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微波电凝术在ⅰ~ⅱ期内痔治疗中的应用_第1页
探析微波电凝术在ⅰ~ⅱ期内痔治疗中的应用_第2页
探析微波电凝术在ⅰ~ⅱ期内痔治疗中的应用_第3页
探析微波电凝术在ⅰ~ⅱ期内痔治疗中的应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 探析微波电凝术在 期内痔治疗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微波电凝术治疗 期内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微波电凝术治疗 期内痔 184 例,并在疗效与安全性方面与勺倍注射液注射组进行对比。结果 微波电凝组 184例,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 80.4、 100.0;勺倍注射组 300例,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 77.3、 99.7;组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 P0.05);肛门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微波电凝组与勺倍注射液组分别为 0.5与5.7,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关键词: 微波电凝术;勺倍注射 液;内痔 痔( hemorrhoids)的发病率高达 46.3,发病机制最主要的学说为英国学者 Thomson 1提出 “ 肛垫下移 ” 学说;目前,临床上对于症状轻、病程短的 期内痔的治疗多采用非手术治疗 2, XX XX 年我们对 484 例 期内痔采用勺倍注射疗法、微波电凝疗法治疗,并进行疗效分析对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微波电凝组:共 184 例,男 82 例,女 102例,年龄 23 69 岁,平均 40. 710. 8 岁。一期内痔 75例,二期内痔 109 例。病程 3 个月至 28 年,平均 2.8 年。2 / 4 勺倍注射组:共 300例,男 164例,女 136例,年龄 16 81岁,平均 40. 913. 9 岁。一期内痔 118 例,二期内痔 178例。病程 0.5 30 年,平均 3.2年。 两组计量指标由于非正态分布,故采用非参数方差方法检验( Wilcoxon 检验)。计数资料统计量为卡方值,计量资料统计量为 Z值。结果显示两组性别、年龄、诊断、内痔分期、病程差别无显著性,两组资料均衡性基本良好,具有可比性。 1.2 药品及仪器 勺倍注射液,北京樱花制药厂生产,批号: 990429,规格 10 mL/支。微波治疗仪器: 天津赛盟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 TJSM 2000A 型多功能肛肠治疗机,电压 200 V,功率 10 60 W,时间 1 900 s 可调。 1.3 操作方法 手术体位及麻醉方式:两组均让患者取左侧卧位,肛门局部常规消毒,连续硬膜外麻醉,以松弛肛门,在肛门镜下充分暴露痔核,用络合碘棉球消毒后,分别行硬化剂注射及微波电凝术。 微波电凝术:肛门镜下充分暴露痔核,根据痔核大小,定好本机的导波功率,一般为 35 W,将针式辐射器在齿线上方0.5 cm 处以 45 刺入痔核内黏膜下,即向上插入痔核中心2 5 mm 深,踩下脚控制开 关导波,每个痔核视其大小,用35 W 强度辐射 3 5 s后,可见辐射器周围黏膜呈苍白改变。若痔核表面变成白色,还可重复插入再导波 1次。一般每次可同时治疗 3 4个痔核,一个痔中辐射 3 5 针。肛窥镜下3 / 4 见内痔血管萎缩、痔核缩小或消失。术后纱布压迫创面,术后第一天给予换药 1 次。 勺倍注射术:肛门镜直视下充分暴露痔核。 痔核以上的直肠内松弛黏膜的注射:将预先准备好的 11 化痔药( 10 mL生理盐水 10 mL 勺倍注射液),用 5 mL注射器,一般以 3、7、 11 点区域状注射,每次 1 2 mL,依据黏膜松弛程度,注射总量控制在 5 10 mL 之间,目的是为了松弛的黏膜下层得到改善,使其收敛、消炎、固定,减少痔形成的机会,恢复直肠的正常解剖关系。 痔核区注射:于痔核表面中心隆起部位斜刺进针,遇肌性抵抗感后退针注药,注药量以注药后痔核均匀饱满充盈,表面黏膜颜色呈粉红色为度;术后纱布压迫创面,术后第一天给予换药 1次。 1.4 疗效标准 疗效按 1992年全国肛肠会议肛肠疾病疗效评定标准评定。治愈:症状消失 ,创面愈合。好转:症状改善,痔缩小。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 1.5 观察指标 时间效应:治疗后 1 d、 3 d、 5 d。 症状:便后出血、痔脱垂、疼痛等。 体征:痔大小。 2 结 果 2.1 症状改善 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无差异,治疗后两组各时间点便血与痔脱出症状较治疗前改善明显( P0.05),详见表 1。表 1 两组治疗后症状改善 注: *P0.05; 2=1.56 ,4 / 4 P0.05),两组治疗后 3 d( 2=77.6 , P0.05; 2=0.38 ,P0.05)。详见表 2。表 2 两组治疗后痔核残留情况 注:*P0.05;无效率两组之间亦无显著差异。见表 3。 表 3 两组综合疗效评估 2.4 不良反应 在观察 的 484 例中,患者术前、术后基本生命体征均在正常范围之内,局部不良反应发生,勺倍注射组 17例,发生率为 5.7% ,微波电凝组 1例,发生率为 0.5%,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2 孟荣贵,金黑鹰 .痔及痔病的概述及治疗原则 J .临床外科杂志, 2001, 9( 4): 201 202. 3 安阿玥,王晏美 .安痔注射液治疗痔的临床疗效和病理学观察 J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0, 20( 11): 3. 4 吴一武,郑梅兰 .应用微波和置镍钛合金支架经胆道镜治疗恶性胆管狭窄 1例 J .中国现代医学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