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_第1页
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_第2页
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_第3页
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 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 黑龙江省北安农垦管理局长水河农场小学 韩金玲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曾令许多教师头疼不已,该如何打开这扇神奇之门,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更好地让他们将耳闻目睹,亲身经历展示出来,是我一直探究与实践的,今日将这些收获汇成文字。 一、从日记开始,循序渐进,培养积累素材、布局谋篇的好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将每天里最有趣的或印象最深的一件两件事记下来,它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积累材料的习惯。日记的内容要根据学生 年龄、年段的特点进行引导,从基础开始,不作统一规定,但必须是真实的。从句入手,然后扩展到片段,进而发展到篇,这一引导过程,其实就是潜移默化培养学生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的过程。一篇篇日记洋溢着孩子们的童心、童真、童问、童趣,字里行间充满了他们的欢欣、喜悦、疑惑与感恩。一篇篇日记就是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他们将自己色彩斑斓的生活,五花八门的奇思妙想真实的呈现在你的眼前。日记不仅仅是孩子们成长的最好见证,也是他们的第一部书。 二、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入手,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2 / 4 兴趣与习惯,激发他们抒发激情与展示才 华的渴望 陶行知老先生曾说过:“社会即学校, 生活即教育”;叶圣陶老先生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精彩分层的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景、物,就看你怎样将这些流光溢彩的场景栩栩如生的描述出来。 1.从身边起,从小事起,写自己的经历,自己的心理体验。这些素材源于自身的生活经历,学生不陌生,写起自然言之有物,活灵活现。即:写我所见我所想我所历我所感。例如写一次最深刻的经历习作课上,一个学生写了昨天放学时风特别大,他发现天空都变色了;而另一个 学生则写了自己顶风走在回家路上的经过,他没有写风如何如何大,而是通过写自己艰难的行进,一棵大树在风中的哭泣以及两个黑色塑料袋在空中的叫嚣让我们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风的肆虐,风得危害,结尾时,他谈了自己感想 “如果人类还不能自觉保护绿地,合理采伐,或许有一天我们连在风中哭泣的机会都没有了。”由此不难看出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重要性。它直接反应在学生的表达中。 2.从自己最熟悉的事物入手。文题不宜生涩过大。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加之生活环境的 影响与局限,作文难免有一定的为难情绪,有时常会出现词不达意的想象。因此,从他们最熟悉的事物入手,学生言之有物,叙之3 / 4 有情。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表情并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流。例如第一次 习作课上,一名学生通过第一次帮妈妈买柿子的经过,将聪明善于因势利导的母亲和机灵善于观察思考和总结的女孩这两个人物生动、形象地跃然纸上,读罢不由令人如亲眼所见,由衷赞叹。 三、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学会观察,明确习作方向 教师要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去看、去听、去想,把注意力集中到观察的 对象上;其次指导学生有次序地观察,抓住不同的事物的有趣、有味的一面。学生学会了观察事物的方法,也就找到了获得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如在昙花一现一课后,我指了指放在窗台上的仙人球,引导学生回忆:“这几盆花在教室窗台上放了一个暑假了,有谁给它浇过水?”以此引导学生抓住这两种植物的第一个特点:耐旱。然后我指名回答:“假期结束了,谁见过他它们枯黄了?”让学生抓住仙人球的第二个特点:四季常青。最后,我引导学生观察仙人球的干、枝、叶和花形状,得到第三个特点:它的茎像 个个小球;花与白百合极相似,但比百合的的花稍小一些 等。因为观察得法,同学们的作文都写得比较具体、准确,同时又写出了对仙人球的赞美。 提高习作能力还要与听说有机结合起来,学生说出了4 / 4 自己的观察,其实就是将习作大致叙述出来,再将多种形式的评融合进去,这样个体行为与集体合作相结合,可以取长补短,促进学生修改习作的积极性与热情。 在习作中,要鼓励学生放飞思绪,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想象是一切创新之源,只有打开想象之门,才能让灵感飞扬,妙笔生花,才能更好地展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