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萍主任医师辨治恶性淋巴瘤经验(综述)_第1页
高萍主任医师辨治恶性淋巴瘤经验(综述)_第2页
高萍主任医师辨治恶性淋巴瘤经验(综述)_第3页
高萍主任医师辨治恶性淋巴瘤经验(综述)_第4页
高萍主任医师辨治恶性淋巴瘤经验(综述)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高萍主任医师辨治恶性淋巴瘤经验(综述) 【关键词】 淋巴瘤 中药治疗 化痰通络 高萍 高萍是河南省中医学院一附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教授,从事肿瘤临床数十年 ,运用中药治疗肿瘤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对淋巴瘤的辨治颇有独到之处,疗效显著。本文拟就高教授临治辨证经验介绍如下。 1 脾肾两亏,痰阻脉络阐病机 本病属于中医 “ 恶核 ”“ 失荣 ”“ 阴疽 ”“ 痰核 ”“ 石疽 ”“ 积聚 ” 等范畴 1。外科正宗曰: “ 忧郁伤肝 ,思虑伤脾 ,积想在心 ,所愿不得达者 ,致经络痞涩 ,聚结成痰核 ” ;景岳全书 积聚 云: “ 凡脾胃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 , 盖脾虚则中焦不足 , 肾虚则下焦不化 , 正气不行则邪滞得以居之 ” ;灵枢 九针曰: “ 四时八风之客于经脉之中 ,而成瘤病者 ” 。因此 ,高主任据此认为本病的发生乃脏腑内虚 ,正气不足;或因外感邪气 ,或因七情内伤 ,饮食失宜导致脏腑功能失调 ,脾虚不运 ,水津不化 ,聚湿生痰 ,痰湿凝聚 ,互结经络或脏腑而成,正如清 陈修园说: “ 痰之动 ,湿也 ,主于脾。痰之本 ,水也 ,原于肾。 ”“ 内虚 ” 之本在于脾肾不足,因肾为先天之本 ,主藏精生髓;脾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内经云: “ 正气2 / 5 存内 ,邪 不可干 ”“ 邪之所奏 ,其气必虚 ” ,认为脾肾两亏亦是本病反复发作和缠绵不愈的根本原因。 2 滋补脾肾,化痰通络论治疗 高主任据认为恶性淋巴瘤是全身疾病的局部反映 ,既有正虚的一面 ,又有邪实的一面,痰癖互结与恶性淋巴瘤生成关系密切,基本病机是脾肾两亏,痰阻脉络,因此中药治疗当以协调脏腑 ,扶正固本、消痰散结、活血通络为法,治疗必须痰淤同治。临床中常用消痰散结药有 :黄药子、半夏、天南星、穿山甲、浙贝母、夏枯草、牡蛎、夏枯草,山慈姑、天葵子、海藻、昆布等 ;活血通络药有 :桃仁、莪术、三棱、穿山甲、僵蚕、地龙 、全蝎、皂角刺等;培补脾肾固本药有人参、黄芪、茯苓、仙灵脾、淮山药、菟丝子、杜仲、黄精等。认为初期多为阳证,宜配清热解毒之品,如七叶一枝花、猫爪草、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 ;病久多为阴证,宜配健脾益气之品,如党参、太子参、白术、灵芝、刺五加等。同时注重情志治疗。外科正宗 失荣 第一百三十四云: “ 失荣者 ,先得后失 ,始富终贫 ,亦有虽居富贵 ,其心或因六欲不遂 ,损伤中气 ,郁火相凝 ,隧痰失道停结而成。 ” 清 马培马培之医案云: “ 操劳思虑 ,郁损心脾 ,木失畅荣 ,气化为火 ,阳明浊痰 ,藉以上升 ,致颈左坚肿 ,成为失荣 ”, 圣 济总录亦认为 “ 忧怒郁闷,听夕积累,脾气消阻,肝气横逆,遂成3 / 5 隐核 ” , “ 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伤心,所愿不得志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 ” 。故治疗同时在方药中应酌加用安神定志和填精益髓之品。 3 谨守病机,辨证论治巧用药 高主任认为中药治疗以辨证施治和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为基本原则,根据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治则 ,选用不同的方药。素问 至真要大论提出了 “ 审察病机 ,无失气宜 ”的治疗原则 ,在治疗方法上则应采用内治与外治相结合 ,传统医学辨证和单、验方相结合,如兼见其他症状 ,则可以适当选用对症药物 ,而任何证型的患者在用药时 ,都必须兼顾脾胃之气,可以加用炒谷芽、六曲、鸡内金以助生化之源。高主任把恶性淋巴瘤分 6 型,即血燥风热型,气郁痰结型、热痰蕴结型、寒痰凝滞型、肝肾阴虚型、气血两亏型 ;其药善用炙穿山甲、蜈蚣、山慈姑等;山甲活血通经 , 消肿排脓 , 破淤消症 , 药性论谓其治 “ 痔漏恶疮疥癣 ”, 医学衷中参西录载: “ 癥瘕积聚 ,疼痛麻痹 , 二便闭塞之证 , 用药治之不效者 , 皆可加山甲作向导。 ” 蜈蚣散结止痛 , 祛风定惊 ,四川中药志称 “ 祛风 , 破血积包块 , 治肿瘤 ” 。滇南本草: “ 消阴分之痰,止咳嗽,治喉痹,止咽喉痛。治毒疮,攻痈疽,敷诸疮肿毒,有脓者溃,无脓者消。 ” 同时4 / 5 注重单方验方运用,如常配合小金丹、新癀片等,收效明显。 4 病案举例 女, 70 岁,干部。于 XX 04 13 初诊。其面色灰黯,咳嗽,咯白黏痰量多 ,平卧时咳嗽气短加重 ,胸闷 ,憋气 ,稍活动即感气促 ,手足心热 ,失眠 ,口干 ,腰酸 ,神疲体倦 ,脘腹胀满 ,大便溏 ,有时恶心 ,纳少;舌质淡,苔黄腻,脉弦细;双侧颈 ,腋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如黄豆,花生,枣样大小 ,触之较硬 ,活动差 ,腹股沟处最大者约 1 cm 1.5 c m,彩超示 :腹膜后区域及腹腔内,双侧髂血管旁可见较多不等的类椭圆形低回声结节 ,其直径约 1.0 cm2.5 cm, 此外双侧颈区、锁骨上窝、腋下和腹股沟区域均见多量不等的低回声结节团,结节局部呈现血流彩点反射。右颈部肿块取活检病理诊断 :非霍奇金淋巴瘤 ,为多形 T 细胞淋巴瘤;西医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医诊断 :石疽。证属:脾肾两虚 ,痰热蕴结,治则 :益气补肾 ,健脾化痰 ,软坚散结。方药:生黄芪 20 g,人参12 g, 半夏 10 g,陈皮 10 g,茯苓 10 g,炒白术 20 g,女贞子30 g,菟丝子 30 g,枸杞子 30 g,炙山甲 10 g,生麦芽 20 g,山药 20 g,猫爪草 20 g,甘草 6 g, 白花蛇舌草 15 g,肉桂6 g,仙灵脾 12 g,生姜 3 片 ,大枣 6 枚。 14 剂, 1 剂 /d,水煎 3 次 ,早晚饭后分服。二诊:服中药 3 剂后咳嗽减轻, 7 剂5 / 5 后面色苍白,咳嗽明显减轻 ,咯痰量减少 , 大便仍溏 ,3 次 /d,饮食增加 ,仍神疲体倦 ,脉沉细弦 ,舌红绛 ,苔厚白黄,治疗有效 ,恪守上方 ,加补骨脂 20 g 加强固肾止泻作用 ,7剂 ,三诊神疲体倦减轻 ,咳嗽减轻甚,口干欲饮 ,大便正常,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减轻 ,舌红绛 ,苔厚腻 ,脉沉弦,上方加山慈姑 30 g,生牡蛎 30 g, 蜈蚣 2 条,炙山甲增至 15 g,加强化痰通络 ,散结消肿之功, 21 剂 ,1 剂 /d ,服法同前;四诊:偶有咳嗽 ,胸闷明显减轻 , 纳可 ,能干家务活 ,但表浅淋巴结仍肿大,舌质淡红 ,苔稍黄,前方去白术、麦芽、肉桂加当归 15 g,熟地黄 12 g,黄精 20 g,合欢花 12 g,同时加服小金丹 1 粒 (打碎,用陈酒温化,临睡前服 ), XX 06 随访体重增加 ,表浅淋巴结颈部及腋下部分消退,腹股沟处最大淋巴结小如黄豆。高主任嘱用上方制水丸和小金丹长期服用,坚持治疗,XX 03 彩超、 CT:纵隔、腹腔、双侧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