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11.窃读记教学设计(人教版)_第1页
2016年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11.窃读记教学设计(人教版)_第2页
2016年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11.窃读记教学设计(人教版)_第3页
2016年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11.窃读记教学设计(人教版)_第4页
2016年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11.窃读记教学设计(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2016 年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 11.窃读记教学设计(人教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莲 山课件 m11 窃读记 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刻画人物运用的细致的复杂的心理描写。 2体会文章在谋篇布局上的技巧。 3抓住主要内容,通过品味语言,感受作者读书的艰辛。 教学重难点 1体会 “ 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 的深刻含义。 2学习本文巧妙的构思,设置悬念的写作手法。 学情分析 文章内容容易理解,但由于篇幅较长,可能给学生阅读、提炼 信息以及品味语言造成一定困难,再加上学生生活体验较浅,也可能给学生深层次理解文本造成困难,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文本的时间,调动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体验。 课时分配 1 课时 2 / 6 教学设计 (设计者: )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书不仅是一样工具,更是一种超脱凡俗的心灵寄托,一种开发人类智慧的满腔热忱,一种无与伦比的美。书,滋养着我们的血脉和骨肉,滋养着我们的灵魂和精神,滋养着我们的气质和品格,没有书的生活将黯然失色,没有书的人生将会孤苦寂寞,那么,生活中真的没有书,或者 书不能满足于我们的欲望,该怎么办?我们今天来体验林海音的窃读经历。 (板书:作者、课题 ) 二、检查预习 1读准生字音。 (幻灯片出示生字 ) 2作者介绍 林海音 (1918 2001),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生于日本大阪,3 岁随父母返台, 5 岁来到北京,在北京度过了童年与青年时期,在北京,她完成了从学生到新闻记者、从少女到为人妻母的转变,北京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 1948 年,举家迁往台湾,在台湾仍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联络了大批在台的文化界人士,提携了大量台湾的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 文学 “ 祖母级的人物 ” 。林海音对北京有着深厚的情感,城南旧事一书既是她童年生活的写照,更是当年北京平民生活的写真,也是她最具影响的3 / 6 作品。林海音以她的成就、她的为人、她的号召力,成为联接大陆与台湾文学之间的桥梁、中国与世界文坛的桥梁。她的作品被译为多种文字,她的一生荣获众多文学奖项,在1998 年 “ 第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 ” 上荣获 “ 终身成就奖 ” 。 三、速读课文,感知内容 1思考: “ 窃 ” 的含义是什么? “ 读 ” 的心理怎样? “ 记 ”的内容是什么?作者怎么 “ 记 ” 的? 提示: (1)偷偷的; (2)惧怕; (3)“ 我 ”“ 窃 ” 读时候的各种经历; (4)采用了倒叙的手法,有一波三折、悬念迭起、波澜起伏的妙处。 四、品析课文,自主体验 1作者到底慢慢积累了哪些行之有效的 “ 窃读 ” 技巧和方法呢?试着用简洁的语句分别概括出来。 提示: (1)下课后急忙赶到书店读书 (第 10 段 ); (2)到几家书店读完一本书 (第 11 段 ); (3)贴在大人身边 (第 12 段 );(4)以雨天避雨为借口 (第 13 段 ); (5)饥肠辘辘的时候以花生来充饥 (第 15 段 )。 老师总结:作者童年时代真是煞费苦心,想方设法地去阅读那些名著。 2速读书店受辱相关段落,画出相关关键词句着重品味,体会书店老板形象以及作者从走进书店到离开书店过程中4 / 6 的心情变化。 提示:书店老板:粗暴、吝啬、唯利是图; “ 我 ” 的心情:迫切、兴奋 悲愤、屈辱、仇恨。 3、这次书店受辱带给童年的作者什么感受和影响呢? 提示:第 ( ) ( )段。 老师总结:原本作者是怀着迫切兴奋的心情来到书店,但是受到了一个粗暴、吝啬、以金钱至上的老板的羞辱,结果作者怀着无奈、悲愤、仇恨的心情离开了曾经心爱的书店。这使作者尝到了世态炎凉和人情淡薄的一面。 五、合作探究,感悟人生 1 圈画出作者第二次 “ 窃读 ” 过程中的心情变化的词语,这次的 “ 窃读 ” 使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提示:恐惧、惶恐 (第 18 段 ) 快乐、激动 (第 19 段 ) 焦急、忿忿不平 (第 20 段 ) 绝望 (第 21 段 ) 慌忙、紧张 (第 22段 ) 害羞、感激、激动 (第 23 段 ) 愉快、满足 (第 25 段 ),作者由第一次的悲愤、屈辱、仇恨到现在的充满感激、感到愉快、轻松、满足。 2速读课文,理解文章中的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提示:身体的物质需求 吃饭长大。 作者的快乐源于能够与书中的人物同喜同悲,源于同伟人的对话,源于感受到书香气 ,源于从书本中吸取各种营养。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 读书长大。 5 / 6 被人关爱,被店员默默的关心和帮助,这让我认清了人世间的真善美,不再固执地仇恨人类。也让我懂得,今后我也要把这种爱传递给别人,帮助别人。 在爱里长大。 粮食哺育的是身体,书籍哺育的是灵魂,爱哺育的则是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不断追求的精神境界。 这句话画龙点睛,道出了文章的主旨,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六、与人物说话 读完这篇小说,大家有没有什么话想对小说中的人物说说呢?或者对作者有什么话说呢?大家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也来说说你的心 里话。 以 “ 读完这篇小说,我想对 说 ” 的句式说话。 结束语 在读书中学到知识,在读书中体会快乐,在读书中体会人情冷暖,在读书中感受关爱,在读书中渐渐成长!今天我们和林海音一起经历了那既快乐又惧怕的窃读生活,懂得了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读书,离不开关爱,离不开百态的社会,更离不开感恩。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篇文章的题目和作者的至理名言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