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低效探因及对策_第1页
文言文教学低效探因及对策_第2页
文言文教学低效探因及对策_第3页
文言文教学低效探因及对策_第4页
文言文教学低效探因及对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文言文教学低效探因及对策 作者 广东汪国军 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本)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读文言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要求降低了,篇目也减少了。近两年我省中考内容限于课本基本篇目,体现了大纲精神,从道理上讲,应该有相当理想的成绩,但结果相反,很出乎意外,请看下表: 1997 年韶关市语文中考古文阅读部分抽样统计表全题共 10 分单位名称 抽样 平均 合格率 优秀率 最 高 最低 人数 分 分 分 韶 关 市 直 各 中学 386 % % 0 市十一中学 82 % % 9 3 (上述数据来源于韶关市教研室和十一中教务处) 从试卷上反映出了初中文言文教学低效。这让人2 / 5 费解,更让人思考。为此,笔者深入课堂教学实际,总结出造成文言文教学少慢差费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 1、考试指挥棒的作用。大 纲中降低了难度, 教材作了低调处理,考试中文言文占比分不大,如下表:项目 年份 1995 年 1996年 1997 年 (120分制 ) (150分制 ) (150 分制 )考 分 14分 18 分 18 分占全卷比分 分 % 12% 12% (考分项含基础部分和阅读部分文言文考分) 一部分教师在认为文言文难教好,学生也厌学的情况下,教学 中也来个低调处理。中考复习时,在基本篇目中抽几个语段,押押宝就算了。 2、读没有到位。文言文教学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 就是少得可怜的朗读也走进误区,可以概括为四多四少:自读多,范读少;齐读多,个读少;讲前读得多,讲后读得少;纯朗读多,背诵少。这样大大削弱了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天长日久使朗读变成厌烦的、事倍功半的低效劳动。 3、满堂灌解经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常3 / 5 常出现一言堂、满堂灌、架空分析。教师自我陶醉,引经据典,逐字逐句翻译,黑板上密密麻麻,学 生昏昏欲睡、一头雾水。有的教师讲得唇焦舌敝,尽管学生上课飞书疾笔,课本的字里行间插满了密密麻麻的注解,脑袋里仍然是空白。学生的内因没有调动起来,学生被动学习,文言文的阅读水平依然不理想。 4、教学形式单一。教法呆板,课堂气氛自然压抑。 大多数教师都是沿着读 译 抄 背的思路展开,千篇一律,把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文质兼美的篇章,内容丰富多彩的教材定格成了生产流水线。这样课堂教学自然就没有情趣,没有活力。 5、对大纲要求领会不深,对教材编排体例理解不够。 大纲对初中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了解课文内容,了解的度如何确定?不少教师心中无数。加上 1 4册文言文课文单篇分散在现代文单元之中,这种对文言文低调处理的编排体例,是与文言文降低难度的要求相应的,但教师理解不足。由于受习惯定式的干扰,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很难把握,便造成文言文教学支离破碎的局面。 尤其是在文言文教学中,以读懂一篇课文为目的,不重视文言文语言知识规律的总结,不重视课外迁移。更为严重的是,根本不重视文言文的教学与现代文教学的联系,成了为教文言文而教文言文,没有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 / 5 6、市面文言文的注释资料过于泛滥。资料多,处理不好, 适得其反。这些资料不可避免地让学生产生依赖思想,上课不认真听,不注重思考,总认为资料上写着,何苦去白费劲,结果影响了学生学习文言文能力的锻炼。 纵观以上几点,文言文教学低效,关键是教师认识不足,应试教育占了主导地位,教学方法陈旧落后。如何改变低效的现状,笔者有了以下几点粗浅认识: 1、熟读成诵,注重诵读方法的四个结合。 义教教材把诵读放在突出地位,作为基本的教学方法、教学环节和一项主要的教学要求,贯穿文言文的训练体系,并对诵读训练做了有层次、有系统的安排,提高了诵读的要求,也加强了诵读指导。如不以朗读为基础,文言文教学便会落空。古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故义务教育教材特约编者张必锟先生大声疾呼要把诵读放到文言文学习的首位上来。 诵读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是目视其文,耳闻其音,心悟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是从字、词、句到段、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面到深层含义,到潜在的情味的全面感知。在反复诵读中,使人潜心涵泳,认知文字,感受声律,疏通文脉,捕获作品的艺术形象,明悟作品语言艺术,通达作品的奥妙之处,化 古人的神气为自己的神气。诵读是学生的重要阅读实践,教师的任何讲解、分5 / 5 析,都不能代替学生自己对课文的体验、感受。 只有以多读为基础,才能形成和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叶老说:古文与口头语言殊异,读文之至熟,实即学习古文之语言。(答孙文才 1963 年 1 月 15 日)读重要,读的方法尤为重要。 叶老说:教师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