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LY 1059-1992 毛竹林丰产技术》是一项针对毛竹林经营管理的技术标准,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毛竹林的产量与质量。该标准涵盖了从选地、造林到抚育管理等全过程的技术要求和措施。

首先,在选址方面,标准强调了土壤条件的重要性,推荐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且富含有机质的土地进行毛竹栽培。同时,考虑到光照、水分等因素对毛竹生长的影响,还提出了关于坡度、朝向等方面的建议。

其次,在造林技术上,《LY 1059-1992》详细规定了苗木的选择与处理方法、种植密度以及定植时间等内容。比如推荐使用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或两年生苗,并根据立地条件调整合理的株行距以利于通风透光。

再者,对于幼林期及成林后的抚育管理工作也做了具体指导。包括但不限于适时除草松土、合理施肥灌溉、定期修剪疏伐等措施来促进竹子健康成长;同时也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提倡采取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方式减少环境污染。

此外,标准还特别提到了采收时机的选择以及采伐方式的要求。正确的采收不仅可以保证当年的收益最大化,还能有利于下一轮竹笋的生长发育;而适当的采伐则有助于维持林分结构稳定性和生态平衡。

最后,该标准还涉及到了一些辅助性设施建设和利用方面的内容,如建立水源工程解决干旱季节灌溉问题、设置防火隔离带预防森林火灾等。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1992-03-21 颁布
  • 1992-11-01 实施
©正版授权
LY 1059-1992 毛竹林丰产技术.pdf_第1页
LY 1059-1992 毛竹林丰产技术.pdf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LY 1059-1992 毛竹林丰产技术.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L Y 1 0 5 9 一9 2毛竹林丰产技术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 . 1 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毛竹材用、 笋用和笋材两用丰产林的产量、 结构、 技术经济指标、 营造培育措施、 验收和建档及调查方法。1 .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子国 营、 集体和个人承包经营的材用、 笋用和笋材两用毛竹丰产林。2 术语2 . 1 毛 竹林经营类型 m a n a g e m e n t t y p e s o f s t a n t o f p h y l l o s t a c h y s p u b e s c e n s2 1 . 1 材用毛 竹林 。 u l m - p r o d u c in g s t a n t s o f p h y l l o s t a c h y s p u b e s c e n s 以竹材为主产品的毛竹林。2 . 1 . 2 笋用毛竹林 s h o o t - p r o d u c i n g s t a n t s o f p h y l l o s t a c h y s p u b e s c e n s 以竹笋为主产品的毛竹林。2 . 1 . 3 笋 材两用毛 竹林 。 u l m a n d s h o o t - p r o d u c in g s t a n t s o f p h y l lo s t a c h y s p u b e s c e n s 竹林和竹笋同时作为主产品的毛竹林。2 . 2 分布中 心区 和 分布边 缘区 c e n t r e r e g io n a n d b o r d e r r e g i o n o f d i s t r i b u t io n 分布中心区是指毛竹自 然分布范围内, 分布集中, 面积大, 数量多, 生长发育良好的区域, 约在北纬2 5 0 -2 9 0 , 东经1 0 0 0 - 1 2 2 。 的范围内。在此范围以外称分布边缘区。2 . 3 毛竹 林立地级 s it e c l a s s o f p h y l l o s t a c h y s p u b e s c e n s s t a n t s 立地条件按其对毛竹生长的适宜程度区 分为若干等级, 称毛竹林立地级。 本标准将其划分为五 个等级。2 . 3 . 1 I 立地级: 位于山 谷台地, 山麓缓坡。土壤琉松、 湿润, 腐殖质丰富, 土层深1 0 0 c m以上。2 . 3 . 2 Q 立地级: 位于低山坡中, 下部, 高丘山地, 山脚缓坡, 土壤疏松、 湿润, 腐殖质较丰富, 土层厚$ 0 c m以上。2 . 3 . 3 . 立地级: 位于低山山坡上部, 低丘山地, 土壤较疏松、 潮, 腐殖质中等, 土层厚6 0 c m以上。2 . 3 . 4 N 立地级: 位于高丘坡地中上部, 低丘缓坡下部。 土壤较松、 较干, 腐殖质量少, 土层厚4 0 c m以上。2 . 3 . 5 v 立地级: 位于低丘山脊、 坡上部、 顶部, 土壤坚实、 干燥、 粘重, 腐殖质贫乏, 土层厚4 0 c m以下。2 . 4 毛 竹林结构 s t a n t s s t r u c t u r e o f p h y l lo s t a c h y s p u b e s c e n s 毛竹林结构是指与竹林生长量关系密切的结构因子的数量组合。2 . 4 . 1物种 组成 s p e c i e s 指竹林建群种的数量组成。用其树冠投影面积之比值的十分数表示。毛竹丰产林通常为纯林, 用 1 0 竹” 表示。2 . 4 - 2 立 竹度 s t a c k i n g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1 9 9 2 一 0 3 一 2 1 批准1 9 9 2 - 1 1 - 0 1 实施L Y 1 0 5 9 一 9 2 指单位面积上活立竹的株数, 用“ 株/ 公顷” 表示。2 . 4 . 3 立竹大小m e a n d i a m e t e r 指立竹个体的大小, 用立竹胸径表示, 单位“ 厘米” 。竹林立竹大小则以单位面积上立竹平均胸径表示。胸径指1 3 0 c m高处竹杆的直径.2 . 4 . 4 立竹年龄a g e 指单株立竹存活的时间, 用“ 年” 或“ 度” ( 2 年为1 度) 表示。2 . 4 . 5 年龄组成 a g e c o n s t i t u t e 毛竹林是由不同年龄立竹所构成的异龄林, 其年龄组成用各齿龄立竹株数百分数表示。 例如: 1 -2 龄( 1 度) 立竹株数占4 0 Y . ; 2 -4 龄( 2 度) 立竹株数占3 0 写; 5 -6 龄( 3 度) 立竹株数占2 0 0 o ; 7 -8 龄( 4 度) 立竹株数占j o % o2 . 5 钩梢 e x c i s i n g t h e t i p o f b a m b o o 指在九、 十月份, 截去不超过竹冠总长度三分之一竹梢的方法。2 . 6 竹笋b a mb o o s h o o t2 . 6 . 1 冬笋冬季竹林内土中的竹笋。2 . 6 . 2 春笋 春季出 土生长时的竹笋。2 . 6 . 3 鞭笋 竹鞭幼嫩的梢部。2 - 6 . 4 退笋不能生成幼竹的竹笋。2 . 7 劈山( 铣山、 樵园) b l a s t c l i f f 用刀劈倒林内杂草灌木, 摊在林地内。2 - 8 削山松土c u l t i v a t e t h e s o i l2 . 8 . 1 削山( 铲山) 指在夏秋季, 在竹林中浅削( 1 0 - 1 5 c m) 土层, 铲除柴草。2 . 8 . 2 松土( 垦复) 指在冬季深翻( 2 0 3 0 c m) 林地, 挖尽柴兜、 竹兜, 除去土中大石块和老竹鞭。2 . 9 施肥方法f e r t i l i z a t i o n me t h o d2 . 9 . 1 株穴施 在距立竹基部3 0 c m处的坡上部开深1 5 c m左右的半月形沟, 施入肥料并随之覆土。2 . 9 . 2 沟施( 条状沟施) 沿等高线水平开沟, 深1 5 2 0 c m, 宽2 0 。 。, 沟距2 0 0 3 0 0 c m, 施入肥料并随之覆土。2 . 9 . 3 蔓青 在竹林中铺一层杂灌草, 上盖3 -4 c m厚泥土。2 . 1 0 竹林产量 p r o d u c t o f b a m b o o s t a n t s 一般是竹林每度所发全部新竹竹杆重量之和。用“ 吨/ 公顷” 或“ 株/ 公顷” 表示。2 . 1 1 竹林蓄积量 s t o r e u p p r o d u c t o f b a m b o o s t a n t s 是指竹林现存全部立竹竹杆重量之和。用吨/ 公顷” 或“ 株/ 公顷” 表示。2 . 1 2 竹柄( 螺丝钉) s t e m o f b a m b o o 竹杆与竹鞭的连接处。; .;产t指标 丰产林面积不少于1 h a . 各经营类型毛竹半产林每度( 两年) 产量指标见表L Y 1 0 5 9 一9 2表 1t / h a分布区中心区边缘区立地级II,I【经营类型材笋材笋材笋材笋材笋材用竹林1 91 71 51 71 5笋材两用竹林1 231 O2 5宫2夏 02 , 592笋用竹林865A 毛竹林丰产结构因子指标 毛竹林丰产结构因子指标见表2 I T ) 。 105 , 。 ( 2 ) 三 t式中: W 竹材重量, k g ; T 年平均气温, ; R 年降水量, m m; N株级, 根; D 胸径, c m,1 0 - 2 . 4 竹笋、 竹枝、 竹壳产量计算1 0 . 2 . 4 . 1 竹笋产量: 将样地内一年中所挖取的冬笋、 春笋、 鞭笋分别称重, 以带壳鲜重计量, 单位:k g / h a 或t / h a 。 用各样地所代替的竹林面积加权计算出标准地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产量t / h a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