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6901.1-2004 硅质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重量法测定灼烧减量》与《GB 6901.1-1986》相比,在内容上进行了更新和细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GB/T 6901.1-2004》对标准的范围做了更明确的规定,指出了本标准适用于硅质耐火材料中灼烧减量的测定,并且明确了所采用的方法为重量法。此外,新版本还增加了术语和定义部分,对于关键概念如“灼烧减量”给出了具体定义,有助于统一理解和应用。
其次,在试验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上,《GB/T 6901.1-2004》提供了更为详细的操作指导。比如,对于样品处理、称重过程以及灼烧条件等都有了更加具体的描述,这有利于提高实验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同时,也对可能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进行了说明,并给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再者,《GB/T 6901.1-2004》新增了质量保证与控制的内容,包括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要求及参与外部质量评价活动的建议,强调了通过定期参加能力验证等方式来确保检测数据可靠性的必要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文档简介
I C S 8 1 . 0 8 0一二Q 。菊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 B / T 6 9 0 1 1 -2 0 0 4 代替 G B / T 6 9 0 1 . 1 -1 9 8 6 , J目 r,巴曰 , 叫 上1 tl, 、 1,. Z1,、.1. r - J % . . L 往 反 1 , , 人 何 科 1 V罕 万 机 力 法 第 1 部分: 重量法测定灼烧减量 C h e mi c a l a n a l y s i s o f s i l i c a r e f r a c t o r i e s - P a r t 1 :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l o s s o n i g n i t i o n -G r a v me t r i c me t h o d2 0 0 4 - 0 1 - 1 9发布2 0 0 4 - 0 7 - 0 1 实施 中 华 人民 共和国 国 家质量 监督 检验 检疫总局 小 ha、 菌蓄臂秘 埔瞥Is vs IMk 丫荟发布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6 9 0 1 . 1 -2 0 0 4 前 r 勺 G B / T 6 9 0 1 硅质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分为以下1 1 个部分: 第 1 部分: 重量法测定灼烧减量; 第 2 部分: 重量一 铝蓝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硅量; 第 3 部分: 氢氟酸重量法测定二氧化硅量 ; 一 第4部分: 邻二氮杂菲光度法测定氧化铁量; 一一 第 5 部分: 铬天青 S 光度法测定氧化铝量; 第 6 部分: E D T A容量法测定氧化铝量; 第 7 部分: 二安替比林甲烷光度法测定二氧化钦量 ; 一 第 8 部分: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钙、 氧化镁量; 一 第 9 部分: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钾、 氧化钠量; 一 第 1 0部分: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锰量; 第 1 1 部分: 相蓝光度法测定五氧化二磷量。 本部分为 G B / T 6 9 0 1 的第 1 部分。 本部分代替 G B / T 6 9 0 1 . 1 -1 9 8 6 硅质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重量法测定灼烧减量 。 本部分与 G B / T 6 9 0 1 . 1 -1 9 8 6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 增加了前言、 规范性引用文件、 质量保证和控制、 试验报告各章; 一 一 对试样制备作了详细规定 , 增加了可操作性; 一 一 将“ 测定范围( 质量分数) 为0 . 1 0 % - 2 . 0 0 %” 扩展到“ 测定范围( 质量分数) 为(1 0 . 0 0 % ; 一一增加了对分析值修约位数的规定 , 并允许采用其他规定 ; 一 按 G B / T 1 . 1 - - 2 0 0 0 (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和 G B / T 2 0 0 0 1 . 4 -2 0 0 1 标准编写规则 第4 部分: 化学分析方法 的规定对结构和格式进行了调整。 本部分的附录 A是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耐火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 A C / T C 1 9 3 ) 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 : 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 山西省西小坪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 梁献雷 、 郭秋红 、 赵馄 、 张慧荣。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一一 G B / T 6 9 0 1 . 1 一1 9 8 6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 T 6 9 0 1 . 1 - 2 0 0 4 硅质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第 1 部分: 重且法测定灼烧减皿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重量法测定灼烧减量的方法 。 本部分适用于硅质耐火材料中灼烧减量的测定。测定范围( 质量分数) 为不大于 1 0 . 0 0 0 o 0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 B / T 6 9 0 1 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 然而, 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 B / T 8 1 7 0 数值修约规则 G B / T 1 0 3 2 5 定形耐火制品抽样验收规则 G B / T 1 7 6 1 7 耐火原料和不定形耐火材料取样3 原 理 试样于1 0 5 0 士5 0 灼烧至恒量, 以损失量计算灼烧减量。4 仪器4 . 1 天平( 感量0 . 1 mg ) .4 . 2 铂钳祸或瓷柑涡( 3 0 m L ) o4 . 3 自动控温干燥箱。4 . 4 高温炉 : 最高使用温度不小于 1 1 0 0 0C, 且能自动控温的箱式电炉。5 采样5 . 1 采样步骤 按G B / T 1 0 3 2 5 和G B / T 1 7 6 1 7 采集实验室样品。5 . 2 试样制备5 . 2 . 1 将实验室样品破碎至6 . 7 m m以下, 按四分法缩分至约 1 0 0 g ,5 . 2 . 2 当合同另有取样约定或由于产品形式的限制, 无法取得不小于 1 0 0 g的实验室样品时, 可以例外。5 . 2 . 3 将缩分后的样品粉碎至0 . 5 m m以下, 按四分法分成 2 份, 每份约 1 0 g , 一份加工成粒度小于0 . 0 9 0 m m的试样; 另一份作为备用样品保留。5 . 2 . 4 试样分析前应在 1 0 5 0C - 1 1 0 烘 2 h , 置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6 分析步骤6 . 1 测定次数 在重复性条件下测定 2 次。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6 9 0 1 1 -2 0 0 46 . 2 试料f 称取约 1 g 试样, 精确至0 . 1 Mg .6 . 3 测定 将试料置于已恒量( 两次灼烧称量的差值不大于0 . 2 m g ) 的增祸( 4 . 2 ) 中, 盖上盖, 并稍留缝隙, 放人高温炉中, 从低温升至1 0 5 0 士5 0 0C, 保温1 h 取出稍冷, 即放人干燥器中, 冷至室温, 称量。重复灼烧( 每次1 5 mi n ) , 称量, 直至恒量( 当灼烧减量不大于1 写时, 两次灼烧称量的差值不大于0 . 2 m g , 当灼烧减量大于 1 时, 差值不大于0 . 4 m g , 即为恒量) 。7 分析结果的计算7 . 1 灼烧减量用质量分数w( 灼烧减量) 计, 数值以表示, 按下列公式计算: w ( 灼 烧减 量) 一m , - M 2 X 1 0 0 刀 i 式中: m l 灼烧前试料和增竭的质量的数值 , 单位为克( g ) ; m 2 灼烧后试料和增竭的质量的数值, 单位为克( g ) ; m 试料的质量的数值, 单位为克( g ) .7 . 2 分析值是否有效, 首先取决于重复性条件下分析的标准物质的分析值是否与标准值一致。当标准物质的分析值与标准值之差不大于表1 所规定的允许差的0 . 7 倍时, 则试样分析值有效, 否则无效。7 . 3 当所得试样的两个有效分析值之差不大于表1 所规定的允许差时, 以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分析结果; 否则, 应按附录 A的规定进行追加分析和数据处理。7 . 4 所得结果应按G B / T 8 1 7 0 修约至二位小数; 当含量小于0 . 1 0 时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如果委托方供货合同或有关标准另有要求时, 可按要求的位数修约。8 允许差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 1 所列允许差。 表 1于讨下 州9 质,保证和控制 在重复性条件下 , 随同试样分析同类型标准物质 。1 0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委托单位; 试样名称;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 T 6 9 0 1 . 1 -2 0 0 4 分析结果,使用标准( G B / T 6 9 0 1 . 1 -2 0 0 4 ) ;与规定的分析步骤的差异( 如有必要) ;在试验中观察到的异常现象( 如有必要) ;试验 日 期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国航安全员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汽车维修技术高级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外贸销售合同4篇
- 农产品电商溯源体系构建-洞察及研究
- 跨界竞争壁垒突破-洞察及研究
- 安全素养考试题及答案
- 高利合同模板(3篇)
- 安徽会计基础试题及答案
- 汽车维修居间代理合同范本
- 公路建设项目终止及赔偿责任协议范本
- 公益性岗位业务培训课件
- 时光老人与流浪汉课件
- 政务中心面试常见问题与答案详解
- 《儿童腺病毒肺炎重症肺炎防治指南》解读课件
- 2025年高考英语新课标Ⅱ卷点评及2026备考方向 课件
- 怎样合理减肥健康教育
- 美容师(皮肤管理师)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
- 人才储备机制管理办法
- 音乐核心素养培训课件
-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高等数学Ⅱ》2025-2026学年期末试卷(A卷)
-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评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