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届高考历史第二轮第九单元复习教案_第1页
xx届高考历史第二轮第九单元复习教案_第2页
xx届高考历史第二轮第九单元复习教案_第3页
xx届高考历史第二轮第九单元复习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 XX 届高考历史第二轮第九单元复习教案 XX 届高考历史第二轮第九单元复习教案 单元九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 1901 1918) 一、阶段特征: 本单元讲述 1901-1918 的历史。主要内容包括辛亥革命、袁世凯的反动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春天三部分内容。辛亥革命是旧民主革命的最高潮 -反对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独裁的斗争是辛亥革命的延续,同时也说明旧民主革命山穷水尽 -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则为旧民主革命向新民主革命转变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列强侵华继续深化:( 1)列强在此段侵华的总特点是 以华治华,扶植其侵略工具来继续加深对中国的侵略,扶植的对象经历清政府袁世凯 各派军阀,频繁更换侵略工具人也说明其统治不再稳定。( 2)列强之间在中国进行了激烈的争夺,日美在中国的侵华势力迅速膨胀,逐渐成为争夺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尤其是日本在一战期间通过条暂时取得了在华优势。()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帝国主义在客观上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宝贵的发展机遇。 2、反动统治不断更替:()清政府玩弄新政和预备立宪,激化矛盾,加速了革命的爆发,但客观也有积极意义。()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对内独裁复辟帝制,对外卖国,被历2 / 4 史进步潮流冲垮。( 3)北洋军阀各派互相混战争夺,中国进入事实上的半分裂状态。 3、抗战探索大发展:( 1)辛亥革命是旧民主革命的高潮,这场革命有完备的纲领,正规的政党,经过了长期准备,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 2000 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普及了民主共和的观念,也沉重打击了列强在华统治秩序。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2)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了维护民主共和的果实,和袁世凯,北洋军阀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这些斗争基本上归于失败,说明旧民主革命逐渐走到山穷水尽地步。 4、近 代化里程碑:( 1)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在政治近代化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2)经济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为中国历史的进步提供了基础;( 3)思想: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实业救国的思潮蔚然成风。西方先进思想进一步传播,新文化运动是近代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思想解放。 二、辛亥革命是近代化的历程碑 理论:近代化是指中国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向。在近代历史上近代化在经济上主要是工业化,在政治上是民主化,在 思想是思想解放。其实质是模仿西方的资本主义化。 1949 后多用现代化一词,其特点是社会主义性质3 / 4 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里程碑: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里程碑:()政治近代化历程碑:结束了 2000 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在国家政治形态,政权形式上实现了近代化的突破 由封建专制政体转化为形式上的民主共和政体。()经济近代化里程碑: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多种条件,实业救国蔚然成风,民族资本主义在此后获得一次显著发展。( 3)思想文化 上:普及了民主共和观念,思想解放继续深入,追求民主共和成为思想主流。 三、北洋军阀统治期间政治斗争焦点 ,表现 ,结局 ,认识 . ( 1)焦点 :民主共和和专制独裁的较量 ,实质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辛亥革命果实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daili 人北洋军阀的斗争 ,是辛亥革命的延续 . ( 2)表现 :袁世凯独裁和复辟帝制 ,北洋军阀破坏约法 ;革命派的议会斗争 ,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 . ( 3)结局 :一方面民主共和制度难以真正实现 ;一方面反动统治秩序也难以稳定 . ( 4)认识 :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革命已经走到了山穷水尽地步 ,历史呼唤新的革命曙光 . 四、民资工业的产生 ,两次发展及影响 . ( 1)产生 : 19 世纪 60-70 年代 ,沿海地区 ,资本主义萌芽的作用 ,外来资4 / 4 本主义侵略瓦解自然经济的刺激 ,洋务运动开办企业的诱导下出现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 2)两次发展和影响 :一 .19 世纪末甲午战争后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输出的刺激和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发展 ;这次发展促进了资产阶级壮大 ,为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兴起准备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二 .辛亥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由于辛亥革命的推动 ,群众爱国运动推动 ,实业救 国思潮的兴起 ,加之帝国主义在一战期间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次显著发展 ,这次发展促进无产阶级壮大 ,为旧民主革命向新主义革命转变 ,中共的成立体供了经济阶级基础 . 五、一战期间历史发展新的曙光 : 分析 :新的曙光是指中国革命由旧民主革命向新民主革命转变 .要从经济 ,阶级 ,政治 ,思想 ,外部多方面分析这种转变是否具备相应的条件和史实 . 参考 :(1)经济上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有了显著发展 ,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为革命转变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2)政治上 : 资产阶级为维护民主共和与北洋军阀进行了反复斗 争 ,为革命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