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咏史怀古诗《马嵬》李商隐.ppt_第1页
鉴赏咏史怀古诗《马嵬》李商隐.ppt_第2页
鉴赏咏史怀古诗《马嵬》李商隐.ppt_第3页
鉴赏咏史怀古诗《马嵬》李商隐.ppt_第4页
鉴赏咏史怀古诗《马嵬》李商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嵬 李商隐,学习目标,1.学习马嵬(其二)委婉的叙事方法,理解其讽刺意义 2.掌握鉴赏咏史怀古诗的基本方法,长恨歌,杨贵妃的美貌: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李杨之间感情: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杨妃被杀情形: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杨妃去世感受: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写作背景,李商隐恩师令狐楚仙逝,他送灵回京至马嵬,远望杂乱的长着灌木丛和荒草,有的地方露出黄土,给人一种枯败苍凉之感的马嵬坡,有感而吟长恨歌。一边的七师哥于是激义山道:“驴背上吟诗,颇有情味,何不以马嵬为题,吟咏一首呢?”李商隐于是吟马嵬(其一)(其二)两首诗,借古讽今,以唐明皇时期马嵬事件讽刺当时宦官专权。因此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咏史诗。,咏史诗,咏史诗是指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的诗歌创作,以历史为题材的诗歌,有很多种名称,诸如:述古、怀古、览古、感古、古兴、读史、咏史等,有的直接以被歌咏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标题,这些诗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是以历史作为诗人感情的载体,与史情紧密结合。 凡是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叙述、评价、凭吊或借国家兴亡寄托个人怀抱的诗歌,都可以称作咏史诗。,海外徒闻更九州, 他生未卜此生休,首联中先用“海外”“更九州”的故事概括方士在海外寻见杨妃的传说,而用“徒闻”加以否定。玄宗听术士说杨贵妃在仙山上还记着“世世为夫妇”的誓言,可是缘分已尽,于事无补。,以此来讽刺唐玄宗的痴心妄想,反衬手法:“鸡人报晓筹” 反衬“虎旅传宵柝”,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纸上。“虎旅传宵柝”的逃难生活很不安适,这是一层意思。和“鸡人报晓筹”相映衬,暗示主人公渴望重享昔日的安乐,这又是一层意思。再用“空闻”和“无复”相呼应,表现那希望已幻灭,为尾联蓄势,这是第三层意思。 意思是:“虎旅”虽“传宵柝”,却不是为了保卫皇帝和贵妃的安全,而是要发动兵变了。正因为如此,才“无复鸡人报晓筹”,李、杨再不可能享受安适的宫廷生活了。,空闻虎旅传宵柝, 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指杨贵妃的死日。 玄宗“当时”七夕与杨贵妃“密相誓心”,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而他们两人则要“世世为夫妇”,永远不分离,可在遇上“六军不发”的时候,结果又如何? 两相映衬,杨贵妃“赐”死的结局,就不难言外得之,而玄宗虚伪、自私的精神面貌,也被暴露无遗。同时,“七夕笑牵牛”是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政事的典型概括,用来对照“六军同驻马”,就表现出二者的因果关系。没有“当时”的荒淫,哪有“此日”的离散?而玄宗沉溺声色之“当时”,又何曾虑及“赐死”宠妃之“此日”!,此日六军同驻马, 当时七夕笑牵牛,颔联、颈联二联,都是从对比、反衬的角度来写李、杨爱情悲剧的。 马嵬兵变之后,唐玄宗这位失去了权势的皇帝,听到的只是军旅的梆声,再也享受不到在长安宫殿里专人报晓的服务了。 现实的情景是军队哗变,“六军不发”,当年盟誓长生殿、嘲笑牛郎织女的赏心乐事,而今都成悲痛。,尾联包含强烈的对比。 一方面是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宠妃,另一方面是作为普通百姓的卢家能保住既“织绮”、又能“采桑”的妻子莫愁。诗人由此发出冷峻的诘问: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帝唐玄宗还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 (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入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如何四纪为天子, 不及卢家有莫愁,思想性,思想性:唐人咏马嵬之变的诗有很多,从思想上看,其中大多数是把罪责归给杨贵妃,而为唐玄宗辩护,比如说郑畋马嵬坡中:“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李商隐这首七律,却在思想上别开生面,诗以”马嵬“命题,重点写唐玄宗在马嵬驿为六军所逼,赐杨妃死。其批判的锋芒都是指向唐玄宗,揭示了唐玄宗自私虚伪的精神面貌。,艺术性,诗歌在艺术上主要运用了衬托和对比的艺术手法。“虎旅传宵柝”,“鸡人报晓筹”;“次日”,“当时”;“四纪为天子”,“卢家有莫愁”。突显昔安今危的局面,讽刺意味更加明显。 这首诗从章法结构上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说唐玄宗招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统治者的荒淫无度,导致了国家的动荡不安。 颈联也是倒行逆施:“当时七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而置后说;“此日六军同驻马”事发在后,反而先着笔,回环幽咽,波澜起伏。,归纳咏史怀古诗的特点,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类别:1咏古迹 如石头城 2怀古人 如蜀相 3忆古事 如汴河怀古,思想感情:1感慨盛衰无常 , 物是人非 2感慨壮志难酬 3吊古伤今 4抒发爱国情怀 5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表现手法: 借古讽今、融情入景、寓情于景、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 衬托、烘托、对比、用典、拟人,在赏析怀古咏史诗时,要注意下面几点: 要弄清史实,作者“怀”什么“古”; 要体会意图,作者为什么怀古; 要领悟感情,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了什么感情; 要分析写法,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A 国家国运衰微 B 统治者荒淫奢侈 C 古地昔盛今衰 D 古人壮志难酬,基础:明了诗人所咏的人和事(古人和古事) 关键:把握诗人在吟咏古人时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感情。 解读时应思考:对于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作者态度是什么?诗人对此事别出新意的见解表现在何处?,解答咏史怀古诗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1.懂,即写什么?史实、意图、感情、写法、(赏析) 2.审,即审明题目要求。 3.书,即书写答案。 4.查,即检查要点全不全,语言通不通。,读懂诗歌审清题目写好答案回查要点,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考点:思想感情,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考点:表达技巧,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考点:表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