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7998-1987 铝合金晶间腐蚀测定方法》是一项国家标准,主要针对铝合金材料在特定条件下是否会发生晶间腐蚀这一现象提供了测试方法。该标准适用于评估铝合金制品(如板材、型材等)的耐晶间腐蚀性能。根据此标准,进行试验时需要遵循一系列严格的操作步骤。
首先,在样品准备阶段,要求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并确保其表面清洁无污染。对于不同类型的铝合金材料,可能还需要进行预处理以去除表面氧化层或其它覆盖物。
其次,将处理好的试样置于含有硝酸和氟化氢铵溶液的混合液中浸泡一定时间。这个过程模拟了实际使用环境中可能导致晶间腐蚀发生的条件。通过调整浸泡时间和溶液浓度可以改变腐蚀程度,从而更好地观察到不同条件下铝合金的表现差异。
接着,完成浸泡后需对试样进行清洗并干燥。之后采用显微镜检查法或其他适当的技术手段来观察试样的微观结构变化,特别是晶界区域是否有明显的腐蚀迹象出现。此外,还应记录下任何可见的宏观缺陷如裂纹、孔洞等。
最后,依据观察结果以及相关数据对比分析,判断被测铝合金材料是否具有良好的抗晶间腐蚀能力。如果发现有显著的晶间腐蚀现象,则说明该种铝合金可能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在某些特殊环境下使用时可能会受到限制。
整个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规定执行每一步骤,并且保持实验室环境稳定可控,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文档简介
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铝合金晶间腐蚀测定方法UDC 曰二76 : : 胜0 . 1 8 6G B 7 9 8 8一 8 7T h e me t h o d f o r d e t e r mi n i n g t h ei n t e r g r a n u l a rcorr osi ono f a l u mi n i u m a l l o y 本标准适用于含铜铝合金、铝一 镁合金材料及其制品的晶间腐蚀检查和晶间腐蚀敏感性的测定。1 术语 1 . 1 晶间腐蚀检查:指直接检查材料或制品受检部位的晶间腐蚀情况。 1 . 2 晶间腐蚀敏感性测定:指对试样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试验后,检查其晶间腐蚀程度。2 方法原理 本方法是在氯化钠溶液中,加人过氧化氢或盐酸,增强晶间腐蚀时的阴极去极化作用,使晶 间腐蚀加 速。腐蚀后的试样, 借金相显微镜检查并测量其 腐蚀深度。3 试剂、 仪器 3 . 1 试剂 3 . 1 . 1 过氧化 氢 ( 3 0 %,化学纯) 。 3 . 1 . 2 盐酸 ( 3 6 0 0 - 3 8 %,化学纯) 。 3 . 1 . 3 氢氧化钠溶液 ( 1 0 %) , 3 . 1 . 4 硝酸溶液 ( 3 0 %) , 3 . 1 . 5 氯化钠溶液。 3 . 1 . 5 . 1 称取氯化钠 ( 化学纯)5 7 g 于烧杯中,加1 L水 ( 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混匀。 3 . 1 . 5 . 2 氯化钠溶液 ( 3%) 。 3 . 1 . 6 有机溶剂 ( 汽油、乙醇、丙 酮等) 。 a . 2 仪器 3 . 2 . 1 金相显微镜。 3 . 2 . 2 抛光机。4 试样取样部位:从具有代表性的部位取样。试样规格: 按图1 规定截取试样。取样数徽 :每 组平行试样3 5 个。.,.仙 .-母月,.峪5 试验步骤 5 . 1 试样预处理 5 . 1 . , 试 样用塑料线拴挂。 5 . 1 . 2 无包铝试样:用有机溶剂 ( 3 . 1 . 6 ) 擦净表面油污; 在室温下浸人氢氧化钠溶液 ( 3 . 1 . 3)中腐蚀5 一1 5 m i n 。 取出,用水洗净,浸人硝酸溶液 ( 3 . 1 . 4 )中,直至表面光洁,用水洗净, 备用。 5 . 1 . 3 包 铝试 样: 按5 . 1 . 2 程序处理, 但处 理时 间以 去除产品技术条 件规定的包 铝层厚度的两 倍为中国有色 金属工业总公司1 9 8 7 一 0 1 - 2 7 批准1 9 8 8 - 0 3 - 0 1 实施C日 T O O $一 ST准。如果仍残留包铝层,试样作废。 5 . 2 腐蚀试验 5 . 2 . 1 试验条件 5 . 2 . 1 . 1 面容比:小于2 d m 2 / L。 5 . 2 . 1 . 2 试脸温度:3 5 1 2。 5 . 2 . 1 . 3 试验时I司:在N a C l 一 H Z O Z 溶液中试验6 h ,在N a CI 一 H C I 溶液中试验2 4 h o 5 . 2 . 1 . 4 不同合金不能放入同一容器,试 样不要相互接触。 5 . 2 . 2 试验溶液 5 . 2 . 2 . 1 含 铜铝合金采用N a C 卜H 2 0 2 溶液: 量取氯化钠溶液( 3 . 1 . 5 . 1 ) 倒人玻璃容器, 按每升溶液含l o m l 过氧化 氢的量, 将过氧化氢 ( 3 . 1 . 1 ) 加人氯化钠溶液 ( 3 . 1 . 5 . 1 ) , 混匀, 应立即放人试样。 5 . 2 . 2 . 2 铝一 镁合金采用N a C l - H C I 溶液: 量取抓化钠溶液 ( 3 . 1 . 5 . 2 ) 倒人玻璃容器, 按每升溶液含1 0 . 1 盐酸的量, 将盐酸 ( 3 . 1 . 2 )加人氯化 钠溶液 ( 3 . 1 . 5 . 2 ) t 混匀 。 5 . 2 . 3 试验终止,取出试样,用水洗净,吹干。 5 . 3 显微观测 5 . 3 . 1 晶间腐蚀敏感性测定 5 . 3 . 1 . , 腐蚀后的试样,于垂直材料主变形方向的一端切去约5 m m。 5 . 3 . 1 . 2 试样断面按金相试样制备方法磨制和抛光 ( 防止倒角) ,不经浸蚀, 放大 1 0 0 一5 0 0倍检查,如有网状晶界出现则为晶间腐蚀 ( 如图2 所示) ,侧量其晶间腐蚀最大深度。 5 . 3 . 2 晶间腐蚀检查 5 . 3 . 2 . 1 .需晶间腐蚀检查的试样 ( 不经腐蚀试验)按5 . 3 . 1 . 2 进行。 5 . 3 . 2 . 2 在不允许取样的情况下, 可在欲检表面直接打磨、 抛光,用携带式金相 显微镜检查有无晶间腐蚀 。 A, 价 叹加管材( B) 价 2 0 管材( C板, 依 型或16 4 0 棒材 0) 价 (巧钱、 仰材( E) 0 巧-4 0 仲材图 1 晶间腐蚀试样规格GB T 二 8一 . 7 、一、,.,图 2 典型的晶间腐蚀照片6 结果表示 试验结果按下表评定。晶间腐蚀等级表级别1z345晶间腐蚀最大深度 m m 0一0 . 0 1, 0 . 0 1 -0 . 0 30 . 0 3 -0 . 1 0?0 . 1 -0 . 3?0 3了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 下 内容: 8 . 本标准号。 七 . 有关试样情况,如合金牌号、热处理状态等。 C . 注明晶间腐蚀的等级和分布情况,必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