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8784-1988 职业性急性三烷基锡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是我国一项关于职业健康安全的标准文件,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员和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套统一的指导原则,用于识别、诊断和处理因职业暴露导致的急性三烷基锡中毒案例。下面是对该标准主要内容的概述:
一、范围与适用对象
本标准明确了其适用范围,即针对在生产、使用或处理三烷基锡化合物过程中,因吸入、食入或皮肤接触等方式导致急性中毒的劳动者。三烷基锡化合物常用于塑料稳定剂、杀虫剂、涂料等领域。
二、诊断标准
2.1 临床表现
标准详细列举了急性三烷基锡中毒的典型临床症状,包括但不限于:
-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如头痛、头晕、嗜睡、昏迷等。
- 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腹痛等。
- 皮肤与黏膜表现:皮疹、口腔溃疡等。
- 其他:可能伴有肝肾功能异常等。
2.2 实验室检测
规定了通过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中三烷基锡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来辅助诊断的方法,明确了中毒的判定限值。
三、处理原则
3.1 现场急救
强调了中毒现场应立即脱离污染源,进行呼吸道通畅、皮肤清洗等初步处理措施。
3.2 临床治疗
提出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包括:
- 对症支持治疗:如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必要时进行呼吸支持和循环支持。
- 特效解毒:虽未明确特定解毒剂,但强调需根据中毒程度和临床表现给予相应治疗。
- 肝肾保护:鉴于三烷基锡对肝肾的潜在损害,需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3.3 康复与追踪观察
要求中毒者在症状缓解后进行适当康复,并进行长期健康追踪,以监测可能的迟发效应。
四、预防措施
虽然标准主要聚焦于中毒后的诊断与处理,但也间接提示了预防的重要性,如改善工作环境,加强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以及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等,以减少职业性中毒事件的发生。
注意事项
尽管上述内容概述了标准的关键点,具体实施时仍需参照标准原文,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和最新医学研究成果,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综合判断与处理。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1988-02-22 颁布
- 1988-09-01 实施


文档简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高中英语词汇记忆技巧方案
- 中药饮片处方用名和调剂给付规定考核试题及答案
- 给六年级学生家长的教育建议书
- 工地施工安全责任分工方案
- 餐饮行业烧烤店运营营销策略方案
- 护士规培笔试题库及答案
- 解放碑加固剂施工方案
- 太空建筑配色方案设计图
- 宁宁房产营销方案
- 茶叶活动线下活动方案策划
- “改土归流”后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的变迁(二)获奖科研报告
- 有机朗肯循环(ORC)中低温余热发电与工业余热利用
- 林徽因英文介绍ppt
- 提高手术患者术前准备完善率医院护理品管圈QCC成果汇报
- ISO-37301-2021-合规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 医院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空安瓿回收登记表
- 世界现代设计简史-下篇
- GA 38-2021银行安全防范要求
- 他克莫司治疗肾病综合征优势课件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培证明
- 实验动物福利教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