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5715-2005煤用重选设备工艺性能评定方法.pdf_第1页
GBT15715-2005煤用重选设备工艺性能评定方法.pdf_第2页
GBT15715-2005煤用重选设备工艺性能评定方法.pdf_第3页
GBT15715-2005煤用重选设备工艺性能评定方法.pdf_第4页
GBT15715-2005煤用重选设备工艺性能评定方法.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CS 7 3 . 1 2 0 D 9 5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 B / T 1 5 7 1 5 -2 0 0 5 代替G B / T 1 5 7 1 5 -1 9 9 5 煤用重选设备工艺性能评定方法 C o a l g r a v i t y s e p a r a t i n g e q u i p m e n t -P e r f o r m a n c e e v a l u a t i o n 2 0 0 5 - 0 7 - 1 5发布2 0 0 6 - 0 1 - 0 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发 布 GB / T 1 5 7 1 5 -2 0 0 5 月 四青 本标准参照I S O / F D I S 9 2 3 : 2 0 0 0 选煤设备性能评定 修订, 主要差异如下: a ) 本标准采用了国际标准八个评定指标中的六个指标; b ) 数据处理上没有完全采用国际标准规定的方法。 本标准代替GB / T 1 5 7 1 5 -1 9 9 5 煤用重选设备工艺性能评定 。 本标准附录 A和附录 B为规范性附录, 附录C和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分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钱爱军、 刘峰、 齐正义、 郭秀军。 本标准所代替的历次标准发布情况为: GB / T 1 5 7 1 5 -1 9 9 5 0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GB / T 1 5 71 5 -2 0 0 5 煤用重选设备工艺性能评定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用重选设备工艺性能的评定指标、 数据检验、 曲线绘制和表格填写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以下煤用重选设备: a ) 重介质分选机; b ) 跳 汰机; c ) 其他分选设备。 2规范性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 T 2 1 2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 B / T 2 1 2 -2 0 0 1 , e q v I S O 1 1 7 2 2 : 1 9 9 9 , e q v I S O 1 1 7 1 : 1 9 9 7 , e q v I S O 5 6 2: 1 9 9 8 ) G B 4 7 4 煤样的 制备方法( G B 4 7 4 -1 9 9 6 , e g v I S O 1 9 8 8 : 1 9 7 5 ) G B / T 4 7 7 煤炭筛分试验方法 G B / T 4 7 8 煤炭浮沉试验方法( GB / T 4 7 8 -2 0 0 1 , e g v I S O 7 9 3 6 : 1 9 9 2 ) GB 4 8 1 生产煤样采取方法 G B / T 7 1 8 6 煤矿科技术语选煤( G B / T 7 1 8 6 -1 9 9 8 , e g v I S O 1 2 1 3 : 1 9 9 3 ) G B / T 1 6 4 1 7 煤炭可选性评定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 B / T 7 1 8 6 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给料速度 s p e e d o f f e e d 在性能检测过程中, 单位时间内给人评定设备的煤量, 单位为 t / h , 4评定指标 4 . 1 评定重选设备工艺性能的指标 a ) 给料速度; b ) 可能偏差或不完善度; c ) 数量效率; d ) 灰分误差; e ) 总错配物含量; f ) 邻近密度物。 4 . 1 . 1 给料速度 在整个性能检测过程中, 要尽可能地保持给料速度均匀并采用现有精确的方法测定给料速度, 其单 位为t / h o 4 . 1 . 2 可能偏差或不完善度 可能偏差一般用于重介质分选, 不完善度仅用于水介质分选。它们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GB / T 1 5 7 1 5 -2 0 0 5 : 一 告 ( d zs 一 d “ ) ( I ) ( d 7 。 一d z s ) 2 ( d , 。 一 1 ) (2 ) 式 中: E 可能偏差, 单位为千克每升( k g / L ) ; I 不完善度; d 7 5 重产品分配曲线上对应于分配率为7 5 %的密度, 单位为千克每升( k g / L ) ; d z s 重产品分配曲线上对应于分配率为2 5 %的密度, 单位为千克每升( k g / L ) ; d 5 0 重产品分配曲线上对应于分配率为 5 0 %的密度, 即分配密度, 单位为千克每升( k g / I , ) . 4 . 1 . 3 数f效率 其计算 公式为 Y .、 . , 八。 / 从=一入 土V V 了 0 Y , (3 ) 式 中: 9 /_ 数量效率, %; Y p 实际精煤产率 , %; Y理论精煤产率, %, 其值从计算人料的可选性曲线上获得。 4 . 1 . 4 灰分误差 其计算公式为 Ap =A, 一A, , , . . . . . . . . . . ( 4) 式 中: A , 灰分误差, %; A, 实际精煤灰分, %; A理论精煤灰分, %, 其值从计算人料的可选性曲线上获得。 4 . 1 . 5 总错配物含f 其计算公式为 Mo =M, +M卜 , , ( 5) 式 中: M. 总错配物含量( 占人料) , %; M, 密度小于分选密度的物料在重产品中的错配量( 占人料) , %; 叼 密度大于分选密度的物料在轻产品中的错配量( 占人料) , %。 4 . 1 . 6 邻近密度物 邻近密度物值的确定见 G B / T 1 6 4 1 7 煤炭可选性评定方法 4 . 2 指标的应用原则 新研制设备鉴定, 新投产设备的验收或重要的生产技术检查应计算全部指标。 4 . 3 指标的计算 4 . 3 . 1 一般只计算全粒级新研制设备鉴定和新投产设备验收必须各粒级分别计算。 4 . 3 . 2 分选下限一般可按 。 . 5 mm计算, 也可按设备的具体情况取值。 4 . 3 . 3 对于多段分选, 可将每段视为一个单独的分选过程, 各有自己的计算人料。分段绘制分配曲线 和错配物曲线。 4 . 3 . 4 4 . 3 . 5 以上 。 z 分选产品的产率尽量采用全量计量法确定, 也可按附录 A提供的方法计算。 有效数字的取值原则是: 以百分数为单位的量修约到小数点后两位; 其他量修约到两位或两位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GB / T 1 5 7 1 5 -2 0 0 5 5数据检验 5 . 1 在确定产品产率之后, 应按下式算出人料和实际人料各密度级产率的均方差: N 一 M + 1艺 ( G o , 一 G o ; ) 2 ( 6 ) Go一艺r ;G / 1 0 0 ( 7 ) 式中: 、均方差 ; N浮沉试验时得到的产品数; 八 1 分选产品数; G 计算人料中第i 个密度级的产率, %; G o 实际人料中第i 个密度级的产率, %; G ; 第 种产品中第7个密度级的产率, %; Y , 第 i 种产品的产率, %, 产品顺序号按灰分自小到大排列。 为了核查原始资料的可靠性, 均方差不应超过临界值, 临界值的取值原则如下: a ) 对于跳汰主选和重介主选临界值一般取为 1 . 4 ; b ) 对于跳汰再选和重介再选, 上述临界值可适当加严; c ) 对于大块排研或泥化解离比较严重的人料 , 上述临界值可适当放宽到1 . 6 ; d ) 在某些情况下, 。 的临界值也可由交收双方在技术文件中约定。 5 . 2 在完成密度级分配率的计算并合成计算人料之后, 应对计算所得的数据进行检验。发现下列情形 之一时, 即可判定提交的原始资料不合格。 a ) 产品产率的计算结果出现负值; b ) 计算人料与实际人料各密度级产率的均方差超出5 . 1 规定的临界值; c ) 计算人料各密度级的平均灰分不能按平均密度构成递增序列; d ) 除端部以外的密度级的重产品分配不能按平均密度构成单调非递减序列; e ) 分配率数据点少于6 个; f ) 分配率大于5 0 %的资料点少于2个或分配率小于5 0 %的数据点少于 2 个; 8 ) 没有分配率大于 7 5 %的数据点或没有分配率小于 2 5 肠的数据点 5 . 3 出现5 . 2所列 a ) d ) 各项情形时, 如果由相邻两个密度级的计算人料与实际人料的产率离差符 号相反且绝对值均大于2 , 允许将这两个密度级合并后重新计算, 但重新计算的结果仍应符合 5 . 2的 要求 。 6曲线绘 制 6 . 1 分配曲线 6 . 1 . 1 分配率的计算 6 . 1 . 1 . 1 分配率按计算人料在重产品中的分配情况计算 6 . 1 . 1 . 2 对于分离出M种产品( 产品序号按 5 . 1 规定排列) 的分选设备, 共有( M-1 ) 个分选段, 如果 逐段 分离出重产品 , 则 各段的重产品分配率按下式计算 :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GB / T 1 5 71 5 -2 0 0 5 P * 一 YG“ X 1 0 0 % ( k 一 1 , 2 , “ “ ,M 一 l ;j 一 1 , 2 , “ , N ). ( 8 ) 又 Y ;G 式 中: 氏第k 段第, 个密度级的 重产品 分配率, %; Y , , Y , 第 种, 或第 、 种产品的产率, %, ( i -1 , 2 , “ - “ , M-k +1 ) ; G , G ,; 第i 种, 或第 、 种产品中 第, 个密度级占 该产品的 产率, %。 6 . 1 . 1 . 3 对于逐段分离出轻产品的设备, 各段的重产品分配率按下式计算: 7 , Y ;G , 尸 、=1 M 艺Y ;G ; X 1 0 0 %( k二 1 , 2 , “ “ “ , M一l ; j=1 , 2 , “ “ “ , N ) (9) 6 . 1 . 2分配曲线的绘制 6 . 1 . 2 . 1 分配曲线在算术坐标中绘制, 各数据点的横坐标为各密度级的平均密度, 纵坐标为各密度级 物料在重产品中的分配率, 两个坐标轴刻度比例以密度 。 . 1 k g / 1 . 对应分配率 1 0 % - 2 0 %为宜 6 . 1 . 2 . 2 各密度级的平均密度, 以及最低密度物和最高密度物的密度可参照 MT1 4 5确定。在采用手 工方式处理分配曲线时, 上述密度也可取经验值。 6 . 1 . 2 . 3 分配曲线按数据点至曲线在纵坐标方向的距离平方和最小的原则绘制, 应保持光滑的“ S “ 形态。 6 . 2 计算入料的可选性曲线 计算人料的可选性曲线参照 G B / T 1 6 4 1 7 煤炭可选性评定方法中的相应曲线绘制方法 6 . 3 错配物曲线 6 . 3 . 1 错配物量按占计算人料的百分数计算。 6 . 3 . 2 错配物曲线包括损失曲线、 污染曲线以及这两条曲线叠加而成的总错配物含量曲线。 6 . 3 . 3 损失曲线横坐标为密度, 纵坐标为重产品中对应各密度的占计算人料的浮物累计产率。 6 . 3 . 4 污染物曲线与损失曲线采用同一横坐标, 其纵坐标为轻产品中对应于各密度的占计算人料的沉 物累计产率。 6 . 3 . 5 损失曲线与污染曲线的交点对应等误密度。总错配物含量曲线的最低点对应分配密度。 7表格 的填 写 7 . 1 工艺性能评定报告表的基本格式见附录B表 B . 1 , 对于非三产品分选, 附录B的内容可按产品数 目适当增减。 7 . 2 评定报告表备注部分可参照附录C表C . 1 视需要填写影响工艺性能的人料性质、 设备特征和操 作条件等方面的因素。 7 . 3 数据计算表的格式可参照附录D表 D . 2 一表 D . 8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GB / T 1 5 71 5 -2 0 0 5 附录A ( 规范性附录) 分选产 品的产率算 法 A. 1 一般算法 计算分选产品产率的问题可表达为一个最优化问题, 即 目 标 函 数 E( G o, 一 艺Y ,G ,; / 1 0 0 ) “ 一 M i n , , ( A . 1 ) 约 束 条 件 习Y ; 一 1 0 0 (A . 2 ) 式 中: N 浮沉试验时得到的产品数; 八 生分选产品数; G ;,; 计算人料中第J 个密度级的产率, %; G o 实际人料中第J 个密度级的产率, %; G ,; 第i 种产品中第, 个密度级的产率, %, 其中 产品 顺序号按灰分自 小到大排列, i =1 代表精 煤, i =M代表研石, 其余代表中煤或中间产品; Y ; 第 ; 种产品的产率, %。 采用拉格朗日 乘子法, 可将式( A . 1 ) 和式( A. 2 ) 划为一个无约束的最优化问题。 艺( G o, 一又Y ,G i; / 1 0 0 ) 1 + , ( 又Y ; 一 1 0 0 ) 一 M in ,. ( A . 3 ) 式 中: 几 拉格朗日 乘子。 引进未知数的向量表达式: ,Y ,入T M l 人= 1 0 0 巧 丽 “ , 而 石 2 (A . 4 ) 将式( A . 3 ) 左右端分别对向量 X的诸元素求偏导数并令其为零, 则得到一个 M+ l阶的线性方程 组, 其矩阵表达式为: AX = B(A . 5 ) 式中, 系数阵A的诸元素是 艺G , ; G ; ( 1 * M且1 * 镇M ) 0 ( k= M +1且 i二 M +1 ) 1 0 毛 k蕊 M 且 2= M + 1 , k= M + l且 1( i ( M) (A . 6 ) 一 -一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GB / T 1 5 7 1 5 -2 0 0 5 右端 向量 B的诸元素为 ( 1( i 9o z一 7 (G o 一 G O ( G 2 一 G , ) 一X ( G , 一 G 3 ) ( G : 一G 3 ) 一)7( G , 一 G 3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A. 1 2) , , “ (A. 1 3) “ 。 (A. 1 4) ” ”二 “ “ (A. 1 5) . . . . . . . . . . . . . . . . . . . 。一 (A. 1 6) ” ” 二 二 (A. 1 7) ” ”“” ” (A. 1 8) “ 。 。 (A. 1 9) gl2勘 附录D中给出了三产品分选的产品产率计算实例。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G B/ T 1 5 7 1 5 -2 0 0 5 附录B ( 规范性附录) 重选 设备工艺性 能评定报告表 表 B . 1 重选设备工艺性能评定报告表 试 验 编 号试验 地 点试 验 日期 概 况 设备型号及规格 人料煤种人料粒度/ mm人料灰分/ % 作业性质处理能力/ ( t / h )试验用时/ h 分选产品/ % 精 煤中煤研 石 一 产 率 产率 一 灰 分 灰分 分选密度/ ( k g / L ) 均 方 差 理论分选指标 一 段 理论精煤产率/ % 理论分选密度/ ( k g / l , ) 二 段 工艺性能评定结果 给料速度/ ( t / h ) 可能偏差( E) / ( k g / L ) 一 段 二 段 不完善度( I ) 数量效率( + ). ) / % 灰分误差( A)/% 总错配物质量分数( .o ) / % 等误密度/ ( k g / L ) 邻近密度物( 士。 . 1 k g / L ) 质量分数/ % 注 :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GB/ T 1 5 7 1 5 -2 0 0 5 附录C ( 资料性附录) 影响工艺性能的因素 表 C . 1 影响工艺性能的因素 设 备 种 类人 料 性 质设备特征 操 作 条 件 跳 汰 机煤种, 粒度组成, 密度组成, 形状, 硬度, 泥化特性 结 构 特 征 , 筛 板 倾 角 , 筛 孔 形 状 和 尺 寸 , 人 工 床 层 的 配 置 , 排 料 方 式 , 风 阀 形 式 人料状况, 供水方式, 洗水用量, 供水浓度, 风压, 周期特征 选 煤 槽煤种, 粒度组成, 密度组成, 形状, 硬度, 泥化特性 结构特征, 槽箱尺寸, 各段倾角, 排 料 方 式 人料状况, 供水方式, 洗水用量, 供 水 浓 度 摇 床煤种, 粒度组成, 密度组成, 形状, 硬度, 泥化特性 结构特征, 冲程, 冲次, 床面材料 和倾 角, 床条高 度范围, 离心 强 度 人料状况, 供水方式, 洗水用量, 供 水 浓 度 旋流器煤种, 粒度组成, 密度组成, 形状, 硬度, 泥化特性 结构特征, 人料口尺寸, 中心管 直径和插人深度, 底流口尺寸, 锥角, 安装角 介质浓度, 人料浓度, 入 料 压 力 . 重介质 分选 机 煤种, 粒度组成, 密度组成, 形状, 硬度, 泥化特性 结构特征, 悬浮液流向加重质的种类和粒度, 悬浮液密 度和粘度, 密度控制方法, 介质 循 环 量 斜 槽 分 选 机煤种, 粒度组成, 密度组成, 形状, 硬度, 泥化特性 结构特征, 安装角, 隔板的尺寸, 安装高度和间距, 排料方式 人料状况, 供水方式, 洗水用量, 洗水浓度, 洗水压力 螺 旋 分 选 机煤种, 粒度组成, 密度组成, 形状, 硬度, 泥化特性 断面形状, 横向倾角, 圈数, 槽头 数, 槽面材料, 螺距直径比 人料浓度, 入料量, 给料方式, 截 取器位置 a对于重介质旋流器还应考虑重介分选机操作条件栏内的有关因素。 GB / T 1 5 7 1 5 -2 0 0 5 附录D ( 资料性附录) 工艺性能计算示例 D . 1 某跳汰机工业性试验的基本情况如表 D . 1 概况栏中所示, 表 D . 2 是人料和产品的密度分析结果。 D . 2 分选产品的产率按附录 A中A . 1 所提供的方法, 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组( A. 5 ) 公式获得。也可采 用手算方式从表 D . 3中得到g o i g -g o z , g: 和 9 z : 诸值, 代人式( A . 1 2 ) 一式( A . 1 4 ) 计算。将各产品的 产率填人表 D . 1 . D . 3 分配率和均方差的计算见表 D . 4 , 均方差按式( 5 ) 计算, 填人表D . 1 。按 5 . 3 要求进行数据检验, 认定原始数据的有效性。 D . 4 计算入料的合成过程及其可选性数据见表 D . 5和表D . 6 . D . 5 表D . 7 和表 D . 8 分别是两个分选段的错配物计算。对于第二段, 应注意计算出本段产品占人料 的产率( 见表 D . 8 第( 5 9 ) 列、 第( 6 0 ) 列) 。 D . 6 根据表D . 4 中第( 2 6 ) 列和第( 2 7 ) 列数据绘制第一段的分配曲线, 根据表 D . 4中第( 2 6 ) 列和第 ( 2 8 ) 列数据绘制第二段的分配曲线( 见图D . 1 ) 。从分配曲线上分别得出两段的分选密度 氏 。 和不完善 度 I , 将其填人表 D . 1 D . 7 可选性曲线( 图 D . 2 ) 根据表 D . 6 中的数据绘制。M曲线的横坐标是第( 4 3 ) 列数据( 见图 D . 2下 端) , S曲线的横坐标是第( 4 1 ) 列数据( 见图D . 2 上端) , 它们的纵坐标都是第( 4 2 ) 列数据, 从可选性曲线 上读出理论精煤产率、 理论分选密度和理论分选密度下的士0 . 1 含量填人表 D . 1 中。 D . 8 错配物曲线按两个分选段分别绘制。图 D . 3是第一段的错配物曲线, 其数据点的坐标来 自 表 D . 7 。 三条曲线的横坐标都对应于第( 5 2 ) 列数据, 污染曲线的纵坐标为第( 5 3 ) 列数据, 损失曲线的纵 坐标为第( 5 4 ) 列数据, 总错配物含量曲线的纵坐标为第( 5 5 ) 列数据。图 D . 4 是第二段的错配物曲线, 其数据点的坐标来自表D . 8 。三条曲线的横坐标都对应于第( 6 1 ) 列数据, 污染曲线的纵坐标为第( 6 2 ) 列数据, 损失曲线的纵坐标为第( 6 3 ) 列数据, 总错配物含量曲线的纵坐标为第( 6 4 ) 列数据。从错配物曲 线图上分别读出每个分选段的分配密度下的总错配物和等误密度填人表 D . 1 , D. 9将T艾 片能评宁报告先 ( 宪 D. 1 ) 中的茸金项 H境齐 _ G B/ T 1 5 7 1 5 -2 0 0 5 表 D . , 皿选设备工艺性能评定报告表 重选 设备工艺性能评定报告表 试 验 编 号 T X- 7 5 试 验 地 点 x x矿 务 局 xx选煤厂 试验 日期1 9 8 8 . 9 . 2 7 概 况 设备型号及规格 LTX- 1 4 入 料 煤 种气 煤人料粒度/ mm 5 0 - 1 3 入料灰分/ 写3 3 . 47 作 业 性 质主 选处理能力/ ( t / h ) 1 4 0 试脸用时/ h 4 8 分选产品/ % 精煤中煤歼 石 产 率5 1 . 0 6产率2 0 .8 8产 率2 8. 06 灰 分7. 48灰分21 . 3 4灰 分8 6 . 6 4 分选密度/ ( k g / L) 均 方 差理 论分 选 指 标 一 段1 . 8 5 4 0 . 5 0 理论精煤产率/ % 5 8 . 0 9 理论分选密度/ ( k g / L ) 1 . 4 0 1二段1 . 3 7 8 工艺性能评定结果 给料速度/ ( t / h ) 1 0 9 可能偏差( E ) / ( k g / L ) 一 段二段 不完善度( I )0 . 0 9 00 . 1 2 3 数量效率( ) / 00/ a 8 7 . 9 2 灰分误差( A)/% 1 . 46 总错配物质量分数( on o ) / % 1 . 4 41 5 . 6 0 等误密度/ ( k g / L ) 1 . 9 9 61 . 37 2 邻近密度物( 士0 . 1 k g / L ) 质量分数/ % 5 1 . 1 5 注 : G B/ T 1 5 7 1 5 -2 0 0 5 表 D . 2 入料和产品的密度分析 密 度 级 / ( k g / L ) 人 料精 煤中 煤砰 石 产 率 / % 灰分/ %产率/ %灰 分 / %产 率 / %灰分/ %产率/ %灰分/ 写 ( 1 )( 2 )( 3 )( 4 )( 5)( 6 )( 7 )( 8 )( 9 ) 一 1 . 3 01 9 . 6 14 .8 33 2 . 2 96 . 7 71 3 . 9 9 8 . 2 00 . 0 48 . 0 0 1 . 3 0 - 1 . 4 03 8. 451 0 . 1 46 3 . 8 87 . 2 52 7. 9 91 0 . 2 00 . 089 . 2 5 1 . 4 0 - - . 1 . 4 55 . 5 41 5 . 6 12 . 6 01 5 . 5 2 1 7. 6 91 6 . 9 70 . 0 21 4 . 8 7 1 . 4 5 - 1 . 5 02 . 8 82 0 . 6 61 . 012 0 . 011 1 . 8 42 1 . 5 60 . 2 11 9 . 9 9 1 . 5 0 - 1 . 6 0 2 . 0 32 7 . 3 80. 212 4 . 9 5 1 3. 4 82 8 . 8 10 . 2 73 0 . 5 5 1 . 6 0 - 1 . 8 02 . 6 74 0 . 8 00 . 013 4 . 9 09 . 1 73 9 . 1 20 . 813 9 . 4 7 1 . 8 0 - 2 . 0 00 . 8 55 5 . 1 40 . 0 00 . 0 0 1 . 5 45 3 . 3 51 . 9 85 3 . 6 6 2 . 0 02 7 . 9 78 9 . 5 70 . 0 00 . 0 04 . 3 081 . 1 89 6 . 5 98 8 . 1 2 合计1 0 0 . 0 0 3 3 . 4 71 0 0 . 0 07 . 4 81 0 0 . 0 0 2 1 . 3 41 0 0 . 0 08 6 . 6 4 表 D . 3 分选产品产率计算表 密 度 级 / ( k g / L ) G a; -G , / % G ,一G / % q 一G / % ( G o ; -G; ) X ( G 一G; ) / % ( G; -G; ) / % ( G o, 一G. ) x ( G, -G, ) % K G , , 一G; ) X ( G; 一G s , ) / % ( G, 一 G , ) , / % ( 1 )( 2 ) 一 ( 8 )( 4 ) 一 ( 8 )( 6 ) 一 ( 8 )( 1 1 ) X( 1 2 ) ( 1 2 ) X ( 1 2 ) ( 1 1 ) X ( 1 3 ) ( 1 2 ) 又 ( 1 3 ) ( 1 3 ) K ( 1 3 ) ( 1 0 ) ( 1 1 )( 1 2 )( 1 3 )( 1 4 )( 1 5 )( 1 6 )( 1 7 )( 1 8 ) 一 1 . 3 01 9. 573 2 . 2 51 3 . 9 5 6 3 1 . 1 3 1 0 4 0 . 0 6 2 7 3 . 0 74 5 0 . 0 01 9 4 . 7 0 1 . 3 0 - 1 . 4 03 8 . 3 76 3 . 8 02 7 . 9 1 2 4 4 8 . 014 0 7 0 . 4 41 0 7 0 . 7 81 7 8 0 . 4 57 7 8 . 7 8 1 . 4 0 - - 1 . 4 55 . 5 22. 5 81 7 . 6 71 4 . 2 46 . 6 6 9 7 . 5 44 5 . 5 93 1 2 . 2 3 1 . 4 5 - 1 . 5 0 2 . 6 7 0 . 8 01 1 . 6 32 . 1 40 . 6 43 1 . 0 59 . 3 01 3 5 . 2 6 1 . 5 0 - - 1 . 6 01 . 7 6一 0 . 0 61 3 . 2 1一 0 . 1 10 . 0 0 2 3 . 2 5- 0. 7 91 7 4 . 5 0 1 . 6 0 - 1 . 8 0 1 . 8 6 一 0 . 8 08 . 3 6一 1 . 4 90 . 6 41 5 . 5 5一 6 . 6 96 9 . 8 9 1 . 8 0 - 2 . 0 0一 1 . 1 3一 1 . 9 8一 0. 4 42 . 2 43 . 9 2 0 . 5 00. 870 . 1 9 2 . 0 0 一 6 8 . 6 2一 9 6 . 5 9一 9 2 . 2 96 6 2 8 . 0 19 3 2 9 . 6 36 3 3 2 . 9 48 9 1 4 . 2 98 5 1 7 . 4 4 合 计 0 . 0 00 . 0 00 . 0 0 9 7 2 4 . 1 71 4 4 5 1 . 9 97 8 4 4 . 6 71 1 1 9 3 . 0 11 0 1 8 2 . 9 9 go ,g 1l9 0 291 苦en 注 ; , 。 一 豁 瓮 三 着 寰g X 1 0 0 = 5 1 . 0 6 ;7 , 一 黯 三 瓮 瓮 g x 10 。 一 2 0 . 8 8 ; ” 一 ,0 0 - 71 - 7 , 一 2 8 . 0 6 1 1 GB / T 1 5 7 1 5 -2 0 0 5 表 D . 4 均方差及分配率计算 密 度 级 / ( k g / L ) 人 料 / % 计算人料 G a 离 差; G o ; 一G o ; 离 方 差 ( GI 一吼 ) z 平 均 密 度 / ( k g / L ) 分 配 率 / % 精 煤 中 煤歼 石第一段第 二段 ( 1 ) Y , X ( 4 )乃 X ( 6 )扎 X ( 8 ) ( 2 0 ) + ( 2 1 ) + ( 2 2 ) ( 2 3 ) 一 ( 2 )( 2 4 ) 义 ( 2 4 ) ( 2 2 ) 一 ( 2 3 )( 2 1 ) 一 ( 2 0 ) 十( 2 1 ) ( 1 9 )( 2 0 )( 2 1 )( 2 2 )( 2 3 )( 2 4 )( 2 5 ) ( 2 6 )( 2 7 )( 2 8 ) 一 1 . 3 01 6 . 5 52 . 9 00 . 011 9 . 4 6一 0 . 1 50 . 0 21 . 2 5 0 . 0 61 4 . 8 9 1 . 3 0 - - - 1 . 4 03 2 . 7 45 . 7 90 . 0 23 8 . 5 60 . 1 10 . 0 11 . 3 2 0 . 0 61 5 . 03 1 . 4 0 - 1 . 4 51 . 3 33 . 6 60 . 0 15 . 0 0一 0 . 5 40 . 2 9 1 . 4 20 . 1 17 3. 32 1 . 4 5 一 1 . 5 00 . 5 22 . 4 50 . 0 63 . 0 30. 1 50 . 0 2 1 . 4 71 . 9 58 2. 56 1 . 5 0 - 1 . 6 00 . 112 . 7 90 . 0 82 . 9 70. 9 40 . 8 9 1 . 5 42 . 5 59 6 . 2 9 1 . 6 0 - 1 . 8 00 . 011 . 9 00 . 2 32 . 1 3一 0 . 5 4 0. 2 91 . 6 71 0 . 6 69 9 . 7 3 1 . 8 0- 2 . 0 00 . 0 00. 320. 5 60 . 8 70 . 0 2 0. 0 01 . 8 96 3 . 5 3 1 0 0 . 0 0 2 . 0 00 . 0 00 . 8 92 7 . 0 92 7. 9 80 . 0 1 0. 0 02 . 2 99 6 . 8 21 0 0 . 0 0 合 计 5 1 . 2 62 0 . 7 02 8 . 0 5 1 0 0 . 0 00 . 0 11 . 5 3 r E : o = 丫 不1一 G o, ) 一 0 . 5 0 表 D . 5计算入料的生成 密 度 级 / ( k g / L ) 精 煤 / % 中 煤 / % 研 石 / % 计 算 人 料 / % 产 率灰 分产 率灰 分产 率灰 分产 率 灰 分 ( 1 )( 2 0 )( 5 )( 2 1)( 7)( 2 2 ) ( 9 ) ( 3 0 ) + ( 3 2 ) + ( 3 4 ) ( 3 0 ) X ( 3 1 ) 十( 3 2 ) X ( 3 3 ) +( 3 4 ) X ( 3 5 ) 一( 3 6 ) ( 2 9)( 3 0 )( 3 1 )( 3 2 ) ( 3 3 )( 3 4 )( 3 5 )( 3 6 )( 3 7 ) 一 1 . 3 0 1 6 . 5 56 . 7 72 . 9 08 . 2 00 . 0 18 . 0 01 9 . 4 66 . 9 8 1 . 3 0 - 1 . 4 03 2 . 7 47 . 2 55 . 7 91 0 . 2 00 . 0 2 9 . 2 53 8 . 5 67 . 6 9 1 . 4 0 - - - 1 . 4 51 . 3 3 1 5 . 5 23 . 6 61 6 . 9 70 . 0 11 4 . 8 75 . 0 01 6 . 5 8 1 . 4 5 - 1 . 5 00 . 5 220 . 0 12. 45 21 . 5 60 . 0 61 9 . 9 93 . 0 32 1 . 2 6 1 . 5 0 - 1 . 6 00. 1 12 4 . 9 52 . 792 8 . 8 10 . 0 83 0 . 5 52 . 9 72 8 . 7 1 1 . 6 0 - 1 . 8 00. 013 4 . 9 01 . 9 03 9 . 1 2 0 . 2 33 9 . 4 72 . 1 33 9 . 1 5 1 . 80 - 2 . 0 00. 0 00 . 0 00 . 3 25 3 . 3 50. 5 65 3 . 6 60 . 8 7 5 3 . 5 5 2 . 0 00 . 0 00. 00 0 . 8 98 1 . 1 82 7 . 0 98 8 . 1 22 7 . 9 88 7 . 9 0 合 计5 1 . 2 67. 482 0 . 7 021 . 3 42 8 . 0 58 6 . 6 41 0 0 . 0 0 3 2 . 5 5 1 2 GB/ T 1 5 7 1 5 -2 0 0 5 表 D . 6 计算入料的可选性 密 度 级 / ( k g / L ) 产 率 / % 灰 分 / % 密 度 / ( k g / L ) 浮 物 累计 / % 沉 物 累 计 / % 产率灰 分 量灰 分产率 灰 分 ( 1 )( 3 6 )( 3 7 ) # ( 3 9 ) 杏 E ( 3 9 ) X ( 4 0 )杳( 4 3 ) 令 ( 4 2 ) X 1 0 0 E( 3 9 ) 个 名( 3 9 ) X( 4 0 ) 牛 ( 4 5 )1 0 0 ( 3 8 )( 3 9 )( 4 0 )( 4 1 )( 4 2 )( 4 3 )( 4 4 )( 4 5 )( 4 6 ) D 。 , 0. 0 00. 0 0 A_ 1 0 0 . 0 03 2 . 5 5 一 1 . 2 01 9 . 4 66 . 9 81 . 3 01 9 . 4 61 . 3 66 . 9 88 0 . 5 53 8 . 7 2 1 . 3 0- 1 . 4 03 8 . 5 67 . 6 91 . 4 05 8 . 0 24. 337 . 4 54 1 . 9 96 7 . 2 2 1 . 4 0 - 1 . 4 55 . 0 01 6 . 5 81 . 4 56 3 . 0 25 .1 58 . 1 836 . 9 97 4 . 0 7 1 . 4 5 - 1 . 5 0 3. 032 1 . 2 61 . 5 06 6 . 0 55 . 8 08 . 7 833 . 9 67 8 . 7 7 1 . 5 0 - 1 . 6 02 . 9 72 8 . 711 . 6 06 9 . 0 26. 6 59 . 6 43 0 . 9 98 3 . 5 8 1 . 6 0 - 1 . 8 0 2. 1 33 9 . 1 51 . 8 07 1 . 1 57 . 4 91 0 . 5 228 .8 68 6 . 8 6 1 . 8 0 - 2 . 0 00 . 8 75 3 . 5 52 . 0 07 2 . 0 37 . 9 51 1 . 0 427 .9 88 7 . 9 0 2 . 0 02 7 . 9 98 7 . 9 0 D n 切 x 1 0 0 . 0 03 2 . 5 53 2 . 5 50 . 0 0 A m 合计 1 0 0 . 0 03 2 . 5 5 注:D m , 和D m , 可采 用 MT1 4 5提供的方法估算, 也可采用经验估计值, 本例中, 氏 n 一1 . 2 3 ; D=2 . 5 9 , 表 D . 7 第一段错配物计算 密 度 级 / ( k g / 1 ) 占人 料 / % 密 度 / ( k g / L ) 错配物/ % 轻 产 品 中 的 沉 物 重 产 品 中 的 浮 物 合计 精煤中煤 歼 石 ( 重 产 品 ) 轻 产 品 E( 5 1 )个H( 5 0 ) 专( 5 3 ) + ( 5 4 )( 1 )( 2 0)( 2 1 )( 2 2 )( 4 8 ) + ( 4 9 ) ( 4 7 )( 4 8 )( 4 9 )( 5 0 )( 5 1 )( 5 2 )( 5 3 )( 5 4 ) ( 5 5 ) D , .。 7 1 . 9 60 . 0 07 1 . 9 6 一 1 . 3 0 1 6 . 5 5 2. 9 0 0 . 0 11 9 . 45 1 . 3 0 5 2 . 5 10 . 0 15 2 . 5 2 1 . 3 0 - - 1 . 4 03 2 . 7 45 . 7 90. 02 3 8. 5 4 1 . 4 0 1 3. 970 . 0 31 4. 01 1 . 4 0 - -1 . 4 5 1 . 3 3 3. 6 6 0 . 0 14 . 9 91 . 4 58 . 9 80 . 0 49 . 0 2 1 . 4 5- 1 . 5 0 0 . 5 2 2. 4 5 0 . 0 62 . 9 71 . 5 06 . 0 10 .1 06 . 1 1 1 . 5 0 - 1 . 6 00 . 1 12 . 7 90. 08 2 . 9 0 1 . 6 03 . 1 10 . 1 7 3 . 2 9 1 . 6 0 - - 1 . 8 00 . 0 11 . 9 00. 23 1 . 9 0 1 . 8 01 . 2 0 0 . 4 01 . 6 0 1 . 8 0 - 2 . 0 00 . 0 00 . 3 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