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经济论文-肉鸡行业不同生产合同模式与绩效研究.doc_第1页
行业经济论文-肉鸡行业不同生产合同模式与绩效研究.doc_第2页
行业经济论文-肉鸡行业不同生产合同模式与绩效研究.doc_第3页
行业经济论文-肉鸡行业不同生产合同模式与绩效研究.doc_第4页
行业经济论文-肉鸡行业不同生产合同模式与绩效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业经济论文-肉鸡行业不同生产合同模式与绩效研究摘要:研究显示,内部运行机制不同的生产合同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1)模式A中肉鸡养殖户的个体特征和生产特征与模式B存在较大差异;(2)模式B中肉鸡养殖户的物质和人力专用性投资比模式A高,且养殖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农户和公司之间联结更为紧密;(3)模式A提供的生产合同养殖户的平均净利润和最高净利润均低于模式B,且模式B中农户对生产合同的满意度较高。关键词:江苏省;肉鸡行业;生产合同;绩效一、研究背景目前,有关合同农业研究的文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国内学者运用各种理论从不同角度对合同农业产生的原因、合同类型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13。第二,关于农户参加合同农业的影响因素研究45,认为生产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农产品类型、目标销售市场、政府支持,户主年龄、养殖规模、非农职业状况等对其参与生产合同的行为有影响。第三,对合同农业绩效的研究67,认为合同农业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二、国内外肉鸡行业生产合同的发展概况1.美国烤鸡、火鸡行业的发展概况。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肉鸡饲养、生产和消费国之一。二战后,美国家禽产业在技术上经历了快速改革,包括专业化的生产和加工设施、肉用鸡的繁殖计划。不断地采用专门技术使得公司数量不断减少、规模逐渐扩大。1955年,生产合同成为肉鸡业垂直协作的最佳选择,在肉鸡业生产合同中,加工商一般负责提供雏鸡、饲料、管理和兽医服务,饲养商则提供劳动力和鸡舍并有偿饲养雏鸡。目前,通过加工商与饲养商签订生产合同完成饲养和加工的肉鸡占85%左右。在火鸡业,生产合同占火鸡饲养总量的56%,垂直一体化占32%。生产合同被认为是美国肉鸡业成功发展的重要因素,现在美国肉鸡89%由合同养鸡户生产,10%由公司一体化生产,只有不到1%归个体经营8。2.中国肉鸡行业的发展概况。改革开放后肉鸡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农业产业化最迅速、最典型的行业,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一体化经营体制,肉鸡深加工每进一步产品价值就增加约20%40%。19931995年肉鸡产量年增长约在20%以上,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肉鸡生产国,现年产达600万吨,占全国肉类总产的10%、禽肉总产的40%、鸡肉总产的60%。鸡肉产量占亚洲的47%和世界的15%,虽然每年的出口量仅占全部生产量的10%,同时国外肉鸡产品每年进口约100万吨,但是中国肉鸡产量仍以5%10%的速度持续增长9。2003年中国禽肉产量1312万吨,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总量17%;禽蛋2606万吨,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总量45%10。从养殖规模看,1996年,全国年出栏1万只以上肉鸡场共6.16万个,共出栏肉鸡15.43亿只,占全国出栏肉鸡总数的40%,饲养场平均年出栏肉鸡2.5万只。京、津、沪三市的规模化饲养肉鸡比例均在50%以上11。就生产成本而言,中国肉鸡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目前中国肉鸡行业产业化组织模式主要有四种:“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公司+经纪人+农户”12。三、肉鸡行业不同生产合同模式特征、运行机制与绩效比较1.不同生产合同的组织模式比较。根据2006年78月份笔者对江苏省肉鸡养殖户的调查发现,肉鸡行业生产合同主要有两种模式,即以A公司和B公司的生产合同为代表(以下简称模式A和模式B)。模式A:A公司是某市原棉花原种场与某食品有限公司合资1000万元兴办的股份制企业。首先,农户要向公司申请开户加盟,公司派人员上门指导兴建能饲养2000只鸡以上的标准鸡舍,并签订有关契约。其次,开户后农户按每只鸡3元5元向公司财务部缴纳定金,凭定金按公司规定的日期和地点领取苗鸡、饲料、药物和技术手册,还可租用养鸡用具,所有生产资料均以记账形式领取,肉鸡上市后统一结算。最后,公司保证农户每只鸡可获得1.5元2元的利润(利润率达到20%左右),以此制定收购价格回收农户的成鸡。模式B:B公司成立于1997年,由五位股东共同出资100万元组建的一家民营股份制企业。该模式的特色在于:(1)农户预先缴纳6万元保证金(按411比例分三次缴纳)加入合作社,并从合作社以高于市场价格领取苗鸡、饲料、药物和技术手册等。(2)合作社以高于市场的保护价收鸡(一般农户每只鸡1.5元2元的利润),此外,农户还可以参与公司的股份分红和合作社的利润返还。(3)合作社与农户共同成立风险基金,农户销售一只鸡扣3分钱,合作社按照11配套,解决农户生产过程中面临的风险。2.两种生产合同中农户个体特征及生产特征的比较。模式A中户主平均年龄为48.54岁、养殖历史约为6年、合同年限为5.51年,其均值都高于模式B;而模式B中户主的平均文化程度为9.17年、家庭年纯收入6.54万元、养鸡收入5.70万元均高于模式A。说明模式B与模式A相比,肉鸡养殖户的个体特征和生产特征存在很大的差异,模式B中农户的肉鸡养殖收入显著高于模式A,即模式B农户平均肉鸡养殖收入约为模式A农户的2倍多。3.不同生产合同农户交易特征的比较。模式A农户的平均专用性投资为5.56万元,模式B农户的平均专用性投资为15.41万元,约为模式A的3倍。同时,模式B农户的养殖规模、专门养鸡人数、专业化程度均不同程度地高于模式A。而卖鸡次数模式A比模式B略多。交易成本经济学认为,交易双方之间的专用性投资越强,双方的协作关系越紧密,交易成本越低,越容易扩大养殖规模和提高生产的专业化程度。4.不同生产合同下农户养鸡利润的比较。如果说农户的养鸡收入可能是规模效应造成的,不能代表农户的养殖绩效。那么,单位每只鸡的净利润在某种程度上能反映农户的养殖绩效。农户去年平均每只鸡的净利润模式A为0.92元,模式B为1.26元,模式A每只鸡的平均净利润比模式B约低27%;去年行情最好时模式B农户平均每只鸡的净利润为1.88元,比模式A(1.36元)高0.52元。去年行情最差时模式B中农户平均每只鸡净利润为0.81元,模式A为0.50元,模式B比模式A高38.27%。5.不同生产合同内部运行机制的比较。本次调查也详细调查了肉鸡行业两种模式的内部运行机制。调查显示,模式A中公司基本不提供饲料和苗鸡的送货上门服务,农户得自己承担运输饲料和苗鸡的费用和风险。而模式B中约60%的饲料和97.14%的苗鸡是公司送货上门的,这样减少了农户的运输费用和风险。6.不同生产合同中农户的满意度及选择意愿的比较。满意度可以反映农户对目前肉鸡养殖生产和经营状况的评价。问卷中采用五分制量表。从15分别表示很不满意、不满意、不知道、满意、很满意。调查显示在模式B提供的生产合同下,农户对当前肉鸡生产和经营的平均满意度为3.49,总体来说是满意的。而模式A农户的满意度仅为2.62,处于不满意和无法评价之间。四、结论第一,模式B与模式A相比,肉鸡养殖户个体特征、生产特征及交易特征的差异均很大,模式B中农户的肉鸡养殖收入明显高于模式A。第二,模式B中农户的专用性投资大、养殖规模化和专业化程度均比模式A农户高,因此,从利润的角度看,模式B中农户的平均单位每只鸡的净收入要明显高于模式A。第三,模式B中公司提供的服务功能比A公司全面,最为重要的是,在禽流感期间仍然坚持以保护价格收购成鸡,极大地减少了农户养鸡的市场风险,增加了其养鸡收入和利润,因此,农户的满意度普遍比模式A高,且在未来养殖中农户仍愿意选择生产合同。一方面,应强化合同农业的内部运行机制,在资金、税收等政策导向上应支持和鼓励模式B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应该扶持和督促模式A进一步优化与调整,完善其内部管理制度,使其发挥生产合同应有的功能和效用,以促进中国农业健康稳定发展。参考文献:1周立群,等.为什么选择了“准一体化”的基地合约来自塞飞亚公司与农户签约的证据J.中国农村观察,2004,(3).2薛昭胜.期权理论对订单农业的指导与应用J.中国农村经济,2001,(2).3刘凤芹.不完全合约与履约障碍以订单农业为例J.经济研究,2003,(4).4郭红东.中国农户参与订单农业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5,(3).5周曙东,等.供应链框架下生猪养殖户垂直协作形式选择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5,(6).6胡定寰,等.合同生产模式对农户收入和食品安全的影响以山东省苹果产业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6,(11).7孙艳华,等.生产合同模式对农户增收绩效的实证研究基于江苏省肉鸡行业的调查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08,(4).8熊彩云.美国家禽鸡蛋业和肉猪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