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5079.7-1994 是一项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钼精矿中钙含量的化学分析方法。这项标准详细说明了如何准确测定钼精矿样品中钙元素的含量,以确保矿业、冶金及其它相关行业中产品质量控制和工艺优化的需要。以下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概述: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钼精矿中钙含量的测定,适用于该行业产品的检验、生产监控及贸易活动中对钙含量的定量分析。
测定原理
标准采用EDTA(乙二胺四乙酸)络合滴定法进行钙含量的测定。在这个过程中,钙离子与EDTA反应形成稳定的络合物,通过滴定确定钙离子的浓度,进而计算出样品中钙的质量分数。
试剂与材料
- 规定了滴定所需的标准溶液(如EDTA标准溶液)、指示剂(如铬黑T)、以及各种辅助试剂的配制方法和使用条件。
- 明确了试验用水的纯度要求,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试样处理
- 描述了钼精矿样品的预处理步骤,包括样品的称量、溶解、过滤及可能需要的其他净化过程,以去除可能干扰测定的其他成分。
测定步骤
- 详细说明了滴定操作流程,包括如何加入缓冲溶液调节pH值、加入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颜色变化,并记录消耗的EDTA体积。
- 强调了在滴定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如避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影响、控制滴定速度等,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计算方法
- 提供了根据滴定数据计算钙含量的具体公式,涉及消耗的EDTA体积、标准溶液的浓度以及样品的质量,用于最终得出钙的质量分数。
精密度与允许误差
- 标准中列出了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即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定结果之间的允许偏差范围,确保不同实验室间结果的一致性。
试验报告
- 要求报告中应包含样品信息、试验条件、测定结果及其精密度等必要信息,以便于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复核。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转行标
- 本标准已被废除、停止使用,转为行业标准
- 1994-05-11 颁布
- 1994-12-01 实施
©正版授权


文档简介
UD C 6 6 9 . 2 8 4: 5 4 3 . 0 6U 4 0i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 / T 1 5 0 7 9 . 1 一1 5 0 7 9 . 1 2 一9 4相精矿化学分析方法Me t h o d f o r c h e mi c a l a n a l y s i so f mo l y b d e n u m c o n c e n t r a t e s1 9 9 4 一 0 5 一 1 1 发布1 9 9 4 一 1 2 一 0 1 实施国家技术监督局发 布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相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钙量的测定GB/ r 1 507 9. 7 一 9 4Mo l y b d e n u m c o n c e n t r a t e s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c a l c i u m c o n t e n t主题 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铝精矿中钙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铝精矿中钙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 0 . 0 5 %-3 %,引用标准G B 1 . 4 标准化 工作导则 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编写规定G B 1 4 6 7 冶金产品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的总则及一般规定G B 7 7 2 8 冶金产品化学分析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通则3 方法提要 试料先于 5 0 0 灼烧除去有机碳和硫, 再用酸分解, 在稀盐酸介质中, 以德盐和斓盐作释放剂, 于原子吸收光谱仪波长 4 2 2 . 7 n m处, 用空气一 乙炔火焰工作曲线法测量吸光度。试剂硝酸( p l . 4 2 g / m L ) , 优级纯。盐酸( p l . 1 9 g / mL ) , 优级纯。氢氟酸( p l . 1 5 g / m L ) ,高氯酸( p l . 7 6 g / m L ) , 优级纯。盐酸( 1 +1 ) , 优级纯。氯化银溶液( 2 0 0 8 / L) : 称取 1 0 0 g氯化鳃( S r C i z 6 1- h 0) , 置于 4 0 0 mL烧杯中, 加入适量的水溶解44.14.24.34.44.54.6完全后, 移人 5 0 0 mL容量瓶中, 以水稀释至刻度, 混匀。4 . 7 氧化翎溶液( 5 0 g / L ) : 称取 2 5 g 氧化谰( 9 9 . 9 %N上) , 置于2 5 0 m L 烧杯中. 加入1 0 0 m L盐酸( 4 . 5 ) , 加热至溶解完全, 冷却, 移入5 0 0 m L 容量 瓶中, 以水稀释至刻度, 混匀。4 . 8 钙标准溶液: 称取。 . 2 4 9 7 g 预先在1 0 5 0C 烘过1 h 并已于干 燥器中冷却的碳酸钙( 基准试剂) , fi t 于2 0 0 mL烧杯中, 加入适量的水, 盖上表皿, 小心滴加l O m L盐酸( 4 . 5 ) , 低温加热至溶解完全, 冷却, 移入1 0 0 0 m L容量瓶中, 以水稀释至刻度, 混匀。此溶液 1 mL含 1 0 0 p g 钙。仪器原子吸收光谱仪, 附钙空心阴极灯。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 凡能达到下列指标者均可使用。精密度最低要求: 测量最高标准溶液的吸光度 1 0 次, 其标准偏差应不超过平均吸光度的 1 : 5 0 0 0 测国家技术监督局 19 94一 0 5一 11批准1 994 一 12一 01实施 2 5GB/ T 150 79. 7一 94量最低标准溶液( 不是“ 零” 标准溶液) 的吸光度 1 0 次, 其标准偏差应不超过最高标准溶液平均吸光度的0 . 5 %。 特征浓度: 在与测定 试液的基体相一致的溶液中, 钙的 特征浓 度应不 大于。0 8 t g / m L , 工作曲线的线性 : 将工作曲线按浓度等分成五段, 最高段的吸光度差值与最低段的吸光度差值之比, 不应小于 。 . 7 . 仪器工作条件见附录A( 参考件) 。6试样6 . 1 试样应预先脱去油和水分, 其粒度应小于。 . 0 9 0 m m ,6 . 2 试样应在 1 0 0 - 1 0 5 C烘 1 h后, 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了分析步骤了 . 1试料 称取 0 . 2 0 0 0 g 试样、 精确至 0 . 0 0 0 1 g , 独立地进行两次测定, 取其平均值。7 . 2 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了 . 3 测定7 - 3 . , 将试料( 7 . 1 ) 置于 3 0 mL瓷增竭中, 在 5 0 0 高温炉中灼烧 3 0 mi n 。冷却, 洗入 2 0 0 mL聚四氟乙烯烧杯中, 加入 1 5 mL硝酸( 4 . 1 ) , 5 mL盐酸( 4 . 2 ) , 5 m L氢氟酸( 4 . 3 ) 和 3 mL高氯酸( 4 . 4 ) , 低温加热分解, 加热至白烟冒尽。冷却, 加入 8 . O m L盐酸( 4 . 5 ) , 2 0 mL水, 加热溶解盐类至溶液清亮, 冷却, 移入1 0 0 m L容量瓶中, 以水稀释至刻度, 混匀。7 . 3 . 2 按表 1移取溶液( 7 . 3 . ”并补加盐酸( 4 . 5 ) 于1 0 0 mL容量瓶中, 加入1 . O m L氯化铭溶液( 4 . 6 ) ,4 . O tnL氧化斓溶液( 4 . 7 ) , 以水稀释至刻度, 混匀。 表 1钙 含 量 , %移取溶液体积, mL补加盐酸( 4 . 5 ) 体积. m1 -0 . 0 5 0 - 1 . 0 02 0 . 0 02 . 4 1 . 0 0 - 2 . 0 01 0 . 0 03 . 2 2 . 0 0 - 3 . 0 05 . 0 03 . 67 . 3 . 3 将溶液( 7 . 3 . 2 ) 于原子吸收光谱仪波长 4 2 2 . 7 n m处, 用空气一 乙炔火焰, 以“ 零” 标准溶液调零,按浓度递增的顺序测量其吸光度。取三次测量平均值。自工作曲线上分别查出相应的钙浓度。7 . 礴 工作曲线的绘制7 . 4 . 1 移取 。1 . 0 0 , 2 . 0 0 , 3 . 0 0 , 4 . 0 0 , 5 . O O m L钙标准溶液( 4 . 8 ) , 分别置于一组 1 0 0 mL容量瓶中, 加入4 . O m l盐 酸( 4 . 5 ) , 1 . O m L氯化铭溶液( 4 . 6 ) , 4 . O m L氧化谰溶液( 4 . 7 ) , 以水稀释至刻度, 混匀。7 . 4 . 2 与试料测定相同的条件, 测量标准溶液的吸光度, 以钙浓度为横坐标, 吸光度为纵坐标, 绘制工作 曲线 。8 分析 结果的表 述按下式计算钙的百分含 量:Ca ( %) 二( C , -C o ) x v 0 X V , x 1 0mxv,X 1 0 0GB/T 150 79. 7一 94式中: c , 自工作曲线上查得试料溶液中钙浓度, p g / mL ; c自工作曲线上查得空白试验溶液中钙浓度, p g / mL ; Vo溶液总体积, m L; V, 移取溶液的体积, m L; VZ 被测溶液的体积, m L; , 试料的质量, 9 。 所得结果应表示至二位小数, 小于。 . 1 %时, 表示至三位小数。9 允许差 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 2 所列允许差。 表 2钙含量允许差0 . 0 5 0 - 0 . 1 0 00 . 01 5 0 . 1 0 - 0 . 5 00 . 0 3 0 . 5 0 - 1 . 0 00 . 0 5 1 . 0 0 - 2 . 0 00 . 0 7 2 . 0 0 - 3 . 0 00 . 1 0GB/ r 15 079 . 7一 9 4 附录A仪器工作条件 ( 参考件 )WF X- 1 B型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工作条件如表 A1 : 表 A1测 定元 萦波 长 , n m灯电流, mA光谱通带, n m观 测 高 度 , mm空气流量, L/ mi 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5单元语音速记与巧练(含答案)
- 宿舍楼基础设施检查与维护方案
- 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处理方案
- 水稻品种课件
- 水痘说明文课件
- 医用化学分散系66课件
- 知识点3.4从文化层面感知色彩设计构成设计色彩76课件
- 水电工作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高科技企业员工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楼顶彩钢板防水设计与施工承揽协议
- 二氧化碳静态爆破施工方案样本
- 八年级年级主任工作计划
- 英汉互译单词练习打印纸
- 四川JS-004竣工验收报告
- 花卉栽植施工方案
- 水工闸门课件
- 水泥生产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 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产品技术要求深圳迈瑞
- 找对英语学习方法的第一本书
- 《诺丁山》经典台词
- 对铁路机车乘务员规章培训的探讨与实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