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在医院感染检测中的作用_第1页
谈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在医院感染检测中的作用_第2页
谈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在医院感染检测中的作用_第3页
谈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在医院感染检测中的作用_第4页
谈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在医院感染检测中的作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谈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在医院感染检测中的作用 摘要: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各种侵入性操作治疗手段的使用,肿瘤化疗,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医院感染问题日益突出。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在有效治疗感染的同时,也诱发或导致治疗更加困难的多重耐药和医院的二重感染。医院感染日益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广大医务工作者面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美国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在 5% 10%,每年造成的额外的医疗消费约为 175 350 亿美元 1。除了经济上的损失以外 ,更严重的是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危害。医院感染的发生有 3 个重要的环节 ,即传 染源的存在、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每个环节都和微生物学检查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医院感染的发生主要有两种类型 ,即外源性感染 (系指由患者本身以外的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内源性感染 (系指由患者本身携带的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要对不同类型的感染作出正确的诊断 ,必须进行微生物学检查。因此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在医院感染的诊断、监测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消毒灭菌效果评价以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等方面 ,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下面就几个主要问题作一概述。 关键词: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医院感染检测 对各种临床标本作出正确的病原学诊断 2 / 6 医院感染涉及到临床各科室 ,由于介入性诊断治疗技术的广泛应用 ,放疗和化疗手段的开展 ,抗菌药物、激素的使用 ,特别是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以及消毒灭菌技术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 ,使得医院感染不断出现 ,要及时地采取预防、治疗、隔离等措施 ,就必须有及时准确的病原学诊断。目前细菌培养鉴定技术不断丰富 ,仪器设备日趋先进和完善 ,给病原学鉴定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但另方面基本操作技术以及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在病原学鉴定中亦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此外 ,在医院感染流行暴发时对病原菌除做到种的鉴定外 ,必须做到型的鉴定 ,即分型技术。 目前细菌分型方法很多 ,如血清学分型、生物化学分型、细菌菌素分型、噬菌体分型、抗菌药物及重金属分型、质粒图分析、 PCR 技术、染色体酶切物脉冲场凝胶电泳 (PFGE)等 ,目前则以细菌染色体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 PFGE 最为可靠 2。 细菌的耐药性监测 人类通过不断研制、生产新的抗菌药物来对付微生物日益复杂的耐药性。近些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的甚至不合理使用使得细菌的耐药性日益严重和复杂。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 (PRP)近年来日渐增多 ,在某些国家甚至高达 70%以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或 ORSA)发 展极为迅速 ,在美国 1975 年 MRSA 仅为 2.4%,而到了 1991 年即增长到 29%,在3 / 6 我国 MRSA 更为严重 ,约在 50%2。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VRE)亦成为我们面临的一大威胁 ,在美国一般病房及 ICU,1989 年VRE 不足 1%,到了 1993 年普通病房增加到 2%以上 ,在 ICU 则增加到 13%4。近年来 ,人们一直在担忧但又不得不接受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 (VRSA)的出现这一严酷的现实 ,首例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 1996 年 5 月出现在日本 (菌株名为 Mu5O),之后在美国新泽西州及密西根相继出现。 1998年在我 国香港出现 VRSA,患者为一患癌症中年妇女 ,由于MRSA 引起菌血症 ,经万古霉素治疗两周 ,无效、死亡。 VRSA其耐药机制不同于 VRE,分析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有关 ,目前正在研究中。耐多种药物的结核分枝杆菌 (MDR-TB)已引起医学界广泛关注。近期又出现由偶发分枝杆菌引起的感染 ,是由于注射器未能彻底灭菌而造成注射部位感染 60例。非典型分枝杆菌多数表现为生长速度快 (一般 3 5 天 )营养要求不高 ,因此 ,一定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真菌感染日益增多 ,真菌菌血症患者的死亡率在 30%以上。产生超广谱 内酰胺酶的菌株不断增加。 因此对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摆在临床微生物工作者的面前 ,而且要不断地坚持做下去。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在预防医院感染中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在我国严重地存在着抗菌药物使不合理甚至滥用的现象 ,4 / 6 据调查在我国住院病人中约有 80%患者给予抗菌药物 ,而根据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给予抗菌药物治疗的病人仅占 14%(4% 34%),换言之约有 86%的患者是根据医生经验给予抗菌药物治疗的。因此要改进实验室工作条件 ,加强与临床的联系 ,及时采取标本进行微生物学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 ,以减少临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3.定期向临床科室报告病原学鉴定结果及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因而临床医师对该院引起感染的常见菌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较为全面的了解 ,这些数据则成为临床医师在得到病原学确切诊断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之前参考用药的依据。众所周知 ,在病原学诊断方面尽管采取了很多措施来缩短出报告时间 ,距临床要求仍有时间差。因此 ,定期提供当地医院病原学检查结果往往可以作为临床医师初步用药的依据 ,之后再根据该病例分离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核实或更改治疗方案。卫生部有关文件中关于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的职责中明确提出 ,每半年要报告 1 次引起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 ,以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结果。 4.对医院以及重点科室的环境和医护人员的手进行病原学监测 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可存在于病人、医护人员 ,亦可存在于医院环境中 ,因此进行微生物学监测非常必要 ,如对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的科室或病房进行物体表面和空气的微5 / 6 生物学调查 ,对一些特殊部门如手术室、产房、婴儿室、 ICU等进行环境微生物学监测 ,并要求达到卫生部颁发的标准。此外医护人员手的消毒在预防医院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医护人员的手进行细菌学监 测并要求达到卫生部颁发的标准。当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时 ,除对各种临床标本进行微生物学检查外 ,亦应对传播途径、医院环境以及隔离措施效果等方面进行微生物学检查和监测。 5.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生物指标监测 医院中使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很多 ,如物理灭菌法、化学消毒法。对于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使用的方法也很多 ,如化学指示剂、压力表监测法、留点温度计法等 ,但最为可靠的方法为生物指标 ,即用某些特异的菌种作为指示菌 ,视其是否被杀死作为消毒灭菌的指标 ,如用嗜热脂肪芽胞杆菌作为压力蒸汽灭菌的生物指示剂 ,应用枯草芽胞杆菌黑色变种 作为紫外线杀菌的指示菌 ,应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胞杆菌黑色变种作为化学消毒剂杀菌的指示菌。 总之,通过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明确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及体外药敏试验,指导临床正确合理的选择敏感高效低毒的药物,才能较好的治疗医院感染,降低病死率。也只有通过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才能揭示医院感染的发病规律,控制耐药菌株的产生,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为探索和应用新的防6 / 6 范措施提供有利依据。 参考文献 1 Richard P,Wezel.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Nosoomial infections.3th ed.Baltimore:Williams&wilkins,1997.21-26. 2贺学英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耐药性观察 .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