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部标准 M T 1 9 0一 88 选煤厂煤泥水沉降试验方法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选煤厂煤泥水的自然沉降试验方法和絮凝沉降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烟煤和无 烟煤煤泥水的自然 沉降特 性和絮凝沉降特性,褐煤亦可 参照执行。 引用标准 M T 1 0 9 煤和砰石的泥化试验方法 M T 5 8 煤粉筛分试验方法 G B 2 1 7 煤的真比重测定方法 名词术语 8 . 1 自 然沉降 ( n a t u r a l f a l l i n g ) 指无絮 凝 倾向或 弱凝结 倾向的固体颗粒在 稀悬浮 液中 的离散沉 降。 在自 然 沉降过程1扣 , 颗粒间不 发生粘 合,其形状、拉径和密度都 保持不变。 3 . 2 絮凝沉降 ( f l o c c u l e n t f a i l i n g ) 指絮凝性颗粒在稀悬浮液中的沉降。在絮 凝沉降过程中, 各颗粒之间能相互粘合成较大的絮 体, 因而颗粒的物理性质和沉降速度不断发生变化。 第一篇 煤泥水自 然 沉降试验方法 4 仪器、设备 二 煤泥水自然沉降试验柱及搅拌器:规格见图1 与图2 ; D .有 柄 磁 质蒸 发 皿: 容 量3 0 m L , 6 0 m L ; c . 电 动鼓风电 热恒温于 燥箱: 调温范围2 5 一 2 0 0 C ; d . 干 燥器 ( 以可变色硅胶做于燥剂):直径3 0 0 m m; e . 分析天平: 最大载荷2 0 0 9 ,感量0 . 1 m g ; f . 湿式分样机:分样误差 ( 质量相对误差)小于2% ; g . 量筒:容量5 0 m L 和1 0 0 m L,最小刻度值为1 m L。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1 9 8 8 - 1 0 - 0 6 批准 1 9 8 9 一 0 7 一 0 1 实施 Mr 1 9 0 一 :1 i A向 R 一 沙1 合 图 1 煤泥水自然沉降试验柱图 2 沉降柱搅拌器 5 煤泥水试样的采取和缩制 5 . 1 选煤) 煤泥水原始试样的采取 5 . 1 . , 当 测定对象急选煤)某一1 : 艺环节的煤泥水时, 试样应在选煤厂正常生产情况下,于该环节外 流动的煤泥水中采取。 5 . 1 . 2 以不少于4 h 的正 常生产时间为限 度, 按相等的时间间隔每次采取1一2 L的子 样, 直到所采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MT 1 9 0一 88 试 样的体积人J - 4 0 + d ( L)为 几 。 d为 悬浮固体质量达5 0 0 g 时的煤泥水体积。同时记 录莱 样 结束 的日 期不 l7 H 寸 Ii i o 5 . 1 . 3 5 . 2 5 . 2 . 1 5 . 2 . 2 将采取的试 样盛人2 5 k g 容U的塑料桶或其他惰性容器中,密封,置于室温下 备用。 设计用煤泥水原始试样的采取 从生产煤样中采取质I大于1 5 0 k g 的煤样,其粒度应与入选原煤一致。 缩取2 5 1 0 . 5 k g 煤样,置于 转筒中 ( 转筒尺寸参见M T 1 0 0 ) , 并按选煤工 艺要求的煤水比例添 加生产用水。无法取得生产用水时,可用性质相近的水。 5 . 2 . 3 将转筒盖紧,以2 0 r / m i n 的转 速翻转。 以 下两 种设 计流程的 翻转时间可 供参 考: 重介一跳汰联 合流程为4 5 m i n =全跳汰流程为3 0 m i n 。对于其他特殊流程,翻转时间可参照附录A 确定。选煤工 艺 芳未确定, 翻转时间可参照全跳汰流程确定。 5 . 2 . 4 翻转结束后,静置, 取出上澄清液体做为以后筛 分的喷水用。 5 . 2 . 5 先 将筒内大于1 3 m m 物料筛除,再筛除大于所测定煤泥粒度上限 ( 一般为0 . 5 m m)的物料。 筛分时注意加喷水, 提高筛分效率。 5 .2 .* M 将除去粗粒 物料的试 样和 所有筛下 水盛 人2 5 k g 容 量的塑料桶或其他惰 性容器中,置于 室温下 此试 样可 代表浮选前煤泥水的原始试样。 5 . 2 . 1 若测定浮选后的煤泥水,可将5 . 2 . 6 条所得试样进行小型模拟浮选试验 ( 连续性浮选试验), 所得煤泥水 产品H 附 表浮选后原始试 样。 5 . 3 试 样的缩制 5 . 3 . , 将原始试样注人湿式分样机,并 从全部试样中缩取大约l o L ,搅拌均匀后注 入沉降试验柱( 见 图1 ),直到液面距柱顶1 0 0 m m 时为止。另 取l o L 以备乎 行试验用。 5 . 3 . 2 取 一 约含5 0 0 g 以上悬浮物的试 样,澄清,用虹吸法取出澄清液体, 将其中3 0 0 0 m L做为水质 分析试 样,6 0 0 m L 做为溶解性IM 体侧定试 样。 5 . 3 . 3 沉 淀物按照M T 5 8 进 行小筛 分试 验, 并对 小于0 . 0 7 4 m m 细泥 做显微组分定量 分析。 5 . 3 . 4 缩取l o g 左右沉淀物,按照G B 2 1 7 测定试 样的真密 度。 6 沉降速 度分 布试验 6 . 1 沉 降试 验柱取 样 6 . 1 . 1 将已注 人沉 降试 验柱的 煤泥水 试样, 用 端部 带有 机玻璃圆 片的 搅拌器 ( 见图2 ) 上下 搅拌3 0 s 使试样充分混合、分散。 6 . 1 . 2一 侯 搅拌完毕,立即开始记 时、 取 样, 取样口 选择在 距液 面7 0 0 m m 的下截门 处。取样可按下 列给定时间进行:0 、2 1 , 3 0 , 4 2 , 7 0 , 1 0 5 , 2 1 0 , 4 2 0 , 5 2 5 , 7 0 0 , 1 0 5 0 , 1 4 0 0 , 2 1 0 0 , 4 2 0 0 , s 4 0 0s 6 . 1 . 3 每次在取样口 取样之前,应迅速打开截门,预先 放出 约1 0 m L 左右的煤泥水, 待截门内容留的 煤泥水被置 换完毕 后,用量筒取2 0 一5 0 m L试 样到蒸发皿中,蒸发皿应按6 . 2 . 1 . 1 条进行预处理。 6 . 1 . 4 当取出的试样总固体浓度大于9 g / L 时, 取2 0 - 5 0 m L即可。当试样总固体浓度小于9 g / L , 应取5 0 m L 左右。 取样量读取到O . 1 mL o 6 . 1 . 5 每次在取样之前,应测量与 该取样时间相对应的液面到取样口的距离Hi ( i 二 0 , 1 , 2 . . . . . . ” 一1 ,其 中界 为取样次数)。 6 . 2 悬浮 物浓度的测定 6 . 2 . 1 溶解性固体含量的 测定 6 . 2 . 1 . 1 将蒸发皿清洗于 净,置于1 0 5 一 1 1 0 的干澡箱中干燥 1 h ,取出置于 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并称至恒重,再放到 飞 燥器中备用。 6 . 2 . 1 . 2 将 二 层 洁 净的 慢 速定量 滤 纸附 着 在布 氏 漏 斗内 , 接通 减压 装 置 后, 将 滤 纸 润 湿, 抽气, 使 之 “ r口卜几 七之 打 创 匕 丈面 曰言 L l , 住弓 月, 口 己 石a s 匕谈r了1 丝 扫 M T 1 9 0一 I .1 6 . 2 . 1 . 3 将待 测溶解性固 体的试 样逐次转移至 布氏 漏斗, 待6 0 0 m L 试 样都 被抽滤完毕 后,取5 0 0 m L 滤液到一容量为1 0 0 0 m L 的烧杯中,置于电 炉上蒸发。当滤液蒸发到5 0 m L 左右时, 将其转移至备用 蒸发皿中,同时用少许蒸馏水冲洗烧杯壁, 洗液移至该蒸发皿。 6 . 2 . 1 . 4 将盛有试样的蒸发皿置于带鼓风的温度低于沸点 1 一2亡的于 燥箱中蒸干。 6 . 2 . 1 . 5 将蒸 发好的试 样在1 0 5 - 1 1 0 的于 燥箱中再干 燥 1 h ,然后置于 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称 ft.6 .2 . 6 . 2 . 1 . 6 反复在1 0 5 - 1 1 0 的温度下干 燥0 . 5 h , 放人干燥器中冷却并 称重, 直至恒重为止。 1 . 7 溶解性固体的含量可按式 ( 1 )计算: Sd ( A 一B) x 1 0 0 0 ” 一v -一 一一 . ” ” ” ” “ . .“ ” , ” ( 1 ) 式中:S d 溶解性固体含 量,g / L , A -蒸发皿加蒸发残渣质 量,9 , B-蒸发皿质量,9 . v -试样的体积,m La 6 . 2 . 2 总固体含曼的测定 二2 . 2 . 1 将6 . 1 条 所得的试样按照6 . 2 . 1 . 4 和6 6 . 2 . 2 . 2 总固体的含量可按式 ( 2 ) 计算: 2 . 1 . 5 以及6 . 2 . 1 . 6 条进行总固体含量的测定。 Si ( A一B) x 1 0 0 0 二. . . . . . . . v ( i =0 , 1 , 2 ,” 一1 ). . . . . . . . . . . . . . . . . . ( 2) 式中: 6 . 2 . 3 ,I T i赴 竺 i月C- 月 盯 f 干p U次9 i A-蒸发皿加蒸发残渣质量 Si 对应于某一取样时刻t ; 的总固体含量,9 / L, , g乡 B -蒸发皿质量,9 , r 试样体积,m L。 悬浮物浓度的计算 对 应于某一取样时刻t ; 的悬浮物浓 度ci,可按式 ( 3 ) 求得: 。二( S i - S d ), ( i = 0 , 1 , 2 , ” 一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式中:c , 对 应于某一取 样时刻t 的悬浮物浓度,g / L a S ; 对 应于某一取样时刻t i 的总固体含量,酬L, S d -溶解性固体含量,g / L 。 了 平行试验 7 . 1 平 行试验中, 了 . 2 平 行试验中, 取样口 最 初取 样的 总固体 含 量两 次测定的相 对允 许差不 得超过1 0 % , 总固体含量分布曲 线的拟合误差不得超过7 g / L,即: 全( S i , : 一 S ; , 2 ) 2 -一 一 n - 1 一 一 一 一 7 “ ” 4 ) 式中:SI . I , S1 . 2 分别为第一次和第二次试验中 某一时刻t i 所对应的 总固体含量,g / L , 为取样次数。 8 试验结果的整理 8 . 1 若、脚示 试验的允许差满足要求, 则应分别求出 这两 次试验在同一取样时 刻对 应的总固体含量的算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MT 1 90一 8 8 术平均值S ; 和取样液面高 度的算术平均值H ; ,结果填人 表B1 , :2 沉降速度 在每一取样时刻t i ,都对 应一新的液面高 度H; ( 液面至取样口的距离),此时相对应的悬浮颗粒 沉降速度v ; ,可由 式 ( 5 )求得: 6 H; v = 一 下 厂 一 ( j 二1 . 2 - ” 一I )“ (5 ) 式中:v 对 应于某一取样时刻t : 的悬浮颗粒的沉降速度,c m / m i n ; H; 对应于某一取样时刻液面至取样口的距离,m m; t i 取样时刻,s , 残余悬浮物百分率 二4 对应于某一取 样时 刻t ; , 有一悬浮 物浓度ci, 则相 应的残余悬浮 物百分率P ; 可由 式 ( 6 ) 求得: P ; = 二二x 1 0 0 , ( i = 1 . 2 “ “ 0 “ 。 一 1 ) . . . . ( 6 ) c0 :尸 : 取 样口水样对 应于某一取样时刻八的残余悬浮物百分率,%。 c ; -取样Q 水样对应于某一 取样时刻t 的悬浮物浓度,8 / L ; c o -取样口最 初取样的 悬浮物浓 度,B / L , 以取样口 残余悬浮物百分率尸为纵坐 标, 悬浮颗粒沉降速度v 为横坐 标, 据表B 2 中的数据在 a中 B.式 2 0 0 m m x 2 0 0 m m 坐标纸上绘制自然沉降速度分布曲 线 ( 见图B1 ), 在1 0 0 m m x 1 0 0 m m 坐 标 纸上绘 制1 0 c m/ m i n 以内的 沉降速度分布曲线 ( 见图B 2 )。 8 . 5 悬浮物去 除率 对应于给 定的残余 悬浮 物百分率尸 。 或沉降速度u 。 ,在整个水 深中去 除的悬浮 物百分率 可 由式 ( 7 )求得: Er = ( 1 0 0一 P o ) %。 1 r p n . r +】v a r v口“0 (7) vo - v 在整个水深中的悬浮物去除率, 给定的残余悬浮物百分率,% ; 对 应于尸 。 的悬浮颗粒沉降速度,c m/ mi n , 悬浮颗拉沉降速度,系尸 的函 数,v = f( P )。 在用 式 ( 7 )计 算 悬浮 物去 除率Er时, 该 式的第二 项可用图 解积分 法求得,也可运用龙贝格 ( R o-m b e r g )公 式通过数值积分求得 ( 见附录D ),用龙贝格公式时,控制精 度 取0 . 0 0 5 0 8 . 7 据式 ( 7 )和小于1 0 c m/ m i n 自然沉降速度分布曲线 ( 见图B2 )求出1 0 c m/ m i n 以内各沉降 速度对 应的悬浮物去除率E , , 结果填人表B 3 , 8 二 以 悬浮物去 除率Er为 纵坐 标, 悬浮颗粒 沉 降速 度v 为 横坐 标,绘 制沉降 效率曲 线 ( 见 图B 3 ) a 第二篇 煤泥 水絮 凝沉降试 验方法 添加凝聚剂的沉降试验,可参照执行。 , 仪器、设备 a . 带橡胶塞的磨口圆 柱量筒:容量5 0 0 m L , b .烧杯与 锥形 瓶:容 量分别为5 0 0 m L 和2 5 0 m L , c . 磁力搅拌器: 调速范围2 5 0 一 1 0 0 0 r / m i n , d . 直管吸管:容量2 0 m L, e . 大肚吸管:容量2 0 m L和5 0 m L; f . 称量瓶:6 0 m m x 3 0 m m, MT 190一 8 8 : 一 注射器:容址 1 mL, 蛇形日 光台 灯:8 W; 湿式分样机:分样误差 5 mL和2 0 m L; ( 质量相对误差)小 f2%。 1 0 煤泥水 试样的采取和缩制 1 0 . 1 原始试样的采 取 原始试样的采取可按照5 . 1 和5 . 2 条进行。 1 0 . 2 试样的缩制 1 0 . 2 . 1 用湿试分样机缩分原始试样,并按所需谕 f 的个数,将其 分别注人址筒中至5 0 0 m L的刻度, 以 备进行沉降速度试验及絮凝剂、凝聚剂 性能试 验用。 1 0 . 2 . 2 按照5 . 3 . 2 和5 . 3 . 3 以 及5 . 3 . 4 条 缩制水 质分 析试样、 溶解性固 体测 定试 样和煤泥筛分试 样以 及煤泥真密度测定试样。 本条要求的试验内 容若在第一篇已 做过,且使用的是同一时间采取的原始试 样,可不必重复。 1 0 . 2 . 3 将剩 余的 煤泥水试 样静置、 澄清,用 虹吸法取出 澄清液体注 入 惰 性容器内,置于常 温下备 用。沉淀物放置在7 5 的干燥箱中干燥,冷却至常温。 1 0 . 2 . 4 将冷却的聚团的煤泥,用橡胶滚筒碾压, 待颗粒松散后放人惰性容器内,置于常温 燥处备 用。 1 0 . 2 . 5 若测 定不同浓 度煤泥水的沉 降特性, 可用1 0 . 2 . 3 和1 0 . 2 . 4 条 所得 产物配制。 ”絮 凝剂溶液和凝滚 剂溶液 的制备 1 1 . 1 粉末状絮 凝剂 溶液的制备 1 1 . 1 . 1 粉末絮凝剂试样的制备应在干 燥的室内 进行, 空气湿度以不至引起粉末絮凝剂聚团为 准。 1 1 . 1 . 2 摇动盛有粉末絮凝剂的试剂瓶,使之混合均匀。用牛角勺以 最少的次数将絮凝剂取至已知质 量的洁净、干燥的称量瓶中,称 取0 . 2 5 g 左右,同时按0 . 1 % 的溶液浓度求出稀释水的 体积Vo v二 G o( c o 一c ) d . c (8) 式中:v -稀释水的体积,m L, G o . 一 一絮凝剂的质 量,g o c o -絮凝剂的含量,%, c 溶液要求的浓度,% , c 二 0 . 1 % ; d 水的密度,k g / L. 1 1 . 1 . 3 在5 0 0 m L 烧杯中注 人 稀释用的生 产用 水 ( 或 转筒试 验用 水) ,再 置于 磁力 搅拌器七 ,放人磁 钢,开启磁力搅拌器,把转速调至液体产生强烈涡流时为 止。 1 1 . 1 . 4 轻轻磕击称量瓶,将称好的絮凝剂 均匀地分撒在涡流面上。 1 1 . 1 . 5 待全部称好的絮凝剂撒完后,将磁力搅拌器转速调至3 0 0 一 4 0 0 r / m i n , 搅拌2 h ,使颗粒完 全溶解。若搅拌完毕后仍有未溶解的聚团颗粒,则 此溶液作废。 ”. 1 . 6 粉 末 状絮 凝 剂 配 制 的 溶 液 应 在 2 4 h 内 使 用 。 1 1 . 2 I L k 和胶状絮 凝痢 溶液的 制备 1 1 . 2 . 1 用5 m L 无针头的 注射 器从试剂 瓶中吸 取3 m L 左右的 乳状絮 凝剂, 称量吸人絮凝剂 的注射 器。 1 1 . 2 . 2 将称量好的吸取物注人2 5 0 m L 锥形烧杯,再称量注 空的注 射器,则注人 烧杯的絮凝剂 质缺 可 由式 ( 9 )求得: G 。 二 G, 一 G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 式中: 。 注人烧杯的絮凝剂质量,9 ;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M T 1 9 0一 88 G ,注射器加絮凝剂质量,g : G z 注射器质量,9 。 1 1 . 2 . 3 将上述 烧杯置十磁力搅拌器上, 按0 . 1 % 的溶液浓度仔细而缓 慢地注人生产用水( 或转筒试 验 用水),边搅边注。所加稀释水的体积可由式 ( 8 )求得。 1 1 . 2 . 4 将速度调至3 0 0 一 4 0 0 r / m i n , 搅拌3 0 m i n ,使乳状絮凝剂完全分散。 1 1 . 2 . 5 对上 胶状絮 凝剂,可用称量瓶取约3 g , 称重, 将胶状絮凝剂注人5 0 0 m L 烧杯后,再称量空 的称墩 瓶,则采取的胶状絮凝剂质量由式 ( 9 )求得 ( 式中注射器改为称量瓶),然后按 1 1 . 2 . 3和 1 1 . 2 . 4 条处理。 1 1 . 2 . 6 乳 状和胶状絮凝剂配制的溶液, 应在1 2 h 内 使用。 1 1 . 3 凝聚剂 溶液的制备 1 1 . 3 . 1 凝聚剂的质量按式 ( 1 0 )计算: c。 一c ( 1 0 ) d一 V一 - G 式中:G p凝聚剂的质量,9 ; c o凝聚剂的含量,%, c 溶液要求的浓度,%, V 溶液要求的体积,m L, d 水的密度,k g / L. 1 1 . 3 . 2 按所需的溶液体积, 在5 0 0 m L 烧杯中注人稀释用的生产用水 ( 或转筒试验用 水) ,再放人称 量好的凝聚剂,然 后将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 在5 0 0 一7 0 0 r / m i n 的转 速下搅拌,直至凝聚剂完全溶 解为止。 1 2 沉降速度试验 1 2 . 1 试验准备 1 2 . 1 . 1 按1 0 . 2 . 1 条 所述的方法用量筒缩取试验用 样。若测定不同浓度煤泥水的沉降特性,可按照 1 0 . 2 . 5 条配制。 1 2 . 1 . 2 用普通坐标纸制成纸带,附于5 0 0 m L 量筒壁 上,并以液面为原点,单位为m m,方向向下建 立纵坐标系。 1 2 . 1 . 3 将蛇形日 光台 灯的灯管搬成垂直 状,开启开关,以 便观察量筒澄清界面的形成和下降情况。 1 2 . 1 . 4 按所需浓 度将制 备好的0 . 1 絮 凝剂 溶液稀 释, 备用 。稀释时, 应确保溶液中 的絮凝剂充分 分散。 1 2 . 2 操作步骤 径. 2 . 1 将盛 有试验用样的 量筒静置,用移液管抽出与 所加絮凝剂溶液 体积相同的上澄清液。 1 2 . 2 . 2 用注射器 按所需量吸取配制好的絮凝剂 溶液,一 次性注 人待试验的量筒,盖上像胶塞。 1 2 . 2 . 3 将上 述量 筒作5 个循环上下的自 然 翻转, 转 速以每 次翻转时气泡上 升完毕为 准。 1 2 . 2 . 4 翻转结束后, 迅速将量筒竖立于垂直的日 光灯管前,并立即记时。 1 2 . 2 . 5 每经过5 一 l o s 记录一次澄清界面的下降位置。开始时 按5 : 间隔记录, 待澄清界面接近压缩 区时,再按l o s 间 隔记录, 直至沉淀物的体积不发生明显变化时为止。 1 2 . 3 初始沉降 速度的 计算 1 2 . 3 . 1 以澄清界面累 计下 降距离H为 纵坐标,累 计下 降时间7 为横坐标作澄清界面沉降曲线 ( 见图 C1 )。 1 2 . 3 . 2 在沉降起始点至压缩状出 现之前的线段内, 取直线段范围内 各型值点的坐标( Ti , H; ) ,若直 线 段首 端 的 型 值 点 顺 序 号 为A 、 末 端 型 值 点 的 顺 序 号 为 B , 则 澄 清 界 面 的 初 始 沉 降 速 度 可 由 式( 1 1 ) 求得: MT 1 9 0一 88 M 艺T iH; 一 ( 艺T) ( 艺 H) “ “ “ ( 1 1 ) 一 卜 人 Ai 二八 二一x M芝 T “ 一 ( 叉 T) “ 式中:v -澄清界面的初始沉降速度,c m / m i n ; T; -某一累计时刻 ( i =0 、1 、2 、3 ” ) H; 对 应于7 “ 的澄清界面累 计下降距离,m m ; A 直 线段首 端型值点顺序号, B -直线段末端型值点顺序号。 M -直 线段A 到B 的型值点的累计个 数,由 式 M= B一A+ i ,s招 ( 1 2 )计算: ( 1 2 ) 平行试验 两次测定的沉降速度其相对允许差不得超过8 % 。 若、日寸 试验的初始沉降速度误差满足要求时,则求其算术平均值。 131a.113.2 林 絮 凝剂沉降性能 试验 1 4 . 1 按照1 2 . 1 . 1 条 缩取沉降试样,试 样的个 数视 实际需要确 定。 1 4 . 2 对所取试 样按1 2 章所述的方法,以不同的絮 凝剂添加R ( g / M , ) 做沉降速度试验, 结果填人表 Cl 。 1 4 . 3 在每次沉降试验开始1 0 m i n 后,用移液管于 量筒液面下1 0 0 m m刻度处吸取5 0 m L上澄清液, 按 M6 . 2 . 2 p 6 . 2 . 3 条 N If 定上 澄清液的悬浮物浓度, 并以 此表示该次试 验的澄清效果。 在吸取上 澄清 液时, 移液管应避免吸人浮于液面的煤拉。 1 4 . 4 在每次沉降试验开始 1 h 后,测定沉淀物的压缩体积。 沉淀物的压缩体积以 量筒底部到沉淀物 表面的高度表示。 试验结果的整理 一; 以初始沉降速度为纵坐标 以上 澄清液浓度为纵坐标 絮 凝 剂 添 加 量 为 横 坐 标 , 绘 制 絮 凝 剂 沉 降 性 能 曲 线( 见 图 C2 ) 。 絮凝剂添加 量为横坐标,绘制絮凝剂澄清性能曲 线 ( 见图C3 )。 吐口台舀 口dd.扭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MT 1 9 0 一 8 8 附录A 转筒翻转时间的确定方法 ( 补充件) A 1 在现有选煤厂中, 找出与 所设 计的厂在 选煤工 艺上 相同或相近的 厂家, 在该 厂采 取大于1 5 0 k g 的入 选原煤样。 A 2 将该煤样进行四个以上不同 翻转时间的 转筒试验 ( 参照5 . 2 条) ,得出各翻转时间下一 0 . 5 m m煤 泥的产率 ( 空气于 燥状态)。 A 8 找出一 0 . 5 m m 煤泥产率与 翻转时间的回 归关系: Y 二 a 十6 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l ) 式中:Y 一 0 . 5 m m 煤泥产率,% ; a 回归方 程常数项, b 回归方 程一次项系 数, t -翻转时间,m i n , A I 若该 厂的平均次生煤泥产率为c ,则令y = a 十 c ,代人 ( A1 ) 式。这样与Y = a + 。 相对应的t 值 便是转筒所需的翻转时间。 MT 1 9 0一 8 8 附录B 煤泥水自 然沉降特性分析资料 ( 参考件) 煤泥水来源: 水温:2 7 C 表 B 1 沉降试验结果分析表示例 查山 矿选 煤厂溶 解性固体含量:1 . 1 4 g / L 8 6 . 8. 9 煤泥水初始浓度:8 5 . 6 9 g / L 取样日期: 试验 日期: O lt 号 取样时间 T,s 液面至取样口高H; m m 总体含ta 9 / L 一次试验二次试验 平均一次试脸二次试验 平均 0 1 2 3 4 5 6 7 8 9 1 0 1 1 1 2 1 3 1 4 0 2 1 3 0 4 2 7 0 1 0 5 21 0 42 0 5 2 5 70 0 1 0 5 0 1 4 0 0 2 1 0 0 4 2 0 0 8 4 0 0 7 0 0 6 9 7 6 9 2 6 9 0 6 8 6 6 8 0 6 7 6 6 7 3 6 7 1 6 6 1 6 4 2 6 39 6 2 4 61 6 6 0 3 7 00 6 9 5 6 9 2 6 88 6 8 4 6 8 2 6 7 8 6 75 6 69 6 5 9 6 4 4 6 37 6 2 2 6 1 4 6 07 7 0 0 6 9 6 6 9 2 6 8 9 6 85 6 8 1 6 7 7 6 7 4 6 7 0 6 6 0 6 4 3 6 3 8 6 23 6 1 5 6 0 5 8 6 . 2 3 8 2 . 1 7 8 1 . 4 5 7 9 . 8 2 7 5 . 8 0 7 4 . 8 7 7 2. 7 4 6 8 . 3 9 6 5. 9 0 6 4. 2 0 5 7 . 1 2 5 3 . 6 5 4 9 . 7 2 3 8 . 4 6 2 2 . 9 8 8 4 . 9 5 8 0 . 2 9 7 8. 8 5 8 0 . 2 2 7 7 . 4 0 7 2 . 8 3 7 0 . 6 0 6 6 . 5 7 6 5 . 2 6 6 3 . 3 8 6 3 . 1 0 5 0 . 7 1 4 6 . 9 0 3 9 . 9 8 2 3 . 3 6 8 5 . 5 9 8 1 . 2 3 8 0 . 1 5 8 0. 0 2 7 6. 6 0 7 3 . 8 5 7 1 . 6 7 6 7 . 4 8 6 5 . 5 8 6 3 . 7 9 5 5 . 1 1 5 2 . 1 8 4 8 . 3 1 3 9 . 2 2 2 3 . 1 7 试 验 负 责 人 : _校 对 :计 算 : 52 4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MT 190一 Z 煤泥水来源: 水温:2 7 C 表 B 2 沉降试验 结果分析表示例 唐山矿选煤厂溶解性固体含量:1 . 1 4 8 / L 煤泥水初始浓度:8 5.6 9 g / L 取样日期: 试验日期: 取样时间T 面至取样口高H 盯In】 , IM 体含量S K / L 悬浓物浓度c K / L 残余悬浮物 百分率尸 % 颗粒沉降速度v c m/ mi n 06月ql了扣了口U几n卜bh66,Jl了 0丹J任Q.n吕白朴n,0了5几0,山1 0户几dQ叶亡J,Jl 上. 0 2 1 3 0 4 2 7 0 1 0 5 2 1 0 4 2 0 5 2 5 7 0 0 1 0 5 0 1 4 0 0 2 1 0 0 4 2 0 0 8 4 0 0 7 0 0 6 9 6 6 9 2 6 8 9 6 8 5 6 8 1 6 7 7 6 7 4 6 7 0 6 6 0 6 4 3 3 8 6 2 3 6 1 5 6 0 5 8 4. 4 5 8 0 . 0 9 7 9 . 0 1 7 8. 8 8 7 5 . 4 6 7 2. 7 1 7 0 . 5 3 6 6 . 3 4 6 4 . 4 4 6 2 . 6 5 5 3. 9 7 5 1 . 0 4 4 7 . 1 7 3 8 . 0 8 2 2. 0 3 9 4 . 8 4 9 3 . 5 6 9 3 . 4 0 8 9 . 3 5 8 6 . 1 0 8 3 . 5 2 7 8 . 5 6 7 6 . 3 1 7 4 . 1 9 6 3 . 9 1 6 0 . 4 4 5 5 . 8 6 4 5 . 0 9 2 6 . 0 9) 一: 0123456了891011121314 试验负责人: 一 85.5981.2380.15 计算: 表 B 3 沉降效率数据表示例 残余 悬浮物百分 率尸 。 % 悬浮颖粒沉降速度口 。 c m/ mi n 积分 P. 因子 v d P 悬浮物去除率E r % 7 3 . 6 0 7 3 . 2 1 7 2 . 7 3 7 2 . 1 2 7 1 . 3 1 7 0. 1 9 6 8 . 5 4 6 5. 8 7 6 0. 8 5 4 7. 98 9 2 . 3 3 8 8 . 6 5 8 4 . 5 5 7 9 . 9 6 7 4 . 7 1 6 8 - 5 4 6 1 . 2 1 3 5 . 6 3 3 6 . 6 4 3 7 . 8 4 3 9 . 3 1 4 1 . 1 4 4 3 . 5 2 4 6 . 7 7 5 1 . 4 6 5 9 . 0 3 7 3. 7 0 10,57654 520139.7721.68 n丹勺,1 5 2 5 M T 1 90一 88 户.曰. . .,.尸,心 口一 一 , . .曰曰 . ! 声 ./尸 尸 一碑 口,口,- I ! 气毕众在葬队顶砚嘟 县 浮顺拉沉 降速度 . c m % m i n 图 B 1 自然 沉降速度分布曲线示例 5 2 6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N f 1 9 0一 99 i o n 9 O 8 0 7 0 O- - Z - 口.口一二 户产口 r 二 , , 口 曰 .口曰 .一l【III /丫 才 / / .久等佘知葬脸顺拐澎 6 0 5 0 4 0 J 0 2 0 悬浮颐拉沉降速嘴 . 。 m / 二。 图 B 2 小于1 0 c m / m i n 自然沉 降速度分布曲 线示例 52 7 MT 1 9 0一 9 8 i o a 初毕金粥邪队冷嵘 株浮甄村沉降速1少 p . c ml m i n 图 B 3 自然沉降效率曲线示例 附录C 煤泥水絮 凝沉降 特性分 析资 料 ( 参考件) 5 2 8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M T 1 9 0一 8 8 犷 ”.6.要二级口砌犯 .。“侧锐堪边衰馨洲 只00囚1十械”崛嗽佘 ”斌七 酬串邃留二酬郑 长姜书淄肖考胶麟”旅扣 、1葬纷丹桩滚认“到忆 买哗照,11 军岭耀鹅戴翻越盘蜒菇照一口爬 ”韧掣 二袱舶妇酮魁 闷.。:侧堪期呆书暇转 ”.6.霓”盔田翻魁叫到”明关 巴.。.器盔口扯爵曰引刻副引侧二脂嵌节暇找 黛玻; s z s MT 1 90一 .8 EE 2 0 4 0 入 、 , B . Q 巨一 !,1 ll 之被裂渔健胭殊 6 0 8 0 0020 八U六U l820 2 04 0 6 0g 01 0 01 2 0 时间T, s 图 C 1 澄清界面沉降曲线示例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MT l g o一 B S 不汉_ 入 ./ 一、, 广 丫 沐 , 、 才 。 厂 刀尸 匕 , Ul三、任匀 八U 5 户灯胭炭过蓝足 拐凝荆用t.盯m : 图 C Z 絮凝剂沉降性能曲线示例 :聚丙烯 肤胺水解体,分子量大于1 2 00万 :聚丙烯阮胺, 分子 最大于叨。 万 :聚丙烯肤胺,分子量3 00、 6 o 0 万 5 31 MT 1 9 0一 8 8 E . 一 / , / / Z 人 了 ,弓 r 1 , , .门 .口 .一 一一 ;/ 4l ! 们钊 ,J 夕翅樱吧赵上 架扭剂用段,g / m 聚丙烯酞胺水解体. 图 C 3 絮凝剂澄清性能曲线示例 分子最大于1 2 0 0 万 聚内烯肤胺,分子且大于9 0 。 万 聚内 烯酞胺,分f - 量3 0 0 一6 0 0 万 附录D 图解积分法与龙贝格数值积分法 ( 参考件) D 1 图解法: 在 ( 。 ,尸 0 )区间内,视曲线的趋向将 并作平 行于口 轴的直线, 。 一尸。 分成若干 段 升件HT -Y口 釉的直线, 再用弦代替所分割的弧, 得若干相应的梯形, 这种方法可在坐标格纸上直接进行。 ( 原则上 段数越多越好), 将所有的小梯形面 积累加即得。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MT 1 9 0一 S P% P 卜 一 -一-一 u.c m/ mi n 图 D 1 龙贝格法图 解积分示意 D 2 龙贝格法 ( R o m b e r g ) 运用下列龙贝格公式: R n= 器 C Z一 矗 C n ( D 1 , 按图D2 的讨算机算法, 在曲线 C a , b )区间内 进行数值积分。 其中: C n= 偿 S Z 。一 5 S . 一 ,. 4 ( D 2 ) 扣 S。 二 音 T Z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 3 ) T n 二 万 八a ) + 2 艺f ( 几)+ f ( b ) 七思 1 二 “ ( D4 ) 式中:h 为对曲线 C a , b 区间作。 等分 后的步长, f ( X k ) 为曲 线 C a , b 区间。 等分 后, 其 分点的函数 值。 计算时反复利用复化求积公式 ( D4 )进行计算,直到二 分前后的两次积分值误差满足要求时为 止。 D S 若f ( r )由 插值函 数P ( x ) 代替, 收敛性 不好时,可 跳出 循环,或 通过曲 线拟合 的方法,寻 找 新的数学模型,以 代替f 幻 M T 190一 88 门11.1111111.1。J 图 D 2 龙贝格求 积的计算机程序框图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 煤炭科学研究院唐山 分院提出并 归口 。 本标准由 煤炭科学研究院唐山分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军辉、 张淑芹、 安文华。 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院唐山分院负责解释。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选煤厂煤泥水沉降试验方法 ( MT 1 9 0 -8 8 )宣贯说明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分院费军辉夕 1 概述 煤泥水沉降特性是选煤专业基础性试验项目之一, 是选煤生产和选煤厂设计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数 据 特别是对沉降、 浓缩等设备选型及选煤厂洗水闭路循环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鉴于此, 1 9 8 6 年煤 炭I业部原技术发展司将制订煤泥水沉降试验方法标准列人了煤炭工业标准计划, 1 9 8 8年发布并实施 了由煤科总院唐山分院起草的MT 1 9 0 -8 8 ( 选煤厂煤泥水沉降试验方法 标准。 本标准在制订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试验, 同时参照了日本国J I S M 0 2 0 1 -1 9 7 4 ( 煤泥水沉降特性的 测定方法 标准和国际标准化组织 I S O N2 9 1 E ( 选煤厂絮凝剂特性试验方法 标准草案。 2 试验方法及依据 本项标准包括煤泥水自然沉降试验和絮凝剂沉降试验等两部分。 2 . 1 关于自然沉降试验 业已证明, 除颖粒的密度, 粒度能影响煤泥水自身的沉降特性外, 悬浮物浓度、 颗粒的表面性质、 形 状、 取向、 水中溶解性盐类的含量、 水温、 p H值、 液体的流态等等, 对颖粒的沉降特性的影响都有不可忽 视的作用。 因此, 以颗粒的粒径作为沉淀分级或浓缩澄清的判据, 用斯托克公式计算沉降未速, 不能正确 评价整个煤泥水体系的自然沉降特性, 煤泥水自然沉降特性的评价只能建立在等沉原理的基础之上。 众所周知, 煤泥水是由许多具有不同沉降速度的悬浮颗粒组成的多分散体系. 其自 然沉降的规律受 颗粒粉群在特定的煤泥水条件下所具备的沉降速度制约, 因此不可能用一个数学式来表达, 只能通过实 验并运i t 其沉降速度的分布规律来进行描述。 目前常用的试验方法有浑液面沉降和确定颐粒速度分布两种, 前者由于受试验者视觉误差的影响, 和界面不易分辨等原因试验结果的随机性较大, 因此本标准采用确定颖粒速度分布的试验方法 这种方 法广泛应用于化工、 建筑、 城市给排水等行业, 并被日本国J I S M0 2 0 1 -1 9 7 4 标准所采用。 确定颗粒速度分布试验是在沉降试验粒中进行, 当在 ( i =1 , 2 , 3 . . . . . . n -1 , n ) 时刻取样时, 得到试 样 浓 度 , 若 为 初 始 浓 度 , 贝 “ 取 样 口 残 余 的 悬 浮 物 百 分 数 P ; = 会 “ 。 ” , 若 取 样 品 距 液 面 的 高 度 为 人 , 则 与I 相对应的颗粒沉降速度 v ; =, 于是有一系列 的对应值 : P “ P . . . . . . . p , 一 P vi , vi “ , 二, “ v _i , v , 若以P为纵坐标、 二为横坐标, 我们就可以得到一条悬浮颗粒沉降分布曲线如图1 , 从中我们可以 找出任一 沉降速度条件下的残余悬浮物百分数, 继而可以求出悬浮物的总去除率。 设颗粒的沉降速度为 v, 相对应的残余悬浮物百分数为 P 则悬浮物总去除率为 E ,一 “ 0 0 - P ) + 1v 丁 v d 尸 ( 1 ) 因此有了沉降速度分布曲线, 就可以确定浓缩沉淀流程的理论工艺参数, 为浓缩沉淀设备的选型提 供 了依据 。 巧 广 I P . 一 : 林辱不 次久截令冲娜贬顺嵌椒 P - , 创 习 v, 刃 j 沉 降 速度v . c m / m in 图 1 沉降速度分布曲线 这一试验原理可以这样描述: 若在一已知高度( 距液面) 的取样口处, 以不同的时问间隔取样, 则所 取样品的固体含量通过某种换算, 便可以得出一具有某种沉降速度的悬浮物的含量, 而具有该沉降速度 的颗粒含量为该次残余悬浮物百分数与上次取样时的残余悬浮物百分数之差。 由实验过程可知, 在时间 t , 取样时, 具有沉降未速为v ; 的颗粒正好被全部去除, 其去除百分数等于初始悬浮物百分数减去当时 取样口的残余悬浮物百分数, 这样当在时间t 取样时, 沉速大于扩的颗粒便均被去除, 其值为 1 0 。 一尸 , 而沉速小于甘的顺粒由于其沿整个沉降高度均匀分布, 理当也有一部分要被去除。若设百分含量为 找一 : 的颗粒其沉速v . - , v , 此时其在液面的颗粒下降了h 。 一 。 , 即在水深h中有h_ 2 的高度不再有v- 2 的颗粒, 因此有有v , _ , 沉速的颗粒的去除率应为: h ,- 2h P .-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学情评估数学试卷(含答案)(含答案)
- 2025辽宁铁岭市本级1家单位补充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1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芜湖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三方派遣制人员招聘2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云南大理州弥渡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1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广东清远连州市医疗总院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01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往年军政基础试题及答案
- 长庆石化分公司2025年秋季高校毕业生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辽宁锦州凌河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市容管理工作人员60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合肥工业大学财务处专业技术人员招聘2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宁波市奉化中国旅行社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6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管理咨询项目考核方案
- Unit 1~2单元月考测试(含答案) 2025-2026学年译林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册
- VTE课件讲解教学课件
- 2025年五粮液笔试考试题及答案
- 第49部分:碳酸根、重碳酸根和氢氧根离子的测定 滴定法(报批稿)
- T/CAAM 0004-2023针刺临床试验中假针刺对照设置与报告指南
- 立陶宛语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论文
- 民宿的内涵专题课件
- 高职高考数学复习第五章数列5-1数列课件
- 高一必修一英语单词默写表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