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2017年重庆市中考数学26题新题集锦(PDF版含答案).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共 64 页) 二次函数综合题专项训练二次函数综合题专项训练 一解答题(共一解答题(共 17 小题)小题) 1如图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抛物线 y=x2+bx+c 与 x 轴交于 A,B 两点 (点 A 在点 B 的左侧,与 y 轴交于点 C,点 B 的坐标为(4,0) ,将直线 y=kx 沿 y 轴向上平移 4 个单位长度后恰好经过 B,C 两点 (1)求直线 BC 及抛物线的解析式; (2)将直线 BC 沿 y 轴向上平移 5 个单位长度后与抛物线交于 D,E 两点,若点 P 是抛物线位于直线 BC 下方的一个动点,连接 PD,交直线 BC 于点 Q,连接 PE 和 PQ,设PEQ 的面积为 S,当 S 取得最大值时,求出此时点 P 的坐标及 S 的最 大值 (3)如图 2,记(2)问中直线 DE 与 y 轴交于 M 点,现有一点 N 从 M 点出发, 先沿 y 轴到达 K 点,再沿 KB 到达 B 点,已知 N 点在 y 轴上运动的速度是每秒 2 个单位长度,它在直线 KB 上运动速度是 1 个单位长度,现要使 N 点按照上述要 求到达 B 点所用的时间最短,请简述确定 K 点位置的过程,求出点 K 的坐标,不 要求证明 2如图,抛物线 y=x2+ x+2 与 x 轴交于点 A,点 B,与 y 轴交于点 C,点 D 与点 C 关于 x 轴对称,点 P 是 x 轴上的一个动点,设点 P 的坐标为(m,0) ,过 点 P 作 x 轴的垂线 l 交抛物线于点 Q (1)求点 A,点 B,点 C 的坐标; (2)求直线 BD 的解析式; 第 2 页(共 64 页) (3)在点 P 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点 Q,使BDQ 是以 BD 为直角边的直角 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 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 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抛物线 y=x2+bx+c 与 x 轴交于 B、 C 两点 (点 B 在点 C 的左侧) ,与 y 轴交于点 A,抛物线的顶点为 D,B(3,0) ,A (0,) ( (1)求抛物线解析式及 D 点坐标; (2)如图 1,P 为线段 OB 上(不与 O、B 重舍)一动点,过点 P 作 y 轴的平行 线交线段 AB 于点 M,交抛物线于点 N,点 N 作 NKBA 交 BA 于点 K,当MNK 与MPB 的面积相等时,在 X 轴上找一动点 Q,使得CQ+QN 最小时,求点 Q 的坐标及CQ+QN 最小值; (3)如图 2,在(2)的条件下,将ODN 沿射线 DN 平移,平移后的对应三角 形为ODN,将AOC 绕点 O 逆时针旋转到 A1OC1的位置,且点 C1恰好落在 AC 上, A1DN是否能为等腰三角形, 若能求出 N的坐标, 若不能, 请说明理由 4如图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 y=x2 x与 x 轴交于 A、B、 两点(点 A 在点 B 的左侧) ,与 y 轴交于点 C (1)判断ABC 形状,并说明理由 第 3 页(共 64 页) (2)在抛物线第四象限上有一点,它关于 x 轴的对称点记为点 P,点 M 是直线 BC 上的一动点,当PBC 的面积最大时,求 PM+MC 的最小值; (3)如图 2,点 K 为抛物线的顶点,点 D 在抛物线对称轴上且纵坐标为,对 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上有一动点 E,过点 E 作 EHCK,交对称轴于点 H,延长 HE 至点 F,使得 EF=,在平面内找一点 Q,使得以点 F、H、D、Q 为顶点的四 边形是轴对称图形,且过点 Q 的对角线所在的直线 是对称轴,请问是否存在这 样的点 Q,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 E 的横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5如图 1,已知抛物线 y=x2x3 与 x 轴交于 A 和 B 两点(点 A 在点 B 的 左侧) ,与 y 轴相交于点 C,顶点为 D (1)求出点 A,B,D 的坐标; (2)如图 1,若线段 OB 在 x 轴上移动,且点 O,B 移动后的对应点为 O,B首 尾顺次连接点 O、B、D、C 构成四边形 OBDC,当四边形 OBDC 的周长有最小 值时,在第四象限找一点 P,使得PBD 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此时 P 点的坐标 (3)如图 2,若点 M 是抛物线上一点,点 N 在 y 轴上,连接 CM、MN当CMN 是以 MN 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时,直接写出点 N 的坐标 第 4 页(共 64 页) 6如图 1,二次函数 y=x22x+1 的图象与一次函数 y=kx+b(k0)的图象交 于 A,B 两点,点 A 的坐标为(0,1) ,点 B 在第一象限内,点 C 是二次函数图 象的顶点,点 M 是一次函数 y=kx+b(k0)的图象与 x 轴的交点,过点 B 作轴 的垂线,垂足为 N,且 SAMO:S四边形AONB=1:48 (1)求直线 AB 和直线 BC 的解析式; (2)点 P 是线段 AB 上一点,点 D 是线段 BC 上一点,PDx 轴,射线 PD 与抛 物线交于点 G,过点 P 作 PEx 轴于点 E,PFBC 于点 F当 PF 与 PE 的乘积最 大时,在线段 AB 上找一点 H(不与点 A,点 B 重合) ,使 GH+BH 的值最小, 求点 H 的坐标和 GH+BH 的最小值; (3)如图 2,直线 AB 上有一点 K(3,4) ,将二次函数 y=x22x+1 沿直线 BC 平移,平移的距离是 t (t0) ,平移后抛物线上点 A,点 C 的对应点分别为点 A, 点 C;当ACK 是直角三角形时,求 t 的值 7如图 1,抛物线 y=ax2+x+3(a0)与 x 轴的负半轴交于点 A(2,0) ,顶点 为 C,点 B 在抛物线上,且点 B 的横坐标为 10,连接 AB、BC、CA,BC 与 x 轴交 于点 D 第 5 页(共 64 页) (1)求点 D 的坐标; (2)动点 P 在线段 BC 上,过点 P 作 x 轴的垂线,与抛物线交于点 Q,过点 Q 作 QHBC 于 H,求PQH 的周长的最大值,并直接写出此时点 H 的坐标; (3)如图 2,以 AC 为对角线作正方形 AMCN,将正方形 AMCN 在平面内平移得 正方形 AMCN,当正方形 AMCN有顶点在ABC 的边 AC 上(不含端点)时, 正方形 AMCN与ABC 重叠部分得到的多边形能否为轴对称图形?如果能,求 出此时重叠部分的面积 S 的值,或重叠部分面积 S 的取值范围;若不能,说明理 由 8已知抛物线 y=x2+bx+c 与 x 轴交于点 A(1,0) ,B(3,0) ,与 y 轴交于 点 C,抛物线的顶点为 D (1)求 b,c 的值及顶点 D 的坐标; (2)如图 1,点 E 是线段 BC 上的一点,且 BC=3BE,点 F(0,m)是 y 轴正半 轴上一点,连接 BF,EF 与线段 OB 交于点 G,OF:OG=2:,求FEB 的面积; (3)如图 2,P 为线段 BC 上一动点,连接 DP,将DBP 绕点 D 顺时针旋转 60 得DBP(点 B 的对应点是点 B,点 P 的对应点是点 P) ,DP交 y 轴于点 M,N 为 MP的中点,连接 PP,NO,延长 NO 交 BC 于点 Q,连接 QP,若PPQ 的面 积是BOC 面积的,求线段 BP 的长 第 6 页(共 64 页) 9如图,抛物线 y=x2+2x+3 与 x 轴交于 A,B 两点,与 y 轴交于点 C,点 D,C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直线 AD 与 y 轴相交于点 E (1)求直线 AD 的解析式; (2)如图 1,直线 AD 上方的抛物线上有一点 F,过点 F 作 FGAD 于点 G,作 FH 平行于 x 轴交直线 AD 于点 H,求FGH 周长的最大值; (3)如图 2,点 M 是抛物线的顶点,点 P 是 y 轴上一动点,点 Q 是坐标平面内 一点,四边形 APQM 是以 PM 为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点 Q与点 Q 关于直线 AM 对称,连接 M Q,P Q当PM Q与APQM 重合部分的面积是APQM 面积的 时,求APQM 面积 10已知抛物线 y=x2+4 交 x 轴于点 A、B,交 y 轴于点 C,连接 AC、BC (1)求交点 A、B 的坐标以及直线 BC 的解析式; (2)如图 1,动点 P 从点 B 出发以每秒 5 个单位的速度向点 O 运动,过点 P 作 y 轴的平行线交线段 BC 于点 M,交抛物线于点 N,过点 N 作 NCBC 交 BC 于点 第 7 页(共 64 页) K,当MNK 与MPB 的面积比为 1:2 时,求动点 P 的运动时间 t 的值; (3)如图 2,动点 P 从点 B 出发以每秒 5 个单位的速度向点 A 运动,同时另一 个动点 Q 从点 A 出发沿 AC 以相同速度向终点 C 运动,且 P、Q 同时停止,分别 以 PQ、BP 为边在 x 轴上方作正方形 PQEF 和正方形 BPGH(正方形顶点按顺时针 顺序) ,当正方形 PQEF 和正方形 BPGH 重叠部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时,请求出此 时轴对称图形的面积 11如图所示,对称轴是 x=1 的抛物线与 x 轴交于 A、B(1,0)两点,与 y 轴交于点 C(0,3) ,作直线 AC,点 P 是线段 AB 上不与点 A、B 重合的一个动点, 过点 P 作 y 轴的平行线,交直线 AC 于点 D,交抛物线于点 E,连结 CE、OD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当 P 在 A、O 之间时,求线段 DE 长度 s 的最大值; (3)连接 AE、BC,作 BC 的垂直平分线 MN 分别交抛物线的对称轴 x 轴于 F、N, 连接 BF、OF,若EAC=OFB,求点 P 的坐标 12如图 1,抛物线 y=x2 x3 与 x 轴相交于 A、B 两点(点 A 在点 B 的左 侧) ,过点 A 的直线交 y 轴于点 D,且 tanDAO= (1)求直线 AD 的解析式; 第 8 页(共 64 页) (2)若点 P 是抛物线上第四象限得到一个动点,过点 P 作直线 PFx 轴于点 P, 直线 PF 交 AD 于 E;过点 P 作 PGAD 于 G,PG 交 x 轴于点 H,当PGE 的周长 取得最大值时,求点 P 的坐标及四边形 GEFH 的面积; (3)如图 2,在(2)的条件下,当PGE 的周长取得最大值时 P 停止运动,连 接 PA 交直线 CB 于 Q,将直线 AD 绕点 Q 旋转,旋转后的直线 l 与直线 AD 相交 于点 M,与直线 CB 相交于点 N,当四边形 QDMN 为平行四边形时,求点 M 的 坐标 13如图(1) ,已知抛物线 y=ax2+bx+5 与 x 轴交于 A、B(点 A 在点 B 的左侧) 两点,与 y 轴交于点 C,已知点 A 的横坐标为5,且点 D(2,3)在此抛 物线的对称轴上 (1)求 a、b 的值; (2)若在直线 AC 上方的抛物线上存在点 M,使点 M 到 x 轴的距离与 M 到直线 AC 的距离之比为,试求出点 M 的坐标; (3)如图(2) ,过点 B 做 BKx 轴交直线 AC 于点 K,连接 DK、AD,点 H 是 DK 的中点,点 G 是线段 AK 上任意一点,将DGH 沿边 GH 翻折得DGH,当 KG 为何值时,DGH 与KGH 重叠部分的面积是DGK 面积的,请直接写出你 的答案 第 9 页(共 64 页) 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6,以 OA 为边长作等边三角形 ABC,使 得 BCOA,且点 B、C 落在过原点且开口向下的抛物线上 (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2)在图中,假设一动点 P 从点 B 出发,沿折线 BAC 的方向以每秒 2 个单位 的速度运动,同时另一动点 Q 从 O 点出发,沿 x 轴的负半轴方向以每秒 1 个单 位的速度运动,当点 P 运动到 A 点时,P、Q 都同时停止运动,在 P、Q 的运动 过程中,是否存在时间 t,使得 PQAB,若存在,求出 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 明理由; (3)在 BC 边上取两点 E、F,使 BE=EF=1 个单位,试在 AB 边上找一点 G,在抛 物线的对称轴上找一点 H, 使得四边形 EGHF 的周长最小, 并求出周长的最小值 15如图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y=x+4 与 x 轴、y 轴分别交于 A、B 两点, 抛物线 y=x2+bx+c 经过 A、B 两点,并与 x 轴交于另一点C(点 C 点 A 的右侧) , 点 P 是抛物线上一动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 C 的坐标; (2)若点 P 在第二象限内抛物线上一点,过点 P 作 PDy 轴交 AB 于 D,点 E 为线段 DB 上一点,且 DE=2,过 E 做 EFPD 交抛物线于点 F,当点 P 运动到 什么位置时,四边形 PDEF 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此时点 P 的坐标; (3)如图 2,点 F 为 AO 的中点,连接 BF,点 G 为 y 轴负半轴上一点且 GO=2, 沿 x 轴向右平移直线 AG,记平移过程直线为 AG,直线 AG交 x 轴于点 M,交 直线 AB 为 N,当FMN 为等腰三角形时,求平移后 M 点的坐标 第 10 页(共 64 页) 16如图,已知抛物线 y=(x+2) (xa) (a0)与 x 轴交于点 A,B(点 A 在点 B 右侧) ,与 y 轴交于点 C,抛物线过点 N(6,一 4) (1)求实数 a 的值; (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一点 H,使得 BH+CH 最小,求出点 H 的坐标; (3)若把题干中“抛物线过点 N(6,4)”这一条件去掉,试问在第四象限内, 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 F,使得以点 B,A,F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AC 相似?若存 在,求 a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7如图 1,抛物线 y=x2x+3 与 x 轴交于 A、B 两点(点 A 在点 B 的右 侧) ,交 y 轴于点 C,点 D 的坐标为(0,1) ,直线 AD 交抛物线于另一点 E, 点 P 是第二象限抛物线上的一点,作 PQy 轴交直线 AE 于 Q,作 PGAD 于 G, 交 x 轴于点 H (1)求线段 DE 的长; (2)设 d=PQPH,当 d 的值最大时,在直线 AD 上找一点 K,使 PK+EK 的 值最小,求出点 K 的坐标和 PK+EK 的最小值; (3)如图 2,当 d 的值最大时,在 x 轴上取一点 N,连接 PN,QN,将PNQ 沿 着 PN 翻折,点 Q 的对应点为 Q,在 x 轴上是否存在点 N,使AQQ是等腰三角 第 11 页(共 64 页) 形?若存在,求出点 N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第 12 页(共 64 页) 二次函数综合题专项训练二次函数综合题专项训练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解答题(共一解答题(共 17 小题)小题) 1(2017沙坪坝区校级模拟) 如图 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 抛物线 y=x2+bx+c 与 x 轴交于 A,B 两点(点 A 在点 B 的左侧,与 y 轴交于点 C,点 B 的坐标为(4, 0) ,将直线 y=kx 沿 y 轴向上平移 4 个单位长度后恰好经过 B,C 两点 (1)求直线 BC 及抛物线的解析式; (2)将直线 BC 沿 y 轴向上平移 5 个单位长度后与抛物线交于 D,E 两点,若点 P 是抛物线位于直线 BC 下方的一个动点,连接 PD,交直线 BC 于点 Q,连接 PE 和 PQ,设PEQ 的面积为 S,当 S 取得最大值时,求出此时点 P 的坐标及 S 的最 大值 (3)如图 2,记(2)问中直线 DE 与 y 轴交于 M 点,现有一点 N 从 M 点出发, 先沿 y 轴到达 K 点,再沿 KB 到达 B 点,已知 N 点在 y 轴上运动的速度是每秒 2 个单位长度,它在直线 KB 上运动速度是 1 个单位长度,现要使 N 点按照上述要 求到达 B 点所用的时间最短,请简述确定 K 点位置的过程,求出点 K 的坐标,不 要求证明 【解答】解: (1)由题意 C(0,4) ,B(4,0) , 直线 BC 的解析式为 y=x+4, 把 C(0,4) ,B(4,0)代入 y=x2+bx+c 得到, 第 13 页(共 64 页)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x25x+4 (2)直线 DE 的解析式为 y=x+9, 设 P(m,m25m+4) ,作 PKy 轴交 DE 于 K,连接 CE则 K(m,m+9) ,PK= m2+4m+5, 由解得或, D(1,10) ,E(5,4) , SPQE=SPDESDEQ,DEQ 的面积为定值, PDE 的面积最大时,PQE 的面积最大, SPDE=PK(ExDx)=(m2+4m+5)6=3(m2)2+27, 30, m=2 时,PDE 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 27 DEQ 的面积=DEC 的面积=56=15, PQE 的面积最大值为 12 (3)在 x 轴的负半轴上取一点 L,使得LMO=30作 NHLM 于 H,BGLM 于 G 交 OM 于 K 点 N 的运动时间=+NB,NH=MN, 点 N 的运动时间=NH+BN, 当点 N 与点 K 重合时,点 N 的运动时间最短=BG, 在 RtALM 中,OM=9,LMO=30, OL=3,BL=4+3, 在 RtLBG 中,BLG=60, BG=BLsin60=(4+3)=2+ 第 14 页(共 64 页) 2 (2017开江县一模)如图,抛物线 y=x2+x+2 与 x 轴交于点 A,点 B,与 y 轴交于点 C,点 D 与点 C 关于 x 轴对称,点 P 是 x 轴上的一个动点,设点 P 的 坐标为(m,0) ,过点 P 作 x 轴的垂线 l 交抛物线于点 Q (1)求点 A,点 B,点 C 的坐标; (2)求直线 BD 的解析式; (3)在点 P 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点 Q,使BDQ 是以 BD 为直角边的直角 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 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第 15 页(共 64 页) 【解答】解: (1)当 x=0 时,y=2,即 C 点坐标为(0,2) ; 当 y=0 时,x2+x+2=0,解得 x1=1,x2=4, 即 A(1,0) ,B(4,0) ; (2)点 D 与点 C 关于 x 轴对称, D(0,2) ,设直线 BD 的解析式为 y=kx+b, 将 B、D 点坐标代入解析式,得 ,解得, 直线 BD 的解析式为 y=x2; (3)存在,点 P 的坐标为(m,0) ,PQx 轴交抛物线于点 Q, 设点 Q 的坐标为(m,m2+m+2) , BDQ 是以 BD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 当QBD=90时,由勾股定理,得 BQ2+BD2=DQ2,即(m4)2+( m2+m+2)2+202=m2+(x2+ x+2+2)2, 解得 m1=3,m2=4(不符合题意,舍) , Q(3,2) ; 当QDB=90时,由勾股定理,得 BQ2=BD2+DQ2,即(m4)2+(m2+m+2)2=20+m2+(x2+x+2+2)2, 解得 m1=8,m2=1, 第 16 页(共 64 页) Q(8,18) ;Q(1,0) , 综上所述:点 Q 的坐标为(3,2) , (8,18) , (1,0) 3 (2017 春沙坪坝区校级月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 y= x2+bx+c 与 x 轴交于 B、C 两点(点B 在点 C 的左侧) ,与 y 轴交于点 A,抛物 线的顶点为 D,B(3,0) ,A(0,) ( (1)求抛物线解析式及 D 点坐标; (2)如图 1,P 为线段 OB 上(不与 O、B 重舍)一动点,过点 P 作 y 轴的平行 线交线段 AB 于点 M,交抛物线于点 N,点 N 作 NKBA 交 BA 于点 K,当MNK 与MPB 的面积相等时,在 X 轴上找一动点 Q,使得CQ+QN 最小时,求点 Q 的坐标及CQ+QN 最小值; (3)如图 2,在(2)的条件下,将ODN 沿射线 DN 平移,平移后的对应三角 形为ODN,将AOC 绕点 O 逆时针旋转到 A1OC1的位置,且点 C1恰好落在 AC 上, A1DN是否能为等腰三角形, 若能求出 N的坐标, 若不能, 请说明理由 【解答】解: (1)把 B(3,0) ,A(0,)的坐标代入 y=x2+bx+c,得 到, 解得,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x2x+, 顶点 D 的坐标为(1,) 第 17 页(共 64 页) (2)如图 1 中,设 P(m,0)则 N(m,=m2m+) A(0,) ,B(3,0) , 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 y=x+,AB 用 PN 的交点 M(m,m+) , NMK=BMP,NKM=MPB=90, NMKBMN, MNK 与MPB 的面积相等, NMKBMN, MN=BM, 在 RtABO 中,tanABO=, ABO=30, BM=2PM=MN, m2m+m+=2(m+) , 解得 m=2 或3(舍弃) , N(2,) , 在 y 轴上取一点 F,使得OCF=30,作 QHCF 于 H, QH=CQ, NQ+CQ=NQ+QH, 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当 N、Q、H 共线,且 NHCF 时,NQ+CQ=NQ+QH 的值 第 18 页(共 64 页) 最小 直线 CF 的解析式为 y=x,直线 NH 的解析式为 y=x, Q(1,0) , 由,解得, H(,) , NH=3, NQ+CQ=NQ+QH 的最小值为 3 (3)如图 2 中, 在 RtAOC 中,OA=,OC=1,AC=2, tanACO=, ACO=60, OC=OC, COC是等边三角形, ACC=COC=60, ACOC, A(,) , N(2,) ,D(1,) , 第 19 页(共 64 页) 直线 DN 的解析式为 y=x+,直线 AN 的解析式 y=x, ()=1, ANDN,设直线 DN 交 x 轴于 G,则 G(5,0) ,对称轴与 x 轴的交点为 E (1,0) , 在 RtDGE 中,tanDGE=, DGE=30 如图 3 中,当 AD=AN时,易知 ND=NN,N(,) 如图 4 中,当 ND=NA时, AN=1,DN=, 在 RtANN 中,AN=ND=,AN=1,NN=, N(,) 第 20 页(共 64 页) 如图 5 中,延长 CA交 DG 于 N,此时DNA是等腰三角形 理由:作 DKCN于 K,易知 N(,) , AN=2, 在 RtDNK 中,DNK=30,DN=, DK=,KN=1, KA=ANNK=21=1, 在 RtADK 中,AD=, DN=DA, ADN是等腰三角形, 综上所述,当点 N的坐标为( ,)或(,)时,ADN是等腰 三角形 4 (2017 春九龙坡区校级月考)如图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 y=x2 x与 x 轴交于 A、B、两点(点 A 在点 B 的左侧) ,与 y 轴交于点 C (1)判断ABC 形状,并说明理由 (2)在抛物线第四象限上有一点,它关于 x 轴的对称点记为点 P,点 M 是直线 BC 上的一动点,当PBC 的面积最大时,求 PM+MC 的最小值; (3)如图 2,点 K 为抛物线的顶点,点 D 在抛物线对称轴上且纵坐标为,对 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上有一动点 E,过点 E 作 EHCK,交对称轴于点 H,延长 HE 第 21 页(共 64 页) 至点 F,使得 EF=,在平面内找一点 Q,使得以点 F、H、D、Q 为顶点的四 边形是轴对称图形,且过点 Q 的对角线所在的直线 是对称轴,请问是否存在这 样的点 Q,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 E 的横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答】解: (1)结论:ABC 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对于抛物线 y=x2x,令 y=0 得 x2 x=0,解得 x=或 3;令 x=0 得 y=, A(,0) ,C(0,) ,B(3,0) , OA=,OC=,OB=3, =,AOC=BOC, AOCCOB, ACO=OBC, OBC+OCB=90, ACO+BCO=90, ACB=90 (也可以求出 AC、BC、AB 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 (2)如图 1 中,设第四象限抛物线上一点 N(m,m2m) ,点 N 关 于 x 轴的对称点 P(m,m2+m+) ,作过 B、C 分别作 y 轴,x 轴的平行 线交于点 G,连接 PG 第 22 页(共 64 页) G(3,) , SPBC=SPCG+SPBGSBCG= (m2+m+2) + (3m) =(m)2+ 0, 当 m=时,PBC 的面积最大, 此时 P(,) , 如图 2 中,作 MECG 于 M CGOB, OBC=ECM,BOC=CEM, CEMBOC, OC:OB:BC=1:3:, EM:CE:CM=1:3:, 第 23 页(共 64 页) EM=CM, PM+CM=PM+ME, 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当 PECG 时,PM+ME 最短, PM+MC 的最小值为+= (3)存在理由如下, 如图 3 中,当 DH=HF,HQ 平分DHF 时,以点 F、H、D、Q 为顶点的四边形 是轴对称图形,且过点 Q 的对角线所在的直线 是对称轴 作 CGHK 于 G,PHx 轴,EPPH 于 P FHCK,K(,) , 易知 CG:GK:CK=3:4:5, 由EPHKGC,得 PH:PE:EH=3:4:5,设 E( (n,n2n) ,则 HE=(n) ,PE=(n) , DH=HF, +n2+n+(n)=(n)+, 解得 n=或(舍弃) 如图 4 中,当 DH=HF,HQ 平分DHF 时,以点 F、H、D、Q 为顶点的四边形 是轴对称图形,且过点 Q 的对角线所在的直线 是对称轴 第 24 页(共 64 页) 同法可得n2n+(n)=(n)+, 解得 n=+或(舍弃) 如图 5 中,当 DH=DF,DQ 平分HDF 时,以点 F、H、D、Q 为顶点的四边形 是轴对称图形,且过点 Q 的对角线所在的直线 是对称轴 设 DQ 交 HF 于 M由DHMCKG,可知 HM:DH=4:5, (n)+:n2n+(n)=4:5, 解得 n=+或=(舍弃) , 综上所, 满足条件的点 E 的横坐标为或+或+ 5 (2017 春沙坪坝区校级月考)如图 1,已知抛物线 y=x2 x3 与 x 轴交 于 A 和 B 两点(点 A 在点 B 的左侧) ,与 y 轴相交于点 C,顶点为 D 第 25 页(共 64 页) (1)求出点 A,B,D 的坐标; (2)如图 1,若线段 OB 在 x 轴上移动,且点 O,B 移动后的对应点为 O,B首 尾顺次连接点 O、B、D、C 构成四边形 OBDC,当四边形 OBDC 的周长有最小 值时,在第四象限找一点 P,使得PBD 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此时 P 点的坐标 (3)如图 2,若点 M 是抛物线上一点,点 N 在 y 轴上,连接 CM、MN当CMN 是以 MN 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时,直接写出点 N 的坐标 【解答】解: (1)令 y=x2x3 中 y=0,则 x2x3=0, 解得:x1=2,x2=4, A(2,0) ,B(4,0) y=x2x3=(x22x)3=(x1)2, D(1,) (2)令 y=x2x3 中 x=0,则 y=3, C(0,3) D(1,) ,OB=OB=4 如图 1,作点 C(0,3)关于 x 轴的对称点 C(0,3) ,将点 C(0,3)向右平 移 4 个单位得到点 C(4,3) ,连接 DC,交 x 轴于点 B,将点 B向左平移 4 个 单位得到点O, 连接CO, CO, 则四边形OBCC为平行四边形, 此时四边形OBDC 周长取最小值 第 26 页(共 64 页) 此时 C四边形OBDC=CD+OB+CO+DB=CD+OB+DC OB=4,CD=,CD=, 四边形 OBDC 的周长最小值为 4+ 设 P(m, m2m3) ,作 DHx 轴于 H,连接 PH易知 H(1,0) ,B(, 0) SPDB=SPDH+SPHBSDHB= (m1)+(m2+m+3) =(3m2+23m20) , m=时,PDB的面积最大, 此时 P(,) (3)CMN 是以 MN 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分两种情况(如图 2) : 过点 C 作直线 y=x3 交抛物线于点 M, 联立直线 CM 和抛物线的解析式得:,解得:或, 第 27 页(共 64 页) M( ,) CM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0,3) , 点 N 的坐标为(0,)或(0,) ; 过点 C 作直线 y=x3 交抛物线于点 M, 联立直线 CM 和抛物线的解析式得:,解得:或 , M(,) CM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0,3) , 点 N 的坐标为(0,)或(0,) 综上可知: 当CMN 是以 MN 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时, 点 N 的坐标为 (0, ) 、 (0,) 、 (0,)或(0,) 6 (2016重庆)如图 1,二次函数 y=x22x+1 的图象与一次函数 y=kx+b(k 0)的图象交于 A,B 两点,点 A 的坐标为(0,1) ,点 B 在第一象限内,点 C 是 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点 M 是一次函数 y=kx+b(k0)的图象与 x 轴的交点, 过点 B 作轴的垂线,垂足为 N,且 SAMO:S四边形AONB=1:48 (1)求直线 AB 和直线 BC 的解析式; (2)点 P 是线段 AB 上一点,点 D 是线段 BC 上一点,PDx 轴,射线 PD 与抛 物线交于点 G,过点 P 作 PEx 轴于点 E,PFBC 于点 F当 PF 与 PE 的乘积最 大时,在线段 AB 上找一点 H(不与点 A,点 B 重合) ,使 GH+BH 的值最小, 求点 H 的坐标和 GH+BH 的最小值; (3)如图 2,直线 AB 上有一点 K(3,4) ,将二次函数 y=x22x+1 沿直线 BC 平移,平移的距离是 t (t0) ,平移后抛物线上点 A,点 C 的对应点分别为点 A, 点 C;当ACK 是直角三角形时,求 t 的值 第 28 页(共 64 页) 【解答】解: (1)点 C 是二次函数 y=x22x+1 图象的顶点, C(2,1) , PEx 轴,BNx 轴, MAOMBN, SAMO:S四边形AONB=1:48, SAMO:SBMN=1:49, OA:BN=1:7, OA=1 BN=7, 把 y=7 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 y=x22x+1 中,可得 7=x22x+1, x1=2(舍) ,x2=6 B(6,7) , A 的坐标为(0,1) , 直线 AB 解析式为 y=x+1, C(2,1) ,B(6,7) , 直线 BC 解析式为 y=2x5 (2)如图 1, 第 29 页(共 64 页) 设点 P(x0,x0+1) , D(,x0+1) , PE=x0+1,PD=3x0, DPF 固定不变, PF:PD 的值固定, PEPF 最大时,PEPD 也最大, PEPD=(x0+1) (3x0)=x02+x0+3, 当 x0=时,PEPD 最大, 即:PEPF 最大此时 G(5,) MN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过 B 作 x 轴的平行线, BH=B1H, GH+BH 的最小值转化为求 GH+HB1的最小值, 当 GH 和 HB1在一条直线上时,GH+HB1的值最小, 此时 H(5,6) ,最小值为 7= (3)令直线 BC 与 x 轴交于点 I, I(,0) IN=,IN:BN=1:2, 沿直线 BC 平移时, 横坐标平移 m 时, 纵坐标则平移 2m, 平移后 A (m, 1+2m) , C(2+m,1+2m) , AC2=8,AK2=5m218m+18,CK2=5m222m+26, 当AKC=90时,AK2+KC2=AC2,解得 m=,此时 t=m=2; 当KCA=90时,KC2+AC2=AK2,解得 m=4,此时 t=m=4; 当KAC=90时,AC2+AK2=KC2,解得 m=0,此时 t=0 7 (2016重庆模拟)如图 1,抛物线 y=ax2+x+3(a0)与 x 轴的负半轴交于点 第 30 页(共 64 页) A(2,0) ,顶点为 C,点 B 在抛物线上,且点 B 的横坐标为 10,连接 AB、BC、 CA,BC 与 x 轴交于点 D (1)求点 D 的坐标; (2)动点 P 在线段 BC 上,过点 P 作 x 轴的垂线,与抛物线交于点 Q,过点 Q 作 QHBC 于 H,求PQH 的周长的最大值,并直接写出此时点 H 的坐标; (3)如图 2,以 AC 为对角线作正方形 AMCN,将正方形 AMCN 在平面内平移得 正方形 AMCN,当正方形 AMCN有顶点在ABC 的边 AC 上(不含端点)时, 正方形 AMCN与ABC 重叠部分得到的多边形能否为轴对称图形?如果能,求 出此时重叠部分的面积 S 的值,或重叠部分面积 S 的取值范围;若不能,说明理 由 【解答】解: (1)抛物线 y=ax2+x+3 经过点 A(2,0) , 4a2+3=0, a=, 抛物线解析式为 y=x2+x+3, y=x2+x+3=(x2)2+4, 顶点 C 的坐标(2,4) , 在 y=x2+x+3 中,x=10,y=12, 点 B 坐标为(10,12) , 设直线 BC 解析式 y+kx+b(k0) ,B、C 在直线上, 解得, 第 31 页(共 64 页) 直线 BC 解析式为 y=2x+8, 在 y=2x+8 中,当 y=0 时,x=4, 点 D 坐标为(4,0) (2)过 C 作 CEAD 垂足为 E,如图 1,则 E(2,0) , DE=2,CE=4, CD=2, DE:CE:CD=1:2:, CEx 轴,PQx 轴, CEPQ, ECD=QPE, CED=QHP=90, CDEPQH, QH:PH:PQ=DE:CE:CD=1:2:, QH=PQ,PH=PQ, PQH 的周长=QH+PH+PQ=(1+)PQ, 设 P 点坐标为(x,2x+8) ,则点 Q 坐标(x,x2+x+3) , PQ=x2+x+3(2x+8)=+3x5=(x6)2+4, x=6 时,PQ 最大值=4, PQH 周长最大值=4+, 第 32 页(共 64 页) 此时点 H 坐标(,) (3)能,理由如下: 当 A在边 AC 上时(如图 2)重叠得到的四边形或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当点 M在 AC 上时(如图 3)重叠部分不构成多边形 当 C在 AC 边上时, () 点 M在ABC 外或 AB 边上, 重叠得到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如 图 4) 点 C与点 A 重合时,s=0; 点 M在 AB 边上时, 第 33 页(共 64 页) s=CMCM=4, 0s4 ()点 M在ABC 内,仅当 AC=CM时重叠部分的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如 图 5) 点 A必在 CA 的延长线上, AA=ACAC=4, s=AM2AA2=1616 当点 N在 AC 边上时,仅当 C在ABC 内或 BC 边上时,重叠部分得到的五边 形是轴对称图形(如图 6) 当点 N与 A 重合时,s=AM2=8 当点 C在 BC 边上时 (如图 7) , 作 CEOD 垂足为 E, 交 CN于 F, AN交 AB 于 G, NCAD, CNCCAD, 第 34 页(共 64 页) , CE=4,NC=4,AD=6, CF=,EF=CECF=,GA=NA2EF=, s=AN2AG2=, 8s, 综上所述,正方形 AMCN与ABC 重叠部分得到的多边形能为轴对称图形,此 时,0s4 或 s=1616 或 8s 8 (2016重庆模拟)已知抛物线 y=x2+bx+c 与 x 轴交于点 A(1,0) ,B(3, 0) ,与 y 轴交于点 C,抛物线的顶点为 D (1)求 b,c 的值及顶点 D 的坐标; (2)如图 1,点 E 是线段 BC 上的一点,且 BC=3BE,点 F(0,m)是 y 轴正半 轴上一点,连接 BF,EF 与线段 OB 交于点 G,OF:OG=2:,求FEB 的面积; (3)如图 2,P 为线段 BC 上一动点,连接 DP,将DBP 绕点 D 顺时针旋转 60 得DBP(点 B 的对应点是点 B,点 P 的对应点是点 P) ,DP交 y 轴于点 M,N 为 MP的中点,连接 PP,NO,延长 NO 交 BC 于点 Q,连接 QP,若PPQ 的面 积是BOC 面积的,求线段 BP 的长 第 35 页(共 64 页) 【解答】解: (1)根据题意得:, 解得:, 则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y=x2+4x3, y=x2+4x3=(x24x)3=(x24x+44)3= (x2)2+, 则顶点 D 的坐标是(2,) ; (2)在 y=x2+4x3中令 y=0,则x2+4x3=0, 解得:x=1 或 3,则 B 的坐标是(3,0) , 令 x=0,则 y=3,则 C 的坐标是(0,3) , BC=3BE,易得 E 的坐标是(2,) 作 EHx 轴交 y 轴于点 H DFGHFE, 故=,HE=2 解得:HF=,OH=,OF=,OG= SFEB=SFGB+SGEB=(3)+(3)= 即FEB 的面积是 (3)由题意得ADB 是等边三角形,OBC=60, 第 36 页(共 64 页) 旋转后 B与 A 重合,BP在 x 轴上,设线段 BP 长为 d,0d6 P(1d,0) ,B(1,0) ,D(2,) 过 D 作 BP的垂线, 垂足为 K, 过 Q 作OB 的垂线, 垂足为 L, 由于QOB=NOP=NPO, 则有PDKOQL, 从而得, 设 Q(a,) ,则:; 解得 a=,|yQ|= 又 P(3,) ,|yP|= 则 SPPQ=SPPBSBPQ=BP(|yP|yQ|)= (d+2)() =(d24d6) 而易求 SBOC= 由 SBOC=9SPPQ得: 化简得:d24d6=2;即 d24d4=0, 解得 d=2+2或 d=(舍去) ; 故 BP 的长 d=2+2 第 37 页(共 64 页) 9 (2016沙坪坝区校级三模)如图,抛物线 y=x2+2x+3 与 x 轴交于 A,B 两点, 与 y 轴交于点 C, 点 D, C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 直线 AD 与 y 轴相交于点 E (1)求直线 AD 的解析式; (2)如图 1,直线 AD 上方的抛物线上有一点 F,过点 F 作 FGAD 于点 G,作 FH 平行于 x 轴交直线 AD 于点 H,求FGH 周长的最大值; (3)如图 2,点 M 是抛物线的顶点,点 P 是 y 轴上一动点,点 Q 是坐标平面内 一点,四边形 APQM 是以 PM 为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点 Q与点 Q 关于直线 AM 对称,连接 M Q,P Q当PM Q与APQM 重合部分的面积是APQM 面积的 时,求APQM 面积 【解答】解: (1)令x2+2x+3=0, 解得 x1=1,x2=3, A(1,0) ,C(0,3) , 第 38 页(共 64 页) 点 D,C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 D(2,3) , 直线 AD 的解析式为:y=x+1; (2)设点 F(x,x2+2x+3) , FHx 轴, H(x2+2x+2,x2+2x+3) , FH=x2+2x+2x=(x)2+, FH 的最大值为, 由直线 AD 的解析式为:y=x+1 可知DAB=45, FHAB, FHG=DAB=45, FG=GH= 故FGH 周长的最大值为2+=; (3)当 P 点在 AM 下方时,如图 1, 设 P(0,p) ,易知 M(1,4) ,从而 Q(2,4+p) , PM Q与APQM 重合部分的面积是APQM 面积的, PQ必过 AM 中点 N(0,2) , 可知 Q在 y 轴上, 第 39 页(共 64 页) 易知 QQ的中点 T 的横坐标为 1,而点 T 必在直线 AM 上, 故 T(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贵州水电九局四公司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河南驻马店全域矿业开发公司招聘2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江西吉安市井冈山品牌运营有限公司招聘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陕西牛背梁景区招聘(2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建省宁德市高速技术人员(外包岗位)招聘75名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粮油质量检验中心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临安区区属国有企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四川绵阳燃气集团有限公司招聘集团及下属子公司25个岗位2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内蒙古金土华维可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招聘9名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危险货运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什么是美术作品》教学课件2
- 尿毒清颗粒人工智能预测模型
-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和院感控制课件
- YBT 165-2018 铝镁碳砖和镁铝碳砖
- 2024年惠州市国资本投资集团限公司招聘29人(高频重点提升专题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YYT 1898-2024 血管内导管导丝 亲水性涂层牢固度试验方法
- GB/T 29319-2024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
- 水电厂检修管理工作手册
- 2023年11月成都市龙泉驿区天鹅湖小学招聘笔试历年高频考点难、易错点荟萃附答案带详解
- 飞行员日常保健知识讲座
- 规划核实测绘标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