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6611-1996数传电台通用规范.pdf_第1页
GBT16611-1996数传电台通用规范.pdf_第2页
GBT16611-1996数传电台通用规范.pdf_第3页
GBT16611-1996数传电台通用规范.pdf_第4页
GBT16611-1996数传电台通用规范.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C S 3 3 . 0 6 0 . 0 1 M 3 2 L 7 旨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 s / T 1 6 6 1 1 一 1 9 9 6 数 传 电 台 通 用 规 范 G e n e r i c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d a t a t r a n s c e i v e r 1 9 9 6 一 1 1 一 1 2 发布 1 9 9 7 一 1 0 一 0 1 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 布 GB/ T 1 6611 一 19 96 前言 本标准是参考I E C 4 8 9 - 6 09 8 7 ) 、 欧洲标准E T S I 和C C I R有关报告和建议文件中 关于数传技术特 性的内容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制定的。本标准附录A副载波基本参数参照采用了C C I T T V . 2 1 , C C I T T V. 2 2 , C C I T T V. 2 3 , C C I T T V. 2 6 , C C I T T V. 2 7 , C C I T T V . 2 9 、 和国外先进标准B e l l 1 0 3 , B e l l 2 0 2 等有关建议。 附录 A是标准的附录。 附录 B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广州通信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陈健源、 伍碧珊、 谢慧群。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国 家标 准 数 传 电 台 通 用 规 范 GB/ T 1 6611 一 1 99 6 Ge n e r i c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d a t a t r a n s c e i v e r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数传电台( 工作频率为2 5 1 0 0 0 MH z , 发射机射频输出功率不大于 5 O W. 采用二进 制串行数据接 口的窄带调频制单路无线电数传机) 的要求、 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以及标志、 标签、 包装、 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供地面、 内河或沿海作专用数据通信网( 如遥测、 遥控、 遥信、 遥调系统等) 使用的数传 电台。其他有关无线电数据通信设备亦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2 8 2 8 -8 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 B 2 8 2 9 -8 7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G B 6 1 0 7 -8 5 使用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的数据终端设备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之间的接口 G B 1 2 1 9 2 -9 0 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机发射机测量方法 G B 1 2 1 9 3 -9 0 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机接收机测量方法 GB / T 1 4 0 1 3 -9 2 移动通信设备运输包装 G B / T 1 5 8 4 2 -1 9 9 6 移动通信设备安全要求与试验方法 GB / T 1 5 8 4 4 . 2 -1 9 9 6 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机环境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 T 1 5 8 4 4 . 3 -1 9 9 6 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机可靠性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 T 1 5 8 4 4 . 4 -1 9 9 6 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机质量评定规则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 . 1 数传电台d a t a t r a n s c e i v e r 主 要用作数据传输用途, 并且其内 部具有相应的数据调制解调装置的无线电 收发信 机, 称为数传电 台。 在本标准中, 数传电台又专指主载波采用窄带调频方式, 数据接口采用二进制串行方式者。 3 . 2 数话兼容d a t a / s p e e c h c o mp a t ib l e 如数传电台在传输数据的主用途之外, 并能传输话音( 通话) , 则称该数传电台 具有数话兼容能力. 数话兼容通常是指数传电台具有数据传 输( 数传) 和话音传输( 通话) 两种工作方式, 可通过内 部或外部 控制进行选择。 3 . 3 副载波数据调制d a t a mo d u l a t io n w i t h s u b - c a r r i e r 是指来自数据接口的 二进制串行数据先对副载波进行调制, 变换为音频基带信 号后再调制主载波 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 国 家 技 术 监 督 局1 9 9 6 一 1 1 一 1 2 批 准1 9 9 7 一 1 0 一 0 1 实 施 G B / T 1 6 6 1 1 一 1 9 9 6 进行传送的数据传输方式。 4 分类 4 . 1 数传电台按其传输信息种类划分, 可分为: a ) 兼具传数和通话 功能的数传电台, 简称为兼容电台; b ) 仅具传输数据功能的数传电台, 简称为纯数传台。 2 数传电 台按其收发工作方式划分, 又 可分为: a ) 收发可同时工作的双工数传电台; b ) 收发分时工作的单工数传电台; c ) 仅具发射或接收功能之一的单发或单收数传电台, 也可直接称为数据发射机或数据接收机。 要求 一般要求 外观 5川5.1 a ) 数传电台 外观应整洁, 表面 不应有毛刺、 划痕、 裂纹、 变形, 表面涂层不应起泡、 龟裂、 脱落, 金属 零件不应有锈蚀和机械损伤; b ) 开关、 按键、 旋钮的操作应灵活可靠, 外接附件的接入应保证接触良好, 紧固不易松脱; 。 ) 说明功能的文字和图形符号应准确、 清晰、 不易磨损; 5 . 1 . 2 结构 a ) 数传电台的结构应有良 好的 工艺 性, 应保证足够的机械强度, 牢固、 可靠、 安全、 便于安装; b ) 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 设备的外壳应对设备内 部机构和零件起到可靠的保护作用, 应考虑强 度、 刚度、 人员安全、 外部连线、 易开启 性、 安装特性等因素。 5 . , . 3 尺寸 数传电台的外形尺寸应能配合其使用场合的要求, 具体数值由产品标准规定。 5 . 1 . 4 重量 数传电台的重量应能配合其使用场合的要求, 具体数值由产品标准规定。 5 . 2 接口 5 . 2 . 1 数据接口 。 ) 数据接口 是数传电 台用以与数据终 端设备( D T E ) 交换数据和其他状态的 端口。 数传电台 的数 据接口 以G B 6 1 0 7 推 荐标准为 根据, 主要包含以下信号: 发送数据T D : D T E到数传电台( 串 行) 接收数据R D : 数传电 台到D T E ( 串行) 请求发送R TS : D T E到数传电台( 逻辑 0 :, 为有效状态) 允许发送C T S : 数传电台到D T E ( 逻辑“ 。 ” 为有效状态) 数据载波检测D C D : 数传电台 到D T E ( 逻辑“ 0 “ 为有效状态) 数据终端就 绪D T R : D T E 到数传电 台( 逻辑,“ 0 ” 为有效 状态) 数传电台 就绪D S R : 数传电台 到D T E ( 逻辑“ 。 ” 为有 效状态) 以上信号配置可根据数传电台的实际使用要求选用。 b ) 数传电台的数 据接口 连接器优选2 5 针或9 针矩形连接器, 在产品标准及配发用户的有关文件 中, 应明确说明数据接口的引脚分配。 使用 2 5 针连接器时, 各引脚的信号分配应与G B 6 1 0 7中的有关规定相应。数据接口需要引出或引 入其他信号线时, 应优先 选用G B 6 1 0 7 中 标明 “ 未定义” 的引脚。 如这些“ 未定义” 引脚不够使用, 可考虑 更改部分其原定义信号未被使用的引脚的定义, 但必须充分 考虑其合 理性。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GB / T 1 6 6 1 1 一 1 9 9 6 使用9 针连接器时, 其引脚分配原则上如表1 所示。当 需要使用表1 所列以 外的其他信号时, 其引 脚选用原则同前。 表 1 9引脚数据接口引脚分配 引脚信号名称引脚信号名称 1 数据载波检测 D C D 6 数传电台就绪D S R 2 接收数据RD 7 请求发送R TS 3 发送数据TD 8 允许发送C T S 4 数据终端就绪D TR 9 振铃指示 R I 5 信号地 S G 5 . 2 . 2 通话接口 如兼容电台使用外部送( 受) 话器组件, 则配接该组件的连 接器在产品标准及配发用户的有关文件 中, 应明确说明其引脚分配。 5 . 2 . 3 射频接口 数传电台配 接外部天线的射频连接器优先选用B N C 和N型, 接口特 性阻抗应为5 0 n 。 5 . 3 功能要求 53 - , 整机功能要求 数传电台在按使用说明正确架设, 并且其工作环境符合有关电磁兼容要求的条件下, 应能准确完全 地传输满足时序要求的标称比特率数据信号。 兼容电台 还应 具备调频无线电 话机的基本通话功能。 5 . 3 . 2 控制与指示部分 a ) 兼容电台 数话 工作方 式的选择可采用人工操作的手动方式或数据终端设备 控制的程控方式。 b ) 数传电台的各种功能、 方式和状态指示( 指示灯和/ 或显示屏) 应能正确体现数传电台正在工 作中的功能、 方式和工作状态。 5 . 4 性能要求 5 . 4 . 1 一般性能 5 . 4 . 1 . , 载波频率 数传电台的载波( 射频主载波) 频率( 包括异频收发时的收发频率间隔) 应遵守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 会的频率配置规定。 5 . 4 . , , 2 信道间隔 数传电台的信道间隔 统一规定为2 5 k H z , 5 . 4 . 1 . 3 接收机中频 数传电台接收机的中 频频率优先采用下列数值: 一中频: 1 0 . 7 , 2 1 . 4 , 2 1 . 6 , 4 5 , 5 8 . 1 1 2 5 MH z 二中频: 4 5 5 k Hz 5 . 4 . 1 . 4 调制音频范围 数传电台射频主载波调制音频范围规定为3 0 0 H z - 3 0 0 0 H z , 特殊需要可 允许3 0 0 H z -3 4 0 0 H z , 5 . 4 . 1 . 5 数据调制参数 采用副载波数据调制方式时, 其基本调制参数一般应取附录A中表A 1 和 表A 2 所示的 相应数值。 5 . 4 . 1 . 6 数传速率 数传电台的数传速率规定取为3 0 0 , 6 0 0 , 1 2 0 0 , 2 4 0 0 , 4 8 0 0 , 6 4 0 0 , 7 2 0 0 和9 6 0 0 b i t / s 八种比 特率 GB / T 1 6 6 1 1 一 1 9 9 6 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并且建 议优先选取其中3 0 0 , 6 0 0 , 1 2 0 0 , 2 4 0 0 , 4 8 0 0 和9 6 0 0 b it / s 的 数传速率。 较高数传速率的数传电台通常应该也能传输较低速率的数据。 5 . 4 . 1 . 7 保护性能 a ) 数传电 台内 部应设置电 源反 接保 护装置, 保护电 台不因外接电 源极性反接而致严重损坏, b ) 数传电台一般应采取故障长发保护措施, 即设置适当时限的发射监控电路, 当数据终端控发 时间超过正常 长度时, 强行关闭 发射机, 以保护数传电 台本身及保障数传电台所在系统中其余结点的正 常运行; 。 ) 数传电台的数据接口电路应采取足够的保护措施, 以防止其外接设备电平不匹配时对数传电 台造成损坏。 5 - 4 . 2 发射机电性能 在 6 . 4 . 1 所规定的标准试验条件下( 除非另有规定) , 发射机电性能 数传/ 通话) 应符合表 2 的要 求. 5 . 4 . 3 接收机电性能 在 6 . 4 . 1所规定的标准试验条件下( 除非另有规定) , 接收机电性能( 数传/ 通话) 应符合表 3的要 求。 5 . 4 . 4 综合数传性能 5 . 4 . 4 . , 数据接口 a ) 数传电台的数据接口 一般应备有典型值为士1 2 v的E I A有关规定的接口( 以下的称为E I A 接口) 和典型值为。 V , 5 v的T T L电平接口( 以下称为T T L 接口) 两种接口 电平, 供不同 接口电平类 型的数据终端设备选用; b ) 除非 本标准另有规定, E I A和T T L电平接口 的电气、 机械和过程特 性等均应遵照G B 6 1 0 7 的 有关规定; c ) T T L电平接口使用正逻辑, 即逻辑. 1 ” 为高电 平, 其标称值为5 V; 逻辑“ 0 ” 为低电平, 其标称 值为0 V, 无论使用何种接口电 平, 当数据接口 未与其外部设备相连时. 数据 接口各 输入信号线均应视为逻辑 “ 1 ” 状 态。 5 . 4 . 4 . 2 数传时延 数传时延要求如表4 所示。 数传电台应有尽可能短的数传时延, 并且其额定的允 许值应在产品标准 及配发用户的有关文件中 给出。 5 . 4 - 4 . 3 常规数传 数传电台的常规数传性能要求数据组接收率不小 于9 9 . 5 %. 表 2 发射机电性能( 数传/ 通话) 要求 序号项目 单位 指标要求 数传通话 1 载波频率容差1 0 - 2 0 ( 1 6 0 MH :以下频段) 1 0 ( 1 6 0 MH z -3 0 0 MHz 频段) 7 ( 3 0 0 MH - 4 5 0 MHz 频段) 5 ( 4 5 0 M H -9 0 0 MHz 频 段 ) 3 ( 9 0 0 MH: 以上频段) 2 载波功奉W 由产品标准规定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c B / T 1 6 6 1 1 一1 9 9 6 表 2 ( 完) 序号 项目单位 指标要求 数传通话 3 调制灵敏度 m V 由产品标准规定 4音频失真%( 7 5 调制限制 k H z 数传电台外包装箱应有产品 名称、 型 号、 数量、 制造日 期和重量等标志; c ) 数传电台内 包装箱应有产品合 格证、 使用说明书、 装箱单等; d ) 数传电台控制、 调节机构的 名称和 调控方位, 各种外部 接口 的名称, 外接电 源插座或引出线的 极性和配用电 压值等均应有不易磨损的明显标志。 8 . 2 标签 数传电台的外壳均应有铭牌, 其上要标明 制造厂的名称或商标、 数传电 台的型号、 制造序 号和工作 频率点等。 8 . 3 包装 数传电 台封存和包装的防护等级采用t 级, 并应满足G B / T 1 4 0 1 3 -9 2 中第3 章和4 . 2 . 2 的 要求。 数传电 台的装箱应满足G B / T 1 4 0 1 3 -9 2 中4 . 3 . 2 的要求。 8 . 4 运输 数传电 台的运输应满足G B / T 1 4 0 1 3 -9 2 中4 . 6 的要求。 8 . 5 贮存 数传电 台的贮存应满足G B / T 1 4 0 1 3 -9 2 中4 . 7 的要求。 GB / T 16 611 一 1 99 6 附录A ( 标准的附录) 副载波基本调制参数 表 A1 话带副载波F S K基本调制参数 比特速率 b i t / s 调制速率 b p s 特征颇率 H z u 0 , .颇 Hz “ 1 ” 颇 Hz 带 宽 H 乙 3 0 03 0 01 1 7 01 0 7 01 2 7 0 4 5 0 3 0 03 0 02 1 2 52 2 2 52 0 2 54 5 0 3 0 03 0 01 0 8 01 1 8 09 8 04 5 0 3 0 03 0 01 7 5 01 8 5 01 6 5 04 5 0 6 0 06 0 01 5 0 01 7 0 01 3 0 09 0 0 1 2 001 2 0 01 7 0 02 1 0 01 3 0 01 8 0 0 1 2 0 01 2 0 01 7 0 02 2 0 01 2 0 03 0 0 0 表 A 2 话带副载波其他调制方式基本调制参数 比特速率 b it / s 调制速率 b p s 特征频率 Hz 调制方式 带宽 Hz 6 0 06 0 01 2 002 PS K6 0 0 6 0 06 0 02 7 0 02 PS K6 0 0 1 2 0 06 0 01 2 0 04 PSK6 0 0 1 2 0 06 0 02 4 0 04 PS K6 0 0 1 2 0 01 2 0 01 8 0 02 PS K1 2 0 0 2 4 0 01 2 0 01 8 0 04 PS K1 2 0 0 4 8 0 01 6 0 0 一 1 8 0 0 ! 8 PS K1 6 0 0 4 8 0 02 4 0 01 7 0 04 P SK 2 4 0 0 7 20 02 4 0 01 7 0 08 P SK 2 4 0 0 9 6 0 02 4 0 01 7 0 0APK 2 4 0 0 2 8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G B / T 1 6 6 1 1 一 1 9 9 6 附录B ( 提示的附录) 不合格( 缺陷) 分类表 B 1 数传电台不合格( 缺陷) 分类见表B 1 , 详细分类由 产品标准规定。 表B 1 缺陷分类 分类部位项 目 名 称 不合格( 缺陷) 内容 不合格分类 ABc 外 观 及 机械性能 机 壳 严 重 损 伤严重开裂、 变形、 脱漆或锈蚀0 机械损伤 机壳轻度变形 表面局部擦伤、 漆层局部脱落 机壳局部凹陷 0 机壳轻度损伤一般划伤、 颜色不均或不清洁0 外表面外 观 漆层颜色不均匀、 起泡、 堆积0 金属件镀层脱落 0 外形尺寸 质量 局部变形引起外形尺 寸不符合图纸 不影响安装使用0 影响安装使用0 面板 各类控制开关 转动不灵活0 插头插座插针、 插孔变形无法配接0 指 示 灯灯罩破裂, 不亮0 指示表 表头指针卡死 不影响工作0 影响工作0 频率显示器 字码不清, 不影响辨认0 字码不显示0 各类标签、 标志个别字码不清0 附 件 天 线 缺件或不能装配0 严重松动或过紧 0 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