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6981-2003 硬包装容器透湿度试验方法》与《GB 6981-1986》相比,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修订和完善。首先,《GB/T 6981-2003》对标准的适用范围做出了更加明确的规定,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硬质包装材料及其制成的容器,包括但不限于塑料、金属和玻璃等材质,而不仅仅是针对特定种类的包装材料。其次,新版本增加了对于试验环境条件的具体要求,比如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控制精度有了更严格的标准,这有助于提高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此外,《GB/T 6981-2003》还详细描述了不同测试方法的操作步骤和技术参数,如杯式法(Cup Method)、重量损失法(Gravimetric Method)以及传感器法(Sensor Method),并给出了每种方法适用的情况及优缺点分析。同时,对于样品准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也给予了指导,例如如何正确地密封试样以避免外界因素干扰实验准确性。另外,该标准还强调了数据处理的重要性,提供了计算公式来帮助使用者准确地评估材料或容器的水蒸气透过性能,并且引入了质量保证措施,确保整个测试流程符合科学规范。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3-11-04 颁布
- 2004-05-01 实施
©正版授权




文档简介
I C S 5 5A 8 21 40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 / T 6 9 8 1 -2 0 0 3代替 G B / T 6 9 8 1 -1 9 8 6硬 包装容器 透湿度试 验方 法T e s t me t h o d s f o r w a t e r v a p o r t r a n s m i s s i o n o f r i g i d c o n t a i n e r s2 0 0 3 - 1 1 - 0 4发布2 0 0 4 - 0 5 - 0 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发 布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6 9 8 1 -2 0 0 3o il舀 本标准是对 G B / T 6 9 8 1 - - 1 9 8 6 硬包装容器透温度试验方法 的修订。与 G B / T 6 9 8 1 -1 9 8 6 相比,技术内容做了如下变动: 标准本文格式按 G B / T 1 . 1 -2 0 0 0 版的要求进行了修改; 一 增加了“ 仲裁试验” 一节 ; 一 一 调整了“ 试验条件” 和“ 试验程序” 内容所在章节 。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 起, 代替G B / T 6 9 8 1 - - 1 9 8 6 0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机械科学研究院归 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 机械科学研究院、 国机集团广州电器科学研究所、 国家进 出口产品包装检测中心、 福建省建wt市裕华木业有限公司、 常州中化勤丰塑料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李雪龙、 彭坚、 刘金风 、 曾裕强、 顾桃松。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一一 GB / T 6 9 8 1 一 1 9 8 6 。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6 9 8 1 -2 0 0 3硬 包 装 容器 透 湿 度 试 验 方 法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重量较轻的硬质包装容器透湿度的测定。本标准适用于硬质包装容器在单项或多项的运输包装件试验后的透湿度测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 日 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 T 4 1 2 2 . 1 包装术语基础3 术语与定义 G B / T 4 1 2 2 . 1 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 1 硬包装容器的透湿度 w a t e r v a p o r t r a n s m i s s i o n o f r i g id c o n t a i n e r s 在规定的湿热试验大气条件和时间下, 测试侵人内部空气保持干燥状态的硬质包装容器内的水蒸气量。单位是g / m 2 d o3 . 2 湿热试验大气条件h o t h a m i d in g t e s t a t m o s h e r e c o n d i t io n 相对湿度保持在 8 8 0 c 9 2 0 o , 同时温度保持在 4 0 士1 的恒定湿热试验空气条件。4 试 验 目的4 . 24 . 34. 4评价或筛选包装容器所用的材料 、 结构和工艺措施的优劣。比较不同类型包装容器的防潮性能。确定特殊类型产品专用硬包装容器防潮措施的适宜性。用来确定包装容器防潮性能要求的指标及控制方法等。5 试验设 备5 . 1 试验箱( 室)5 . 1 . 1 试验箱( 室) 内应配置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和测量装置 , 用以控制和观测箱 ( 室) 内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5 . 1 . 2 试验箱( 室) 工作空间空气的相对湿度和温度条件应能保持在规定的条件范围内, 并在受试样周围持续不断地循环。同时, 在试验期间不应在样品上出现凝露现象。5 . 1 . 3 试验箱( 室) 内的冷凝水要不断地排出, 排 出的冷凝水未经纯化处理前, 不得再作为湿源的水使用。5 . 1 . 4 应保证试验箱( 室) 工作空间中的温、 湿度均匀, 并尽可能和控制点的数值相一致。5 . 1 . 5 试验箱( 室) 顶部和壁上的凝结水 , 不得滴落在试样上 。5 . 2 称,天平 天平的灵敏度可为1 9以内或产品质量千分之一以上的, 选两者中灵敏度较高的。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6 9 8 1 -2 0 0 35 . 3 干燥剂贮器或称里瓶 称量瓶宜使用深 2 0 m m-4 0 m m 的、 不吸湿的、 带密封盖的容器, 以便把干燥剂放人其 中, 然后再放人包装容器内进行试验。 干燥 剂贮器亦 可用作称量 贮器 。可用质量 较轻 的、 带盖的塑料 容器或玻璃 容器 。6 试样6 . 1 试样应具有代表性, 并且是与实际使用相同的方法密封了的典型硬质包装容器。6 . 2 当试样是用来确定其透湿度的性能时, 用干燥剂作为吸收水蒸气的介质。当试验 目的是确定特殊产品包装容器的适宜性时 , 则可用产品( 干燥的) 来代替干燥剂, 这时应将试验容器装填到实际使用的容量 。6 . 3 干燥剂的放置量 试样中应放置足够的干燥剂, 以保持容器内部处于干燥状态。6 . 4 干燥剂的要求 应使用对水有强亲和力和高干燥效率的, 在吸收大量水份后仍具有低的水蒸气压。适宜使用的 卜燥剂有细孔硅胶 和无水氯化钙 等。干燥剂应是颗粒状 的或小 团块状 的, 使 用时筛 去颗粒 直径小于6 0 0 u m ( 3 0 号筛) 的粉末不用。6 . 5 干燥剂的处理条件 细孔硅胶在 1 5 0 下干燥时间不少于 5 h ; 无水氯化钙在 2 0 0 下于燥时间不少于 2 4 h o 干 燥时干燥剂的放置厚度不应超过 2 5 m m,6 . 6 每次试验 , 同一型式和尺寸的试样的数量不得少于 2 个。7 试 验条件7 . 1 常规试验 : 温度 4 0 士1 0C, 相对湿度 9 0 士2 0 0 07 . 2 仲裁试验 : 温度 4 0 士0 . 5 0C, 相对湿度 9 0 0 0 士1 肠。7 . 3 合同另有规定的除外。8 试验 程序8 . 1 可重复密封的硬质包装容器的试验程序8 . 1 . 1 将适量的干燥剂放人一个或多个贮器( 或称量瓶) 内, 并将其放在试样的中心处 , 必要时可使用不吸湿的支撑物支撑。8 . 1 . 2 干燥剂可装人金属网、 纤维纸或细布袋内; 也可装人其他不吸收水汽的贮器内, 放人的深度应不少于 1 5 m m, 不大于 2 5 m m。当放人试样内时应将贮器盖取去, 然后密封试样 。8 . 1 . 3 使用两个或多个于燥剂贮器的原则是: a ) 根据称量天平的最大称量, 当单个贮器装之十燥剂量超过该最大称量时; b ) 于燥剂在试样 内暴露的面积应不少于试样最大截面积的 1 0 0 0 , 当单个贮器内干燥剂的暴露面 积小于它时 ; c ) 根据千燥剂的使用量 , 当单个贮器容纳不了时。8 . 1 . 4 试验时的操作程序:8 . 1 . 4 . 1 将适量干燥剂贮器放人试样 内, 密封容器, 放人试验箱( 室) , 使之缓慢预热到 4 0 0 C, 然后进行规定条件的试验。8 . 1 . 4 . 2 湿热试验 , 将预热了的试样立即转人湿热试验箱( 室) 内( 若原来的湿热试验箱( 室) 内预热的,则开始加湿) 。以 7 . 1 规定的湿热空气条件在试样周围不断的 自由循环, 对试样进行持续试验。8 . 1 . 4 . 3 取 出称量的操作程序是: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6 9 8 1 -2 0 0 3 a ) 对使用称量贮器( 或称量瓶) 装干燥剂试验时, 是从试验箱( 室) 中取出试样, 打开试样( 包装容 器) , 盖上称量贮器的盖 , 取出称量贮器。然后封闭包装容器, 以防外界潮气侵人。对装干燥剂 的称量贮器称量 , 打开试样 , 再把称量贮器放 回试验样品内, 取去贮器的盖, 重新密封试样, 并 迅速地将其放回试验箱( 室) 内继续进行试验和定期重复称量。 b ) 对使用金属网、 纤维纸或细布袋装干燥剂试验时, 是从试验箱中取出试样, 打开试样 , 取 出装 干燥剂的网袋, 放人称量贮器中, 并盖上盖, 封闭包装容器。对装干燥剂的称量贮器称重。打 开试样 , 从称量贮器中取出干燥剂网袋再放人试样 中, 重新封闭试样, 并迅速地将其放回试验 箱( 室) 内继续进行试验和定期重复称量。8 . 1 . 5 在适当的间隔时间定期取 出称量贮器进行称量。记录增量随时间的变化 , 并作出其间的关系图, 试验时间必须持续到获得至少有三个连续测试点成一直线时止, 曲线这部分直线 的斜率 , 即为该包装容器稳定增量速率期间的透湿度值。8 . 1 . 6 试验的精确度会因过多频繁地称量而受到影响。各类容器标准应根据容器透湿度的大小 自行确定合适的称量间隔时间, 推荐采用下列间隔时间: 对具有高透湿度的包装容器, 推荐最小称重间隔时间为 2 d - 3 d ; 对具有低透湿度的包装容器 , 推荐 1 5 d -3 0 d 称量一次。8 . 1 . 7 试样在称重处允许滞留放置时间为 1 h , 使温度适 当平衡; 取出试验箱( 室) 外的时间, 每次不得超 过 3 h o8 . 1 . 8 若用实际产品来代替干燥剂进行试验时, 不一定会得到恒定的增量速率。对其进行试验时, 应在试验开始前测定其最初的含水量或干燥产品的重量 , 然后将密封好的试样放在湿热试验箱( 室) 中试验一预定的时间( 通常为 3 0 d ) 。然后取出, 测出试验结束时产品的平均含水量或其重量 , 从试验前后所测得的两次含水量或重量, 即可求得该期间的透湿度值。8 . 2 不可重复密封的硬质包装容器的试验程序8 . 2 . 1 当用特殊产品装填包装容器来考核容器的抗潮性能时, 应按 8 . 1 . 8的方法来确定包装容器的透湿度 。8 . 2 . 2 对在其内使用干燥剂 , 并要按 8 . 1 . 5 精确称量的不可重复密封的包装容器, 应在需进行试验的包装容器的一个侧 面或顶部, 切割一个大小能由此放人和取出干燥 剂贮器 的开孔。在试验时, 应按8 . 1 . 1 - 8 . 1 . 3 的方法将装干燥剂的贮器( 或称量瓶) 放人试样内, 并应该开孔做成可重复打开和重新封闭的 。8 . 2 . 2 . 1 人工封闭开孔的方法是: 用一块与开孔形状相同, 尺寸较大些的不透湿的金属薄板或塑料薄板平贴于开孔四周 , 用石蜡或沱打料将其密封, 并保证在整个试验期间密封良好。8 . 2 . 2 . 2 密封用的石蜡, 可用高温医用石蜡。封泥可用一般的橡胶封泥, 如丁基橡胶封泥 。8 . 2 . 3 试验时的操作程序是 : 将干燥剂贮器放人试样内, 按 8 . 2 . 2 . 1 的方法将容器密封起来。放人试验箱( 室) 缓慢地预热到 4 0 0C, 然后进行湿热试验 , 在适 当的时间间隔( 见 8 . 1 . 6 ) 对试样进行合理的称 量 。8 . 2 . 3 . 1 预热处理和湿热试验按 8 . 1 . 4 . 1 和 8 . 1 . 4 . 2 进行。8 . 2 . 3 . 2 称量时先取出试样 , 打开孔盖 , 盖上干燥剂贮器( 或称量瓶) 盖。后取出, 临时封闭开孔 , 将贮器称量。打开试样开孔, 将贮器放人 , 取出贮器盖, 密封试样 , 放入试验箱( 室) 继续进行试验。并以适当的间隔时间重复进行称量, 试验持续到如 8 . 1 . 5 所建立的恒定增量速率时止。 注: 在试验过程中, 若发现称量贮器( 或称量瓶) 内干燥剂明显受潮时, 可将干燥剂进行更换后继续进行试验。但对 所更换的干燥剂应在投试前准确地称得其重量。9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各项内容: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J T 6 9 8 1 -2 0 0 3硬包装容器的防潮阻隔层材料、 结构、 衬垫及密封工艺等资料的说明;采用的试验方法的说明 ;使用干燥剂的品种和数量, 或使用产品时的情况说明, 包括其投试前的含水量与测定方法;试样的数量;当试验箱( 室) 中的温湿度条件不符合本试验条件的规定时, 其最大变化范围与经历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广告活动策划与实施的成功因素试题及答案
- 医学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心理学电大试题及答案
- 如何通过考试提升检验员综合素质试题及答案
- 中考摸底测试题及答案
- 春游助教面试题及答案
- 了解纺织品检验员应具备的专业素养试题及答案
- 油漆工初级试题及答案
- 助理广告师考试品牌个性与用户信任的关系试题及答案
- 广告设计师职场挑战试题及答案
- 西班牙文化概况
- 桩侧摩阻力ppt(图文丰富共28)
- 预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2
- 幕墙材料运输方案
-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鼓号队》
- 云南省饮用水生产企业名录534家
- 9E燃机系统培训演3.25
-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PPT课件
- 脊髓损伤康复评定治疗PPT课件
- 啤酒贴标机毕业设计论文
- 无砟轨道底座板首件施工总结(最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