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 的自动控制原理实验仿真系统的设计_第1页
基于matlab 的自动控制原理实验仿真系统的设计_第2页
基于matlab 的自动控制原理实验仿真系统的设计_第3页
基于matlab 的自动控制原理实验仿真系统的设计_第4页
基于matlab 的自动控制原理实验仿真系统的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基于 MATLAB 的自动控制原理实验仿真系统的设计 基于 MATLAB 的自动控制原理实验仿真系统的设计 田晴,张茁 (河北联合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河北唐山 063000) 摘要: MATLAB 的图形用户界面( GUI)为基于对象的可视化编程,本文以此为基础,进行了自动控制原理实验仿真系统的软件设计,仿真实验系统囊括了控制理论的大部分要点,较实验室传统性实验更全面、具体。应用 GUIDE的设计,该系统操作简单,知识点表现清晰明了,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且不受地域时域的限制,掌握控制理论知识。 关键词:自动控制原理;实验仿真系统; MATLAB; GUIDE 基金项目:河北联合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 Y1340-10 一、引言 自动控制原理是自动化专业的基础课程,是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一门方法论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掌握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其内容之多,理论性之强,决定了课程学习的难度。而实验课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内容,是培养学生自主性和创新性的重要环节。 目前实验室的实验教学采用模拟电路实验台,将集成2 / 7 电路模块进行连线,形成典型系统,通过示波器观察响应曲线。传 统性实验训练了学生对以传递函数为核心的控制系统与模拟电路系统之间的联系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但也存在其局限性:( 1)价格昂贵,占地很大,因为实验台有限,只能几个同学共用一个实验台,难以满足几百学生实验教学的需要;( 2 )同一个实验,教师要对学生分拨讲解,重复进行,浪费人力、物力;( 3 )由于实验设备的长期工作,造成电容积分饱和,致使出现实验误差;( 4 )实验设备高度集成,操作性复杂,参数变化有限,局限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展;( 5 )实验室难以做到全开放性,学生实验受地域和时域的限制。 因此,研制实验仿真 系统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措施。 二、软件的总体结构设计 MATLAB 的图形用户界面( GUI)可实现可视化编程,不仅形象生动、互动友善、操作灵活,而且为人们提供了定性定量结合、局域全域结合、时域频域结合、模拟数字结合的数据探索、科学分析的仿真平台。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仿真系统以 MATLAB-GUI 为开发工具,采用 Windows 风格,基于自动控制原理与现代控制理论的主要理论与基本思想,按照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具有独立功能的模块来实现的。模块之间没有数据交流,每个3 / 7 模块表现为一个独立的实验内容, 允许用户输入模型参数,选择按钮功能,实验系统的 GUI界面中提供了数据结果和图形结果,供用户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实验系统结构体系共分 7 个子模块。 1.典型环节的暂态特性。主要分析包括比例环节、惯性环节、积分环节、微分环节、振荡环节和时滞环节的阶跃响应、根轨迹图、奈奎斯特图以及伯德图。观察曲线,并总结环节的主要特点。 2.二阶系统的暂态特性。通过阶跃输入、脉冲输入、斜坡输入,确定不同阻尼比时的输入响应曲线,读取性能指标;并研究零极点对二阶系统性能的影响。 3.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通过五种方法 ,代数稳定判据、根轨迹判别、 Nyquist稳定判据、 Bode图判别、 Lyapunov稳定性判据,给出系统的稳定性结论。 4.控制系统串联校正。属于设计性实验,要求根据已知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以及期望的性能指标,设计串联校正环节。可在原图上反复调试实验。 5.非线性典型环节特性。对几个典型的非线性特性,例如:饱和特性、死区特性、继电器特性等仿真其正弦响应。 6.非线性系统研究:通过相平面法和描述函数法绘图,分析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以及自激振荡。 7.状态反馈与极点配置。根据状态空间模型,设 计状4 / 7 态反馈增益矩阵 K,实现期望极点配置。 三、实验仿真系统的功能实现 图形用户界面开发工具( GUIDE)是一种程式性的设计工具,借助 GUIDE 平台及其辅助设计工具,制作用户界面,既方便快捷,所得的界面文件也便于理解和维护。 图形用户界面开发工具 GUIDE是一种程式性的设计工具,本仿真系统借助 GUIDE辅助编程,实现过程以实验四为例。 第一,构思、明确任务阶段。 实验四题目为控制系统的串联校正,旨在实现采用频率法设计系统校正环节,达到期望的性能指标。控制理论中应用频率法进行系统的串联校正,根据校正环节的相位特点,有超前校正和滞后校正两种,两种校正方法设计校正环节的思路不同,要求的条件也不相同,但是同样可以改善系统性能。 第二,几何界面的框架软件实现阶段。明确了设计任务,则要在 GUI空白模板上进行控件的布局设计。 首先在 GUI 界面中要得到给定系统的开环模型,在实验四中,在“原系统”框给出原系统的基本信息,两个 edit编辑框用于用户输入开环传函的分子分母系数 多项式向量,“性能指标”框得到时域和频率的性能指标结果,PushBotton按钮“绘图”和“计算”根据用户输入的 num 和den 向量信息,进行绘图和计算,绘图结果显示在“频率特5 / 7 性曲线”和“阶跃响应曲线”框给出 axes坐标轴中。 “校正后系统”框,给出期望性能指标,选取校正方式,得到校正环节的传函,进行校正后系统的绘图和计算。 第三,完成各控件间相互关联的回调子函数( Callback Subfunction)的编写。例如在实验四中,若期望穿越频率大于原系统的穿越频率,则应采用超前校正,此时使“滞后校 正”按钮不可用,反之,则相反。 若实现上述功能,则在期望穿越频率的编辑框的回调函数中实现,之前设置此编辑框的“ Flag”属性为“ qomig”。 function qomig_Callback( hObject, eventdata,handles) %-以下为实际编写的代码 - yomig=str2double ( get (,´string´); %原穿越频率 qomig=str2double ( get (,´string´); %期望穿越频率 if yomig 于原穿越频率 set(, ´Enable´, ´on´); %超前校正按钮能用 set (, ´Enable´ ,´off´); %滞后校正按钮不能用 elseif yomig qomig set(, ´Enable´, ´off´); 6 / 7 set(, ´Enable´, ´on´); end 在设计过程中,编写回调函数、调节控件布局可交叉或复合进行。 五、结束语 软件基于 MATLAB 中具有可视化编程能力的图形用户界面 GUI 而设计的,以 MATLAB m代码以及 SIMULINK 模型为技术手段开发而成。此软件的使用有效的克服了传统模拟实验的局限性,且与传统模拟实验互相补充,操作简单易行、快速可靠,且界面友好、可读性强。 实验仿真系统包含的 7个实验,囊括了自动控制理论的基本知识点,是课堂理论学习的必要的补充,学生通过学习既能加强对基本理论的学 习,又能锻炼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给枯燥的学习带来了很多趣味性和生动性。与此同时,此软件的使用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薛定宇。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 MATLAB语言及应用 M.第 3 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6. 2谢峰云。基于 MATLAB的控制系统 CAI设计 J.长春大学学报, xx, 17( 6): 33-35. 3张翼成。基于 MATLAB控制系统仿真分析软件的开7 / 7 发与应用 J.茂名学院学报, xx, 27(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