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政治教学论文:农村初中思品课植人民俗文化教育的尝试 农村初中思品课植人民俗文化教育的尝试 口陈立欣 (青田县山口镇中学,浙江青田 323900) 民俗文化,自古有之,早在两千多年前儒家著作札记淄衣中就有民俗的记载:“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慎恶御民之淫,则民不惑矣。”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的宝库。所以,对农村初中思品课教学而言,民俗文化教育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农村学校思想品德教学中利用民俗资源,可能会引起一些教师的担心: 中国民俗文化博大精深,如何运用?效果又如何?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但也不必过虑。笔者认为,只要我们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开发和利用相关民俗,弃其糟粕,扬其精华,与教材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增长民俗文化知识,提升民俗文化素养,在感受和体验民风民俗的绚丽色彩和丰富意蕴中提升对我国传统美德的认同感,增强主动传承和积极弘扬我国传统美德的责任意识和民族情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法律责任、人文与道德素质、社会责任感,从而大大丰富和拓展课程的文化、思想内涵,2 / 6 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可谓是一举多得,何乐不为?! 本文结 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就如何结合相关教学内容,开发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尝试着让学生在感受、感知、感悟民俗文化中提升综合素质谈些体会。 一、感受民俗,内化学生思想品德 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培养,往往不是哲学思辨、逻辑推理或道德说教的产物,更多的是对实际生活中大量的习俗和事象进行仿效、遵循,以及在禁忌习俗中得到的约束和回避达成的结果。因此,提倡学生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期间走上社会,广泛收集民俗文化,歌颂民族精神之根、弘扬民族精神之魂,从而为学生搭建探究的平台,使他们成为“信息加 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一点对农村学校的思品课教学显得尤其重要。这是因为,不少农村学校的学生父母外出打工、不在身边,无法时时表达对子女的亲情抚慰和生活关怀,使得对子女的尊师敬老、团结友爱、相互尊重、文明礼貌、勤俭节约等道德教育有所缺失。在现实生活中,传统道德的影响更多地是在多姿多彩的民俗事项中呈现,在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传说里流传,如能有效借鉴,既可以补充教材知识,也可以发挥德育功能。例如,在七年级“我和父母”一课教学时,笔者结合传统节日“中秋节”“重阳节”等习俗,穿插介绍了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古代 “二十四孝”故事,加强对学生3 / 6 的感恩教育,让学生感受家庭的亲情,体会父母的爱心和付出,进而孝敬父母和长辈。又如,笔者在教学“追求高雅生活”一课时,运用多媒体教学介绍“端午节”这一民俗,让学生感受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下面是课堂中的一个片段: 师:提到“端午”,除了划龙舟,你脑海里马上浮现的是什么? 生:粽子。 师:划龙舟和吃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两大习俗,那么,你知不知道端午吃粽子、划龙舟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生:从屈原的故事而 来。 师:诗云:“汨罗江上鼓声喧,争看龙船吊屈原。”每个传统节日的背后都蕴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毫不妥协的凛然正气,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与纪念。(板书:“由来”藏故事) 师:除了划龙舟和吃粽子以外,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除了课本上介绍的,你还知道哪些习俗?(学生思考后发言,略) 师:看来民俗的内容挺多挺有意思的。但很多同学的信息都是从网上或长辈那里听到的,自己并没有真正亲身经历过,是吗?老师现在就带你们一起走进 江南的一户人家,4 / 6 跟他们一起过一个地地道道的端午节。(看录像,略)通过这段录像,我们体验了我国传统节日所渗透的深厚文化底蕴,懂得了它们是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的,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文化财富。但是前阵子,老师在网上却看到这样一则关于韩国申报端午节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报道。(出示课件)听到这则消息,同学们有何感受?不妨先和小组里的同学讨论一下,再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生 1:明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却被其他国家申请为文化遗产,心里真不是个滋味。 师:是啊!作为炎黄子孙,面对这 样一个现实,心里肯定会有所触动,感到遗憾。 生 2:这件事提醒我们,要重视传统节日。 师:对!韩国申“遗”成功,为渐渐淡忘传统的我们敲响了警钟。 生 3:我们应该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继承下来,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师:端午节蕴涵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应该珍视和保护它!如今,我们高兴地看到,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都已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 5 / 6 传统节日在我国有其深厚的历史积淀,作为一种文化记忆的载体,蕴涵 了丰富的道德情感,我们要在让学生学习和感受相关民俗内容的同时,借助民俗载体有效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传播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从而使学生在民俗文化教育中潜移默化地成长,在各项活动中形成自然的伙伴关系,遵循并培养合作、分享、助人、谦让、遵从等良好的品德。 二、感知民俗,强化学生守法意识 初中思品课的法律知识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这既是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听到一些教师叹这样的苦经:“现在的孩子怎么了?”“现在的孩子真难教!”据统计,进入 2000年,青少年犯罪人数和所占比例均有大幅度提高。 2002 年北京“蓝极速”网吧纵火案,仅仅因为与网吧老板的小矛盾,两个少年竟纵火烧死 20 多人,当大火疯狂吞噬无辜的生命时,纵火者竟坐在对面的楼上谈笑凤生。 xx年,北京 4 个少年策划并绑架一名中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语言启蒙课教学设计参考
- 小学数学时间概念教学教案模板
- 房产买卖合同协议书在线模板
- 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指导
- 建筑设计项目方案投标书
- 污水厂环保管理规范及安全制度
- 微模块数据中心设计方案与实现
- 高校学生宿舍管理细则与执行方案
- 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终身责任承诺书(5篇)
- 信息技术行业IT外包服务协议
- 超声诊断在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中的应用
- 舆论导向培训课件
- 腮腺脓肿护理查房
- 保管员技师考试题及答案
- 消防自动灭火系统课件
- 本币交易员考试题库
- (2025.06.12)领导干部任前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知识考试题库(2025年度)
- 关于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 2025年安徽省农业职业技能大赛(水生物病害防治员)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华中师范大学第─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下五月高考模拟英语试卷
- 小儿烧伤的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