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SB/T 10617-2011《熟制杏核和杏仁》是一项针对熟制杏核及杏仁产品的行业标准。该标准规定了这类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质量要求,以及检验方法和包装、运输、储存等方面的具体规范。

首先,在术语与定义部分,明确了“熟制杏核”、“熟制杏仁”的概念,为后续内容的理解提供了基础。其中,“熟制杏核”指的是经过清洗、蒸煮等处理后的杏核;而“熟制杏仁”则是指从熟制杏核中剥出的杏仁。

其次,对于感官要求,本标准详细描述了合格产品应有的外观特征(如颜色均匀)、气味(应具有其特有的香味)及口感(无异味)。此外,还对可能存在的缺陷设定了允许的最大限度,确保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的每一份产品都能达到一定的品质标准。

接着是理化指标方面的要求,包括水分含量、酸价等关键参数的具体数值范围。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食品的安全性及其保存期限,因此有着严格的规定。

再者,关于卫生指标,本标准也做了明确规定,涵盖微生物限量等多个方面,旨在保障食品安全。同时,还提出了相应的检测方法以供参考使用,确保所有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最后,在标签标识、包装材料选择、贮存条件等方面也有着详尽指导。比如,产品外包装上必须清晰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包装材料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存放可以有效延长货架寿命等。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1-07-07 颁布
  • 2011-11-01 实施
©正版授权
SB T 10617-2011 熟制杏核和杏仁.pdf_第1页
SB T 10617-2011 熟制杏核和杏仁.pdf_第2页
SB T 10617-2011 熟制杏核和杏仁.pdf_第3页
SB T 10617-2011 熟制杏核和杏仁.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SB T 10617-2011 熟制杏核和杏仁.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 c s6 7 0 8 0 1 0X2 4备案号:3 3 1 9 4 2 0 11中华人民共和S 日国国内贸易行业标准S B T1 0 6 1 7 2 0 1 12 0 11 - 0 7 - 0 7 发布熟制杏核和杏仁R o a s t e ds w e e ta p r i c o ti n s h e l la n dk e r n e l2 0 1 1 1 1 0 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发布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分类5 要求6 试验方法7 检验规则8 标签、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目次S B T1 0 6 1 7 - - 2 0 1 111122344刖菁S B T1 0 6 1 7 - - 2 0 1 1本标准按照G B T1 1 2 0 0 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坚果炒货专业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浙江华隆食品有限公司、江苏阿里山食品有限公司、浙江大好大食品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坚果炒货专业委员、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百联实业有限公司、山东中粮花生制品进出口有限公司、杭州姚生记食品有限公司、咸阳市彩虹商贸食品有限公司、芜湖市傻子瓜子有限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文革、朱永涛、徐星魏、翁洋洋、宋宗庆、陈居立、朱迪刚、来明乔、张阿妮、季长路。1 范围熟制杏核和杏仁S B T1 0 6 1 7 2 0 1 1本标准规定了熟制杏核和杏仁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签、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3 1 和3 2 定义的产品的生产、检验和销售。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G B T1 9 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 B2 7 6 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 B5 0 0 9 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 B7 7 1 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 B1 1 6 7 1 果、蔬罐头卫生标准G B1 4 8 8 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 B1 6 3 2 6 坚果食品卫生标准G B1 6 5 6 5 油炸小食品卫生标准G B1 9 3 0 0 烘炒食品卫生标准G B T2 0 4 5 2 仁用杏杏仁质量等级G B T2 2 1 6 5 坚果炒货食品通则N Y5 3 1 9 无公害食品瓜子J J F1 0 7 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 5 号 Z 0 0 5 )3 术语和定义3 13 23 3G B T2 2 1 6 5 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杏核( 甜) s w e e ta p r i c o ti n s h e l l壳杏仁蔷薇科植物杏的种子,拉丁文名:A m e n i a c av u l g a r i sL a m a r c k 。杏仁( 甜) s w a ta p r i c o tk e r n e l蔷薇科植物杏的种子杏核去壳的内仁。熟制杳核r o t e ds w a ta p r i c o ti n s h e l l以杏核( 甜) 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炒制、干燥、烤制或其他熟制工艺制成的产品。S B T1 0 6 1 7 2 0 113 4熟制杏仁r o a s t e ds w e e ta p r i c o tk e r n e l以甜杏仁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炒制、干燥、烤制、油炸或其他熟制工艺制成的产品。3 5虫蚀粒埘u r e dk e r n e l杏核壳表面有虫眼且伤及籽仁的颗粒。3 6霉变粒m o u l dk e r n e l杏核和杏仁因霉变其仁呈现黑色、棕色、褐色的颗粒。4 分类产品按加工工艺的不同分为1 ) 烘炒类;2 ) 油炸类;3 ) 其他类。5 要求5 1 原料杏仁应符合G B T2 0 4 5 2 和G B1 6 3 2 6 的规定,杏核应符合G B1 6 3 2 6 和相应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5 2 辅料食品添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相应标准和有关规定,其他铺料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5 3 感官感官应符合表1 规定。表1 感官要求要求项目烘炒油炸烘炒杏核其他类杏仁杏仁颗粒整齐、饱满,大小均匀,其颗粒整齐、饱满,大小均匀,虫蚀粒颗粒整齐、饱满,大小均匀,其外观中虫蚀粒2 0 ,霉变粒1 5 中虫蚀粒1 5 、霉变粒2 0 1 5 外壳呈棕黄色,仁淡微黄色,具有该产品应有之色泽,色泽均匀,具有该产品应有之色泽,色泽色泽色泽均匀,具有该产品应有之色泽杏仁呈淡黄色均匀香而酥脆可口,香味、滋昧与香而酥脆可口,香味、滋味与气味纯除具有杏仁应有的香味、滋味口味正,无异味,按不同配料应具有各自的与气味外,按不同配料、加工方气味纯正,无异味特色风味法还应具有各自的特色风味杂质正常视力无可见外来杂质5 4 水分水分应符合表2 要求。表2 水分指标S B T1 0 6 1 7 2 0 11项目指标烘炒类油炸类其他类l 水分( g l O Og )85 5 卫生指标烘炒类产品应符合G B1 9 3 0 0 的规定;油炸类产品应符合G B1 6 5 6 5 的规定;其他类产品重金属指标应符合G B1 1 6 7 1 的规定,其他指标应符合G B1 9 3 0 0 的规定;二氧化硫( S O 。) 含量应符合N Y5 3 1 9的规定。5 6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 B2 7 6 0 的规定。5 7 净含量要求净含量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5 8 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应符合G B1 4 8 8 1 的规定。6 试验方法6 1 感官要求6 1 1 通用方法在光亮度为3 0 0l x 5 0 0I x 条件下,将样品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用目测检查色泽、颗粒形态和杂质,带壳产品应去除外壳后用目测检查仁的色泽;嗅其气味,尝其滋味与V I 感,做出评价。6 1 2 虫蚀粒用四分法从抽样样品中称取5 0 0g 左右样品,挑出虫眼粒,带壳的剥开后,数其虫蚀粒数量,按式( 1 ) 计算虫蚀粒指标:,1 一等1 0 0 式中:,。产品的虫蚀粒指标,;n ,虫蚀粒数,单位为个;n 称取5 0 0g 左右样品的总数,单位为个。6 1 3 霉变粒取检验过虫蚀粒指标的样品,带壳产品需将其剥开,数其霉变粒数量,按式( 2 ) 计算霉变粒指标:3S B T1 0 6 1 7 2 0 1 1,2 一n 2 1 0 0 M”式中:,2 产品的霉变粒指标,;n :霉变粒数,单位为个;n 称取5 0 0g 左右样品的总数,单位为个。6 2 水分按G B5 0 0 9 3 中规定的方法测定。6 3 净含量测定按照J J F1 0 7 0 中有关规定执行。7 检验规则7 1出厂检验出厂检验包括感官要求、卫生指标中的菌落总数( 有此要求的) 、大肠菌群、净含量指标。7 2 型式检验型式检验项目为5 3 5 7 中的所有项目指标,正常情况下每年检验2 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a )工艺或原材料发生重大改变时;b ) 产品投产鉴定前;c ) 产品停产6 个月以上再生产时;d )国家质量监督部门、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要求时。7 3 检验组批和抽样同一班次或同批原料生产的同一品种,为一个检验批,从每批产品不同部位随机抽取6 袋( 不足5 0 0g 的加量抽取) ,分别做感官、理化指标、卫生指标检验,留样。7 4 判定原则7 4 1 检验结果全部项目符合本标准规定时,判该批产品为合格品。7 4 2 检验结果中微生物指标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规定时,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7 4 3 检验结果中除微生物指标外,其他项目不符合本标准规定时,可以在原批次产品中加倍取样对不符合项复检,复检结果全部符合本标准规定时,判该批产品为合格品,复检结果中如仍有指标不符合本标准,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8 标签、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8 1 标签、标志8 1 1 产品预包装标签应符合G B7 7 1 8 的规定,产品标志应符合相关规定,并标注原料品种或产地。8 1 2 储运图示的标志应符合G B T1 9 1 的规定。4S B T1 0 G 1 7 2 0 1 18 2 包装8 2 1包装材料应清洁、干燥、无毒、无异味,符合相应的食品包装国家卫生标准的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