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MT 62-1997 煤矿许用电雷管井下可燃气安全度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与《MT 62-1982》相比,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标准名称调整:从标题上看,《MT 62-1997》更加明确地指出了该标准适用于煤矿许用电雷管在井下环境中对于可燃气体的安全性测试及其评价准则。

  2. 适用范围扩大:新版标准不仅保留了对电雷管的基本要求,还进一步细化了不同类型(如瞬发、延期)电雷管的具体规定,并增加了新型号或特殊用途电雷管的考量,使得其应用范围更广,适应性更强。

  3. 试验条件及方法改进:相较于旧版,《MT 62-1997》中详细描述了更为严格的试验环境设置要求,比如温度、湿度控制等;同时引入了一些新的测试手段和技术,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安全性能指标提升:新标准提高了对电雷管抗静电火花能力、防爆性能等方面的要求,确保即使在含有爆炸性气体的恶劣条件下也能保证使用安全。

  5. 判定规则优化:《MT 62-1997》明确了不同情况下合格与否的具体评判标准,增强了操作指导意义。此外,还补充了不合格品处理流程等内容,加强了质量管理环节。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
  • 1997-12-12 颁布
  • 1998-02-01 实施
©正版授权
mt 62-1997 煤矿许用电雷管井下可燃气安全度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pdf_第1页
mt 62-1997 煤矿许用电雷管井下可燃气安全度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pdf_第2页
mt 62-1997 煤矿许用电雷管井下可燃气安全度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mt 62-1997 煤矿许用电雷管井下可燃气安全度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MT 6 2 一 1 9 9 7前言本标准是对煤炭行业标准MT 6 2 -8 2 ( 煤矿许用电雷管沼气安全性规定及其检验方法 的修订。本标准从生效之日 起, 同时代替M T 6 2 -8 2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提出。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爆破技术及火工品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本标准起草人: 富宝灿、 崔应娟、 马秉田、 刘国华、 韩彬。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负责解释。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煤 炭 行 业 标 准煤矿许用电雷管井下可燃气安全度 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T e s t m e t h o d a n d j u d g e r u l e s o f s a f e t y o f p e r mi s s i b l e e l e c t r i c d e t o n a t o r f o r c o a l mi n i n g i n f i r e d a m pN I T 6 2 一 1 9 9 7代替 MT 6 2 -8 2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许用电雷管井下可燃气安全度试验用仪器、 设备、 试验条件、 试验步骤和判定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许用电雷管。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 T 8 0 3 1 -8 7 工业电 雷管3 方法提要 将受试电 雷管置于充有规定浓度的井下可燃气一 空气混合物的特定装置内引 爆, 以引 爆混合气的频数表示电雷管对可燃气的安全度。4 仪器、 设备和材料4 . 1 爆炸箱由钢板卷制而成。 直径5 6 0 m m, 长1 2 0 0 m m。 一端用钢板封闭, 两侧有气体混合管道、进气口和甲烷检测口, 见图1 所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1 9 9 7 一 1 2 一 1 2 批准1 9 9 8 一 0 2 一 0 1 实施MT 6 2 一 1 9 9 7 1 -姆炸箱; z -温度计; 3 一甲 烷检测口; 4 -固定雷管支架; 5 -密封垫圈; 6 -密封门, 7 一把手。 8 一进气阀; 9 一排气阀门。 一风机门1 一气体混合管路; 1 2 一手动阁门3 一可嫩气进气阀; 1 4 一进气口 图1 井下可 燃气安全度试验装置示意图4 . 2 甲 烷测定器: 分度值应不大于0 . 0 2 %4 . 3 温度计: 分度值应不大于1 c o4 . 4 起爆电源: 供电时间应不超过4 m s ,4 . 5 试验用井下可燃气: 必须采用经煤炭工业部批准使用的煤矿井下可燃气。 试验时. 当甲 烷浓度为9 . 0 %时, 其他可 姗气体含量总和应不大于。 , 3 0 a , 二氧化碳和过量氮含量总和应不大于1 . 0 0 0 05 试验条件5 . 1 爆炸箱内井下可燃气一 空气混合气体中, 甲 烷浓度为( 9。 士。3 ) %.5 . 2 爆炸箱内温度为( 2 0 士1 0 ) C, 相对湿度应不大于8 00 ,5 . 3 受试煤矿许用电雷管应符合G B / T 8 0 3 1 标准规定的规格、 质量及爆炸性能指标后, 方可进行井下可 燃气安全度试验。6 试验步骤6 . 1 将爆炸箱的进气口 接上胶管, 与充有井下可燃气的 钢瓶连接好。6 . 2 将甲 烷测定器与甲 烷检测口 连接。63 受试样品在试验前, 应用引火药头或非许用电 雷管做条件试验, 以验证试验系统是否正常。6 . 4 将一发受试雷管水平固 定在 爆炸箱固定支架的中心位置上, 管底朝向箱口。6 . 5 爆炸箱的开口 端以牛皮纸或塑料薄膜封闭。6 . 6 开启可燃气进气阀和甲 烷检测口 阀门, 向爆炸箱内充井下可燃气, 同时, 启动风机进行混合, 使爆炸箱内甲烷含量达到规定的浓度。6 . 7 关闭图1 中3 , 8 , 9 , 1 2 , 1 3 处阀门。6 . 8 用起爆电 源立即引 爆受试雷管。 根据爆炸声音或其他参数, 判定雷管是否引爆井下可燃气一 空气混合物, 并做好记录。MT 6 2 一 1 9 9 77 判定规则7 . 1 每组试样2 5 发, 引爆频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