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3472-1992是一项关于BMX儿童自行车安全要求的国家标准,旨在确保此类产品在设计、制造及使用过程中符合基本的安全与性能标准,保护儿童使用者的安全。该标准具体涵盖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
机械安全要求:规定了自行车各部件如车架、前叉、车把、鞍座、脚踏、链条罩等的强度、稳定性及耐久性要求,以防止在正常使用或合理可预见的滥用情况下发生断裂、变形等危险情况。
-
锐利边缘与突出部分:要求消除或防护所有可能造成割伤、戳伤的锐边和突出部件,确保儿童在接触或摔倒时不会受到额外伤害。
-
制动系统:规定了制动装置的有效性与可靠性标准,确保自行车能在合理距离内平稳、迅速地停止,同时要求制动操作简单,适合儿童使用能力。
-
链条传动保护:要求安装适当的链条罩或其他防护措施,以防儿童的手指或其他部位被链条或齿轮夹伤。
-
轮胎与轮辋:对轮胎的尺寸、材质及气压有明确要求,确保行驶稳定性和安全性;轮辋需足够坚固,防止变形或破裂。
-
可接触性与毒性物质限制:规定了自行车表面涂层、塑料部件等材料中重金属(如铅、镉)及其他有害物质的含量限值,保障儿童健康。
-
警告标识与使用说明:要求产品附带清晰、易懂的警告标签和使用说明书,指导用户正确组装、调整及使用自行车,同时提醒监护人注意儿童骑行安全。
-
稳定性测试:设定了一系列动态及静态稳定性测试方法,确保自行车在各种行驶状态下不易侧翻,提高骑行安全。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文档简介
中华 人民共 和 国国家标淮 G B 1 3 4 7 2 一 9 2 I儿童 自行车安全要求 S a f e t y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o f B MX c h i l d r e n b i c y c l e s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B M X儿童自 行车及其部件的设计、 组装和试验方面的安全性能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不作为交通工具使用的B MX儿童自行车。2 引用标准 G B 6 6 7 5 玩具安全3 术语3 . 1 B MX儿童自行车: 是指鞍座高度调整到最高位置时, 其高度仍未超过6 3 5 mm的B MX自 行车。3 . 2 鞍座高度: 从地面到鞍座面的高度测量时, 被测车辆应垂直于地面 然后测量从鞍座面与鞍管轴线之交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3 . 3 制动距离: 从施加制动瞬间到车轮停止所行驶的距离。3 . 4 外露突出物: 可与长 1 5 0 m m、 直径 4 5 m m圆柱( 模拟下肢) 侧面的中央5 0 m m段相碰的突出物体。见图1 .3 . 5 脚踩面( 脚蹬) : 位于脚下的脚蹬表面设计时要考虑其防滑性能3 . 6 稳定装置: 装上时能使骑行者保持平衡的可拆卸的平衡轮。3 . 7 充气压力: 制造厂商推荐的压力。轮胎充气到该压力时所提供安全而有效之性能。 叮 一 单位: m m 图 1 外露突出物测试圆柱国家技术监督局1 9 9 2 一 0 6 一 0 2 批准1 9 9 3 一 0 1 一 0 1 实施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1 3 4 7 2 一 9 24 部件要求4 . , 总则4 . 1 . 1 锐边 在正常骑行、 搬运和维修时, 凡骑行者的手、 腿可能触及之处, 均不应有外露的锐边。4 . 1 . 2 突出物 组装后的任何突出物, 其长度超过8 m m的, 尾端倒圆不应小于R 6 . 3 mm。 这种突出物末端的长轴尺寸( 宽度) 应大于 1 2 . 7 mm, 短轴尺寸( 厚度) 应大于3 . 2 m m, 自行车车架上管上不应有任何突出物, 但直径不大于 6 . 4 m m的钢绳套管和厚度不大于4 . 8 m m的套管夹及安全保护套允许附在上管上。 螺钉长度: 在正常骑行下, 易与骑行者接触的螺钉与螺母配套后要充分保证与之紧固, 其裸螺纹不得大于3 . 2 m m,4 . 2 车闸4 . 2 . 1 制动系统4 . 2 . 1 . 1 鞍座的最大高度等于或大于5 6 0 m m时, 车上至少应装一个制动系统, 并保证符合4 . 2 . 2 至4 . 2 5 条要求4 . 2 . 1 . 2 鞍座的最大高度小于5 6 0 m m时可不装制动系统, 但应装有死飞。这类车如装有制动系统则应符合4 . 2 . 2 至4 . 2 . 5 条的要求。4 . 2 . 2 手闸4 . 2 . 2 . 1 闸把位R 前、 后闸把安装在把横管两侧4 . 2 . 2 . 2 闸把尺寸 从闸把外表面量到把横管把套外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自闸把的闸线端处到闸把中部之间的任何一点都不应超过7 6 m m, 在闸把开口处, 这个尺寸可以增大但除了闸把尾部1 2 . 7 m m的一段外, 都不应超过 8 8 . 7 m m。见图2 , AO rdr2 L 12.7L 图 2 闸把尺寸4 . 2 - 2 . 3 线闸组装 B MX儿童自 行车装有线闸时, 将线闸紧固在车架或前叉处的螺钉都应有适当的锁紧装置, 如弹簧垫圈、 锁紧螺母或加固螺母制动系统应操作自如。按说明书装配时, 紧绳螺钉不应割坏闸线的任何丝股。闸线端头应装一个能承受2 0 N拉力的保护套。4 . 2 . 2 . 4 闸皮组装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s 1 3 4 7 2 一 9 2 闸皮要装紧在闸盒或闸皮底板上, 按6 . 5 条规定之方法进行试验时, 闸皮部件不应有损坏, 按 6 . 5条规定之试验完成后, 制动系统的制动性能应符合4 . 2 . 5 的要求。4 . 2 . 2 . 5 车闸的调整 在闸皮已磨损到按说明书规定需要更换的程度之前, 车闸应始终能调整成有效的操纵状态 闸皮经过正确调整后, 在制动时除了预定的受闸表面外, 不能与其他部位相碰。4 . 2 . 3 脚闸 脚闸应在骑行者用脚对脚蹬施以与驱动方向相反的力时得以制动 制动机构应独立有效, 与驱动位置和调整无关。 曲柄的驱动和制动位置之间的差角不应超过6 0 0 。 此角应在用至少1 4 N m的力矩将曲柄保持在各种位置时, 进行测量。4 . 2 . 4 制动系统的强度4 . 2 . 4 . 1 手闸 按6 . 6 . 1 条规定的方法试验时, 制动系统及其任何零部件不应失效。4 . 2 . 4 . 2 脚闸 按6 . 6 . 2 条规定的方法试验时, 制动系统及其任何零部件不应失效。4 . 2 . 5 制动性能4 . 2 . 5 . 1 手闸性能 按6 . 7 条规定的方法试验, 制动力应在捏刹力由4 5 N增大到9 0 N时逐渐增大; 捏刹力为9 0 N时,制动力不应小于5 0 N,捏刹力为4 5 N时, 应能使闸皮触及车圈 以上手闸性能可使骑行者和车子总重为3 0 k g , 车 速为1 0 k m / h 条件下, 制动距离不超过2 . 5 m a4 . 2 - 5 . 2 脚闸性能 按6 . 8 条规定的方法试验, 当脚蹬力从4 5 N增大到2 2 5 N时, 传给后轮的制动力应随着逐渐增大,脚蹬力与制动力之比 不应大于2 比1 ,4 . 3 车把4 . 3 . 1 把横管 把横管总宽度应在3 5 0 m m和 5 5 0 mm之间。处于最高位置时的把套上端面和处于最低位置时的鞍座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应超过2 5 0 m m, 把横管末端应装有把套或把盖, 它们应能承受7 0 N的脱卸力。4 . 3 . 2 把立管 把立管上应刻有永久性的环状标记。 清楚地标明把立管插入前叉立管的最少深度, 或用一个可靠的永久性装置来保证其最少插入深度。擂人标记或插入深度从把立管末端起不应小于把立管直径的2 . 5倍。 在标记下面应至少有一个管径长度的管子不得切槽 插入标记不应损伤把立管的强度。4 . 3 . 3 把立管夹紧装置 夹紧装置至少能承受制造厂商规定的最大旋紧力矩的1 5 0 的旋紧力矩 而所有的螺纹件均不应损坏。试验后, 把立管 前叉组合件应符合4 . 3 . 5 . 3 条之要求。4 . 3 . 4 车把的稳定性 车把经正确调整后, 应在正前方位置的左右两侧各不小于 6 0 0 的范围转动灵活, 轴承处不应出现紧点、 僵呆或松驰现象。 骑行者坐在鞍座上, 双手握住把横管把套并尽量往后靠时, 车子和骑行者的总重量至少应有2 5 写压在前轮上。4 . 3 . 5 车把组件的强度4 . 3 . 5 . 1 把立管应能承受6 . 9 . 2 . 1 和6 . 9 . 2 . 2 规定的试验而无断裂、 每 1 0 0 mm的永久变形不得超过2 0 mm。4 . 3 - 5 . 2 按照6 . 9 . 3 条规定的方法试验时, 把横管与把立管不得有相对位移, 且无明显裂痕, 把横管最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1 3 4 7 2 一 9 2大弯曲 变形不得大于7 6 m m,4 . 3 - 5 . 3 按照6 . 9 . 4 条规定的方法试验时, 把立管与前叉立管不得有相对位移, 且把立管 前叉组合件及其零件应无明显的损坏现象。4 . 4 车架 前叉组合件4 . 4 . 1 落重性能 按6 . 1 0 . 1 条规定之方法试验时, 组合件上不得有肉眼看得见的裂纹, 前、 后轴中心线之间的永久变形不应超过2 0 m m ,4 . 4 . 2 跌落性能 按6 . 1 0 . 2 条规定之方法试验时, 不应有肉眼能见之裂纹。4 . 5 前叉 前叉安装前轴处的槽口或其他的前轴定位装置必须是当前轴或轴档紧贴在槽口的顶部时, 前轮应处于前叉的中心。4 . 6 车轮4 . 6 . 1 转动精度4 . 6 . 1 . 1 径向圆跳动公差 装轮缘闸的车辆, 对轮惘做径向测量时, 其跳动量不得超过 2 m m。 不装轮缘闸的车辆, 其跳动量不得超过4 m m ,4 . 6 . 1 . 2 端面圆跳动公差 装轮缘闸的车辆, 对轮辆上某一点沿轮惘作轴向测量时, 其跳动量不超过 2 m m不装轮缘闸的儿童自 行车, 其跳动量不得超过4 m m ,4 . 6 . 2 转动间隙 自 行车车轮经校准后, 其轮胎对于前叉或车架的任何构件间的间隙应不少于2 mm,4 . 6 . 3 静负荷性能 组装好的车轮按 6 . 1 1 . 1 条规定之方法试验时, 其任何零部件不允许有损坏; 轮惘做挂重试验时, 挂重点的永久变形不得超过 1 . 5 m m,4 . 6 . 4 前轮夹持力 前轮应具有可靠的固留在前叉上的性能, 按 6 . 1 1 . 2 条试验时, 保证在锁紧装置松脱时前轮不会从前叉上脱离。4 . 7外胎和内胎4 . 7 . 1 充气压力 工厂推荐的充气压力值应标在外胎侧面, 外胎装配好后应能看到其标值。 字高应大于3 . 2 m m。 非充气轮胎无此项要求。4 . 7 . 2 配合性 外胎和内胎应与轮惘相配合将轮胎充气到推荐充气压力的1 1 0 0 o , 经过5 min后, 外胎仍应密接在轮惘上。4 . 8 脚蹬4 . 8 . 1 脚踩面4 . 8 . 1 . 1 脚蹬的脚踩面应安装可靠。4 . 8 . 1 . 2 每个脚蹬应有两个平行的脚踩面, 或者有一个认定的脚踩面, 并应能自动地翻转在骑行者的脚下 。4 . 8 . 2 脚蹬间隙4 . 8 . 2 . 1 地面距离 B MX儿童自 行车直放不骑人, 一只脚蹬处于最低位置且脚踩面与地面平行, 如果只有一个脚踩面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1 3 4 7 2 一 9 2的话, 该脚踩面要朝上。车辆应能从垂直位置向一侧倾斜2 5 0 , 而脚蹬上的任何零部件不能触及地面。 装有避震弹簧的B MX儿童自行车, 在做这一测量时应使避震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同有一个体重3 0 k g 的骑行者坐在上面时一样。4 . 8 - 2 . 2 足趾间隙 B MX儿童自行车的脚蹬到前轮胎或前泥板之间的间隙( 在轮胎或泥板转到任意角度时) 至少应为8 9 m m 其测量方法是从任一脚蹬中心线向前平行于车辆的纵轴线, 量到轮胎或泥板旋转弧线的最近距离。见图3 , 自行车的前叉可装前泥板的, 其足趾间隙的测量须装上泥板后进行。沐布 图 3 足趾间隙4 . 8 . 3 驱动系统静负荷性能 按6 . 1 2 条规定之方法试验时, 驱动系统的任何零部件不应有肉眼能见的裂纹, 并应不丧失驱动能力 。4 . 8 . 4 脚蹬 曲柄系统动态性能 按6 . 1 3 条规定之方法试验时, 脚蹬或曲柄螺纹的任何部分都不应有肉眼能见的裂纹。4 . 9 鞍座4 . 9 . 1 限制尺寸 鞍座、 鞍座架和其他鞍座附件的任何部分, 从鞍座面与鞍座管轴线之交点算起, 都不能超过鞍座面以上1 2 5 mm,4 . 9 . 2 鞍管 鞍管上应有一个水久性的环状标记, 清楚地表示该鞍管插入车架的最少深度。 这个标记从鞍管底部量起不应低于鞍管直径的2 倍, 标记不得损伤鞍管的强度。4 . 9 . 3 鞍座调节夹紧装置 按6 . 1 4 条规定之方法试验时, 鞍座夹紧装置对于鞍管在任何方向上都不应有移动, 而鞍管对于车架亦不应有转动。 鞍座不用夹紧装置, 而用垂直于鞍管的销轴固紧的, 则允许在设计规定的范围内稍有移动, 并能经得起按6 . 1 4 条规定之方法试验时而不损坏。4 . 1 0 链条 作动力传递用的链条, 在链轮和飞轮上运转时应灵活, 不应有卡住和咬合现象。链条的最低破坏拉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s 1 3 4 7 2 一9 2力应为6 2 3 0 N,4 . 1 1 链罩 单飞B MX儿童自行车必须装有链罩, 罩住链轮上部的链条, 并至少罩住链轮外周9 0 0 以上, 如图4所示。 链罩应向后伸展到离飞轮中心线8 0 m m处。 链罩上部的宽度, 在后轮车圈的前方, 至少应为链条宽度的二倍, 其后部往后斜, 斜至链罩末端的最小宽度应为链条宽度的一半。 链罩应能防止长为7 6 m m,直径为9 . 4 m m的圆棒从车辆装链条的一边由与链轮的法线成4 5 。 交角的方向卡入链轮与链条的上部啮合处 至少 L 百 图4 链罩的要求4 . 1 2 安全保护套 把横管和车架上管应加软性安全保护套, 女车车架上管可不加安全保护套。4 . 1 3 平衡轮4 . 1 3 . 1 尺寸 童车按制造厂之说明书装配好后应符合: a 通过车辆车架中心线的垂直平面和通过每只平衡轮的垂直中心平面之间的水平距离应不少于1 7 5 mm , b 将车辆垂直放置在水平平面上, 每只平衡轮离开地面的间隙应不超过2 5 m m,4 . 1 3 . 2 垂直负荷性能 按6 . 1 6 条规定之方法试验时, 在负荷作用下的偏移和永久变形分别应不超过2 5 m m和 1 5 mm,4 . 1 3 . 3 纵向负荷性能 按6 . 1 7 条规定的方法试验时, 永久变形应不超过1 5 m m。 平衡轮部件的任何零件不应有肉眼能见的破裂。4 . 1 4 说明书 每辆B MX儿童自 行车必须附有说明 书, 并应有下列内容: a 使用前的准备怎样测量和调整鞍座及车把的高度, 以适合骑行者的身材, 对鞍管和把立管的插入标记应予以说明; b 对把横管、 把立管、 鞍座和车轮的紧固件应推荐旋紧力矩; c 润滑润滑部位、 润滑周期及推荐润滑用油; d 正确的链条张紧度和调整方法;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1 3 4 7 2 一9 2 二车闸的调整和对闸皮调换的建议, f . 稳定装置拆除方法; S 骑行安全须知 车闸、 轮胎和车把应做定期检查, 对于雨天和夜间禁止骑行的说明; 6 正确的装配、 维修说明 其他事项是否需要包括在内, 由生产厂自行决定。4 . 1 5 标记 每辆B M X儿童自 行车上应明显而耐久地标上生产厂铭牌或编码。5 成车强度要求 按6 . 1 5 条试验时, 车轮、 车架、 鞍座、 车把和前叉应无断裂现象6 试验方法 除非另有规定, 所有的试验都应在不装稳定装置的状况下进行6 1 锐边检验 根据手感目测, 如有争议时, 则按G B 6 6 7 5 附录A. 4 锐利边缘试验方法进行。6 . 2 突出物检验 用长1 5 0 m m、 直径4 5 m m的圆柱棒测突出物, 看是否与试棒中央5 0 m m长的那段圆弧面相碰。 用目测及游标卡尺检测。6 . 3 闸把尺寸 用直尺和游标卡尺检验。6 . 4 闸线保护套脱卸力 将拉环装在保护套前端, 用2 0 N力拉。6 5 闸皮试验 这项试验应在成车上进行, 将车闸 调节到正确位置, 鞍座上放6 8 . 1 k g 的负荷或车辆上骑上体重大于6 8 . 1 k g 的人, 对每一个闸把施加4 4 5 N的力或者使闸把碰到车把, 然后在干燥、 清洁、 水平的混凝土地面上, 将车辆向前、 向后各推动六次, 每次推动距离不小于7 6 m m,6 . 6 制动系统的强度试验6 . 6 . , 手闸 这项试验应在成车上进行确保制动系统调整正确之后, 在闸把动作的平面内, 于离闸把末端2 5 mm 处垂直于把套加一个力。 见图5 。 这个力应为4 4 5 N或者小于4 4 5 N也可以, 只要能做到使线闸闸把把碰到把套。 这项试验应在每个闸把上重复十次。 J J rOi I O 图5 手闸强度试验6 . 6 . 2 脚闸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1 3 4 7 2 一 9 2 这项试验应在成车上进行。确保制动系统调整正确之后, 将脚蹬曲柄放置在水平位置上, 如图6 所示, 左脚蹬轴中心处加一个力, 这个力应加在垂直方向上, 逐步增加到6 0 0 N, 并保持1 5 s , 这项试验应重复十次。 7 噪 / 一 桩 轮 和 脚 吸 曲 柄 图 6 脚闸强度试验6 了 手闸性能试验 这项试验应在成车上进行。在车轮向前旋转情况下沿轮胎周边切线方向轮流测定每个车闸的输出力。 测定时在闸把动作平面内, 离闸把末端2 5 m m处垂直于把套对闸把加一个大于4 5 N小于9 0 N的力, 如图5 所示。 如图7 所示, 应在车轮受到平稳牵引并转动一周后测定制动力每加一种负荷要读出三个数值, 取其平均值。至少分别加五种不同的负荷, 测得五个结果。一毒 - I 图 7 手闸性能试验6 . 8 脚闸性能试验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1 3 4 7 2 一9 2 这项试验应在成车上进行。 应在车轮向前旋转的情况下沿轮胎周边切线方向测定脚闸的输出力。 测定时与曲 柄成直角并沿制动方向 对脚蹬加一个不小于4 5 N不大于2 2 5 N的力 见图8 0 在车轮受到平稳牵引并转动一周后, 测定制动力。每加一种负荷要读出三个数值, 取其平均值。至少分别加五种不同的负荷, 测得五个结果。 施加负 荷的方向 公脚。出力 图8 脚闸性能试验6 9 车把组件试验6 . 9 . 1 把套脱卸力 将拉环装在把套前端, 用7 0 N力拉。6 . 9 . 2 把立管6 . 9 . 2 . 1 力矩试验 用一个夹具将把立管夹紧在最少插入深度处( 见4 . 3 . 2 条) , 将一根试棒或把横管装紧在把立管中,借助 于 试棒或 把 横管在 平 行于把 立 管的平 面内, 沿平 行于 把立 管中 心 线 方向 时把立 管加 一 个3 0 N m的力矩。如图9 所示。 所施负荷, ” 一 1 一 一所施负荷 把立,曰 叮不7 il nI k% W NT/ 厂一贬 一兰 卫 才 玉“ 图 9 把立管力矩试验6 . 9 - 2 . 2 静负荷试验 用一个夹具将把立管夹紧在最少插入深度处( 见4 . 3 . 2 条) , 对把立管接头加一个1 0 0 0 N的力, 其方向朝前并与把立管柄部的轴线成4 5 。 角, 如图1 0 所示。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1 3 4 7 2 一 9 2 了 图1 0 把立管的静负荷试验6 . 9 . 3 把横管和把立管的力矩试验 将装有把横管的把立管夹紧在最少擂入深度处, 在把横管两边同时加2 2 3 N的力, 其方向和施加点务使把横管和把立管的接合处受到的力矩为最大。 如果该力点恰好处于把横管之末端, 则应尽量靠近把横管末端施加作用力。但不管怎 样, 施力点不应离开末端1 5 m m以上。见图i i . 注: 因把横管的形状各不相同, 故所施负 荷可以 取不同 于图 示的 方向 把横管 把立管的组合方式如用紧固件夹紧的话, 则施于紧固件上的力矩不应超过制造厂推荐的最小力矩 。 弯曲变形应沿作用力的方向量得。 加负 荷加负荷 丫少, 云 图1 1 把横管 把立管组合件的力矩试验6 . 9 . 4 把立管和前叉立管的力矩试验 将把立管正确地装配在车架和前叉立管内, 用制造厂推荐的最小力矩旋紧夹紧装置。对把立管 前叉夹紧装置施加一个2 0 N m的力矩。如图1 2 所示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s 1 3 4 7 2 一9 2 ,把心丝杆 试棒一一一一1之 乙 万 受口 二丫封 荆“ W 图 1 2 把立管 前叉夹紧装置的力矩试验6 . 1 0 车架 前叉组合件的冲击试验6 . 1 0 . 1 落重试验 这项试验应在车架前叉组合件上进行。这种车架如果是拆下一根管子, 就能由男车变为女车的话,则应拆下这个管子来进行试验 两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应予测定前叉上应装一只轻质量滚轮, 车架 前叉组合件垂直地夹紧在后轴刚性支承上, 如图1 3 所示。 以2 2 . 5 k g 的重锤从5 0 m m的高度上垂直落下, 对准轮基线并与前叉跷度的方向 相反冲击在轻质量滚轮上少 。 图 1 3 落重试验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1 3 4 7 2 一 9 26 . 1 0 . 2 跌落试验 这项试验应在6 . 1 0 . 1 条中 所用的车架 前叉 滚轮组合件上进行。组件应支承在后轴装接点处, 使组件能绕后轴在垂直平面中转动。 前叉应搁在一个平直钢钻上, 使车架处于正常使用位置。 在鞍管上紧固3 0 k g 之重物, 井使其重心落在鞍管轴线上, 沿鞍管轴线侧量, 其重心与鞍管顶部的距离应为7 5 m m ,将组件绕后轴转动, 使3 0 k g 重物的重心垂直于后轴上, 再让其自由落下冲击在钢钻上 见图1 4 所示。 这项试验应重复二次。 . I- -牛 直于后 图1 4 跌落试验6 . 1 1 车轮试验6 . 1 1 . 1 车轮静负荷试验 如图1 5 所示, 将车轮适当装夹好, 在轮轴上某一点施加1 7 8 N的力, 方向与车轮平面相垂直。 这个力只加一次并持续1 m i n .,断 图1 5 车轮的静负荷试验6 . 1 1 . 2 前轮固留试验 前轴母用手旋紧, 然后沿拆卸方向松开 3 6 0 0 , 沿前叉腿开口处方向在前轴皮上施加1 1 0 N的力。 检验时泥板支棍和闸叉都不允许有阻碍前轮脱落的现象。6 . 1 2 驱动系统静负荷试验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1 3 4 7 2 一 9 2 , , ,州 试验 应在由 车 架、 脚蹬、 传动系 统、 后 轮部 件等构 成的 组件上 进 行, 将车 架垂直 放好, 后 轮轮 辆卡住以防车轮转动, 进行如下试验: a 左曲 柄 取向 前水 平 位置, 对 左 脚蹬中 心 垂直向 下 逐 渐施 加一 个6 0 0 N的力, 这 个力 保持1 5 “ 假 如在 荷重作 用下, 系 统出 现 转动或 链轮张紧 而使左曲 柄往 下转到与 水平线成 超过3 0 0 角的 位置时, 应 将 左曲 柄重 新置 于 水平 位置, 或 者 考虑 到 仍会 有转 动, 而 将它 置于 水 平位 置以 上某 个角 度 b 完 成上 述。 的 试验 后, 将 右曲 柄 取向 前水 平位 置, 将负 重 施加 到 右脚 蹬中 心, 重 复 上述 试验6 . 1 3 脚蹬 曲柄系统动态试验 从一 对曲 柄 上切 下一 部 分适当 地 安装紧 固 在 试验 轴上, 然 后 将一 对 脚蹬 装配 到曲 柄上, 用一 根 弹簧将2 0 k g 的 重 物 分 别 悬 挂 在 每 只 脚 蹬 上以 尽 量 减 少 负 载 的 振 动, 如 图1 6 所 示 这 根 轴 的 驱 动 速 度 应由轴承的表面材料而定, 避免过热。 总 共 旋转1 0 0 0 0 0 次, 假 如脚 蹬 有两 个脚 踩面, 则 转5 0 0 0 0 次后 应将 脚 蹬反 转1 8 0 0 , 再行 试验。 A 固定在试脸 轴上的 曲柄部分奥一 14i IF- rA71k1Y$1. 17lZfl20k9 20k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 第3章 相互作用 第1节 重力说课稿 粤教版必修第一册
- 幼儿安全事故培训笔记课件
- 知到插花考试题库及答案
- 幼儿在园安全培训课件
- 电商商家活动策划方案
- 祭祀劳模活动方案
- 建筑模型制作培训课件
- 电脑地摊活动方案
- 美术活动热身活动方案
- 幼儿园电脑安全培训心得课件
- 盟史简介12.10.18课件
- 2023年04月湖北经济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招聘1名孵化器日常管理专员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
- 法律方法阶梯
- GB/T 26081-2022排水工程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
- GB/T 26480-2011阀门的检验和试验
- 医院普通外科病史采集、查体及病历书写要点精讲课件
- 食品执行标准对照新版表
- 最新苏教牛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4《Hobbies》Grammar time 公开课课件
- 路面压浆施工方案
- 第8课时 主题阅读《雨的四季》-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 Linux基础入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