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2 城市流动儿童学校适应不良式与学业拖延的关系 城市流动儿童学校适应不良式与学业拖延的关系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DBA100199) 作者简介:张又雪( 1988-),女,四川巴中人,硕士生,主要从事基础心理学研究。 张又雪 1,谭千保 2 ( 1.西南大学 心理学部,重庆 400715; 2.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摘要:采用中小学生学校适应不良图式问卷和中学生学习拖延问卷,对 394名城市 流动儿童进行测查,发现:流动儿童在自我放纵性图式上存在性别差异;流动儿童的不信任感和自我放纵性图式、学业拖延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流动儿童学校适应不良图式与学业拖延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无助感、自我放纵性、不信任感、自我放弃感等图式对学业拖2 / 12 延有极其显著的正向预测力。这些表明,高年级学生的不良图式与学业拖延相对而言比较严重,且流动儿童学校适应不良图式与其学业拖延关系较为密切。 关键词:流动儿童;学校适应不良图式;学业拖延;关系 中图分类号: G44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5884( 2016) 03-0024-03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持续流动,城市的流动儿童也日益增多。城市流动儿童已成为城市中一个庞大而不容忽视的群体。虽然他们出生在城市或者生活在城市,但是他们却和其他城市儿童不一样,他们难以接受同等的教育的机会,进入城市学校的流动儿童由于自身身份,容易受到同学的歧视,从而产生对立感和不平等感。流动儿童常常由于父母工作变换而转学,生活不稳定,频繁的转换学习环境使得他们要不断地去适应变化的环境,从而导致他们难以跟上教学进度,因而更容易产 生学习兴趣减退和不良学业行为。 3 / 12 以往研究发现学业拖延是学生学业行为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国内外学者对普通学生的拖延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其中学业拖延的影响因素探索是其重点,研究发现学业拖延的相关因素主要有:( 1)任务特点。 Johnson等人( 1995)的研究发现,相比于价值大但是奖赏延迟的任务,价值小但获得及时奖赏的任务更受到拖延者的青睐 1;关雪菁等人( xx)的研究表明,拖延者倾向于先做简单的事情,然后做困难的事情,这样的排列偏好可能会最终导致拖延行为 2。( 2)人格因素。很多研究表明拖延行 为与人格因素有关系。严谨性高的个体善于组织和计划,不容易造成拖延;而严谨性低的个体缺乏组织计划能力,则容易造成任务的拖延。 Van Eerdo( xx)对学业拖延的元分析发现,大多数研究显示学业拖延与责任感关系密切 3。( 3)动机因素。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是影响拖延行为的重要因素 4,相对于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低自我效能感个体的拖延行为更加严重 5。而且相比于男生,女生学业自我效能对拖延行为有更强的预测作用 6。田芊和邓士昌( 2016)的研究结果显示,在积极完美主义对不同种类的拖延行为的影响中,自我效能 感起了不同的中介作用 7。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有关城市流动儿童的学业拖延研4 / 12 究并不多见,左艳梅( 2016)的研究涉及了此问题并显示:流动儿童在延迟计划和延迟总结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流动儿童 8。但是,城市流动儿童的学业拖延有着怎样的特点?与哪些因素有关联?目前还不太清楚。城市流动儿童的主要特点是“流”或者是“动”,这种特点使得他们需要不断地去适应新的生活与学习环境。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学校以及陌生的同伴,使得他们都难有一种心灵的归属感,甚至出现一些认知偏差,例如自我挫败感、孤僻感、不信任他人等等 。这些认知偏差使得他们难得真正融入城市儿童群体当中。相对稳定的认知偏差,可能固化为一种不良图式,正如 Young所认为:自我挫败的情绪和认知方式,即适应不良图式会形成于生命早期,并在一生中不断重复 9。我们认为,学生在学习生涯中,尤其是早期学习过程中,有害学校经历等会导致自我挫败的情绪和认知方式,其涉及记忆、情绪和认知等诸多方面,是学生关于学校生活中自我以及自我与教师、同学等之间关系的图式,即学校适应不良图式。 因此,我们认为城市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不良图式可能会影响其学业拖延。基于此,本研究采 用实证研究的方式,探讨城市流动儿童学校适应不良图式与学业拖延的特点及其关系,为实际工作中解决流动儿童学校适应问题提供一定的依据。 5 / 12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抽取某省会城市 2所中学初一年级至初三年级的学生,每个年级抽取两个班级,共发出问卷 750 份,收回有效问卷 711份,其中城市流动儿童 394 人(男生 176人、女 218人;初一年级 145 人、初二年级 158人、初三年级 91人)。 2.研究工具 学校适应不良图式问卷。采用谭千保等编制的中小学生学校适应不良图式问卷,问卷共 55个项目,包含失败感、不信任感、自我放纵性、无助感、猜疑感、压抑与忽视感、自我放弃感、依赖性 8个维度。项目采用 4点记分,从“完全不这样”到“完全经常这样,依次记 1-4 分 10。均采用正向计分,分数越高,表示学生该适应不良图式越明显。 中学生学习拖延问卷。由郑素谨编制的中学生学习拖延调查问卷,问卷分 4个维度,即学习计划缺乏、学习状态6 / 12 不佳、学习行为迟滞和学习执行不足。共 17 道题目,全部采用 5点计分 11。 3.研究过程 本研究采用问卷 作答。事先向学生说明问卷的保密性,消除被试的顾虑,以便学生真实作答。收集来的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 SPPSS 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处理。 三研究结果 1.流动儿童学校适应不良图式与学业拖延的初步分析 通过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不良图式与学业拖延的性别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仅在自我放纵性上性别差异显著,M 男生 =, M 女生 =, t=, p,其他方面差异均不显著( p)。结果见表 1和表 2。 由上表可知,流动儿童在“不信任感”和“自我放纵性”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 p) 。事后两两比较发现,均是初一年级显著低于初二、初三年级学生( p 0 01)。 7 / 12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流动儿童学业拖延及其各个维度在年级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两两比较发现,除了“执行不足”维度上是初一年级显著低于初二、初三年级学生( p),其他均是初一、初二年级学生显著低于初三年级学生( p)。 2.流动儿童学校适应不良图式与学业拖延的相关性 由表 3可以看出,流动儿童学校适应不良图式及其各个维度与学业拖延及其各维度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p)。 3.流动儿童学校适应不良图式对学业拖延的回归分析 以学业拖延为因变量,以学校适应不良图式的 9个维度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 4: 四讨论 流动儿童学校适应不良图式与学业拖延的初步分析显示,在自我放纵性图式上存在性别差异,男生比女生表现8 / 12 出了更加明显自我放纵性。自我放纵性指学生对自己不恰当的在校行为缺乏内部的限制,觉得在学校应该学会享受 10,简而言之可以称为自我控制的缺失。这点可能与男女生所遵从的性别角色标准有关,由于社会文化的影响,女生往往被要求要“乖”,男性 则可以“放纵”。在学校生活中,女生会表现出与性别角色相适应的行为,习惯于自我约束,通常以“乖学生”的身份受到老师的关注和关心。 学业拖延是指学习者知道需要完成一项工作,但是却拖延的完成工作的行为倾向或者行为。本研究结果发现学业拖延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齐丹( 2016)的研究结果也证实初中男女学生的学业拖延在总分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12。但从目前相关研究来看,学业拖延的性别差异仍缺乏统一的认识,有待于更为全面、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还发现,初二和初三年级学生的不信任感和自我放纵性明显高于初一年级 。此外,流动儿童拖延行为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三学生的得分明显地高于初二、初一学生的得分,这与以往研究结果较为一致 12。这表明,随着年级的升高,流动儿童的学业拖延越来越严重,这点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因此,如何促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与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9 / 12 研究结果显示,流动儿童的适应不良图式和拖延行为有显著性相关,即流动儿童学校适应不良图式越明显,学业拖延越严重,其中无助感、自我放纵性、不信任感和自我放弃感等图式对流动儿童学业拖延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研究者普遍认为,适应不良图式一旦形成就会影响到个体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可能影响终生。学校适应不良图式作为在学校中形成的自我挫败的情绪和认知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本研究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证实了这点。在进入回归模型中的四个变量中,无助感对流动儿童学业拖延的预测作用极为明显。具有无助感图式的学生通常认为自己比不上别人,缺乏信心、缺乏自主精神,在实际行动中可能会采取自暴自弃的策略,其中拖延作业等是具体表现之一。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作为特殊群体的流动儿童一般会比城市本地儿童表现出更多的学校适应问题,这点 已比众多研究所证实。这些提示我们要积极的引导流动儿童缓解适应不良图式的影响,改正自身不良学习行为,促进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 五研究小结 综上所述,高级学生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不信任感、自我放纵性等不良适应图式,以及较为严重的学业拖延现10 / 12 象。同时,学校适应不良图式与学业拖延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尤其是无助感、自我放纵性、不信任感和自我放弃感等图式与流动儿童学业拖延的关系更为密切。这些问题或许警示我们如何从更加微观的角度关注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关注流动儿童的成长,仍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Johnson JL, Bloom AM. An analysis of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five factors of personality to variance in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995,8( 1): 127-133. 2 关雪菁。折扣机制与任务性质对学业拖延行为的影响研究 D。长春:东北师 范大学硕士论文, xx. 3 Van Eerde,W. A meta-analytically derived nomological network of procrastination J 。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xx,35( 6):1401-1418. 4 Haycock LA,Mccarthy P, Skay CL. 11 / 12 Procrastina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The role of self-efficacy and anxiety J。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1998, 76: 317-324. 5 Sirois FM. Procrastination and intentions to perform health behaviors: The role of self-efficacy and the consideration of future consequences 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xx, 37:115-128. 6 Klassen RM, Rebecca PA, Wan HC, et al.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in two settings: Motivation correlates, behavioral patterns, and negative impact of procrastination in Canada and Singapore J。 Applied Psychology, 2016,59( 3): 361-379. 7 田芊,邓士昌。积极完美主义对拖延行为的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19( 2): 221-224. 8 左艳梅。中学生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物流系统的实施与工作计划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计划
- 产业扶贫用工协议书
- 深度解读二注工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 公务员聘用合同范本
- 充电桩移交协议合同
- 全日制大专合同范本
- 市场营销基础理论与产品推广初级工作计划及考核
- 基于场景的碳排放量化管理方案设计与实施
- 兄弟房子出售协议书
- 粉色卡通多巴胺风格创意活动策划PPT模板
- GB/T 7739.8-2022金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8部分:硫量的测定
- 台湾大学欧丽娟老师的中国文学史讲义
- 突发环境事件预案演练脚本及总结
- 苏教版小学英语单词汇总译林版级完整版
- Q-CR 783.1-2021 铁路通信网络安全技术要求 第1部分:总体技术要求
- 纺织商务英语课件
- YY/T 0308-2015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
- 华北理工大学材料力学刘文增第五版第5章 弯曲应力
- GB/T 19000-2016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 身份证原件使用承诺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