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8937-2003《全国产品与服务统一代码编制规则》是中国国家标准之一,旨在为全国范围内的产品和服务提供一个统一、规范的编码系统。该标准的实施有利于信息交换、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及统计分析等多个领域的标准化和高效运作。以下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说明:

  1. 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全国产品与服务统一代码的结构、编码原则、编码方法及代码管理等要求,适用于各类产品和服务的标识与信息交换。

  2. 术语定义:明确了“产品代码”、“服务代码”、“统一代码”等相关基本概念,确保在应用过程中的一致性理解。

  3. 代码结构:统一代码由多个层次组成,包括但不限于类别代码、特征代码、厂家代码、序列号等部分,具体结构根据产品或服务的特性而定,旨在通过这种层次化结构实现对产品和服务的精确分类与唯一标识。

  4. 编码原则:遵循唯一性、稳定性、可扩展性、简明性等基本原则,确保代码能够适应市场变化,同时便于识别和使用。

  5. 编码方法:详细说明了如何根据产品的种类、规格、生产厂商等信息,以及服务的类型、提供者等特征,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规则进行编码。此部分还涉及校验码的计算方法,以验证代码的正确性。

  6. 代码管理:阐述了代码的分配、注册、维护及更新等管理机制,确保代码系统的持续有效性和权威性。这包括建立国家层面的代码管理中心,负责代码的统一管理和分配工作。

  7. 实施与过渡:对新旧代码体系的转换、过渡期的安排及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指导,帮助各相关方顺利采纳和应用统一代码系统。

  8. 附录:可能包含具体的编码示例、分类代码表等辅助材料,以便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标准。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2003-01-17 颁布
  • 2003-04-16 实施
©正版授权
GB18937-2003全国产品与服务统一标识代码编制规则.pdf_第1页
GB18937-2003全国产品与服务统一标识代码编制规则.pdf_第2页
GB18937-2003全国产品与服务统一标识代码编制规则.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18937-2003全国产品与服务统一标识代码编制规则.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 C S 3 5 . 0 4 0A 24蜀旨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B 1 8 9 3 7 - 2 0 0 3全国产品与服务统一代码编制规则U n i f i e d c o d i n g r u l e s f o r p r o d u c t s a n d s e r v i c e s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2 0 0 3 - 0 1 - 1 7发布2 0 0 3 - 0 4 - 1 6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发 布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1 8 9 3 7 - 2 0 0 3o l1茜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为第一次制定。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研究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研究中心归口。 根据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的授权, 本标准由全国产品与服务统一代码管理中心负责组织实施, 并由其作为全国产品与服务统一代码( 集) 的维护机构。任一产品生产商和服务提供商均可向该维护机构( 或其分支机构和代理) 提出产品与服务的赋码 申请 。 全国产品与服务统一代码管理中心的联系信息如下: 网址: h t t p , / / w w w . n p c . o r g . c n 电子邮箱: i n f o n p c . o r g . c n: ( 1 0 ) 8 4 6 5 0 9 4 6: ( 1 0 ) 8 4 6 4 1 4 3 6话真电传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标准研究中心、 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机械科学研究院、 北京鑫科运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中储物流在线有限责任公司、 春兰( 集团) 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刘碧松、 孙文峰 、 房庆、 俞汝龙、 陈燕南 、 陈国培、 李西平、 冯耕中、 于洋 、 秦松祥。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1 8 9 3 7 - 2 0 0 3全国产品与服务统一代码编制规则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全国产品与服务统一代码的编制规则, 以使在市场中流通的每种产品与服务均拥有一个唯一不变的代码 。 本标准适用于全 国产品与服务统一代码的编制 工作 , 也适用于与产品和服务的生产、 储运、 销售、 售后服务、 管理等有关的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 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 T 1 9 0 0 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G B / T 1 9 0 0 0 -2 0 0 0 , i d t I S O 9 0 0 0 : 2 0 0 0 )3 产品与服务内涵的界定3 . 1 根据G B / T 1 9 0 0 0 的定义, 产品指一组将输人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所产生的结果。 注: 通用的产品类别有服务( 如运输) 、 软件( 如计算机程序、 数据库) 、 硬件( 如发动机机械零件 、 电子元器件) 、 流程 性材料( 如润滑油) 四种, 其中: ( 1 )服务通常是无形的, 并且是在供方和顾客接触面上至少需要完成一项活动的结果。服务的提供可涉及 诸如: 一 在顾客提供的有形产品上所完成的活动( 如维修汽车) ; 一一在顾客提供的无形产品上所完成的活动( 如根据收益表准备税款申报书) ; 一 一 无形产品的交付( 如授课) ; 一 一 为顾客创造氛围( 如宾馆环境的布置) 。 ( 2 ) 软件由信息组成, 通常是无形产品, 并可以方法、 论文或程序的形式存在。 ( 3 ) 硬件通常是有形产品, 其量具有可计数的特性。 ( 4 )流程性材料通常是有形产品, 其量具有连续的特性。 硬件和流程性材料通常被称之为货物。3 . 2 为了便于理解 、 推广和应用 , 本标准将 G B / T 1 9 0 0 0中的产品分解为产品与服务 , 特指一个机构生产或提供的具有特定名称 、 规格、 包装等的单种物品或单项服务。4 代码的结构和表示形式4 . 1 代码的结构4 . 1 . 1 全 国产品与服务统一代码由 1 3 位数字本体代码和 1 位数字校验码组成 。4 . 1 . 2 本体代码采用系列顺序码或顺序码, 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的维护机构“ 全国产品与服务统一代码管理 中心” 统一分配、 维护和管理。4 . 1 . 3 校验码用于检验本体代码的正确性, 其计算方法如下: 第一步: 按照由右至左的顺序, 确定代码中包括校验码在内的各位代码的代码位置序号( 校验码的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1 8 9 3 7 - 2 0 0 3代码位置序号为 1 , 其他由右至左依次为2 , 3 , 一 , 1 4 ) ; 第二步: 从代码位置序号为2的位置开始, 求所有偶数位代码的和; 第三步: 将第二步的和乘以3 ; 第四步: 从代码位置序号为3的位置开始, 求除了代码位置序号为1 的其他所有奇数位代码的和; 第五步: 将第三步与第四步的结果相加; 第六步: 如果第五步所得的和的个位数为零, 则校验码为。 ; 如果第五步所得的和的个位数不为零,则用“ 1 0 ” 减去第五步所得的和的个位数, 所得的差为校验码。4 . 2 代码的表示形式 全国产品与服务统一代码由本体代码和校验码依次连接而成, 不留空格, 其表示形式如图1 所示:校验 码本体代码图 1 代码的表示形式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1 8 9 3 7 - 2 0 0 3 附录A ( 资料性附录)计算校验码的实例 以计算本体代码为8 3 5 8 2 1 0 9 8 7 4 6 1的校验码为例, 表A . 1 给出该例中的校验码与本体代码、 代码位置序号、 偶数位和奇数位的关系。表 A . 1 校验码计算示例 本体代码 校验码 代码位置序号 1 4 1 3 1 2 1 1 1 0 9 8 7 6 5 4 3 2 1 代码实例 8 3 5 8 2 1 0 9 8 7 4 6 1 X 偶数位 8 5 2 0 8 4 1 奇数位 3 8 1 9 7 6 该例中的校验码计算步骤如下:( 1 )1 +4 +8 +0 2 十5 +8 2 8 ;( 2 ) 2 8 X3 8 4 ;( 3 ) 6 +7 十9 +1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