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7675-1999《汽车转向系 基本要求》这一国家标准,规定了汽车转向系统应满足的基本技术条件和测试方法,旨在确保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操控稳定性与安全性。该标准详细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核心方面:

  1. 适用范围:明确了标准适用于M类(载客汽车)和N类(载货汽车)汽车的转向系统,包括机械式、液压助力式及电动助力式等各种类型。

  2. 转向系统设计要求:要求转向系统设计需保证车辆在各种行驶条件下操作灵活、稳定可靠。设计时需考虑转向力的合理分配、转向灵敏度以及回正性能等因素,确保驾驶员能轻松控制车辆方向。

  3. 材料与制造:规定了转向系统组件如转向盘、转向柱、转向器、转向传动机构等所用材料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刚性和耐久性,制造工艺需保证零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防止早期磨损或故障。

  4. 安全防护:强调转向系统应配备必要的安全保护装置,如转向柱的吸能设计,以减轻碰撞时对驾驶员的伤害。同时要求对高压液压系统采取防泄漏措施,确保使用安全。

  5. 性能测试:制定了转向系统的性能测试标准,包括但不限于转向力及转向力矩的测定、转向系统的响应时间、回正特性评估以及在不同速度下的稳定性测试等。这些测试旨在验证转向系统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确保车辆操控性能。

  6. 检验规则与合格判定:明确了转向系统出厂前应进行的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及合格判定准则,为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依据。不合格产品不得出厂销售。

  7.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对转向系统及其部件的标识、包装要求、运输条件及储存环境进行了规范,确保产品在流通环节不受损害,保持其性能完好。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 17675-2021
  • 1999-02-14 颁布
  • 2000-01-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17675-1999汽车转向系基本要求.pdf_第1页
GB17675-1999汽车转向系基本要求.pdf_第2页
GB17675-1999汽车转向系基本要求.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17675-1999汽车转向系基本要求.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G B 1 7 6 7 5 - - 1 9 9 9前 协人口 本标准等效采用7 0 / 3 1 1 / E E C 各成员国关于汽车及其挂车转向机构的协议 。只是按中国标准编写的习惯, 将试验条件的内容分列出来, 并增加了“ 机动动作时间” 的定义。 本标准还增加了日本安全标准第 1 1 条的内容和G B 7 2 5 8 -1 9 9 7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中有关转向的规定。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 姜璧琪。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汽 车 转 向 系基 本 要 求G B 1 7 6 7 5 -1 9 9 9E Q v 7 0 / 3 1 1 / E E CS t e e r i n g s y s t e m o f m o t o r v e h i c l e s -B a s i c r e q u i r e me n t s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转向系统结构的设计和安装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M类和N类公路用汽车。2 术语 本标准采用以下定义。2 . 1 转向系统 改变汽车行驶方向的机构, 它由转向控制机构、 转向传动装置、 转向车轮和专用机构组成2 . 2 转向控制机构 直接由驾驶员操作用以控制汽车行驶方向的机构。2 . 3 转向传动装置 转向控制机构和转向车轮之间的所有机构( 专用机构除外) 。 它可为机械式、 液压式、 气动式、 电动式或它们的任一组合。挂车转向传动装置系指将所需力传递给挂车转向车轮从而改变汽车行驶方向的所有机构。2 . 4 转向车轮 通过改变其方向从而改变汽车行驶方向的车轮。2 . 5 专用机构 专用机构也是转向系的组成部分, 它可以产生辅助的或独立的动力, 单独或辅助地实现汽车转向,它由机械、 液压、 电气或它们的任一组合( 例如, 借助于油泵、 气泵和蓄电池) 构成。2 . 6 人力转向 只由驾驶员体力提供动力的转向。2 . 了 助力转向 由驾驶员体力和专用机构两者提供动力的转向2 . 8 全动力转向 只由专用机构提供动力的转向。2 . 9 机动动作时间 从驾驶员开始操作转向控制机构的瞬间起直到达到开始测量的那个位置止的时间间隔。2 . 1 0 转向力 为了改变汽车行驶方向, 驾驶员作用于转向控制机构的力。3 墓本要求3 . 1 方向盘必须左置。国家质t技术监督局1 9 9 9 一 0 2 一 1 4 批准2 0 0 0 一 0 1 一 0 1 实施G B 1 7 6 7 5 -1 9 9 93 . 2 不得单独以后轮做为转向车轮。3 . 3 不得装用全动力转向机构。3 . 4 转向时转向车轮的偏转必须是渐进的。3 . 5 转向系统必须有足够的刚度且坚固耐用, 以确保行驶安全。3 . 6 转向系统必须保证驾驶员在正常驾驶操作位置上能方便、 准确地操作, 转向系统在任何操作位置上不得与其他零部件有干涉现象。3 . 7 汽车转向车轮应有自动回正能力, 以保持汽车稳定的直线行驶。3 . 8 后轮也做转向车轮的汽车, 具有二根和二根以上转向车轴的全挂车和具有一根和一根以上转向车轴的半挂车, 以8 0 k m/ h ( 如最高车速低于8 0 k m/ h 以最高设计车速计) 的车速行驶时, 驾驶员必须能在不做异常转向修正的条件, 保持汽车直线行驶。3 . 9 以1 0 k m/ h车速、 2 4 m转弯直径前行转弯时, 不带助力时转向力应小于2 4 5 N, 带助力转向但助力转向失效时, 其转向力应小于5 8 8 N 机动动作时间正常情况下不得大于4 s , 带助力转向但助力失效时不得大于6 s 。左右两个方向都要试验。3 . 1 0 当汽车前行向左或向右转弯时, 转向盘向左向右的回转角和转向力不得有显著差异。3 . 1 1 转向系统中的液压、 气压或电气部件部分或全部失效后, 转向系统必须有控制汽车行驶方向的能力。3 . 1 2 当助力转向装置本身无独立的辅助动力源时, 必须设有蓄能器。如使用压缩空气, 贮气筒上必须设有单向阀。3 . 1 3 转向系统所有零部件的设计、 结构和安装, 必须保证驾驶员正常操作时不钩挂驾驶员的衣服和饰物; 不得有撞车时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