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7918.4-1987 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 绿脓杆菌》相较于其可能的前身或后续版本,在技术内容、实验方法、适用范围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具体而言,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化妆品中绿脓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检测的方法学流程,包括样品处理、培养基选择与制备、接种方式及结果判读等关键步骤。对于任何更新或修订版本来说,通常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变:

  • 技术细节:新版本可能会引入更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以提高检测准确性与效率。
  • 方法优化:基于科学研究进展和实践经验积累,对原有检测方法进行改进,比如调整培养条件、增加快速筛查手段等。
  • 规范性要求:随着行业标准体系的发展完善,新版标准往往会对术语定义、操作规程提出更加明确严格的要求。
  • 适用范围扩展: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能力提升,新版标准或许会涵盖更多类型的化妆品产品。

以上变动反映了化妆品安全监管领域不断进步的趋势,旨在更好地保障消费者健康权益。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1987-05-28 颁布
  • 1987-10-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7918.4-1987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绿脓杆菌.pdf_第1页
GB7918.4-1987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绿脓杆菌.pdf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7918.4-1987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绿脓杆菌.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 绿脓杆菌UDC 6 6 8 . 5 8:5 7 6 . 8 5 . 0 7GB 7 91 8. 4一 87S t a n d a r d me t h o d s o f mi c r o b i o l o g i c a l e x a mi n a t i o n f o r c o s me t i c s P s e u d o mo n p s a e r u g i n o s a 绿 脓 杆 菌在自 然 界 分布 甚广, 空 气、 水、 土 壤中 均 有存 在。 对人 有 致 病力, 常引 起 人 皮 肤化 脓 感 染,特别是烧伤、 烫伤、 眼部疾病患者被感染后, 常使病情恶化, 并可引起败血症, 因此, 在化妆品卫生标准中规定不得检出绿脓杆菌。1 方法提要 根据本菌生物学特征: 革兰氏阴性杆菌, 氧化酶阳性, 能产生绿脓菌素。此外还能液化明胶, 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 在4 2 条件下生长等, 可与类似菌相区别。2 培养墓和试剂 2 . 1 S C D L P液体培养基 见G B 7 9 1 8 . 1 - 8 7 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总则 。 2 . 2 十六烷三甲基澳化馁培养基 成分: 牛肉 膏3 g 蛋白陈l o g 氯化钠5 g 十六烷三甲基澳化按0 . 3 g 琼脂2 0 g 蒸馏水1 0 0 0 m 1 制法: 除琼脂外, 将上述成分混合加热溶解, 调P H为7 . 4 -7 . 6 , 加入琼脂, 1 1 5 C ( 1 0 1 b ) 2 0 m i n 灭菌后, 制成平板备用。 2 . 3 乙酞胺培养基 成分: 乙酸胺1 0 . O g 氯化钠5 . 0 g 无水磷酸氢二钾1 . 3 9 g 无水磷酸二氢钾0 . 7 3 g 硫酸镁( M g S O , 7 H , O ) 0 . 5 g 酚红0 . 0 1 2 g 琼脂2 0 g 蒸馏水1 0 0 0 m 1 制法: 除琼脂和酚红外, 将其他成分加到蒸馏水中, 加热溶解, 调P H为7 . 2 , 加入琼脂、 酚红, 1 2 1 C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1 9 8 7 一 0 5 一 2 8 批准1 9 8 7 一 1 0 一 0 1 实施GH 7 91 8 . 4 一 8 7( 1 5 l b ) 2 0 m i n 高压灭菌后, 制成平板备用。 2 . 4 绿脓菌色素测定用培养基 成分: 蛋白陈2 0 g 抓化镁1 . 4 g 硫酸钾1 0 8 琼脂1 8 g 甘油( 化学纯)l o g 燕馏水l 0 0 0 m l 制法: 将蛋白陈、 抓化镁和硫酸钾加到蒸馏水中. 加温使溶解, 调州 至7 . 4 . 加入琼脂和甘油, 加热溶解, 分装于试管内, 1 1 5 C ( 1 0 1 b ) 2 0 m i n高压灭菌后, 制成斜面备用。 2 . 5 明胶培养基 成分: 牛肉膏3 9 蛋白陈5 g 明胶1 2 0 g 蒸馏水1 0 0 0 m l 制法: 取各成分加在燕馏水中浸泡2 0 m i n , 随时搅拌加温使溶解, 调p H至7 . 4 , 分装于试管内, 经1 1 5 C ( 1 0 1 b ) 2 0 m i n 灭菌后, 直立制成高层备用。 2 . 6 硝酸盐蛋白陈水培养基 成分: 蛋白陈l o g 酵母浸青3 吕 硝酸钾2 g 亚硝酸钠0 . 5 g 燕馏水l o o o m l 制法: 将蛋白陈和醉母浸膏加到蒸馏水中, 加温使溶解, 调p H为7 . 2 , 煮沸过滤后补足液量, 加入硝酸钾和亚硝酸钠, 溶解混匀, 分装到加有小倒管的试管中, 1 1 5 C ( 1 0 1 b ) 2 0 m i n 灭菌后备用。 2 . 了 普通琼脂斜面培养基 成分: 蛋白陈l o g 牛肉青3 g 抓化钠5 g 琼脂1 5 g 蒸馏水l o o o m l 制法: 除琼脂外, 将其余成分溶解于燕馏水中, 调叫 为7 . 2 -7 . 4 , 加入琼脂, 加热溶解, 分装试管,1 2 1 C ( 1 5 1 b ) 1 5 m i n 高压灭菌后。 制成斜面备用。3 仪器 3 . 1 3 . 2 3 . 35 . 43 . 53 . 63 . 73 . 8 1 4 4培养箱: 3 7 C . 4 2 C。锥形烧瓶。试管 。灭菌平皿灭菌刻度吸管显微镜。载玻片。接种针、 接种环。GB 7 91 8. 4一 87: . 。电炉 。高压消毒锅 。4 操作步吸4 . 1 增菌培养: 取 1: 1 0 样品稀释液 l O m l 加到 9 0 m l S C D L P液体培养基中, 置 3 7 培养 1 8 -2 4 h ,如有绿脓杆菌生长, 培养液表面多有一层薄菌膜, 培养液常呈黄绿色或蓝绿色。注: 如无S C D L P液体培养基时, 可用普通肉汤培养基。 磷脂, 7 g 吐温8 0 ,植脸含防腐剂的化妆品时, 在每 1 0 0 0 . 1 普通肉汤中加 1 g卵 4 . 2 分离培养: 从培养液的薄菌膜处挑取培养物, 划线接种在十六烷三甲基澳化按琼脂平板上, 置3 7 培养 1 8 -2 4 h 。凡绿脓杆菌在此培养基上, 其菌落扁平无定型, 向周边扩散或略有蔓延, 表面湿润,菌落呈灰白色, 菌落周围培养基常扩散有水溶性色素, 此培养基选择性强, 大肠艾希氏菌不能生长, 革兰氏阳性菌生长较差。 在缺乏十六烷三甲基澳化按琼脂时也可用乙酞胺培养基进行分离, 将菌液划线接种于平皿中, 放3 7 培养2 4 h , 绿脓杆菌在此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菌落扁平, 边缘不整, 菌落周围培养基略带粉红色, 其他菌不生长 4 . 3 染色镜检: 挑取可疑的菌落, 涂片, 革兰氏染色, 镜检为革兰氏阴性者应进行氧化酶试验。 4 . 4 氧化酶试验: 取一小块洁净的白色滤纸片放在灭菌平皿内, 用无菌玻瑞棒挑取绿脓杆菌可疑菌落涂在滤纸片上, 然后在其上滴加一滴新配制的1 % 二甲 荃对笨二胺试液, 在1 5 -3 0 s 之内, 出现粉红色或紫红色时, 为氧化酶试验阳性, 若培养物不变色, 氧化酶试验阴性. 4 . 5 绿脓菌素试验: 取可疑菌落2 -3 个, 分别接种在绿脓菌素测定用培养基上, 置3 7 C 培养2 4 h , 加入氯仿 3 -5 m l , 充分振荡使培养物中的绿脓菌素溶解于抓仿液内, 待抓仿提取液呈蓝色时, 用吸管将氯仿移到另一试管中并加入 1 N的盐酸 1 m l 左右, 振荡后, 静置片刻。如上层盐酸液内出现粉红色到紫红色时为阳性, 表示被检物中有绿脓菌素存在。 4 . 6 硝酸盐还原产气试验: 挑取被检的纯培养物, 接种在硝酸盆膝水培养基中, 置3 7 培养2 4 h , 观察结果。凡在硝酸盐陈水培养基内的小倒管中有气体者, 即为阳性, 表明该菌能还原硝酸盐, 并将亚硝酸盐分解产生氮气。 4 . 7 明胶液化试验, 取绿脓杆菌可疑菌落的纯培养物, 穿刺接种在明胶培养基内, 置3 7 1C 培养2 4 h ,取出放冰箱 1 0 - 3 0 m i n , 如仍呈溶解状时即为明胶液化试验阳性, 如凝固不溶者为阴性。 4 . 8 4 2 生长试验: 挑取纯培养物, 接种在普通琼脂斜面培养基上, 放在4 1 - 4 2 培养箱中, 培养2 4 -4 8 h , 绿脓杆菌能生长, 为阳性, 而近似的荧光假单胞菌则不能生长。5 检验结果报告 被检样品经增菌分离培养后, 经证实为革兰氏阴性杆菌, 氧化酶及绿脓菌素试验皆为阳性者, 即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