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9227-2003 是一项中国国家标准,全称为《煤和焦炭中氮的测定方法 半微量蒸汽法》。该标准规定了使用半微量蒸汽法来测定煤和焦炭样品中氮含量的具体操作规程、仪器设备要求、试剂与材料、分析步骤、计算方法以及结果判定等内容。以下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概览: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煤和焦炭样品中氮含量的测定,通过半微量方法进行定量分析,适用于工业生产、科研及质量控制等领域。
方法原理
半微量蒸汽法基于经典的凯氏定氮原理,样品在高温和催化剂作用下,与浓硫酸反应生成氨气,氨气随后被硼酸溶液吸收转化为铵离子。通过后续的滴定过程,利用标准碱液对吸收液中的铵离子进行滴定,根据消耗的碱液体积计算出样品中的氮含量。
仪器与设备
- 半微量消化装置:用于样品的消解处理。
- 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促进反应进行。
- 碱式滴定管、容量瓶等玻璃器皿:用于溶液配制与滴定操作。
- 分析天平:精确称量样品和试剂。
- 恒温水浴:为滴定过程提供稳定温度环境。
试剂与材料
包括浓硫酸、催化剂(如硒粉)、硼酸溶液、标准碱液(通常为氢氧化钠溶液)等,具体规格和配制方法在标准中有详细说明。
样品处理与分析步骤
- 样品准备:准确称取适量样品,通常需要经过粉碎、混匀预处理。
- 消解:将样品与催化剂、浓硫酸置于消化装置中,在适宜条件下进行消解,直至完全转化为可溶性物质。
- 蒸馏:将消解后的溶液转移到蒸馏装置中,通过加热产生氨气,并用硼酸溶液吸收。
- 滴定:用标准碱液滴定吸收液,直至终点,记录消耗的碱液体积。
- 空白试验:同时进行空白试验以校正试剂空白值。
计算方法
根据标准碱液的浓度、滴定所用体积,结合空白试验数据,计算出样品中的氮含量(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结果判定与报告
测定结果需符合重复性和再现性的要求,报告中应包含样品信息、测定值、使用的试剂批号、实验条件等必要信息。
该标准旨在为煤和焦炭中氮含量的测定提供一个统一、准确的方法,确保不同实验室间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文档简介
I C S 7 3 . 0 4 0D 2 1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 J T 1 9 2 2 7 -2 0 0 3煤和焦炭中氮的测定方法 半微量蒸汽法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n i t r o g e n i n c o a l a n d c o k e - s e mi - mi c r o g a s i f i c a t i o n me t h o d2 0 0 3 - 0 7 - 0 1 发布2 0 0 3 - 1 1 - 0 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匡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G B / T 1 9 2 2 7 -2 0 0 30 9舌 本标准与 I S O / T S 1 1 7 2 5 - 2 ; 2 0 0 2 ( E ) ( 固 体矿物燃料氮的测定半微量蒸汽法 ( 英文版) 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与I S O / T S 1 1 7 2 5 - 2 相比, 主要差异如下: 水解管采用刚玉制; 水解温度为 1 0 5 0 0C ; 蒸汽发生器用可调温的电炉和平底烧瓶 ; 为适应我国煤中氮含量范围, 硫酸标准溶液浓度作 了适 当调整; 用氧化铝作为催化剂和疏松剂而取消助熔剂钠石灰 ; 本标准不适用于褐煤中氮的测定。 本标准参照G B / T 4 7 6 -2 0 0 1 煤的元素分析方法 中第4 章氮的测定( 半微量开氏 法) 制定, 本标准与 G B / T 4 7 6 -2 0 0 1 中 第 4 章相比主要差异是分解样品的方法不同本标准采用蒸汽法分解样品,其余测定步骤与 G B / T 4 7 6 -2 0 0 1 的有关规定相同。 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炭分析实验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肖乃友 、 贾延 。 本标准是首次制定 。G B / T 1 9 2 2 7 -2 0 0 3己!童,J ll 二刁 G B / T 4 7 6 - -2 0 0 1 煤的元素分析方法 第 4 章氮的测定( 半微量开氏法) 多年来一直用于煤中氮的测定, 精密度和准确度都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但是对于高变质程度的无烟煤和焦炭不能在短时间内 消化完全, 致使消化时间过长或使测定结果偏低。为解决此问题, 参照 I S O / T S 1 1 7 2 5 - 2 固体矿物燃料氮的测定半微量蒸汽法 , 制定了 本标准。G B / T 1 9 2 2 7 -2 0 0 3煤和焦炭中氮的测定方法 半微量蒸汽法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半微量蒸汽法测定煤和焦炭中氮含量的方法原理、 试剂和材料、 仪器设备、 试验准备、测定步骤、 结果计算及精密度等。 本标准适用于无烟煤、 烟煤和焦炭。2方 法原 理 一定量的煤或焦炭试样, 在有氧化铝作为催化剂和疏松剂的条件下, 于 1 0 5 0 下通人水蒸气, 试样中的氮及其化合物全部还原成氨。生成的氨经过氢氧化钠溶液蒸馏, 用饱和硼酸溶液吸收后, 由标准硫酸溶液滴定, 根据标准硫酸溶液的消耗量来计算氮含量。3 试荆和材料3 . 1 硼酸饱和溶液: 将 6 0 g 硼酸( G B 6 2 8 ) 溶于 1 L 热水中, 冷却静置 2 4 h 后倾滤出清液。3 . 2 氢氧化钠溶液: 将 2 5 0 g 氢氧化钠( G B 6 2 9 ) 溶于 1 L 水中, 冷却后备用。3 . 3 碳酸钠纯度标准物质: G B W0 6 1 0 1 a , 使用方法见标准物质证 书。3 . 4 氧化铝( Q/ H 0 1 - 0 0 5 1 - 9 2 ) 。3 . 5 甲 基红和亚甲 基蓝混合指示剂: a ) 称取 0 . 1 7 5 g甲基红( H G B 3 0 4 0 - 5 9 ) , 研细, 溶于 5 0 m L 9 5 乙醇( G B 6 7 9 ) 中, 存于棕色瓶。 b ) 称取 0 . 0 8 3 g 亚甲基蓝( H G 3 3 6 4 ) , 溶于 5 0 m L 9 5 乙醇中, 存于棕色瓶。 c ) 使用时将 a ) 和 b ) 按体积比1 +1 混合。混合指示剂的使用期不应超过 1 周。3 . 6 硫酸标准溶液: 。李 H , S O乙4 ) 一 0 . 0 2 m o l/ L , 配制: 用移液管吸取 0 . 6 m L硫酸( G B 6 2 5 ) 加入 1 0 0 m L预先加人 1 0 m L 水的烧杯中, 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冷却后, 将溶液转人 1 0 0 0 m l , 容量瓶, 反复冲洗烧杯壁 3 次, 洗液也转人容量瓶中, 加水稀释至瓶刻度, 充分混合均匀后, 备用。 标定: 称取 。 . 0 2 g ( 称准至0 . 0 0 0 2 g ) 预先在 1 3 0 下干燥到质量恒定的 碳酸钠纯度标准物质( 3 . 3 )放人锥形瓶中, 加人 5 0 m L -6 0 m L 蒸馏水使之溶解, 然后加人 2 滴一3 滴甲基橙, 用标准硫酸溶液滴定到由黄色变为橙色。煮沸, 赶出二氧化碳 , 冷却后 , 继续滴定到橙色 。 硫酸标准溶液的浓度 。 ( m o l / L ) 按公式( 1 ) 计算: 刀Z0 . 0 5 3 V 。 。 , (1)式 中:, 碳酸钠的质量, 单位为克( g ) ;V 硫酸溶液用量 , 单位为毫升( mL ) ;0 . 0 5 3碳酸钠李 N a ,乙C O , ) 的 毫 摩 “ ; 质 量 ,单 位 为 克 每 毫 摩 尔 ( g / m m o l) ,3 . 73 . 8氦气( G B / T 4 8 4 4 . 1 - - 1 9 9 5 ) : 纯度高于9 9 . 8 ,石墨( Q / H 8 2 - 0 1 2 1 - 9 4 ) : 化学纯。G B / T 1 9 2 2 7 -2 0 0 33 . 9 变色硅胶( H G 1 2 - 0 0 1 - 8 2 ) : 化学纯。3 . 1 0 硅酸铝棉; 工业品。4 仪器设备4 . 2分析天平; 感量0 . 1 m g ,蒸汽法定氮装置: 结构如图 1 所示。 1 -氮气流量计;2 气体干燥塔;3翻胶帽,4 - - -T形玻璃管;5 橡皮塞;6 高温炉 ;7 一 石英托盘,8 一 水解管 ;9 硅酸铝棉;1 0 硅橡胶管;1 1 缓冲球 ;1 2 蛇形冷凝器,1 3 吸收瓶;1 4 套式加热器;1 5 -蒸馏瓶;1 6 硅橡胶塞;1 7 -镍铬丝支架,1 8 调温电炉;1 9 平底烧瓶。图 1 半微f蒸汽定氮试验装置4 . 2 . 1 高温炉: 能加热到 1 2 0 0 以上, 有 8 0 m a 7 - 1 0 0 m m的恒温区, 配有自 动控温装置。4 . 2 . 2 水解管: 刚玉制, 异径, 能耐温 1 2 0 0 以上。全长6 7 0 m m, 细径部分长 4 0 m m, 粗径 2 2 m m, 细径 7 mm,4 . 2 . 3 冷凝管; 蛇形。长3 0 0 m m, 粗端直径 2 0 m m, 细端直径 7 m m ,4 . 2 . 4 蒸馏瓶 : 5 0 0 mL o4 . 2 . 5 水蒸汽发生装置: 由1 0 0 0 m L 平底烧瓶和可调压电炉(( 1 M O V -2 2 0 V连续可调) 构成。G B / T 1 9 2 2 7 -2 0 0 34 . 2 . 6 吸收瓶: 容量约 2 5 0 m L 锥形瓶。4 . 2 . 7 氦气流量计: 测量范围为(( 0 - 1 0 0 ) m L / m in o4 . 2 . 8 气体干燥塔: 容量约 2 5 0 m L o4 . 2 . 9 套式加热器 : 功率 1 0 0 0 W , 功率可调。4 . 3 石英或刚玉托盘 : 长 9 0 m m, 宽 1 5 mm, 高 1 5 m m, 耐温 1 2 0 0 以上。4 . 4 瓷舟: 长 7 7 m m, 宽 1 0 m m, 高 1 0 m m , 耐温 1 2 0 0 以上。4 . 5 微量滴定管: 1 0 m L , 分度值 0 . 0 5 m l _5 试验准备5 . 1 水解管的填充: 先将 1 m m -3 m m厚的硅酸铝棉填充在水解管的细径端( 出口端) , 放人做好的 镍铬丝支架, 在支架的另一端填充 1 m m -3 m m厚的硅酸铝棉。5 . 2 水解炉恒温区测定: 将高温水解炉及其控温装置按规定安装, 并将水解管水平安放在水解炉内, 通电升温 。待温度达到 1 0 5 0 并保温 1 0 mi n后 , 按常规恒温区测定方法 , 测定在(( 1 0 5 0 士5 0 C) 的温度区域 , 记下恒温区位置。5 . 3 4 5 0 C -5 0 0 和 7 5 0 0C 8 0 0 0C 区域测定: 按 5 . 2 方法测定 4 5 0 0C 5 0 0 0C 和 7 5 0 0C 8 0 0 区域的位置。5 . 4 套式加热器工作温度确定 : 将一支测量范围为 0 0 C - 2 0 0 的水银温度计放人套式加热器底部 , 周围充填硅酸铝棉。 通电缓慢升温, 待温度达到 1 2 5 时, 调节控温旋钮, 使温度保持在 1 2 5 士5 约3 0 m in , 记下控温旋钮的位置, 即为工作温度的控制位置。5 . 5 水蒸气发生量确定: 将蒸汽发生装置的圆 底烧瓶内加人蒸馏水并与冷凝器连接, 接通冷凝水。 通电升温至圆 底烧瓶内的 蒸馏水沸腾, 调节控温旋钮, 使蒸汽发生量控制在每3 0 m in 馏出( 1 0 0 1 2 0 ) m l . 冷凝水 , 记下控温旋钮的位置, 即为工作温度的控制位置。6 测定步骤6 . 1 水解炉通电升温 , 塞紧水解管人 口端带进样杆的橡皮塞 , 调节氦气流量为 5 0 m L / m i n ,6 . 2 从蒸馏瓶侧管管口 加人氢氧化钠溶液( 3 . 2 ) 约 1 5 0 m L , 并用橡皮塞塞紧侧管管口, 接通冷凝水, 套式加热器通电升温, 并使温度稳定在 1 2 5 士5 0C o 注: 氢氧化钠溶液每天更换一次。6 . 3 当温度升到 5 0 0 左右时, 通人水蒸气, 水解炉炉温达到 1 0 5 0 后, 空蒸 3 0 m in ,6 . 4 称取空气干燥煤样 。 1 g ( 称准到0 . 0 0 0 2 g ) , 与 0 . 5 g 氧化铝( 3 . 4 ) 与分析试样充分混合后, 转移至瓷舟内。 对于挥发分较高的烟煤, 在混合后的试样上, 应覆盖一层氧化铝(( 0 . 3 g -0 . 5 g ) .6 . 5 在吸收瓶中加人 2 0 m L饱和硼酸溶液和 3 滴4 滴混合指示剂, 将之接在冷凝管出口端, 使冷凝管出口端没人硼酸溶液。6 . 6 将瓷舟放人燃烧管内的石英或刚玉托盘上, 塞紧带进样杆的橡皮塞, 按 5 . 5 要求通人水蒸气。先将试样推到 4 5 0 C -5 0 0 C区域, 停留 5 m i n , 然后推到 7 5 0 0 C 8 0 0 区域, 停留 5 m i n , 最后推到1 0 5 0 0 C恒温区, 停留2 5 m in a6 . 7 取下吸收瓶并用水冲洗硼酸溶液中的玻璃管内、 外, 洗液收人吸收瓶中。6 . 8 试验结束后, 停止通人氦气和水蒸气, 将托盘拉回到低温区。6 . 9 以硫酸标准溶液滴定吸收溶液到由绿色变为钢灰色。由硫酸标准溶液的用量来计算煤中氮的含量。 注: 每天在煤样 分析 之前, 须对蒸 馏装 置用 蒸汽 进行 清洗 ( 空蒸 ) 3 0 m i n或待 锥 形瓶 内馏 出物 体积 达到 1 0 0 mL -1 5 0 m L 后, 再进行正式试验。6 . 1 0 试验结束后, 关冷凝水、 氦气, 关闭所有电器开关, 将蒸馏瓶内的碱液倒出, 并把蒸馏瓶洗净。G B / T 1 9 2 2 7 -2 0 0 37 空白试验7 . 2更换试剂或仪器设备后, 应进行空白试验。用石墨( 3 . 8 ) 代替煤或焦炭试样, 按第 6 章规定的测定步骤进行空白 试验。8 结果计算试样的氮的质量分数 N ad ( %) 按公式( 2 ) 计算: N 。 一 0 . 0 竺 C O 上 一,V r,) X 1 0 0 刀 之式 中: .V 试样测定消耗的硫酸标准溶液体积, 单位为毫升( m L ) ; v 6 . 一 空白试验消耗的硫酸标准溶液体积, 单位为毫升( M L ) ; c 硫酸标准溶液的浓度, 单位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DB61T 884-2014 玉米 重玉618规范
- DB61T 779-2014 小麦 铜麦6号规范
- 送水果合同(标准版)
- 中药种苗采购合同(标准版)
- 农村蔬菜土地租赁合同4篇
- 泥画加工合同书2篇
- 风电场能源存储与调度方案
- 城乡供水水源保护方案
- 2025嘉兴桐乡市事业单位面向普通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招聘2人-统考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资阳市安岳县县属国有企业招聘(3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北京平谷区初三二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真题化学试题(无答案)
- 2025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冲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应急通信保障中心招聘笔试预测试题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苏少版(新疆专用2024)小学综合实践四年级上册《遇见草木染》教学设计
- 保安培训课件45张
- 成人肺功能检查技术进展及临床应用指南课件
- 2025-2030牛肉分销渠道冲突与供应链协同优化报告
- 肿瘤科中医护士进修汇报
- 《工程制图完整》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