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19.100 J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9443/ISO 4987:1992 代替GB/T 94431988 无损检测 铸钢件渗透检测及质量分级 Nondestructive testing Penetrant inspection and acceptable quality level of steel castings (ISO 4987:1992, Steel castings - Penetrant inspection, IDT) (送审稿) -发布 -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发布 GB/T 9443/ISO 4987:1992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渗透检测的条件 1 4 检测方法 1 4.1 操作方法. 1 4.2 操作人员资格. 1 4.3 表面状况. 1 4.4 检测条件. 2 5 检测验收 3 5.1 缺陷迹痕. 3 5.2 质量等级. 3 6 检测结果评定 3 7 订货单 3 8 检测后清洗的附加试验 3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缺陷特征 迹痕类型 4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渗透液检查的试验方法 对铸钢件的特殊技术要求. 5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表面状况的等效性(指南) 6 附录 D (资料性附录) 质量等级图例 7 表 1 渗透检测的质量等级. 2 GB/T 9443/ISO 4987:1992 II 前 言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 4987:1992铸钢件 渗透检测 (英文版)。 为方便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b)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c)在第2章插入GB/T 1.12000规定的引导语。 本标准代替GB 94431988铸钢件渗透探伤及缺陷显示迹痕的评级方法。 本标准与GB 94431988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沈阳铸造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兴捷、张钊骞、张震。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94431988。 GB/T 9443/ISO 4987:1992 1 无损检测 铸钢件渗透检测及质量分级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应订货方的要求, 在合同中商定有检测程序时, 确定用渗透检测方法检测表面缺陷合 格界限的检测方法。它用于各种铸造方法铸造的所用铸钢件。 注: 应予指出的是:象所用无损检测方法一样,渗透检测构成合同中规定的总的评定或特殊评定的一部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8851.1 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 第1部分:总则(GB/T 18851.12005,ISO 3452:1984 Non-destructive testing Penetrant inspection General principles,IDT) GB/T 18851.5 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 第5部分:验证方法(GB/T 18851.12005,ISO 3453:1984 Non-destructive testing Liquid penetrant inspection Means of verification, IDT) 3 渗透检测的条件 本标准仅适用于检测铸件局部及一定百分率的铸件。 在给供方的询价单、 尤其是订货单中应清楚地 说明检测条件,并为供货方所接受。 在生产阶段需进行检测时,应由相关各方通过协议给予明确规定。 对铸件上需要检测的每个区域,应标明下列内容: 质量等级 (见表 1); 缺陷迹痕的类型(线型迹痕或非线型迹痕)(见附录 A)。 对于铸件的每个区域,应分别规定每种类型的质量等级(关于表面状况,见4。3条)。 除非另有规定,质量等级即适用于线型或点线型迹痕,适用于非线型迹痕(团型迹痕)。 如果检测所得缺陷迹痕的质量等级低于或等于选自表1且符合第6章规定的质量等级, 就认为检测合 格。 否则,铸造厂应采用经订货方同意的方法,使铸件符合上述规定。 一般情况下,只要在铸件中任何一块面积105mm148mm1)的区域不含有超出规定的质量等级缺 陷,铸件中合格缺陷的程度就没有限定。 4 检测方法 4.1 操作方法 GB/T 18851.1和GB/T 18851.5中分别规定了渗透检测的一般规则和校验方法。 附录B对特殊要求作了补充规定。 4.2 操作人员资格 本检测应由技术上胜任的操作人员来进行和评定,其资格应在询价或订货时被双方认可。 4.3 表面状况 1) ISO A6 样式。 GB/T 9443/ISO 4987:1992 2 被检查的表面应清洁,无油、脂、砂、锈斑或其他任何会干扰渗透迹痕正确评定的状况。该表面须经喷砂或抛丸(圆形或角形丸)、磨削或切削加工,符 合所要求的质量等级(见5.2)。铸件被检区域所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应在询价或订货时通过协议确定。 4.4 检测条件 本检测应凭肉眼或在不超过放大3倍下进行(见表1)。 表1 渗透检测的质量等级 本表将数量和允许的最大尺寸、直径或长度(mm),限定在ISOA6-105mm148mm评定框内 质量等级 001 01 1 2 3 4 5 迹痕观察手段 放大镜或肉眼1 ) 肉眼 肉眼 肉眼 肉眼 肉眼 放大倍数 3 1 1 1 1 1 应考虑的最小迹痕的直径(D)或长 度(L)(mm) 0.3 1.5 2 3 5 10 迹痕数量 5 5 8 8 12 20 32 非线型迹痕 (SR) 2 ) 尺寸(mm) 1 1 3 6 9 14 21 迹痕类型 单个或累加 单个或累加 单个 累加 单个 累加 单个 累加 单个 累加 单个 累加 壁厚16mm 0 1 2 4 4 6 6 10 10 18 18 25 壁 厚 16mm50mm 0 2 5 10 10 20 15 30 30 45 45 70 相关的铸件或铸件局部的实例 航空航天制造: -熔模铸件; -特殊应用 根据表面粗糙度和用途的其它机械工程铸件 1)允许采用带目镜测微尺的放大仪。 2)非线型痕迹(SM):L3b。 4)点线型迹痕(AR):含有至少三条最大间隙为 2mm 的线型或非线型迹痕。 GB/T 9443/ISO 4987:1992 3 5 检测验收 5.1 缺陷迹痕 渗透检测是一种无损检测手段, 仅用于检测露出表面的缺陷。 渗透检测不能确定所显示缺陷的性质、 形状和尺寸。缺陷迹痕为线型2 )或点线型3),或非线型。 缺陷迹痕尺寸不直接代表缺陷的实际尺寸。附录A列出了不同类型的渗透迹痕。 5.2 质量等级 根据表1,将质量等级定为7级。根据所要求的质量等级, 渗透检测必须在表面粗糙度符合规定的 表面上进行(见附录C): 精密; 光滑; 粗糙。 线型或点线型迹痕的最大允许长度随铸件的厚度而变化。规定了三个厚度级别: 16mm; 16mm50mm。 表1给出了最小迹痕长度,相应厚度级别中短于该长度的迹痕不予考虑。 附录D给出了按1:1比例绘制的非线型迹痕的图例。这些图例是按表1规定进行绘制的。 6 检测结果评定 为给铸件渗透检测所获得的缺陷迹痕评级,必须将105mm148mm的评定框放置在评定迹痕最严 重的位置上。如果评定迹痕不比订货单中规定的质量等级差,就认为检测合格。 当它们呈现相同数量形状相似的非线型迹痕或相同长度形状相似的线型迹痕时,就评定为迹痕相 等。 给出迹痕类型仅起指导作用,评定缺陷质量等级是根据表1缺陷的长度。 在计算累加长度时,应把点线型迹痕和非点线型迹痕都考虑在内。 7 订货单 询价和订货单应规定下列要点: a) 铸件被检区域和百分比(见第 3 章); b) 生产阶段检测,由双方在协议中商定(见第 3 章); c) 被检区域的表面状况(见 4.3); d) 被检铸件的每个部位的缺陷迹痕的类型及质量等级(见第 3 章及 5.2); e) 操作人员资格(见 4.2). 8 检测后清洗的附加试验 GB/T 18851.5中规定的技术要求适用于本标准。 2)最大尺寸 L(长度)至少为最小尺寸 b(宽度)的三倍(L3b),见表 1。 3)见表 1 中的注 4。 GB/T 9443/I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