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7687-1999 是一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称为《热熔法用丙纶短纤维》。该标准规定了用于热熔工艺的丙纶(聚丙烯纤维)短纤维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要求,旨在确保此类产品的质量和适用性。

标准内容概览:

  1. 范围:明确了标准适用的丙纶短纤维类型,这些纤维主要用于热熔粘合过程中,如非织造布的生产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实施该标准时所依据或参考的其他相关国家标准和文件。

  3. 术语和定义:对标准中涉及的专业术语进行了界定,帮助读者准确理解各项要求。

  4. 技术要求

    • 外观质量:规定了纤维的外观应无明显杂质、油污,色泽均匀等。
    • 物理性能:包括但不限于纤维的线密度(即粗细)、长度、强度、伸长率、熔点等指标,确保纤维在热熔过程中的性能稳定。
    • 热稳定性及熔融性能:要求纤维在特定温度下能良好熔融且不影响最终产品的性能。
  5. 试验方法:详细描述了如何进行上述各项技术要求的测试,包括试验设备、试验步骤和数据处理等,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6. 检验规则:规定了产品检验的类别(如出厂检验、型式检验)、抽样方法、合格判定规则等,确保产品质量控制的标准化。

  7.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要求产品外包装需明确标注产品信息、执行标准、批号、生产日期等,并给出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储存和运输的具体要求,以防产品受损或性能下降。

实施意义:

本标准为丙纶短纤维的生产厂商、用户以及相关检测机构提供了一套统一的质量评定体系,有助于提升产品的标准化水平,保障热熔工艺制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促进该行业内的公平贸易和技术交流。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转行标
  • 本标准已被废除、停止使用,转为行业标准
  • 1999-03-04 颁布
  • 1999-09-01 实施
©正版授权
FZ T 52007-2006 热熔法用丙纶短纤维 (GB T 17687-1999).pdf_第1页
FZ T 52007-2006 热熔法用丙纶短纤维 (GB T 17687-1999).pdf_第2页
FZ T 52007-2006 热熔法用丙纶短纤维 (GB T 17687-1999).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FZ T 52007-2006 热熔法用丙纶短纤维 (GB T 17687-1999).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 c sw5 9 . 0 6 0 . 0 15 0(G - 旨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s / T 1 7 6 8 7 -1 9 9 9热 熔 法 用 丙 纶 短 纤 维P o l y p r o p y l e n e s t a p l e f i b e r u s e d b y m e l t i n g m e t h o d1 9 9 9 一 0 3 一 0 4 发布1 9 9 9 一 0 9 一 0 1 实施国 家 质 M 主 支术 监 督 局发布G B / T 1 7 6 8 7 -1 9 9 9前言 目 前国内 大多数厂家采用热熔法生产卫生巾、 尿布等非织造布卫生材料, 而热熔法生 产非织造布对丙纶短纤维质量要求不同于纺织行业标准F Z / T 5 2 0 0 3 -1 9 9 3 丙纶短纤维 非纺织用丙纶短纤维质量标准要求, 必须具有低强高伸的 性能和优良 的渗水性能, 用于卫生材料的丙纶短纤维应对人体皮肤无毒性、 无刺激过敏性。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供需双方提供一个统一的质量标准, 组织生产适合热熔法非织造加工要求的丙纶短纤维, 以满足市场需要。 鉴于毒性、 刺激过敏性试验条件的特殊性, 该内容不列入本标准项目之中, 但供方须持有经卫生权威机构检验的合格报告或有关合格证明文件。 本标准由中国纤维检验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实验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施永林、 贺永曙、 马淳弊,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热 熔 法 用 丙 纶 短 纤 维G B / r 1 7 6 8 7 -1 9 9 9P o l y p r o p y l e n e s t a p l e f i b e r u s e d b y m e l t i n g me t h o d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热熔法用低强高伸型本色丙纶短纤维的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和标志、 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热熔法生产非织造布卫生材料的圆形截面丙纶短纤维, 产品线密度为1 . 7 d t e x -3 . 3 d t e x e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 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 可能 性。 G B / T 8 1 7 0 -1 9 8 7 数值修约规则 G B / T 1 4 3 3 4 -1 9 9 3 合成短纤维取样方法 G B / T 1 4 3 3 5 -1 9 9 3 合成短纤维线密度试验方法 G B / T 1 4 3 3 7 -1 9 9 3 合成短纤维断裂强力及断裂伸长试验方法 G B / T 1 4 3 3 8 -1 9 9 3 合成短纤维卷曲性能试验方法 G B / T 1 4 3 3 9 -1 9 9 3 合成短纤维疵点试验方法 G B / T 1 4 3 4 0 -1 9 9 3 合成短纤维含油率试验方法 G B / T 1 4 3 4 1 -1 9 9 3 合成短纤维回潮率试验方法 G B / T 1 4 3 4 2 -1 9 9 3 合成短纤维比电阻试验方法 技术要求, 产品分类 本标准产品按线密度分为1 . 7 d t e x -2 . 0 d t e x 和2 . 1 d t e x -3 . 3 d t e x 两类。2 分等规定 本标准产品质量等级分为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低于合格品的为不合格品3 质量指标 本标准产品的质量指标见表1 , 表 1项目单位1 . 7 d t e x 2 . 0 d t e x2 . 1 d t e x - 3 . 3 d t e x优等品一 等 品合格品优等品一等品合 格 品线密度偏差率%士 1 0. 0士 1 2 . 0士 1 5 . 0士 8 . 0士 1 0 . 0士 1 2. 0断裂强度)c N/ d t e x1 . 51 . 51 . 31 . 51 . 51 . 3国家质f技术监督局 1 9 9 9 一 0 3 一 0 4批准1 9 9 9 一 0 9 一 0 1 实施G B / T 1 7 6 8 7 -1 9 9 9表 1 ( 完)项目单位1 . 7 d t e x - 2 . 0 d t e x2 . 1 d t e x - 3 . 3 d t e x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断裂伸长率)%2 7 02 502 5 03 0 02 7 02 7 0卷曲数个/ 2 5 m mM , 士 3 . 5五 妈士4 . 5M , 士 5 . 5M , 士 3 . 5M, 士 4 . 5M , 士 5 . 5卷曲率%M , 士 3 , 5几 f , 士4 . 5M , 士 5 . 5五 夕 士3 . 5M, 士 4 . 5人 企士 5 . 5疵点含量成mg 八0 0 g1 0 . 03 0 . 05 0 . 01 0 . 03 0 . 05 0 . 0比电阻蕊n c mK X1 0 7K 火 1 0 7K X 1 0 K X 1 0 7KX 1 0 7K X 1 0 落水时间(S3 . 04 . 05 . 03 . 04 . 05 . 0注1 表中M, 为卷曲数中心值。2 表中M, 为卷曲率中心值。3 K为 1 . 0 0 -9 . 9 9 ,含油率 由供需双 方协商决定 。试验方法4 . 1 线密度 按G B / T 1 4 3 3 5 规定执行。4 . 2 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按G B / T 1 4 3 3 7 规定执行。4 . 3 卷曲数和卷曲率 按G B / T 1 4 3 3 8 规定执行。4 . 4疵点 按G B / T 1 4 3 3 9 规定执行。4 . 5 比电阻 按G B / T 1 4 3 4 2 规定执行。4 . 6 落水时间的试验方法4 . 6 . 1 原理 利用水对纤维的亲和性能, 选择一定重量的纤维和一定规格的铜丝网篮, 在规定的水位和水温中测出纤维和网篮完全沉没在水中所用的时间。4 . 6 . 2 仪器和器具 a ) 圆形网篮: 高8 0 m m 士1 m m, 直径5 0 m m士1 m m ; 网 格尺寸 轴向5 m m -1 8 m m , 圆周向2 0 m m ; 铜丝直 径0 . 4 m m; 网 篮重量 3 . 0 g 士 。1 g ; b )秒 表 ; 。 )烧杯: 直径 1 1 0 mm-1 2 0 m m, 高度大于 1 0 0 m m; d ) 温度计: o C-1 0 0 C, 最小分度值为 1 0C ; e )直尺: X1 0 0 mm, 最小分度值为 1 mm; f )天平: 最小分度值为。 . 0 1 g ,4 . 6 . 3 试 样准备GB / T 1 7 6 8 7 -1 9 9 9 根据G B / T 1 4 3 3 4 短纤维取样方法的规定, 取出实验室试验样品。 从实验室试验样品中随机 抽取混合均匀的试样三份, 供作试验。4 . 6 . 4 试验环境条件为常温。4 . 6 . 5 操作步骤4 . 6 . 5 . 1 准确称取试样5 g 土0 . 1 g , 撕松后均匀地装人网 篮。4 . 6 . 5 . 2 在烧杯中, 注入 2 5 士1 的蒸馏水, 使水位高度为 1 0 0 m m,4 . 6 . 5 . 3 将装有纤维的网篮, 自离水面 1 0 mm处放手落入水中, 同时按下秒表。4 . 6 - 5 . 4 测出网篮从放手到完全沉没的时间t i .4 . 6 . 5 . 5 重复4 . 6 - 5 . 1 至4 . 6 . 5 . 4 步骤, 再做两次试验, 记录时间t - t 3 a4 . 6 . 6 试验结果计算t j + t 2 + t y 3(1 )式中: t 纤维平均沉没时间( 即落水时间) ;t j . t z 、 t 3 分别为试验的三次沉没时间。 计算至小数点后两位, 按 G B / T 8 1 7 。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4 . 7 含油率 参照G B / T 1 4 3 4 0 规定, 试剂采用无水乙 醇。4 . 8 回潮率 按 G B / T 1 4 3 4 1 规定执行。5 检验规则5 . 1 出厂检验定等规定按3 . 3 产品 质量指标评等, 并以 其中最低的一项作为该批的等级。5 . 2 组批必须是同一原料、 同一产品规格、 同一工艺条件的产品, 原则上按每生产班的产量为一批。5 . 3 任何一方对检验结果有异议时, 在产品到厂一个月内可提出复验, 复验须经双方同意的法定检验机构进行仲裁, 复验结果为最终结果, 费用由责任方负担。5 . 4 验收时公定重量差异不超过士0 . 5 %, 不予赔偿。公定重量按式( 2 ) 计算: 公定重量 =净重( k g ) x; - I; - es - - ” ( 2 ) 。 二二, 一 二 二、 一 。 , , 1 +实际回潮率( %)6 标志、 包装、 运输、 贮存6 . 1 包装后应在包外印刷明显不退色的标志, 印刷时要防止油色渗人包内沾污纤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