“奶”,这里是名词作动词“喂奶”。例(2)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弛,形容词作动词,放下。例(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在这里表示“运”的工具,译为“用土筐”。例(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乱,“使混乱”;劳,“使劳累”。例(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耻,以为耻。(二)文言虚词文言虚词主要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准确掌握常见虚词的一般用法,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十分重要。而唯有熟读、精思才能摸到门道,掌握规律。(三)文言文翻译1.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有三点:首先要忠于原文。其次语句要通顺。表意要明确,语气不走样,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再其次是要文字优美,亦即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这就是所谓的信、达、雅。同学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只要能做到前两点就可以了。2.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翻译文言文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用补、删、留、变、换的方法。补,就是指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翻译时要补足。如“帝感其诚”在动词“感”后面省略了介词“于”,相当于“被”,译时补出,全句可译成“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删,是指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没有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等,翻译时要删去。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久”后的“之”,是助词,起凑足音节的作用,可删去。留,是指文言文中的专有名词、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年号、国号、器具等,翻译时要保留,可照录不译。如“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变,指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变成现代汉语的句式。如“何苦而不平”,此句可变为“苦何而不平”的形式。换,是指把文言词语换成恰当的现代汉语的词语。如“吾与汝毕力平险。”句中“吾”、“汝”应分别换成“我”、“你们”。三、课堂训练约不可失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注释: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虞人:掌管山泽的官。 罢:停止,取消。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2)是日,饮酒乐,天雨( )(3)公将焉之( )(4)岂可不一会期哉( )2. 与“公将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且焉置土石 B.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3. 翻译下面句子。 乃往,身自罢之。_ 4. 这则小故事中,魏文侯表现出来的_品德至今还值得我们学习。答案:(1) 打猎 下雨 到、往 约定的时间(2)A(疑问代词哪里)(3)于是前往(赴约),亲自取消了(打猎)(4)守信四、课外阅读知识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相当于“而且”,“又”。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学而时习之”。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温故而知新。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例如:少年中国说:“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 译:“假使全国的青年人如果真的都成为有为的青年”。【之】1.用作代词:(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3、用作动词,可译为“到”,“去”,“往”。如:已而之细柳军。【其】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例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 “的”。(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关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五、本课内容归纳&作业布置(一)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1. 下面各句加点词古今意思一致的一项是( )A. 居五日,扁鹊复见。 B. 北山愚公面山而居C.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D.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 将“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译为现代汉语。_3. 把本文划分为三个层次。4.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的原因是_整个故事说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合作饲养合同
- 时令蔬菜种植课件
- 早餐培训知识
- 家乡的民俗350字12篇
- 倡导低碳生活践行环保责任1200字14篇
- 早教知识幼师培训内容简述课件
- 客户信息管理工具与客户关系维护方案
- 秋游锡惠公园650字(13篇)
- 古诗文教学示例:对自然美的感受
- 2025年网络编辑师考试网络编辑物联网与边缘计算试卷
- 2025年内蒙古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人教版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 GA/T 2160-2024法庭科学资金数据检验规程
- 2025年全国高压电工证(复审)理论考试试题(1000题)附答案
- 2025年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带答案能力提升)
- 沐足行业严禁黄赌毒承诺书
- 完整解读新版《英语》新课标2022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PPT课件
- 国家公交都市评价指标体系
- 田湾核电站常规岛系统培训教材VVER
- 一规定两守则题库
- 手诊纹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