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YS/T 56-1993 金属粉末-自然坡度角的测定》是一项针对金属粉末自然坡度角测量方法的标准。该标准规定了通过固定高度自由落体堆积法来测定金属粉末自然坡度角的具体步骤和技术要求,适用于各类金属粉末材料的自然坡度角测定。

根据此标准,实验前需准备一定量的待测金属粉末,并确保所用容器内部光滑无阻碍物,以减少外部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首先将粉末从指定高度均匀撒落至基板上形成自然堆体,然后使用适当工具测量堆体最大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即为该种金属粉末的自然坡度角。此外,为了提高数据准确性,建议重复多次实验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标准还指出,在进行测量时应考虑到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因素可能对粉末性质及测量结果产生的影响。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金属粉末,其自然坡度角可能会有所差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试参数和方法。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YS/T 56-2012
  • 1993-03-17 颁布
  • 1994-04-01 实施
©正版授权
YS T 56-1993 金属粉末 自然坡度角的测定.pdf_第1页
YS T 56-1993 金属粉末 自然坡度角的测定.pdf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YS T 56-1993 金属粉末 自然坡度角的测定.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金属粉末一 自 然坡度角的测定V s/ T 5 6 9 3主题 内 容与 适 用范 围本标准规定了金属粉末一 自然坡度角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能够自由流过或借助于振动流过孔径7 . 5 m .的金属粉末本标 准 不适 用 于容 易 吸 潮与 严 重团 聚 的粉 未术语自 然坡度角 t h e a n g le o f p -在规定条件 F, 粉末自山堆积在水平面上所形成的粉末锥的底角。又称安息角。原 理 粉末从平面上的一点开始堆积, 锥体逐渐增大,锥体的底角也随之逐渐增大, 直至形成一个稳定的夹 角 , 这 就是 所谓 自然坡 度 角 。它 可 用 量角 器直 接 测 出仪 器 仪器结构如图1 所不。它由下述部件组成4 . 1 黄铜漏斗 漏牛上 部圆筒直径5 O . B ., 锥角6 0 0 o 漏斗的下料口直径7 . 5 - , 第一个孔径为1 m m的筛网 漏斗下 端有快速开闭的闸门42 不锈钢平台 平台直径5 0 . S m m4 . 3 振动器 振动5 交流电源2 2 0 V , 频率5 0 H z , 振幅5 0 -1 0 0 P .4 . 4 量角器 最小分刻度 1 045 水平仪 精 确度。5 m m / m e4 6筛 网 外径 s o -筛网孔径为1 - o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 9 9 3 - 0 3 - 1 7 批准1 9 9 4 - 0 4 0 1 实施YS / T 56 一 93图 1支架 ;自然坡度角测定装置漏斗;3 闸门; 4一 定位器 平 台 ; 6振 动 器试样提取 1 0 0 -1 5 0 -工的粉末试样, 分 3 次进行重复性试验。试样如需干燥, 方法参见附录 A6 . 3操作步骤 调整支架 1 底座下的脚螺钉, 使漏斗 2 的圆柱端面成水平。 调整平台下的脚螺钉使平台 5 成水平 把定位块 4 置于平台上, 调整3个脚螺钉使平台和漏 牛 之间的距离为5 0 m m。从漏斗 F 部观着漏56引脚斗 孔是否 与定位块的顶圆 同轴 如不同 轴. 移动 平台下面脚螺 钉的位置. 使其同轴 再用 水平尺校验平台卜 面脚螺钉的位置, 使其同轴。再用水平尺校验平台是否仍然保持水平。否则按 6 . 2 条调整6 . 4 关闭漏斗 下端的闸门 将准备好的粉末试样3 0 - 5 0 ml放到筛上, 用牛角勺或毛刷仔细拨动粉x : ,使其落入漏牛中对于分散好易流动的粉末可直接倾卸到漏斗中6 . 5 打开漏斗下端的闸门, 让粉末自由落到平台上 如果粉末不能自由地落到平台上, 可启=)i振动器使粉末流下。等到平台上的粉末锥形成. 并且粉末在平台的圆周上开始溢流之时, 立即关闭闸门如果粉末流动速度太大, 可减小闸门通孔, 使其形成 一 束稳定的粉末流。6 . 6 用量角器测鱿粉末的自然坡度角。 粉末的自然坡度角般测董锥体 卜 部的2 邝的角度 测址卜 妇少尽量与锥体表面吻合了 结果处理 按述操作方法重夏试验 3 次。取3次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记录有效的角度读数为度数的 vs / T 5 6一9 3分位。必要时给出 3 次试验结果的极限值。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项 口:a . 本标准编号;b . 鉴别试样的必要说明;。试样处理情况。如已干燥, 则说明干燥过程:d . 试验结果: 、e . 本标准未规定的操作;f . 可能影响结果的任何情况v S/ T 56 一 9 3 附录A金属粉末干燥处理的方法 ( 参考件) 粉末试样一般应在接收状态 卜 检验但是有些粉末试样. 少 已 其是亚微级的细粉末比表面积大, 容易吸潮, 吸潮后的粉末不能代表粉末自身的流动性, 或为了 检验其他状态 I, 的粉末性能, 在进行试验之前,应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处理的方法如下 :A 1 常压干燥 干燥温度 1 0 0 - 1 0 6 C, 保持 1 h , 取出放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备用A 2 保护气氛干燥 如果粉末容易氧化, 干燥处理要在保护气氛下进行保护气氛有氮气、 氢气和氛气等选用何种保护气体, 以不与粉末起物理化学反应为准。操作方法与常压干燥相同。A3 真空干燥 真空千燥是一种有效的干燥方法, 在同样的加热温度 卜 可以缩短加热时间。其 于 燥步骤如 卜 ; 粉末试样置于一个既能排气又能防止细粉末被抽出的杯子中, 缓慢排气, 待真空度达到 9 0 月时启动加热电源, 在 1 0 0 -1 0 6 C保持 。5 h , 切断加热电源, 在真空中冷却至室温, 缓慢把空气放入真空系统中, 取出试样, 放在干燥器中备用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下业总公司提出。本标准由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邱可昂YS / r 4 3 8 . 1 4 3 82 0 0 1前台 本标准是根据我国砂状氧化铝的生产应用实际情况所编制的测定砂状氧化铝物理性能主要指标的方法标 准。 本标准主要参考国际标准 I S O 2 9 2 6 : 1 9 7 4 、 澳大利U国家标准A S 2 9 7 9 . 6 : 1 9 9 5等国外先进标准编写而成 本标准包括 以下 5个部分 : Y S / T 4 3 8 . 1 - - - 2 0 0 1 砂状氧化铝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筛分法测定粒度分布 Y S / T 4 3 8 . 2 -2 0 0 1 砂状氧化铝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磨损指数的测定 Y S / T 4 3 8 . 3 -2 0 0 1 砂状氧化铝物理性能测定方法安息角的测定 Y S / T 4 3 8 . 4 -2 0 0 1 砂状氧化铝物理性能测定方法比表面积的测定 Y S / T 4 3 8 . 5 - 2 0 0 1 砂状氧化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