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6160-2003 缩微摄影技术 源文件第一代银—明胶型缩微品密度规范与测量方法》是一项国家标准,主要针对使用银—明胶材料作为记录介质的第一代缩微品的制作过程中所涉及的密度控制及其测量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该标准适用于以纸张、透明片基等为载体的信息通过摄影方式转换成缩微图像时的质量管理。

在内容上,它首先明确了适用范围,并对术语和定义做了说明,确保各方对于关键概念有一致的理解。接着,标准提出了对于源文件以及最终生成的第一代缩微品的具体要求,特别是关于其光学密度值的规定,这是评价缩微品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此外,还提供了几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和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反射式密度计、透射式密度计等,并且对如何正确操作这些仪器进行了指导,旨在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与可比性。

为了帮助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本标准,在附录部分还列举了一些典型的应用案例分析,通过具体实例来展示如何根据标准要求进行实际操作。同时,也给出了不同场景下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增强了其实用性和指导意义。

整个文档结构清晰、逻辑严谨,既包含了理论知识也涵盖了实践指南,对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人员来说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3-05-14 颁布
  • 2003-12-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6160-2003缩微摄影技术源文件第一代银-明胶型缩微品密度规范与测量方法.pdf_第1页
GB-T6160-2003缩微摄影技术源文件第一代银-明胶型缩微品密度规范与测量方法.pdf_第2页
GB-T6160-2003缩微摄影技术源文件第一代银-明胶型缩微品密度规范与测量方法.pdf_第3页
GB-T6160-2003缩微摄影技术源文件第一代银-明胶型缩微品密度规范与测量方法.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6160-2003缩微摄影技术源文件第一代银-明胶型缩微品密度规范与测量方法.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 CS 3 7 . 0 8 0A 1 4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 / T 6 1 6 0 -2 0 0 3代替 G B / T 6 1 6 0 -1 9 9 5 缩微摄影技术源文件第一代银一 明胶型缩微品 密度规范与测量方法 Mi c r o g r a p h i c s -F i r s t g e n e r a t i o n s i l v e r - g e l a t i n mi c r o f o r m s o f s o u r c e d o c u me n t s -D e n s i t y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 a n d me t h o d o f me a s u r e me n t( I S O 6 2 0 0 : 1 9 9 9 , MOD)2 0 0 3 - 0 5 - 1 4发布2 0 0 3 - 1 2 - 0 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发 布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6 1 6 0 -2 0 0 3前 J一 曰 本标准修改采用I S O 6 2 0 0 : 1 9 9 9 缩微摄影技术源文件的第一代银一明胶型缩微品密度规范与测量方法)(英文版) , 本标准与I S O 6 2 0 0 : 1 9 9 9 相比, 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本标准将I S O 6 2 0 0 : 1 9 9 9 第5 章中“ 表 1 中给出的背景密度是高于片基加灰雾的密度值” 修改 为“ 其值包括片基加灰雾的密度” ; 本标准去掉I S O 6 2 0 0 : 1 9 9 9 表1 中的脚注a , 原脚注b 改为脚注a o 本标准对I S O 6 2 0 0 : 1 9 9 9 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本标准将 I S O 6 2 0 0 : 1 9 9 9 第“ 5 ” 章分为 5 . 1 , 5 . 2 和 5 . 3 ; 5 . 2 又分为 5 . 2 . 1 和 5 . 2 . 2 , 5 . 2 . 2 进 一步分为5 . 2 . 2 . 1 和5 . 2 . 2 . 2 ; 本标准将 I S O 6 2 0 0 : 1 9 9 9 表 1 中的表注的内容移到本标准的 5 . 2 . 2 . 2中。 本标准与 G B / T 6 1 6 0 -1 9 9 5 相比, 主要变化如下: 将非着色片基缩微品的片基加灰雾的密度由“ 不得超过0 . 1 6 ” 改为“ 应不高于0 . 1 0 ; 表 1 中文件类别由 5 组调整为 4 组 。 本标准由全国文献影像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C S B T S / T C 8 6 ) 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全国文献影像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一分会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肖建萍 、 孙静荣 、 刘丁君、 于连祥 、 刘培平 。 本标准于 1 9 8 5 年 6 月首次发布 , 1 9 9 5 年 1 1 月第一次修订, 本次修订为第二次修订。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6 1 6 0 -2 0 0 3引岸 旨 刁 缩微品质量宜保证所含信息清晰可读, 并适合使用。因此, 使缩微品源文件的质量符合制作缩微品的要求是十分重要的。 控制缩微品影像密度有助于确保获得高质量的效果。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6 1 6 0 -2 0 0 3 缩微 摄影 技术源 文件 第一代 银一 明胶 型缩微 品 密度 规范 与测 量方 法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缩微品漫透射视觉密度的测试方法 。根据被拍摄源文件的质量和缩微 品的制作要求 , 本标准列出了源文件的第一代银一明胶型缩微品影像密度值的控制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源文件的负像缩微 品。 本标准不适用于 G B / T 8 9 8 9 -1 9 9 8 涉及的技术图样缩微 品, 也不适用于 G B / T 1 3 9 8 4 - 1 9 9 2 涉及的重氮 胶片 、 微 浪胶 片缩微 品和 G B / T 1 7 2 9 4 - 1 9 9 8涉及 的 C OM 缩微 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 T 6 1 5 9 . 1 -2 0 0 3 缩微摄影技术词汇第 1 部分: 一般术语( I S O 6 1 9 6 - 1 : 1 9 9 3 , MO D ) G B / T 6 1 5 9 . 4 -2 0 0 3 缩微摄影技术词汇第 4 部分: 材料和包装物( I S O 6 1 9 6 - 4 : 1 9 9 8 , MO D ) G B / T 6 1 5 9 . 5 -2 0 0 0 缩微摄影技术词汇第 5部分: 影像 的质量、 可读性 和检查( e q v I S O 6 1 9 6 - 5 : 1 9 8 7 ) G B / T 6 1 5 9 . 6 -2 0 0 3 缩微摄影技术词汇第 6 部分: 设备( I S O 6 1 9 6 - 6 : 1 9 9 2 , MO D ) I S O 5 - 1 : 1 9 8 4 摄影术密度测量第1 部分: 术语、 符号、 坐标系和函数表示法 I S O 5 - 2 : 1 9 9 1 摄影术密度测量第2 部分: 透射密度的几何条件 I S O 5 - 3 ; 1 9 9 5 摄影术密度测量第3 部分: 光谱条件3 术语和定义 G B / T 6 1 5 9 . 1 -2 0 0 3 , G B / T 6 1 5 9 . 4 -2 0 0 3 , G B / T 6 1 5 9 . 5 -2 0 0 0 , G B / T 6 1 5 9 . 6 -2 0 0 3和I S O 5 - 1 : 1 9 8 4 确立的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 测f方法 密度计应符合 I S O 5 - 2 : 1 9 9 1和 I S O 5 - 3 : 1 9 9 5的要求, 适于测量标准漫透射视觉密度, 应具有0 . 5 mm -3 . 0 m m的取样孔径。 每个测量区宜具有均匀的密度 , 且完全覆盖密度计的取样孔 , 为此 , 在制作第一代缩微品时 , 可提供一个标板区用于密度测量。测量密度时 , 胶片乳剂面应朝向密度计的集光头。 密度应当是在取样影像上面测量 的。如果同一画幅的影像背景密度不均匀 , 建议在该影像 内的密度不均匀区域进行多点采样。5 密度规范5 . 1 概 述 所有规定的密度值均为标准漫透射视觉密度 。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6 1 6 0 -2 0 0 35 . 2 非普色片基缩微品的密度5 . 2 . 1 片基加灰雾的密度 非着色片基缩微品的片基加灰雾的密度应不高于 0 . 1 0 ,5 . 2 . 2 背景密度5 . 2 . 2 . 1 缩微影像背景密度应符合表1 的规定, 其值包括片基加灰雾的密度。 对于包含细线条或笔划多的复杂字符的文件, 其缩微品影像背景密度值可低于表1 规定的值, 但下限为 0 . 7 0 05 . 2 . 2 . 2 同一盘( 张) 缩微品中影像背景密度差宜尽量的小, 当拍摄一组非常均匀的高质量文件时, 其缩微影像内背景密度变化的最大范围应保持在 0 . 2 0以内; 当原件的质量不同时, 背景密度值一般按最低质量的原件控制。5 . 3 着色片基缩微品的密度 着色片基的片基加灰雾密度值因片基密度较大而常常高于 0 . 1 0 。在适 当的情况下, 其密度控制宜遵循胶片制造厂商的具体推荐值 。 表 1 背景密度文件类别文件主要特征背景密度1具有形状完好的浓黑字符和线条的有效反差大的高质量文件1 . 0 0 -1 . 5 02细线条的第一类文件, 或者线条密度较低或具有中等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