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论文-列宁晚年对俄国国情的再认识 .doc_第1页
马克思主义论文-列宁晚年对俄国国情的再认识 .doc_第2页
马克思主义论文-列宁晚年对俄国国情的再认识 .doc_第3页
马克思主义论文-列宁晚年对俄国国情的再认识 .doc_第4页
马克思主义论文-列宁晚年对俄国国情的再认识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论文-列宁晚年对俄国国情的再认识【英文标题】LeninsReassessmentoftheNationalConditionsofRussiainHisLaterYears【内容提要】十月革命前,列宁着重强调俄国的“帝国主义”特征,并义无反顾地领导了俄国人民争取实现社会主义的斗争。十月革命后特别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败后,列宁则更多地认识到了俄国的“半亚细亚国家”的国情,认为正是这一国情制约了俄国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列宁更进一步指出,俄国正处于相当长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作为一个特殊的过渡时期,其基本任务就是要解决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高度的工业化、现代化的任务。对俄国国情的新认识,是列宁晚年探索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依据。【英文摘要】BeforetheOctoberRevolution,LeninputemphasisonthefeaturesofimperialismofRussiaandledtheRussianpeopletostruggleforsocialism.AftertheOctoberRevolution,especiallyafterthefailureofcommunisminthewartimepolicy,LeninrealizedthenationalconditionsofRussiaasacountryofsemi-Asia,indicatingthatRussiawasinthetransitionalperiodtosocialism.Duringthisspecialperiod,thefundamentaltaskwastofulfillindustrializationandmodernization,whichothercountrieshaddoneundercapitalistconditions.Leninsreassessmentofthenationalconditionswasthebasisforprobingintothe ;waysofRussiansocialistconstructioninthelateryearsofhislife.【关键词】列宁/俄国国情/过渡时期Lenin/nationalconditionsofRussia/transitionalperiod【正文】重新认识和把握俄国的基本国情,是引起列宁晚年关于社会主义思想发生突变的根源,也是列宁晚年探索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出发点。正如列宁所说:“在纲领中,我们应当以现实的东西为出发点,我们应当以确切的东西为出发点。”1(P302)一、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对俄国国情和俄国革命道路的基本看法为了深入考察列宁晚年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简单地回顾一下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对俄国国情和俄国革命道路的探索是必要的。1905年革命爆发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召开了第三次代表大会,确立了布尔什维克对于革命的策略和路线。列宁随后写了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一书,对布尔什维克的策略和路线作了深入全面的阐述。列宁明确地指出了这场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他说:“那些对俄国来说是势在必行的政治制度方面的民主改革和社会经济方面的改革,就其本身来说,不仅不会摧毁资本主义,不仅不会摧毁资产阶级的统治,反而会第一次为资本主义的广阔、迅速的发展,即欧洲式的而不是亚洲式的发展,真正扫清基地,第一次使资产阶级这个阶级的统治成为可能。”2(P539)列宁把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明确地区分开来,但他反对割断二者之间的联系,反对“否认前后两种革命的个别枝节成分在历史上互相交错的事实”。2(P576)他说:无产阶级应该积极参加并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争取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然后,“我们将立刻由民主革命开始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并且恰恰是按照我们的力量,按照有觉悟有组织的无产阶级的力量,开始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我们主张不断革命。我们决不半途而废”。2(P634)1905年列宁把革命阶段论和革命转变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了,但他直到1916年研究帝国主义时改变其基本概念以前,从未谈论过直接的社会主义革命。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列宁的思想观点迅速发生了变化。他认为,自19世纪下半期以来,资本主义已逐步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而战争又使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主客观条件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日益成熟。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列宁又提出了在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战略计划。他明确指出,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已经完成,革命的下一步是要把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争取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正是在列宁思想的指引下,布尔什维克才毅然率领人民夺取了政权,赢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列宁之所以能够为俄国革命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是以他对俄国国情的正确分析为前提的。从投身革命斗争开始,列宁就认为,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已成必然,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俄国在这条道路上前进。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导致无产阶级革命力量的发展。1905年革命以后特别是一战时期,列宁更进一步认为,俄国资本主义已有了相当发展,“到20世纪已占了绝对优势。”3(P299)“俄国的资本主义也变成了垄断资本主义”,并有事实“明显地表明了垄断资本主义是怎样变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4(P162)在这样的物质条件下,只要无产阶级取得了政权,把一切银行和辛迪加收归国有,“就会使俄国一只脚踏进社会主义。”5(P437)与此同时,列宁也不愿过高估计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他从来也没有认为俄国已经具备了足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客观条件。列宁说:“没有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残存着这么多的旧制度,这些旧制度是与资本主义不相容的,是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是使生产者状况无限度地恶化的,而生产者不仅苦于资本主义,而且苦于资本主义的不发展”。4(P550)他还说,俄国是欧洲经济上最落后的国家,“这个国家的最新资本帝国主义,可以说被资本主义前的关系的层层密网缠绕着。”6(P801)因此,俄国革命的第一步应该是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保证资本主义自由迅速地发展,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上寻找出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途径。二月革命后,列宁发出了在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号召。他把立即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两个问题分开,指出俄国是一个小农国家,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直接“实行”社会主义的程度,但俄国又是一个中等发展程度的帝国主义国家,完全可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立即采取若干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步骤。“构成俄国革命最深刻的原因的矛盾,一方面有最落后的土地占有制和最不文明的乡村,另一方面又有最先进的工业资本主义和财政资本主义!”7(P419)这个矛盾不仅使俄国的阶级对抗日益发展,革命力量非常广泛,而且也日益地准备着俄国向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物质条件。列宁对俄国国情的科学分析,使他得出了对于俄国革命道路的正确结论,俄国革命的胜利完全证明了这一点。二、十月革命后列宁对俄国国情认识的深化十月革命前列宁虽然也认为俄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但他把策略的重心放在资本主义有相当程度的发展上,并毫不犹豫地把革命推向前进。对于俄国国情和俄国社会发展道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另一理论大师普列汉诺夫与列宁有着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俄国是个介于欧洲和落后东方之间的国家,但是根据俄国农民状况和俄国政治经济结构的分析,俄国更接近于亚洲,俄国的社会和政治结构接近于东方专制君主制的社会政治结构。所以,普氏认为,俄国应继续发展资本主义,待资本主义有了充分发展以后,再进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对于列、普之间的分歧,历史已作出了公正的评判。然而,十月革命后,列宁对俄国国情认识的着重点不得不作出重大位移。按照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的分析,所谓社会主义,就是生产资料由全社会占有,它通过广大群众的计算和监督,“整个社会将成为一个管理处,成为一个劳动平等、报酬平等的工厂。”4(P258)对于走向这样的社会制度的具体步骤和道路,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虽然也认识到了由于俄国的落后性必然会使之具有自己的特点,但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列宁毕竟还难以仔细考虑其细节,确定其成熟的方案。特别是由于1918年国内战争的爆发,苏俄被重新置于残酷的斗争环境中,布尔什维克党决定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走直接过渡道路,用最简单、最迅速直接的办法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但是,战时共产主义不仅未能使俄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反而造成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严酷的现实,使列宁逐渐发现了在俄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艰难性,他不得不重新认识俄国,对俄国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对俄国社会主义的命运进行新的反思。俄国的基本国情到底是什么?列宁在1912年就曾说过:俄国在许多重要方面无疑是一个亚洲国家,而且是一个最野蛮、最中世纪式、最落后可耻的亚洲国家。正是由于俄国的落后性,由于俄国是一个小生产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所以列宁在十月革命前认为革命的任务不是实行社会主义,而只是为过渡到社会主义采取一些步骤。十月革命后的实践使列宁进一步看到了俄国社会的落后性,他愈益认识到,俄国之所以不能实行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问题就在于我们直到今天还没有摆脱半亚细亚的不文明状态”。8(P627)在列宁去世前,他又强调指出:“俄国是个介于文明国家和初次被这次战争完全拖进文明之列的整个东方各国或欧洲以外各国之间的国家,所以俄国可能表现出而且势必表现出某些特殊性。”8(P690)俄国作为一个半亚细亚国家,这个基本国情是如何表现于俄国社会的各个领域的呢?在经济基础方面,列宁指出:俄国无论在政治制度方面或在工人政权的力量方面,比在英国或任何德国还要先进;但在文化程度方面,在施行社会主义的物质生产上的准备程度方面,却比西欧最落后的国家还要落后。因此,对于俄国来说,提出和业已开始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重大任务与物质贫苦、文化贫苦之间的脱节就成为俄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列宁认为,要在小生产占优势的状况下过渡到社会主义,“必须有一个条件现在我们对这个条件知道得很清楚。这个条件就是电气化。”8(P524)可是,俄国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来改造小生产。由俄国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俄国就不能不呈现出多种社会结构成分并存的局面。如宗法式经济、小商品生产、私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等等。而在这些社会经济成分中,宗法式经济和小商品生产占有优势。列宁认为,俄国要向社会主义过渡,就必须从这种基本的国情出发,采取一些中间的途径、方法、手段、补助方法,以便由宗法制度由小生产这些前资本主义因素过渡到社会主义。俄国的全部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在政治上层建筑领域,列宁也逐渐发现了许多问题。列宁原来认为,社会主义就是要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在政治上的特征就是实行广泛的、直接的人民管理制。然而,这样的设想从未实现过。由于俄国的落后性和严酷的国内、国际环境,俄国迅速建立了由共产党掌握政权,实行集中管理的政治体制。列宁指出,苏维埃国家政权是保卫无产阶级革命成果的工具,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有本质不同。但列宁晚年也看到了这个新的政治制度内出现和滋生着一些令人难以容忍的缺陷,他对此给予了尖锐而激烈的批评。他说,我们的国家机关不仅不是一个模范机关,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一个“很糟的国家机关”。9(P333)他还说:“国家机关的一般情形:坏极了,低于资产阶级的文化水平。”10(P610)“我们国家机关的情形,即使不令人厌恶,至少也非常可悲。”8(698)党和国家机关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一是机构臃肿,运转不灵,效率低下;二是权力过分集中,缺乏完善的监察监督体系;三是党政不分,职责不明,党的机关包办代替了政府的工作;四是存在着严重的官僚主义。在这些问题中,列宁认为官僚主义是党和国家“最大的毛病。”12(P552)他直截了当地把苏维埃国家称作“带有官僚主义弊病的工人国家”。8(P408)他在晚年告诫党和人民,“共产党员成了官僚主义者。如果说有什么东西会把我们毁掉的话,那就是这个。”11(P552)“如果不进行系统的顽强的斗争来改善国家机关,那我们一定会在社会主义的基础还没有建成以前灭亡。”4(p311)列宁认为,官僚主义有其历史根源,也有其经济根源,官僚主义实际上就是“小生产者散漫性和萎靡状态的上层建筑”。8(P527)俄国的落后性也表现在文化方面。当时的俄国是个文化极为落后的国家。按照列宁在其著作中的统计,1920年,在1000个俄国人中,只有319人识字,几乎70是文盲。这严重地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极大地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和整个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列宁由此感叹说:“这说明我们还要进行多少顽强繁重的工作,才能达到西欧一个普通文明国家的水平。这也说明,我们现在还要进行多么巨大的工作,才能在我国无产阶级已经赢得胜利的基础上真正达到某种文化水平。”8(P676)三、列宁对俄国社会所处历史发展阶段的认识列宁具体剖析了俄国的国情,并进一步对俄国社会所处历史发展阶段进行了阐述。我们知道,列宁在十月革命前曾写了国家与革命一书,书中全面继承了马克思关于未来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列宁认为,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将循序经历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这样几个发展阶段。列宁在这里首次正式地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称作社会主义社会,他对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的看法与马克思是一致的。十月革命后,列宁在表述社会主义社会时,更多地使用了“完全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建成的社会主义”、“最终胜利的巩固了的社会主义”等概念,这些概念所表述的含义是在原先看法的基础上的新的发展。由于列宁并没有改变对(完全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的看法,所以列宁认为,就俄国来说,它并不具备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俄国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将处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阶段。列宁在论粮食税及其他文章中,公开承认在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期限方面有急躁情绪,在估计期限方面有许多错误,实际期限比当时估计的要长。再也没有比产生错觉(和冲昏头脑,特别是在极高的地方)更危险的了。列宁晚年一再强调,在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准备向共产主义过渡,需要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一系列过渡阶段。”“我国的文明程度也还够不上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虽然我们已经具有做到这一点的政治前提。”8(P572)什么是过渡时期呢?列宁说,它的基本含义就是指在俄国社会内,既有资本主义的,也有社会主义的成分、部分和因素。从俄国的社会经济结构来讲,俄国的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