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FZ/T 80004-2006 服装成品出厂检验规则》相比之前的《FZ/T 80004-1998》和《FZ/T 80006-1999》,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1. 检验分类与要求细化:新标准对服装成品的检验项目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类,并明确了每一类检验的具体要求。例如,增加了对面料物理性能、缝制质量、外观疵点等方面的详细检验指标,确保检验过程更加科学严谨。

  2. 质量等级划分:引入了更明确的质量等级划分标准,帮助生产厂家和检验机构更好地界定产品品质,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直观的品质参考依据。

  3. 检验方法更新:随着技术进步,新标准采用了一些新的检验技术和方法,提高了检验的准确性和效率。比如,可能包含了对新型面料的特殊检验要求或使用电子检测设备的规定。

  4. 环保与安全要求增强:考虑到行业发展趋势和消费者健康安全需求,新标准加强了对服装成品中甲醛含量、偶氮染料、pH值等环保安全项目的检验要求,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的环保安全标准。

  5. 标签标识规范:对服装产品的标签标识内容和格式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包括成分标识、洗涤维护说明等,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避免因标识不当引起的消费纠纷。

  6. 追溯体系建立:鼓励企业建立健全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新标准中可能包含有关产品批次管理、记录保存等方面的要求,便于在必要时进行质量追踪和问题召回。

  7. 适应性与国际接轨:为了提高我国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新标准在某些方面尽量与国际标准或先进国家的标准相衔接,促进服装行业的国际贸易。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FZ/T 80004-2014
  • 2006-03-07 颁布
  • 2006-08-01 实施
©正版授权
FZ-T 80004-2006 服装产品出厂检验规则.pdf_第1页
FZ-T 80004-2006 服装产品出厂检验规则.pdf_第2页
FZ-T 80004-2006 服装产品出厂检验规则.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FZ-T 80004-2006 服装产品出厂检验规则.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 C S 6 1 , 0 2 0Y 7 5FZ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纺 织 行 业 标 准 F Z / T 8 0 0 0 4 -2 0 0 6代替 F Z / T 8 0 0 0 4 -1 9 9 8 . F Z / T 8 0 0 0 6 -1 9 9 9服 装 成 品 出 厂 检 验 规 则R u l e f o r g a r m e n t s d e l i v e r y i n s p e c t i o n2 0 0 6 - 0 3 - 0 7发布2 0 0 6 - 0 8 - 0 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 布F Z/ T 8 0 0 0 4 -2 0 0 6o li胃 本标准代替F Z / T 8 0 0 0 4 -1 9 9 8 ( 服装成品出厂检验规则 和F Z / T 8 0 0 0 6 -1 9 9 9 服装检验规程 . 本标准与F Z / T 8 0 0 0 4 -1 9 9 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 补充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将第 3 章“ 检验标准” 修改为“ 检验依据卜 修改并补充了检验条件; 将第 5 章“ 检验规定” 修改为“ 检验要求” ; 取消了原标准第 6 章中的抽样数量规定; 取消了原标准第 7 章中批量判定、 检验严格度、 正常检验、 加严检验等规定, 并对产品质量判定 的内容作了相应的补充。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日。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上海市服装研究所、 国家服装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上海) 、 上海开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许鉴、 朱炳荣、 叶本、 秦威 本标准由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FZ / T 8 0 0 0 4 -0 1 9 9 8; Z BY 7 5 0 1 4 -1 9 8 8, FZ / T 8 0 0 0 6 -1 9 9 9 ,F Z / T 8 0 0 0 4 -2 0 0 6服 装 成 品 出 厂 检 验 规 则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服装成品出厂检验的规则本标准适用于以纺织织物为主要原料, 成批生产的服装成品的出厂检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 容) 或修订版均不 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 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2 5 。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 B 5 2 9 6 . 4 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 G B 1 8 4 0 1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F Z / T 8 0 0 0 2 服 装标志、 包装、 运输 和贮存3 检 验依据应使用最新版本的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或者经依法备案的企业标准企业的工艺文件。检验条件31划44 . 1 检验用的仪器及基准量具等应经过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 校准合格, 在有效使用期内并具有相应标志。4 . 2 成品出厂检验人员应经过相应教育培训部门的培训, 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4 . 3 检验用的人体模型架应与被检品相适应。4 . 4 检验用工作台表面应整洁, 其台 面应为白 色或浅灰色, 尺寸不 小于8 0 c m X1 6 0 c m4 . 5 产品标准中对成品的外观质量用标准样照或色卡规定的, 应按规定的标准样照或色卡进行检验4 - 6 测定成品的外观疵点时, 疵点样卡上的箭头应顺着光线射人方向。4 . 7 测定成品色差程度时, 被测部位应纱向一致。采用正常北向自然光或 6 0 0 I x 及以上的等效光源,人射光与织物表面约成 4 5 “ 角, 观察方向大致垂直于织物表面. 距离 6 0 c m 目测, 并按 GB 2 5 0样卡对比5检验要求5 . 1 成品出厂前, 企业应按第 3 章的检验依据对其产品质量进行检验。5 . 2 出厂检验的被检品是指产品的使用说明齐全 且为最终包装后的服装成品。5 , 3 申 报出厂 检验时, 被检品的各项理化性能 指标 应达到相 应产品标准的等级要求。5 . 4 成品按标准规定需检验的项目。 但企业无检验条件, 可委托法定授权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55 出厂检验的 项目 包括成品的 使用说明、 号型规格、 外观质量、 缝制质量及包装等要求.5 . 5 . 1 成品的使用说明按照 G B 5 2 9 6 . 4和G B 1 8 4 0 1 的规定进行检验。5 . 5 . 2 成品的号型规格、 外观质量、 缝制质量按照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5 . 5 . 3 成品的包装按照 F Z / T 8 0 0 0 2 规定。F Z / T 8 0 0 0 4 -2 0 0 65 . 6 凡供需双方另有合同或协议约定的, 按合同或协议规定进行检验, 但需符合国家的相关法规及技术标准的规定5 . 7对 检 验 合 格 的 成 品 , 应 在 其 相 应 的 标 志 上 加 盖 检 验 合 格 章 或 检 验 员 工 号 。抽样规定成品按交货批的货号 、 规格等 随机抽取样品 。成品出厂检验的样本数量应符合相应 产品标准的规定。6洲627 产品合格判定7 . 1 产品的质量缺陷程度、 判定规则等按照相应的产品标准执行.7 . 2 抽验中, 各批量判定数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规定, 为判定合格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