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初一语文上第25课天上的街市导学案_第1页
2016初一语文上第25课天上的街市导学案_第2页
2016初一语文上第25课天上的街市导学案_第3页
2016初一语文上第25课天上的街市导学案_第4页
2016初一语文上第25课天上的街市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6 2016 初一语文上第 25 课天上的街市导学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盐阜中学七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执笔人审核人月日 课题天上的街市课型讲读课课时 1 学 习 目 标 1、理解诗中作者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 2、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表现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3、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的节奏感与和谐美。 课 前 预 习学 法 指 导 1、朗读感悟,感受音乐美。培养朗读能力,这是一种基础能力。 2、探究内容,理解意境美。培养信息搜索和 概括能力,达2 / 16 成同学们语文能力发展的隐性目标。 3、探究写法,领悟情感美。通过语言分析、信息整合,提高同学们的分析理解能力。 4、模仿学习,拓展思维,培养想像力,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知 识 构 建联想与想象 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两事物之间或具有因果关系或具有相似关系。由当前的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想另一件事物,都是联想(抓相似点)。如诗中由 “ 街灯 ” 联想到 “ 星星 ” 是联想。 想像:就是在原有情感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这些新形象是已积累的知觉经 过加工改造而成的(虚构)。如诗中由 “ 天上的街市 ” 想到 “ 牛郎织女的自由生活 ” 是想像。 相 关 链 接 1、作者简介 郭沫若( 1892 年 11 月 16 日 1978 年 6 月 12 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为当代著名文学、史学界3 / 16 权威人士,蜚声国际,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历史学家、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和著名的革命活动家。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 (因为他的家乡有两条河叫 沫水 和 若水 )。四川乐山人。清光绪十八年九月二十七( 1892年 11 月 16 日)生于四川省乐山县观娥乡沙湾镇。幼年入家塾读书, 1906 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 1914 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文。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医科。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 1919 年 9 月开始发表新诗。 1921 年,与郁达夫、成仿吾等组织 “ 创造社 ” 。同年 8 月,第一部诗集女神出版。 “ 皖南事变 ” 后,他写了屈原虎符等六部历史剧。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多种国家行政、科学文化方面的领导工作,同时坚持文学创作,出版了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等多部诗集等作品。他是我国新诗 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参加革命工作,三十余年,为八一南昌起义之核心人物。历任政务院副总理、全国文联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1918 年春写的牧羊哀话是他的第一篇小说。 1918 年初夏写的死的诱惑是他最早的新诗。 1919 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盘、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4 / 16 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反映了 “ 五四 ” 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 1921 年6 月,他和成 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 1923 年,他在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继续编辑创造周报和创造日。 1923 年后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倡无产阶级文学。 1926 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 1924 年到 1927 年间,他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聂嫈、卓文君。 1928 年因受蒋介石通缉,旅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的研究工作,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 1941 年皖南事变后,创作了屈原、棠棣之花、虎符、孔雀胆等历史剧和战斗诗篇战声集。建 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人民保卫世界生闰委员会委员、中日友好协会名淮会长等职。 1978 年 6 月 12 日,在北京逝世,终年 86 岁。所著甲骨文字研究、两周金文辞图录考释、金文丛考、卜辞通纂等,曾在学术界引起震动。生平著述收有郭沫若文集( 17 卷)和郭沫若全集。 1944年,郭沫若歌颂明末女军事家秦良玉咏秦良玉。他的代表作有星空女神等。 2、写作 背景 5 / 16 19211922年 ,中国处于北洋军阀混乱时期 .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 ,作者感到极大的愤怒 .从地上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 ,又联想到街灯 ,描写天上的街市 ,使人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不满地上的现实 .从而想象到牛郎和织女团聚生活 ,这里的牛郎和织女已经得到了解放 ,他们生活得很美满 .明星和街灯这回还往复的互喻 ,创造了一个充满幻想 ,诗情画意的意境 ,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知 识 预 习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缥渺()()灯笼()甚() 2、给下列各组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缥 ()漂()陈() 阵()隔()融() 茏()笼() 3、文学常识填空。 郭沫若,原名,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著名的、 、。代表作有诗集,话剧等。 4、解释下列词语。 ( 1)缥渺: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 ( 2)陈列:把物品摆出供人看。 6 / 16 ( 3)定然:必定。强调说话人的主观分析和主观看法,是书面语词。 ( 4)珍奇:稀有而珍贵。珍:宝贵的东西;奇:不常见的。 ( 5)不甚:不很、不太的意思。 ( 6)天河:银河的通称,由无数恒惺所组成,形状如一条银白色的大河。 ( 7)闲游:闲逛 ,随便走走,自由游玩。是中性词。 5、文本探究。 ( 1)诗人所想像的天上的街市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请用几个词概括一下。 ( 2)你能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出本诗是怎样的感情基调吗? ( 3)本诗 1-4 节各用了哪一种表达手段? 课 堂 探 究一、导入新课 星空以其无比的广阔和神秘,引起人们纷繁多姿的幻想,创造出众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同学们,面对星空,你想到了些7 / 16 什么呢?我们说,诗人的想象最瑰丽,那么,我国现代大诗人郭沫若又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翻到天上的街市。 作者简介(学生交流搜集 的作者生平资料及代表作品) 郭沫若( 1892 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诗人、学者。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等。 1熟悉诗歌,指导朗读请学生自己试读全诗,体会全诗的感情基调。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 2这种感情基调的诗歌应怎样朗读? 朗读时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3放录音。听完录音后,再请学生根据听录音的印象试读。老师再明确这首诗的节奏和重音的划分。 二、师生共同活动,分析、解读全诗。 (一 )讨论学习第一节诗 1教师范读第一节。 2 “ 远远的街灯明了 ” 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信息? 它表示时间是晚上,天已经黑了。 3诗人面对黑夜看到了什么呢? 登高远望,看到了暗空中无数街灯点缀其间,像是夜空中的无数明星,抬头望星空,无数明星也同样像是地上的无8 / 16 数街灯。这一书,诗人把 “ 街灯 ” 比喻成 “ 明星 ” ,又把 “ 明星 ” 比喻成 “ 街灯 ” ,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形成一种循环复沓的诗美。 4有的同学在朗读的时候,往往漏掉 “ 是 ” 字,请同学们想一想: “ 是 ” 字可有可无吗?(让学生反复朗读这句诗,寻找 语感) “ 好像 ” 后加一个 “ 是 ” 字,凑足音节,使其更舒展,同时更能表达作者赞赏的口吻。 5本节诗中有两处运用了联想,请同学们找出来,并思考联想的特征。 两处联想:街灯 明星明星 街灯 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相关事物的心理过程。 (二)讨论学习第二节诗。 1请学生个别朗读第二节诗。 2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两事物之间或具有因果联系或具有相似关系,譬如 “ 街灯 ” 和 “ 明星 ”就具有发亮相似特点。那么什么是想象?第二节诗中运用了想象吗? 使人由民间的街上有灯,而天上也有类似灯的明星,进而创造性地想到天上也应有 “ 美丽的街市 ” ,街市上应有珍奇的 “ 物品 ” ,这就是想象。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9 / 16 象的 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3是如何描绘自己的想象物的? 诗人用 “ 美丽的 ” 来形容街市,用 “ 世上没有的 ”“ 珍奇 ” 来形容物品,并用 “ 陈列 ” 一词来说明物品的繁多。 4作者极尽想象描绘这些景物的时候,语气是怎样的? 极其肯定。从 “ 定然是 ” 一词可以看出来。 5作者这样写流露出怎样的感情? 天上是那样繁华富庶,天上的生活当然是无比美好 幸福的。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三)讨论学习第三节诗。 1如果说诗的第 1、 2 节描写的是诗人想象出的静止的景物,那么,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在第三节诗中描写了什么呢? 诗人由 “ 美丽的街市 ”“ 珍奇的物品 ” 想到了天街上应该有人,有人的活动。这 “ 人 ” 就是牛郎织女,进而描写出动态的景物。 2描写的牛郎织女的命运如何?它与传说中的故事有何不同? 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是不自由的,他们受王母娘娘的专制统治。诗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理想,大胆改造了这个民间故事。在这首诗中,牛郎织女解放了, 他们生活得自由幸 3诗人这样的想象合理吗?他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改造? 10 / 16 诗人的想象是合理的。他是依据星象来想象的,因为淡淡的银河,看上去确是浅浅的,也不很宽广。作者这样写是要表达自己的理想,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对黑暗势力压迫的反抗,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四)讨论学习第四节诗。 1这一节写了什么内容? 写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天街闲游。 2本节中的 “ 闲游 ” 一词能否和上节中的 “ 来往 ” 一词互换? 不能。 “ 来往 ” 是指牛郎织女骑着牛儿雕过浅浅的天河去见织女。而在天街上悠闲地游逛,只能说 是 “ 闲游 ” ,强调 “ 悠闲 ” 。 3节诗中有个量词用得很别致,请同学们找出来。 “ 朵 ” 4换成一颗的 “ 颗 ” 不更通俗明白吗? “ 朵 ” 字说明了流星如花儿般的美丽,与牛郎织女的美好生活相映成趣。 三、总结分析全诗 1这首诗是怎样逐步展开联想和想象的? 展开的过程是:街灯(明星) 街市 物品 人 生活 2这首诗既有写实也有想象,请同学们找出来,并体会各11 / 16 自在诗中的作用。 第一节写实,后三节都是想象。写实为想象作铺垫,想象则表达了对美好的理想境界的向往。 3作者在想象的时 候,多处运用了 “ 定然有(是) ”“ 定能够 ”“ 不信 ”“ 是 ” 等极其肯定的词语,这表明什么?请同学们根据时代背景和诗人的性格、气质、诗歌风貌的特征来思考。 表明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四、请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朗读诗歌,其他学生闭上眼睛,在脑海中再现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诗人奇特的想象。 1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 诗人把繁星满天的夜空,想象为是点着无数街灯的天上街市,又改造了牛郎织女的传说,把空中的流星想象为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街上闲游,用以象征他们的生活的幸福美好,反 衬了当时社会的不安稳和人民的痛苦。 这首诗既隐含着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愤怒以及幻灭的悲哀,更寄托着作者对光明幸福的热烈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翘首企盼,表现出诗人在艰难处境中仍不失赤子之心的襟怀与品格。 2这首诗的浪漫主义色彩。 这首诗想象奇特,意象别致。缥缈夜空中的明星,竟被12 / 16 幻化为无数的街灯,甚至是牛郎织女的灯笼。诗人创造了一个比自然更完美,更生动的幻想世界,使诗作呈现浓厚的浪漫氛围。比喻生动而富有创造性。 3这首诗是在五四运动时写的,体现了郭沫若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诗人的情怀 :通过对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的再创造,描绘了一幅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图景,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自由和追求。激发人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五、课堂小结 附:板书设计 街灯(明星) 街市 物品 人 生活 联想想象 (天上的生活富庶、美好、幸福 ) 巩 固 训 练当 堂 练 习 1 “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 中 “ 定然 ”一词能否改为 “ 可能 ” ,为什么? _。 2 “ 你看 ” ,这是对 谁说?为什么不说 “ 我看 ” ?它跟下13 / 16 面哪两个字相呼应? _。 3 作者想像中的牛郎织女过着什么生活? 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过着什么生活? 这一改动,体现诗人什么意图? _。 4作者为何向往天上的街市? _。 5作者写黑 夜,是为了象征 _。 6天上的街市一诗表现主题的方法是() A对现实生活的高度概括。 B运用民间故事曲折反映现实生活。 c用象征手法。 D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民间故事作素材进行丰富想像。 7 “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 ,街灯明星互喻,天上人间辉映,你能写出一段类似的文字吗?试试看。 _ 8你知道关于月亮的 哪些传说?试展开想像:将来的某一天,假如你成了中国的宇航员,也登上了月球,见到了传说中的吴刚、嫦娥,将会 。 _ 9对本诗中心意思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14 / 16 A、作者由现实生活联想到美好的天街生活,表达了热爱生活的感情。 B、作者通过描绘天街的美好生活,告诉读者那不过是缥渺的幻想,表过了自己郁闷的感情。 c、通过天街美好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D、通过对天街美好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现实黑暗生活的逃避。 1不行,因为 “ 定然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