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9326.2-88交流330KV及以下油纸绝缘自容式充油电缆及附件油纸绝缘自容式充油电缆.pdf_第1页
GB9326.2-88交流330KV及以下油纸绝缘自容式充油电缆及附件油纸绝缘自容式充油电缆.pdf_第2页
GB9326.2-88交流330KV及以下油纸绝缘自容式充油电缆及附件油纸绝缘自容式充油电缆.pdf_第3页
GB9326.2-88交流330KV及以下油纸绝缘自容式充油电缆及附件油纸绝缘自容式充油电缆.pdf_第4页
GB9326.2-88交流330KV及以下油纸绝缘自容式充油电缆及附件油纸绝缘自容式充油电缆.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交流3 3 0 k V及以下油纸绝缘自容式 充 油 电 缆 及 附 件 油纸绝缘自容式充油电缆 O i l - f i l l e d p a p e r - i n s u l a t e d c a b l e s a n d a c c e s s o r i e s f o r a l t e r n a t i n g v o l t a g e s u p t o a n d i n c l u d i n g 3 3 0 k V O i l - f i l l e d p a p e r - i n s u l a t e d c a b l e s G B 9 3 2 6 2 一 8 8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 E C 1 4 1 -1 09 7 6 ) 交流电压4 0 0 k V及以下纸绝缘、 金属护套、 充油电缆 及其附件 的规定。 适用范围 1 . 1 本标准适用于相间额定交流电压1 1 0 k V-3 3 o k V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 供输配电能用的铜芯油 浸纸绝缘铅护套单芯充油电缆。 1 . 2 电缆除符合本标准的规定要求外, 还应符合G B 9 3 2 6 . 1 交流3 3 0 k V及以下油纸绝缘自 容式充油 电缆及附件一般规定 的要求。 2 使用特性 2 . 1 电缆允许最高工作电压 1 1 0 - 2 2 0 k V电缆为1 . 1 5 倍额定电压, 3 3 o k V电缆为1 . 1 倍额定电压。 2 . 2 油压范围 线路上任何一点、 任何时刻的油压应大于0 . 0 2 MP a , 按电缆加强层结构不同, 其允许最高稳态油压 可分为0 . 4 MP a 和0 . 8 MP a 两类。 2 . 3 电缆一般不能在低于。 的环境温度下敷设。 2 . 4 电缆敷设时的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2 5 倍 敷设后, 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2 0 倍。 3 电统型号 各类电缆型号应符合表1 规定 表 1 型号 名称 C YZ Q 1 0 2 铜芯纸绝缘铅包铜带径 向加强聚抓 乙烯护套 自容式充油 电缆 C YZ Q 3 0 2 铜芯纸绝缘铅包铜带径 向及纵 向加强聚抓 乙烯护套 自容式充油 电缆 C YZ Q 1 4 1 铜 芯纸绝缘铅包铜带径向加强钢丝恺装 自容式充油 电缆 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 1 9 8 8 一 0 5 一 2 3 批准1 9 8 9 - 0 1 一 0 1 实施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9 3 2 6 2 一 8 8 4 电缆规格 电缆的规格应符合表2 规定。 表 2 顿定电压 k V 标称截面 1 10 2 2 0 3 30 1 2 0 , 1 5 0 , 1 8 5 , 2 4 0 , ( 2 7 0 ) , 3 0 0 , 4 0 0 , 5 0 0 , ( 6 0 0 ) , 6 3 0 , 8 0 0 , ( 9 0 0 ) , 1 0 0 0 2 4 0 , ( 2 7 0 ) , 3 0 0 , 4 0 0 , 5 0 0 , ( 6 0 0 ) , 6 3 0 , 8 0 0 , ( 9 0 0 ) , 1 0 0 0 4 0 0 , 5 0 0 , ( 6 0 0 ) , 6 3 0 , 8 0 0 , ( 9 0 0 ) , 1 0 0 0 注: 括号内的数值为不推荐采用截面。 5 材料 导体铜应符合G B 3 9 5 3 电工圆铜线 规定。 绝缘纸应符合表3 规定 半导电 纸 单色半导电 纸及双色半导电纸应符合G B 7 9 7 1 半导电电 缆纸 的规定 绝缘油应符合表4 的规定。 护套铅应符合G B 4 6 9 铅锭 规定, 不低于5 号铅 表 3 月内产q月 JLt口JlkJ 序 号项目 名称 性能指标 0 4 5 p m 0 7 5 p m 1 2 5 p m 1 7 5 p m 1 纤 维 配 比 本 色 硫 酸 盐 木 浆 ( ) 10 0 10 0 10 0 10 0 2 厚 度 及 允 许 误 差 ( mm ) 0 .0 45士 0. 0 04 0. 0 75士 0. 0 05 0 .1 25士 0. 0 07 0 .1 75士 0. 01 0 3 密 度 及 允 许 误 差 ( g/ c ma ) 0. 80士 0. 05 0 . 80士 0. 05 0. 80士 0. 05 0. 80士 0. 05 4 透 气 度 ( mL/ I ni n ) 不 大 于 1 0 1 5 20 20 5 抗 张 力 (( kg)不 小 于 纵 横 5- 0/ 2- 5 9. 0/ 4- 0 1 4. 0/ 6. 5 1 8- 0/ 9- 0 6 伸 长 率 ( ) 不 小 于 纵 横 2- 0/ 6. 5 2. 3/ 7- 0 2. 3/ 7. 0 2- 3/ 7 .0 7 横 向 撕 裂 度 ( 9)不 小 于 20 50 12 5 19 0 8 水 分 ( ) 8+1E 8士; 8+; 8 +1-2 9 灰 分 ( ) 不 小 于 0 .3 0 0. 3 0 0 .3 0 0 .3 0 1 0 钠 含 量 ( m g/ kg) 不 小 于 4 0 4 0 4 0 4 0 11 水 抽 出 液pH 值 6 .5- 8. 0 6 .5- 8. 0 6 .5 - 8. 0 6 .5- 8. 0 12 水 抽 出 液 电 导 率 ( ms/ m)不 大 于 5. 0 5. 0 5. 0 5. 0 13 交 流 击 穿 电 压 ( V ) 不 小 于 40 0 60 0 95 0 1 2 00 1 4 介 质 损 耗 角 正 切 ( 干 纸 ) 0 .2 0 0 .2 0 0 .2 0 0 .2 0 l 0 0 C( Y) 不大于( 油纸) 0 . 2 6 0 . 2 6 0 . 2 6 0 . 2 6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9 3 2 6 2 一 8 8 表 4 项目名称 指标 外观 无色透明 运动粘度, c a t : 5 0 C 3 - 4 2 0 *C 6 . 5 - 8 . 5 闪点( 闭口) , 不低于 1 2 5 凝固点, 不高于 一6 0 t g 8 , 5 0 H z 0 . 0 0 1 5 l o o r: 老化 前不大于 0 . 0 0 2 0 老化后不大于 6 0 击穿电压, k V不小于 一6 0 电场析气 性, 川 / m i n 不大于 6 技术要求 6 1 导体 6 . 1 . 1 导体应是中心具有金属螺旋管作支架的油道或由型线纹合构成的油道的中空圆形导体, 油道直 径应不小于1 2 m m, 6 . 1 . 2 导体应采用软圆铜单线或软铜型线制造 6 . 1 . 3 导体表面应光滑、 清洁, 不允许有损伤导体屏蔽的毛刺、 锐边和个别单线凸起或断裂。 6 2 屏蔽 导体屏蔽及绝缘屏蔽由单色半导电纸及一层双色半导电 纸构成, 屏蔽层厚度为0 . 4 - 0 . 6 m m。 导体 屏蔽的外层为双色半导电纸, 双色半导电纸的绝缘面朝向绝缘层 绝缘屏蔽的内层为双色半导电纸, 双 色半导电纸绝缘面朝向绝缘层, 绝缘屏蔽层的表面亦允许有一层薄铜带大间隙绕包。 6 . 3 绝缘 6 . 3 . 1 绝缘由油浸纸组成。 绝缘层的厚度应符合表5 规定。 表 5 额定电压 最小绝缘厚度 k V mm 1 10 1 0. 5 22 0 1 9. 0 3 30 2 5. 0 6 . 3 . 2 经弯曲试验后, 在3 0 0 mm长的试样中相邻绝缘纸带不允许有二个以上的重合撕裂, 相邻绝缘 纸带不允许有二个以上的间隙重合, 纸包反向处最多允许三个间隙重合 纵向撕裂或边缘撕裂长度超过7 . 5 m m的绝缘纸带数, 不超过二处。 6 . 4 铅护套 6 . 4 . 1 铅护套应采用合金铅, 合金成分为: 锑0 . 4 %-0 . 8 %, 铜。 . 0 8 以下, 余量为铅, 或蹄0 . 0 4 0 o - 0 . 1 0 0 0 , 砷。 1 2 0 0 0 . 2 0 0 0 , 锡。 1 0 0 0 0 . 1 8 和秘0 . 0 6 一。 1 4 %, 余量为铅。 6 . 4 . 2 铅护套应在圆 锥体上扩张至铅包前电缆直径的1 . 3 倍而无裂纹。 6 . 4 . 3 铅护套厚度应符合表s 规定。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9 3 2 6 2 一 8 8 表 6 铅包前直径C Y Z Q 1 0 2 C Y Z Q 3 0 2 C Y Z Q 1 4 1 标称厚度最小厚度标称厚度最小厚度标称厚度最小厚度 镇5 0 3 . 0 2 . 7 3 . 5 3 . 2 3 . 5 3 . 2 5 0 - 7 0 3 . 5 3 . 2 4 . 0 3 . 7 4 . 0 3 . 7 7 0 4 . 0 3 . 7 4 . 5 4 . 2 4 . 5 4 . 2 6 . 4 . 4 电缆铅套应表面光滑、 密封, 不得有砂眼和铅渣夹杂物 表面擦伤应进行修理, 但必须保证符合 表6 规定。 6 . 5 外护层 6 . 5 . 1 电缆外护层应符合表7 规定的同心层组成。 6 . 5 . 2 内衬层应紧包在铅护套上, 其厚度不大于0 . 5 m m, 6 . 5 . 3 普通电缆加强层采用铜带( 或不锈钢带) 作径向加强; 能承受较大张力的电缆采用铜带( 或不锈 钢带) 径向加强和窄铜带( 或不锈钢带) 纵向加强, 其保护层由防水层和聚氯乙烯挤出护套组成。 6 . 5 . 4 水底电缆加强层外应有由防水层和挤出聚氯乙烯套组成的保护层, 保护层外另加粗钢丝恺装和 外被层, 单芯电缆恺装粗钢丝必须有隔磁措施, 外被层由聚丙烯绳等防水、 耐磨纤维层组成 表 7 型号 外护层结构 内衬层 加强层 保护层 恺装层外被层 C YZ Q 1 0 2 沥 育一 塑 料 带径 向铜 带 ( 或 塑 料带 ( 或 性 能 ( 或性能相当 不 锈钢带) 相当防水层) 一 聚 的防水层) 氯乙烯套 C YZ Q 3 0 2 沥 青一 塑 料 带径 向铜 带 ( 或 塑 料带 ( 或 性 能 ( 或性 能相 当 不锈钥带) 纵 相当防水层) 一 聚 的防水层) 向窄铜 带( 或 氛乙烯套 不锈钢带) C YZ Q 1 4 1 沥 育一 塑 料 带径 向铜 带 ( 或塑 料 带 ( 或性 粗钢丝粘 胶 涂 料一 聚丙 ( 或性能相当 不锈 钢带) 能相当 防水 烯绳 的防水层) 层) 一 聚氮乙烯 套) 6 . 5 . 5 聚氯乙烯护套厚度应符合表8 规定, 最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8 0 一0 . 2 mm。 局部损伤允许 用制造护套的同样材料进行修补, 但必须保证符合表8 规定。 表 8 mm 护套前标称直径护套标称厚度 镇7 0 3 . 5 7 0 - 8 5 4 . 0 8 5 4 . 5 i . 6 成品电缆 成品电缆的性能应符合第7 章中各项试验要求。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9 3 2 6 2 一 8 8 了 试验项目及方法 7 . 1 试验项 目及方法如表9 规定。 7 . 2 例行试验 7 . 2 . 1 导体直流电阻试验 导体直流电阻应在成盘电缆上测量, 其电阻值换算到2 0 时, 1 k m的电阻值应不大于表1 0 的规定。 表 9 序号 检查项目 标准条文试验类型 试验方法 1 结构 1 . 1 导体 6.1 S 目测 1 . 2 绝 缘 及 屏 蔽 6 . 3 6 . 2 本 标 准 第 7 . 3 . 1 . 2 条 1 . 3 铅护套 6 . 4 本 标 准 第 7 . 3 . 1 . 3 条 1 .4 外护层 6. 5 GB 29 51 . 3 2 导 体 直 流 电 阻 试 验 7. 2. 1 R GB 30 48 . 4 3 电 容 试 验 7. 2. 2 GB 30 48 . 1 1 4 介 质 损 耗 角 正 切 试 验 7. 2. 3 GB 30 48 . 1 1 5 交 流 电 压 试 验 7. 2. 4 GB 30 48 . 8 6 护 套直 流耐 压试 验 7 . 2 . 6 本 标 准 第 7 . 2 . 6 条 7 铅 护 套 密 封 性 试 验 7. 2. 5 本 标 准 第 7. 2. 5 条 8 电缆 油 样 试 验 7 . 2 . 7 GB 5 0 7 9 机 械 性 能 试 验 7. 3. 2 S 本 标 准 第 7. 3. 2 条 1 0 铅 护 套 扩 张 试 验 7 .3 . 3 本 标 准 第 7 .3 . 3条 1 1 介 质 损 耗 角正 切 温 度 试 验7 . 4 . 1 T GB 3 0 4 8 . 1 1 1 2 交 流 长期 耐 压试 验 7 . 4 . 2 GB 3 0 4 8 . 8 1 3 雷 电 冲 击 电 压试 验 7 . 4 . 3 GB 3 1 1 1 4 操 作 冲 击 电 压 试 验 7 .4 . 4 GB 3 11 15 铅 护 套 和 加 强 层 液 压 试 验 7 .4 . 5 本 标 准 第 7 . 4. 5条 1 6 外 护 层 沥 青 滴 出 试 验 7 .4 . 6 本 标 准 第 7 .4 . 6条 1 7 外 护 套 刮 磨 试 验 7 .4 .7 本 标 准 第 7 .4 . 7 条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s 9 3 2 6 2 一 8 8 表 1 0 标称 截面, M M E 直流电 阻, 11 / k m 标 称,面m m z 直流电 阻, t l / k m 1 2 0 0.1 5 0 40 0 0 .0 46 1 1 5 0 0.1 2 2 50 0 0 .0 3 6 6 1 8 5 0 . 0 9 7 2 ( 6 0 0 ) 0 . 0 2 9 7 2 4 0 0 .0 74 0 63 0 0 .0 2 8 3 ( 2 7 0 ) 0 . 0 6 6 8 8 0 0 0 . 0 2 2 1 3 0 0 0 .0 59 0 ( 90 0) 0 .0 19 6 1 00 0 0 .01 7 6 试验前, 电缆应在试验室中至少放置1 2 h , 若对导体温度是否与环境温度相同有怀疑时, 存放时间应延长至2 4 h , 7 . 2 . 2 电容试验 导体与绝缘屏蔽之间的电 容应在工频下用交流电桥测量 测量值应不大于规定值的8 %. 7 . 2 . 3 介质损耗角正切试验 在环境温度下, 成盘电缆的介质损耗角正切t g 8 应符合表1 1 的规定 若环境温度低于2 0 C , 测量结果应按下式校正到2 0 之t g s, 若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2 0 C , 不必进 行校正。 t g a 2 o .c = C i 一 0 . 0 2 ( 2 0 一 t ) ) t g a , 式中: t 9 8 2 0 1C 换算至2 0 的t g 8 值 t g s , 室温t 时, t g s 的测量值 表 1 1 额定电压最大介质损耗角正切值 最大介质损耗角正切的差 k V U, 2一 , 2 Uo U。 与2 U。 之I i q 二,2, , 1 万 U , U o - 7 1 了 V o .C .Ip J 1 1 0 0. 00 3 3 0. 00 4 5 0. 00 1 4 2 2 0 0 . 0 0 3 0 0 . 0 0 3 6 0 . 0 0 0 7 33 0 0. 00 2 8 0. 00 3 4 0. 0 00 7 7 . 2 . 4 交流电压试验 成品电缆应经受表1 2 规定的工频电压试验( 亦可用直流电压试验代替) , 绝缘不应击穿。 试验在环境温度下进行, 施加电压持续时间为1 5 m i n , 表 1 2 k V 额定电压 试脸电压 例行试验、 抽样试验型式试验 U U, 交流 直流 交流 11 0 6 4 1 3 8 33 0 1 6 0 2 2 0 1 3 0 2 2 5 5 4 5 3 2 5 33 0 20 0 34 5 82 5 44 5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9 3 2 6 2 一 8 8 7 . 2 . 5 铅护套密封性试验 电缆恺装前应进行铅护套密封性试验, 在0 . 5 - 0 . 6 MP a压力下经2h电缆应不渗油, 如渗漏, 允许 修补到符合要求。 了 2 . 6 护套直流耐压试验 成品电缆的聚氯乙烯护套应经受直流电压2 5 k V时间1 m i n的耐压试验, 而不击穿, 电压加在金属 护套或恺装与聚氯乙烯护套表面的石墨导电层或水浴之间。 7 . 2 . 7 电缆油样试验 电缆绝缘浸渍结束后2 - 1 0 昼夜及连接电缆出厂的压力箱充油后2 - 1 0 昼夜, 从电缆油道及压力箱 取出的油样应符合下述规定: 油温2 0 士1 0 时, 工频击穿强度应不小于5 0 k V / 2 . 5 mm; 油温1 0 0 士1 和电 场梯度1 k V / m m时, t g 8 应小于表1 3 的规定。 表 1 3 额定电压, k V t g S 1 1 0, 2 2 0 0 . 0 0 5 3 3 0 0 . 0 0 3 7 3 抽样试验 7 . 3 . 1 结构试验 7 . 3 . 1 . 1 导体结构检查 导体结构应符合第6 . 1 条的规定。 7 . 3 . 1 . 2 绝缘厚度的测量 绝缘厚度应符合表5 的规定, 可采用直径测量带尺法或厚度测微计法测定。 二直径测量带尺法 试样剥去绝缘屏蔽带, 直到露出绝缘线芯为止, 用直径测量带尺在离绝缘线芯端部5 0 m m与 1 0 0 m m 处测量绝缘线芯直径, 直径测量带尺的标尺分度应不大于0 . 5 m m 然后, 剥去绝缘露出导体屏 蔽, 用直径测量带尺测量导体屏蔽直径, 每一测量点的绝缘厚度用该点上所测量的绝缘线芯直径和异体 屏蔽直径之差的一半来计算。 b 厚度测微计法 将从试样上剥下的纸带叠在一起, 不必除去多余的浸渍剂, 用厚度测微计测出总厚度, 必要时可将 绝缘分成几个小部分测量 测微计的精度应为0 . 0 0 5 m m , 测杆的直径应不小于6 m m和不大于8 m m, 施加的压力是3 5 0 k P a 士 5 %. 测杆与测座的二端面应平行、 同心, 在行程范围的平行度应在0 . 0 0 3 m m之内。 7 . 3 . 1 . 3 铅护套厚度的测量 铅护套厚度用窄条法或圆环法测量。 铅护套厚度应符合表6 的规定。 e . 窄条法 从成品电缆上切取约5 0 m m长的铅护套试样, 沿纵向剖开, 小心地弄平, 擦干净后, 铅护套圆周离 试样边缘不少于1 0 m m处进行多点测量。 测微计精度应为0 . 0 1 mm, 测杆直径为4 - 8 mm. b 圆环法 从试样上小心切取铅护套圆环, 沿圆环圆周进行多点测量, 以保证测出最小铅护套厚度。 测微计精度应为0 . 0 1 mm, 具有一个平端面测座和球面测杆, 或者具有一平端面测座和一个宽 0 . 8 m m 、 长2 . 4 m m的 平矩 形面 测杆。 7 . 3 - 1 . 4 外护层厚度测量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9 3 2 6 2 一 8 8 外护层各组成部分厚度的测量按G B 2 9 5 1 . 3 电线电缆护套厚度测量方法 的规定进行。 聚氯乙 烯外护套的厚度应符合表8 规定。 7 . 3 . 2 机械性能试验 机械性能试验包括电缆的弯曲试验及随后进行的电气试验和物理检查。 7 . 3 . 2 . 1 弯曲试验 在环境温度下, 按G B 2 9 5 1 . 2 3 电线电缆弯曲试验方法 的规定, 试样在直径为2 5 ( D+d) 的圆 柱体( 偏差5 %) 上反复弯曲3 次。 其中: D 铅护套外径, m m; d 导体外径, m 垃 7 . 3 . 2 . 2 交流电压试验 经弯曲试验后的电缆试样应经受第7 . 2 . 4 款规定的交流电压试验。 7 . 3 - 2 . 3 铅护套和外护层检查 按第7 . 3 . 2 . 2 项进行交流试验后, 应从电缆试样中部取下约1 m长的试品剥开并进行检查。 外护套 不应有裂缝, 加强层不应有显著的移位或损坏, 铅护套应没有裂纹和裂口。 7 . 3 - 2 . 4 绝缘检查 按第7 . 3 . 2 . 3 项内容检查后, 从试样的中部取下3 0 0 m m长试样, 去掉金属护套检查, 纸带( 不包括 屏蔽纸) 的撕裂和间隙应符合第6 . 3 . 2 款的规定。 7 . 3 . 3 铅护套扩张试验 铅护套在圆锥体上扩张至铅护套前直径的1 . 3 倍, 应不破裂 将1 5 0 mm长铅管置于圆锥体上, 圆锥体底部直径与高之比为1 “. 3 试验时, 铅管内应加油润滑, 垂 直轻掷圆锥体底部, 然后转动铅管或锥体, 试验进行到将铅管扩张至要求内径时为止。 7 . 4 型式试验 型式试验试样应取自 通过例行试验和抽样试验的成品电缆 第7 . 4 . 1 , 7 . 4 . 2 , 7 . 4 . 3 , 7 . 4 . 4 款 规定的 试 验可 分别 在四 根电 缆 试样 上进 行, 或只 在 一根电 缆 试 样上 进行。 若在一根电缆试样上做一项以上的试验, 试验的程序应由制造厂自定。 若第二项或紧接的试验不 符合要求, 未通过的试验应在新的电缆试样上重复进行。 终端尾管以下的电缆试样长度至少1 0 m, 终端 最高点油压应保持在最低工作油压下, 偏差为2 5 %. 7 . 4 . 1 介质损耗角正切 温度试验 介质损耗角正切应在额定电压U。 及下列情况下测量, 在任何情况下介质损耗角正切应不超过表1 1 对试验电压U 。 规定的数值。 a 在环境温度下, 但电缆温度不超过2 5 C; b 加热到电缆导体温度达到8 5 C, 充分稳定以后; 加热方法可采用下述任一种: 仅加热金属护套, 或加热导体及金属护套或仅加热导体 c 冷却期间, 在导体温度约6 0 和4 0 时 d 冷却到环境温度 7 . 4 . 2 交流长期耐压试验 按第7 . 3 . 2 . 1 项弯曲试验后的电缆试样, 在环境温度下进行交流耐电压试验, 电缆应耐受表1 2 规定 的工频试验电压2 4 h , 绝缘应不击穿。 7 . 4 . 3 雷电冲击电压试验 按第7 . 3 . 2 . 1 项弯曲试验后的电缆试样, 将电缆导体加热到8 0 C, 偏差5 “C, 至少保持2h后施加 表1 4 所规定的冲击试验电压( 峰值) 正、 负极性各1 0 次, 绝缘应不击穿。 冲击电压试验完成后, 电缆试样应在环境温度下或在冷却过程中任何温度下进行工频电压试验。 试 验按第7 . 2 . 4 款规定进行, 电缆绝缘应不击穿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9 3 2 6 2 一 8 8 表 1 4 k V 额定电压雷电冲击试验电压操作冲击试验电压 1 10 4 50 55 0 2 20 95 0 1 0 5 0 3 30 1 17 5 8 50 1 3 0 0 95 0 注: 雷电冲 击及操作冲 击耐受电压 值应不超过表1 4 所列相应电压等级的最高值, 如需更高的绝缘水平, 可 选用更高 电压等级的电缆 7 . 4 . 4 操作冲击电压试验 电缆试样按第7 . 4 . 3 款规定加热, 并保持2h后施加表1 4 所规定的操作冲击试验电压( 峰值) 正、 负 极性各3 次, 绝缘应不击穿。 操作冲击电压试验后, 电缆试样应在环境温度下或在冷却过程中任何温度下进行工频电压试验, 试 验按第7 . 2 . 4 款规定进行, 电缆绝缘应不击穿 7 . 4 . 5 铅护套和加强层液压试验 弯曲试验以后, 取5 m长试样放置在槽钢或角铁上, 每隔1 m予以固定, 电缆两端头应加固。 一端接 压力表, 一端接水压泵逐渐加液压至2 倍设计最高压力, 铅护套应不开裂 7 . 4 . 6 外护层沥青滴出试验 如电缆外护层有沥青, 应从成品电缆上取3 0 0 m m长试样, 试验前将试样两端4 0 m m的外护层剥除 到金属套为止 清除金属套上的沥青残余物后, 将试样水平放置于恒温烘箱内, 在温度7 0 士2 下经4 h , 沥青徐料应不滴出 7 . 4 . 7 外护套刮磨试验 试样进行弯曲 试验后, 按G B 2 9 5 1 . 2 8 电 线电缆 挤出外套刮磨试验方法 规定进行刮磨试验。 把经过上述试验的试样, 在室温下浸入0 . 5 氯化钠和大约0 . 1 重量的适当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 剂水溶液中至少2 4 h 。 铜带和铅护套焊在一起作为负极, 在铅包和水之间施加直流电压2 0 k V历时 1 m i n , 按表1 5 施加雷电冲击电压, 正负极性各1 0 次, 应不击穿。 表 1 5 k V 电 缆额定电 压 冲 击试验电压 11 0 3 7 .5 22 0 47 .5 33 0 6 2 .5 把试样从溶液中取出, 剥下包含刮磨部位的1 m长护套, 用肉眼观察护套内外表面, 应无破裂和撕 裂。 8 验收规则 8 . 1 制造厂应按本标准要求进行例行试验、 抽样试验及型式试验。 8 . 2 产品应由制造厂的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 每盘出厂的电缆应附有产品检验合格证 书 根据用户要求, 制造厂应提供产品的试验报告。 83 产品按表9 规定的试验项目进行验收。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9 3 2 6 2 一 8 8 8 . 3 . 1 抽样试验的试验频度规定如下: a 尺寸测量频度 除非用户另有规定, 本试验应在不多于交货根数1 0 的电缆上进行, 至少应作一根。 b 机械试验频度 若合同中规定的总长度超过4 k m, 本试验的最大试验频度应符合表1 6 的规定。 表 1 6 电缆长度从按合同制造的电缆上所取的试样数 k m 4- 2 0 1 2 0 - 4 0 2 4 0 - 6 0 3 以此类推以此类推 8 . 3 . 2 抽样试验不合格时, 应从同一批产品中加倍取样, 就不合格项目进行第二次试验。 第二次试验结果仍不合格时, 整批电缆都要进行检验。 8 . 3 . 3 油样试验不符合第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