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届高三历史俄国十月革命_第1页
xx届高三历史俄国十月革命_第2页
xx届高三历史俄国十月革命_第3页
xx届高三历史俄国十月革命_第4页
xx届高三历史俄国十月革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8 XX 届高三历史俄国十月革命 第四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二讲俄国十月革命 【考点清单】 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 1)二月革命( 2)四月提纲( 3)七月事件( 4)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5)十月革命的意义 解析: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意义,是高考的相对热点;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事件,是高考的相对冷点。 掌握二月革命的时间、性质。 掌握七月事件的时间、标志。 掌握十月革命爆发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掌握十月 革命的 3 个特点(实践突破、城市中心、革命相连)十月革命的措施和意义; 比较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异同点 掌握由社会主义理论到实践的基本情况及历史意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由一国到多国;由曲折到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探索。) 【知识梳理】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条件: 2 / 18 经济:俄国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发展,但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政治:腐朽的沙皇制度占统治地位,是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俄国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国内矛盾尖锐;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 环节;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 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广大农民成为革命同盟军。 2经过: ( 1) 1917 年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资产阶级建立起临时政府。 ( 2) 1917 年 4 月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指出俄国的形势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去实行土地改革,并提出退出战争。 ( 3) 1917 年 7 月,俄军战败的消息传到彼得格勒, 50 万士兵和工人举行示威游行,临时政府镇压。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 4) 1917 年 11 月 6 日彼德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 5)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组成人民委员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 / 18 3意义: 俄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劳动人民开始实现 “ 当家作主 ” 的美好愿望;它成功地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实践,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世界: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推动了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要点透析】 1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比 较 二月革命十月革命 任务推翻封建专制的沙皇政府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性质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结果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政权并存建立第一个工兵苏维埃政府 人民委员会 影响结束了封建王朝专制统治实现社会主义性质,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特点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更名胜利;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紧密相连。 2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的根本原因、特点及胜利的原因 根本原因: 4 / 18 当时在俄国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既包括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也包括因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连连战败而激 化了的各种社会矛盾。随着社会危机的不断加深,不仅下层群众要求改变现状,就连俄国的资产阶级也想通过推翻沙皇制度,发展资本主义。这使得发生一场政治变革的条件日益成熟。俄国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俄国旧有的生产关系已经完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特别是沙皇制度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障碍。 尽管 “ 二月革命 ” 推翻了沙皇政权,但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没有解决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原因在于 “ 二月革命 ” 后,掌握实际权力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原有的国内政策,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在这种 情况下,如何选择俄国革命的前进方向,就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 特点: 它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十月革命走的是一条城市带动乡村的革命道路。这是与俄国的国情相适应的。因为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集中程度高,而且主要集中在大城市,所以在大城市中无产阶级组织性、纪律性强,力量相对强大,这就为革命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俄国革命中5 / 18 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非常迅速,这也是由俄国特殊国情决定的。俄国资产阶级 力量弱小,不能把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成果,无产阶级相对强大,无产阶级领导革命继续前进,进入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它经历了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 胜利原因: (1)客观原因: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 一战一方面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俄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另一方面各帝国主义国家大多卷入了战争,也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俄国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后,俄国反动军队集中于前线,后方力量薄弱。 (2)主观原因: 革命得 到人民的支持;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及时通过政治、经济、外交措施来巩固政权; 各国无产阶级的支援; 革命军队的英勇作战。 2中俄两国革命道路的比较 ( 1)中俄两国革命道路的最本质的不同点:俄国走的是工人阶级武装首先夺取中心城市,革命势力由城市向农村扩6 / 18 展,最后取得全国胜利;而中国走的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 2)造成差别的根本原因是两国的国情不同: 俄国在革命前是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组织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已 经是帝国主义国家,资本主义较中国发达,革命的主力是工人、士兵,多集中在大城市;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决策;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使俄国国内各种矛盾激化,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临时政府前线失利,后方空虚,城市成为革命的爆发地。 而中国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地方割据严重,农村成为反动势力统治最薄弱的环节;中国是农业国,无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但广大农民与无产阶级有着天然的联系,是革命的同盟军;由于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低,无产阶级虽发展壮大,但相对于城市中的反动势力来说,力量较 小。中国的反动势力集中在城市,而农村反革命势力薄弱,特别是像井冈山那样处于三省交界的地区,各省的反动势力都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去对付。所以,井冈山根据地才能存在和发展壮大。 认识:无产阶级革命是以暴力为基础的,走什么样的道路则根据各国的国情决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 7 / 18 4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规律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呈现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变成现实,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由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的发展规律,同时也出现了曲折。 ( 1)由空想到科学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 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天才的设想。 19 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科学理论, 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 2)由理论到实践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传播,社会主义运动迅速蓬勃发展起来。 1871 年法国爆发了巴黎公社武装起义建立了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权。社会主义以由理论发展到实践。 ( 3)由理 想变现实 共产党宣言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 1917 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8 / 18 ( 4)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 二战后,东欧出现了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八个社会主义国家,亚洲也出现了中国、朝鲜、越南、蒙古四个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地跨欧亚的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由一国胜利发展到多国胜利。 ( 5)由一种模式发展到多种模式 社会主义制度诞生后,相当 长的时间内主要是苏联模式的,各国也纷纷效仿。但由于苏联模式的弊端以及与各国国情的不符,其他国家力图通过改革突破这一模式,主要出现了南斯拉夫、中国两种模式。实践证明苏联模式、南斯拉夫模式是失败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真题再现】 1( 07 年高考上海历史) 31列宁晚年在总结十月革命经验是说: “ 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 ,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办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 ” 这一 “ 不同的办法 ” 是 A进行全面的改革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建立 苏维埃政权 【答案】 D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史料的分析和概括能力。由于是对十月革命成功经验的介绍, A、 B、 c 项明显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是 D。 9 / 18 .( 08 北京文综)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出现过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标志这一局面结束的事件是() A、二月革命的发生 B、四月提纲的提出 c、七月事件的发生 D、十月革命的胜利 【答案】 c 【解析】七月事件发生后,政权完全转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手中,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故答案为 c 项。 .( 08 广东文科基础)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 A、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B、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 c、第一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暴力革命理论 D、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 D 【解析】 A 项的标志是 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 项的标志是巴黎公社;在 c 项和 D 项的表述中, D 项比较符合当时俄国历史发展的特点。 ( 09 年浙江卷) 21.下列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作的作品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 共产党宣言用剩余价值学说, 论证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 10 / 18 十月革命的胜利推翻了统治俄国 300 多年的罗曼若夫王朝,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出了 “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 的伟大号召 【答案】 D 【解析】考察学生对史实的记忆。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作的作品是神圣家族;阐述剩余价值学说的是资本论;推翻了罗曼洛夫王朝的是二月革命; “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 源自共产党宣言,此书是马恩两人合作的成果。 .( 09 年福建文综) 21 1917 年 11 月 8 日,中国驻俄记者刘镜人致电北京政府外交部: “ 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委员会下令,凡政府命令未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 ” 电文中的 “ 广义派 ” 、 “ 政府 ” 分别指() A俄国共产党沙皇政府 B俄国共产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布尔什维克党沙皇政府 D布尔什维克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答案】 D 【解析】材料显然反映的是俄国十月革命,故容易判断 “ 广义派 ” 、 “ 政府 ” 分别指布尔什维克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名师心得】 一、易错知识点 11 / 18 俄国的二月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只是推翻了沙皇统治,是十月 革命的开端和准备,而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二、方法点拨 第一,多角度地理解国际工人运动的影响。从横向上整合学科知识,首先国际工人运动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催生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其次,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完善民主制度;再次,志愿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第二,本讲不是高考的热点,所涉及的高考试题较少,以选择题为主,分值相对较低,属于高考多年的冷点。专题内综合的试题较多,如:比较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的异同,分析两者的继承性和发展性。专题外的综合点主要有:国际工人运动与中国 史相联系,说明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与苏俄(苏联)的关系。 【考点演练】 一、选择题 、(扬州期末调研)美国记者约翰 里德根据自己在十月革命的亲身经历,撰写了震撼世界的十天。他在书中写道: “ 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单纯而又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 ” 下列布尔什维克党颁布的措施最符合当时人民愿望的 A.和平法令 B.布尔什维克颁布四月提纲 12 / 18 c.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D.布尔什维克颁布土地法令 、(龙岩一中 XX-XX 学年第一学段高三历史(模块 )考试)全球通史中写道: “ 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 这里所说的 “ 第二次革命 ” 的直接目的是() 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巩固苏维埃政权 、(福州八中 XX XX 学年度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查)列宁在二月革命以后回到俄国,并发表了重要演说。一位支持者在整理他的这一演说的内容时共列举了四条,其中错 误的是 A要坚决以革命的方式推翻沙皇统治 B无产阶级需要夺取政权 c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D提出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 (莆田一中 XX XX 学年度上学期第一学段高三历史科试卷 )XX 年俄罗斯政府首次在苏联解体后举办了庆祝十月革命的阅兵式。你认为俄罗斯重新庆祝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应该是() A俄罗斯要回归社会主义道路 B俄罗斯要向社会主义国家表示友好关系 c俄罗斯人对十月革命的认识实现了思想统一 13 / 18 D十月革命在俄国的历史发展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事件 .(金山中学 XX XX 学年第一学期摸底考 试历史试题)一部影片有一组镜头:夜色中,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首都的一座宫邸,从停在不远处河面上的战舰传来隆隆炮声;人流很快冲垮了守卫部队设立的防线,宫邸沉重的大门在起义者的呼喊中缓缓打开。这组镜头所取材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年英国的伦敦年法国的巴黎 年俄国的彼得堡年中国的南京 .(福建师大附中 XX XX 学年高三第一学期第一学段检测) 1872 年在共产党宣言发表 24 周年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宣言原理的实际运用 “ 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 。下列能说明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俄国取得十 月革命的胜利 中国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十月革命胜利后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 B c D 7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取胜的社会主义革命 B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D推动了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14 / 18 二、非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4-1917 年间,俄国有一千五百多万人被强征入伍;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工厂,工人们每天被迫 工作十小时以上。物价飞涨,工人实际收入不断下降。截至 1917 年 3月,俄国约有一百五十万人死于战争,四百多万人伤残。 材料二、 1917 年 3 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革命犹如火山爆发,在短短几天之内就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 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这次革命历史上称为 “ 二月革命 ” 。 材料三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 土地法令 材料四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用的方法是和平的方法。对于这种方法,过去在共产党内和共产党外,都有许多人表示怀疑。 在我国的条件下,用和平的方法,即用说服教育的方法,不但可以改 变个体的所有制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而且可以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 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 1956年 1 月 25 日)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指出俄国参加了什么战争?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内在联系? 15 / 18 ( 2) “ 二月革命 ” 的性质是什么?革命后,俄国的政治形势有何突出特点?同时,俄国人民所特别关心的最基本的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这又引发了什么革命?这场革命的性质如何? ()十月革命后,苏俄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消灭私有制的? ()新 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采用什么方式来消灭私有制?有何作用? ()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16 分 )XX 年俄罗斯在中国举办 “ 俄罗斯年 ” , XX年中国在俄罗斯举办 “ 中国年 ” 。互办 “ 国家年 ” 是中俄元首为了确保中俄关系长期稳定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俄关系史上的创举。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同答问题。 材料一: “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 ” 马克思、恩格斯在 19 世纪中期写下了这句名言,创立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 1) “ 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 ” 是指什么理论?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 分) 16 / 18 材料二: XX 年 11 月 7 日,近万名俄罗斯共产党员及支持者手擎着红旗和绘有镰刀斧头的党旗。举着 “ 你好,社会主义革命 ” 的标语牌,在莫斯科市中心的马克思广场集会,纪念俄国十月革命 90 周年。 ( 2)你能说出图中被高举的画像中的两位人物是谁吗 ?(2分 )集会为什么高举他们的画像 ?(2 分 ) 材料三: 1949 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举行中苏会议。 1950 年初,中苏双方在友好平等的基础上签订了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国一方如果受到第三国的侵略,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它援助。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巩固两国间的经济和文化关系,彼此给予经济援助。 摘自国际条约集 ( 3)根据材料三,概括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关系的主要特点。它对刚成立的新中国产生了怎样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