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提纲人教版(一)_第1页
2016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提纲人教版(一)_第2页
2016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提纲人教版(一)_第3页
2016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提纲人教版(一)_第4页
2016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提纲人教版(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2 2016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提纲人教版(一) 莲山课 件 m 2016 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提纲人教版(一) 八年级上复习提纲 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掌握主要的技法。 授课时间:月日 第一单元【新闻】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闻结构的三要素中路军 :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新闻的三个特点西路军 :与中路军一样 记叙的六要素东路军 :较为顽强但一举击溃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第一层 :导语 第二层 :背景我军主动 第三层:回顾敌军必败 第四层:预言 怎样阅读叙事性作品 1、了解梗概:搞清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 2、划分层次,理出线索。 2 / 12 3、概括段意,画出重点语句。 4、归纳中心:弄清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为什么写。 5、分析写法:可从语言特点、结构安排、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方面去分析。 范例 1 怎样把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的主要内容? 分析: 1、这是一篇新闻稿。要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是看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从渡江兵力可以感知战役的壮阔。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可以想象,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冒着炮火,奋勇挺进,直取对岸的景象。可以想象,日日夜夜盼解放的江南人民该是多么激动振奋! 2、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是看导语。从导语还可以知道渡江区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长达一千余华里。从导语还可以知道战役的全局,敌阵业已冲破,战役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3、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是看主体部分。主体部分报道了三路大军渡江的进展,列表如下: 时间兵力渡过兵力 中路军 安 庆 芜湖 20 日夜 21 日夜 30 万 30 万 3 / 12 西路军 九江 安庆 21 日 17 时 22 日 22 时 35 万三分之二 东路军 南京 江阴 21 日 17 时 22 日 22 时 35 万大部 主体部分还分析了中西两路敌军毫无斗志的原因,我军是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敌军则被自己玩弄的和谈阴谋瓦解了斗志。 解答: 这篇新闻真实地报道了我军渡江战况,宣告了解放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国民党反动政府已面临彻底崩溃的局面。 相关知识链接:什么叫新闻? 1、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 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2、新闻的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3、新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映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4、新闻的写法:以叙述为主,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范例 2 如何整体把握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一文的主要4 / 12 内容? 分析: 这一则新闻没有分段,要把握全文内容,需要划分层次。 第一层,导语,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时间。 第二层,背景材料,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第三层,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局溃败的背景。 第四层,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这一层又分三点具体报道取得的主要成绩。 第五层,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暗淡。 读这一则新闻,可以感知,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阶段以后,我军完全掌握了全国战场的主动权,经过一年多英勇奋战,蒋介石全军崩溃之势已成,败局 已无可挽回。 解答: 这则新闻,重点报道了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情况,并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解题方法链接 5 / 12 1、看标题:标题大都能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 2、看导语:导语是正文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3、看主体:这是导语之后对内容作进一步叙述说明的部分,也是表现主题、深化主题的决定性部分。 4、看背景: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它有时 隐含在主体之中。 5、看结语:它一般是对新闻主体的总结,有时也隐含在主体之中。 2 芦花荡 情节传奇色彩 芦花荡 美 人物立体美真实美 环境诗情画意 老头子性格特点:老头子是一个抗日英雄的形象,他爱憎分明、智勇双全、自信自尊、老当益壮。他是千千万万普通而又伟大的中国人民的代表,这一形象表明: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3 蜡烛 母亲的眼泪戴黑色的围巾 老妇人红军战士 儿子的英勇用结婚的喜烛 6 / 12 体现血肉情深 中心思想:通过 写南斯拉夫老妇人育乞西和苏联红军烈士的故事,赞美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年代用血肉凝结起来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4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世界奇迹 “ 赞誉 ” 破烂 惊人杰作 讽刺、 谴责 人道、正直、公正、是非分明 珍视人类文明成果 同情、尊重中国人民 中心思想:雨果以人类的良知严厉谴责本国强盗政府,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极大尊重和同情,表达了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珍视。 第二单元【散文 】 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掌握主要的技法。 授课时间:月日 5 亲爱的爸爸妈妈 记忆沉重 看纪念演出美丽 来到纪念地回顾历史参加座谈会参观纪念馆 7 / 12 呼唤和平面向现实 中心思想:本文记述了作者在南斯拉夫参加的一次悼念活动,再现了半个世纪前一段残酷的历史,表达了世界各国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共同呼声:永远不要有战争了! 6 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的由来地位低下 切切察察饶舌多事 “ 大 ” 字睡相不拘小节 过年吃橘淳朴善良 长毛故事无知愚昧 阿长与 是一篇情思隽永、蕴涵深刻的佳作。在这篇文章里,鲁迅通过对幼时保姆长妈妈以及她为我寻找山海经一书的有关情景的追忆细腻而饶有风趣地表现了 “ 我 ” 对长妈妈的认识过程,赞颂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怀念之情。 作者在安排材料时,是以作者少年时代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为线索贯穿全文的,其变化过程是 “ 不大佩服 不耐烦的形象在先抑后扬、对比映衬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7 背影 朱自清 第一次 点题的背影 1.黑色的背影 背影 第二次 买橘子的背影 2.蹒跚的背影线索背8 / 12 影 第三次 离别的背影 3.艰难努力的背影 第四次 思念中的背影 本文以 “ 背影 ” 为线索,以车站送别为中心展开。 第一部分(第一段)开篇点题,最难忘父亲的 “ 背影 ” 。 第二部分(第二 六段)追忆与父亲在车站离别的情景,具体写 “ 背影 ” ,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 第一层(第二、三段)写送别时的家境,为写 “ 背影 ”渲染悲凉的气氛。 第二层(第四、五段)写离别前父亲对 “ 我 ” 的细心关照,为写 “ 背影 ” 作铺垫。 第三层(第六段) 描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的 “ 背影 ” ,表现父亲爱子深情。 第三部分(第七段)写别后思念,再现 “ 背影 ” ,抒发深切的思念之情。 背影是传统课文,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父子亲情 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爱的感念,这是人间至情。 8 台阶 李森祥 造新屋 非常要强老实厚道不甘人后 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9 / 12 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父亲又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 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九级台阶造好后,他却不好意思坐上去。 9 老王 伛 (y):弯 (腰 )曲背。攥 (zun):握。惶恐:惊慌害怕。荒僻 (p):荒凉偏僻。 塌败 (t):塌陷破败。取缔 (d):明令取消或禁止。骷髅 (klu):干枯无肉的死人头骨或全副骨骼。滞笨 (zh):呆滞笨拙。愧怍 (kuzu):惭愧。 1 “ 常坐 ” 、 “ 说着闲话 ”( 总说 ) 2 “ 失群落伍 ” 、 “ 单干户 ” 、 “ 破旧三轮车 ”( 境况 ) 3一只眼是 “ 瞎的 ” 、另一只眼也有病 (外貌 ) 4 “ 荒僻的小胡同 ” 、 “ 破破落落的大院 ” 、 “ 塌败的小屋 ”( 居住环境 ) 5 “ 送的冰比前任大一倍,冰价相等 ” 、 “ 最老实 ”( 老实 ) 6 “ 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 、 “ 拿了钱却还不放心 ”( 善良 ) 7 “ 凑合 ” 着 “ 维持生活 ” 、 “ 病了 ”“ 总不见好 ”( 生活困难 ) 10 / 12 8 21送香油、鸡蛋 (详写 ) 22 “ 总觉得心上不安 ” 、 “ 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 作者的善良是基于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各人天赋条件、成长条件、生理条件不同,所以造成生存状况的悬殊,但是人是生而平等的,幸运者只有关 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这样才能平等对话,互相尊重。作者的善良带有很强的理性色彩。老王在那个动荡年代,照样尊重作者夫妇俩,是因为认准他们是好人,知恩必报,他虽然出身低微,但是精神上没有受到任何污染,坚持做人的道德良心,是极其纯朴的善良。本文语言看起来平平淡淡,但平淡中蕴含深刻,意味深长。有点琐碎的小事,闪烁着善良的性格美,即劳动人民的难能可贵的老实厚道。读杨绛的散文,就好像在看生活录像,一切都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既不贬损,也不夸张。相反,如果本文写到杨绛经常到老王家去献爱心,那么老王感受到的仅 仅是施舍,就不会从内心深处产生真切的感激之情,而且文章也毫无韵味了。这并不是说献爱心不好,而是写散文应该追求真实,是两码事。因为 “ 善 ”与 “ 美 ” ,如果脱离了 “ 真 ” ,就会大打折扣。 10 信客 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 -诚信无私 终年跋涉,非常辛苦 -任劳任怨 11 / 12 收入微薄,生活贫穷 -待人宽容 信客身上有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待人宽容、善良厚道等优秀品质。 表达方式功能特点方法分类 记叙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议论针对事例或现象发 表见解,常用以点明主旨。摆事实、讲道理 说明对事物或事理解说,使人有所知。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 列数字等 描写细致刻画,使对象具体化、生动化。环境描写、人物描写 抒情表达内心感受、情感。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第三单元【说明文】 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掌握主要的技法。 授课时间:月日 说明文的阅读,要明确有关的知识点,把握其文体特征。 一、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 、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不同12 / 12 的类别。 1通常,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说明目的是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的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