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扣准知识跳动的脉搏_第1页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扣准知识跳动的脉搏_第2页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扣准知识跳动的脉搏_第3页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扣准知识跳动的脉搏_第4页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扣准知识跳动的脉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扣准知识跳动的脉搏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扣准知识跳动的脉搏 江苏连云港王会敏 新课程标准整体设置了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这就要求我们站得高一些,目光远一些,从整体入手。纵观整个小学的数学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在内容体系的组织中,教材按照儿童的年龄特点,对数学知识逐步渗透,逐步拓展。这就要求我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在数学教学中落实整体知识观,扣准知识跳动的脉搏,通盘考虑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重视数学本身内容的衔接,加强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逐步渗透数学文化,并使 彼此之间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数学体系。 一、扣准知识脉搏,重视知识衔接 我们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对数学教学进行整体改革,即融知识的“质”与“量”为一体。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打破常规教法,通过关键问题的追问、求同存异的比较,使学生深刻理解了知识间的联系。 2 / 6 情景: ( 1)谁来说说除法里商不变的规律是什么? ( 2)谁来说说小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 3)谁能把除法算式写成分数形式?它们之间能添上什么符号? ( 4)谁能把小数写成分数形式? 它们之间能添上什么符号? ( 5)今天,我们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同学们想一想,分数可能会有什么基本性质?例如: 16 =( ) =( ) =( ),谁能猜想一下? ( 6)同学们都做了很多猜想,那么这些猜想是否正确呢?下面让我们来验证一下! 思考 这是一个整体数学的教学尝试。除法里商不变3 / 6 的规律、小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属于同一“质”的内容。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没有专门为了教分数基本性质进行设计,而是瞻 前顾后,整体联系,把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教学放到了和它属于同一领域的知识体系中。我们知道整体的知识是有灵魂的,当学生调动起自己知识储备,根据除法里商不变的规律和小数的基本性质而大胆对分数基本性质进行猜想时,他已经获得了一个伟大的发现(因为他已触及到了知识的内在联系)。也许学生并不清楚这种内在联系,也不能清楚地表达这种内在的联系,但学生分明已经感受到了这种内在的联系。这种采用整体知识进行教学的教学方式体现了教师对数学知识整体联系的准确把握,既使学生认识到了分数基本性质与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小数的基本性质的联系与区 别,又加深了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为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这个领域的知识(例如比的基本性质)作了铺垫。 二、扣准知识脉搏,追求学科整合 追求学科之间的整合,可以使学生在一个比较广阔的知识上获得对数学多维度、多层面的认识,获得对其他学科的真正理解,有利于学生在一个综合知识背景下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4 / 6 笔者曾经听过这样一节综合课:在教学确定位置这一课时,教材要求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一位教师 并没有让学生去认方向,而是引导学生背起了语文课本中的儿歌“早晨起床,登上山冈,面向太阳,辨别方向。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右面是南、左面是北”,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边背儿歌边表演,学生很快就能认识四个方向了。但是教师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让学生根据教室的摆设认识方向,进而认识四个不同的方向。紧接着,教师又出示了一张地图,让学生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思考 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在教师的眼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拓展空间。“确定位置”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数学问题,而是一次充满智力历险的数学 发现之旅。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度开发。当学生背诵完儿歌后,能指认出四个方向,这时,学生的体验是粗浅的。紧接着,教师又出示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图,引导学生认识地图上的方向,由于地图上的方向与生活中的方向有所不同,学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体验进一步加深。在这一旅程中,学生初步感知了位置的四个方向,了解了相关的地理知识,更感受到了数学伟大的理性力量。我想,这种理性力量一定会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烙下深深的印记。 5 / 6 三、扣准知识脉搏,需要文化润泽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 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它的任务归根结底是要促进人的发展。传授知识是促进人发展的基础,但如果缺少文化的润泽,就像一条干涸的小溪没有了雨水的滋润,这种发展也是苦涩的。因此,数学文化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学生在学校学的数学知识毕业之后若没有机会去用,一两年后很快就会忘记。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唯有深深铭刻在心中的数学精神、数学思想、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看问题的着眼点等,却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终身受益。数学文化便是数学思想、 方法、精神、观点的最好表达形式。 扣准知识跳动的脉搏,需要我们广大教师站在全局的高度上,从学生长远的利益出发,高瞻远瞩,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