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LY/T 1432-2001 起苗机》与之前的标准相比,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更新和调整,以适应技术进步和行业需求的变化。首先,在术语定义部分,《LY/T 1432-2001》对起苗机相关的专业词汇进行了更加精确的界定,确保行业内对于设备性能、操作流程等方面有着统一的理解基础。

其次,在技术要求上,《LY/T 1432-2001》增加了对起苗机安全性能的具体规定,比如明确了防护装置的设计要求以及紧急停止按钮的位置等细节,提高了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此外,还加强了对环保性能的要求,鼓励使用低噪音、低排放的技术方案,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再者,针对检验规则,《LY/T 1432-2001》细化了出厂检验项目,并引入了型式试验的概念,通过更为严格的测试来验证产品的可靠性和耐用性。同时,也更新了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的相关指导原则,为产品从生产到最终交付给用户整个链条上的管理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操作指南。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LY/T 1432-2013
  • 2001-07-24 颁布
  • 2001-12-15 实施
©正版授权
LY-T 1432-2001 起苗机.pdf_第1页
LY-T 1432-2001 起苗机.pdf_第2页
LY-T 1432-2001 起苗机.pdf_第3页
LY-T 1432-2001 起苗机.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LY-T 1432-2001 起苗机.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s 9 5LY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林 业 行 业 标 准L Y / T 1 4 3 2 -2 0 0 1起苗机Pl a n t l i f t e r2 0 0 1 一 0 7 一 2 4发布2 0 0 1 一 1 2 一 1 5 实施国 家 林 业 局发 布L Y/ T 1 4 3 2 -2 0 0 1前言 本标准是对 L Y/ T 1 4 3 0 1 4 3 3 -1 9 9 9 ( 即原 Z B B 9 5 0 0 6 - 9 5 0 0 9 -1 9 8 7 ) 的修订, 并将原四项标准合并成一项标准。 定义部分删去了与本标准无关的定义, 增加了“ 幅宽” 定义; 技术要求部分增加了对“ 苗木根茎损伤率的要求” 和“ 对抖土起苗机的要求” ; 试验方法部分增加了“ 苗木根茎损伤率试验” 。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自 实 施之日 起, 代替L Y / T 1 4 3 0 - 1 4 3 3 -1 9 9 9 , 本标准由全国林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林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 国家林业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 东北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刘明刚、 孙嘉燕、 张睿。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L Y / T 1 4 3 2 -2 0 0 1起苗机代 替 L Y/ T 1 4 3 0 - 1 4 3 3 - 1 9 9 9P l a n t l i f t e r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林业苗圃用起苗机的定义、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和标志、 包装与贮运。 本标准适用于林业苗圃用的起苗机。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 T 1 5 9 3 . 1 -1 9 9 6 农业轮式拖拉机后置式三点悬挂装置第 1 部分: 1 , 2 , 3 和 4 类 L Y / T 1 0 4 5 -1 9 9 1 营林机械产品命名及型号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 . 1 起苗机p l a n t l i f t e r 林业苗圃中以拖拉机为动力的掘取苗木的机械, 可分为悬挂式、 半悬挂式和牵引式起苗机。3 . 2 碎土起苗机 p l a n t l if t e r w i t h r o o t - s o i l c r u s h e r 具有碎土装置的起苗机。3 . 3 抖土起苗机 p l a n t l if t e r w i t h s h a k e r c o n v e y e r 具有抖土装置的起苗机。3 . 4 床作起苗机 p l a n t l if t e r f o r b e d p l a n t i n g 用于床作起苗作业的起苗机。3 . 5 垄作起苗机 p l a n t l if t e r f o r r id g e d p l a n t i n g 用于垄作起苗作业的起苗机。3 . 6 大苗, , 起苗机 l a r g e p l a n t l i f t e r 用于平作、 垄作或畦作掘取大苗的起苗机。3 . 7 联合起苗机 c o m b i n e p la n t l i f t e r 除完成掘取苗木、 抖土和/ 或碎土外 , 还可完成拾苗、 计数、 捆苗和装箱等工序中一项或几项工序的起苗机 。3 . 8 起苗刀 u n d e r c u t t i n g b l a d e 从土中掘起苗木的工作部件。3 . 9 侧板s i d e c o u l t e r 1 )大苗指机组不能在所起苗行上通过的苗木.国家林业局2 0 0 1 一 0 7 一 2 4 批准2 0 0 1 一 1 2 一 1 5实施L Y / T 1 4 3 2 -2 0 0 1 平衡起苗机工作侧压力的金属板件。3 . 1 0 碎土板( 棒) p l a t e - t y p e ( s l a d - t y p e ) b l a d e e x t e n s i o n 固定在起苗刀刀身后端, 将苗根土壤初步松碎的板状( 杆状) 零件。3 . 1 1 碎土装置 s o i l - c r u s h i n g d e v i c e 用来破碎被掘起苗木根部土块的部件。3 . 1 2 抖土装置s o i l - s h a k e r 安装在起苗刀后部, 通过振动和撞击作用将苗根土壤抖掉的部件。3 . 1 3 人土角p i t c h 起 苗刀开始人土时 , 起苗刀上表面与地平面的夹角 。如 图 1中 a 。角。+ 图 11 4 人土行程 p e n e t r a t i n g t r a v e l 起苗刀从开始人土至达到该机设计的最大起苗深度所经过的水平距离。1 5 起苗深度 c u t t i n g d e p t h 在机具设计强度范围内, 能满足起苗作业要求并保持稳定作业的最大人土深度。1 6 工作幅宽 l i f t i n g w id t h 起苗 刀的最大工作宽度 。型号编制起苗机型号表示方 法按L Y / T 1 0 4 5 的规定。型号表示示例例 1 : 垅数为 1 、 工作幅宽为5 6 c m的垅作大苗起苗机的型号为: 起苗机2 Q L D - 1 - 5 6例 2 : 工作幅宽为 1 2 0 c m的床作起苗机的型号为: 起苗机 2 QZ - 1 . 244142技术要求5 . 1 整机要求5 . 1 . 1 起苗机的起苗深度应能满足林业技术要求, 起苗深度标准差不大于 3 c m; 起苗深度稳定性系数不小于 9 0 0 0 ,起苗机的人土行程应不大于 3 m.起苗机的结构可靠性系数应不低于 9 5 0 0 ,起苗机的碎土装置应使起苗刀所切下的土壤不产生拥土现象。抖土式起苗机的抖土装置上不应产生堵塞现象。起苗机对苗木根茎的损伤率不大于 3 %0起苗机的运输间隙应大于 2 5 c m.悬挂式起苗机与拖拉机的联结应符合 G B / T 1 5 9 3 . 1 -1 9 9 6中第 4 章和第 5 章的规定。51251.351A51551s5175182L Y / T 1 4 3 2 -2 0 0 15 . 2 主要零部件要求5 . 2 . 1 起苗刀工作表面应平整光洁, 刃口应锋利。5 . 2 . 2 要求 1 0 h a范围内起苗刀刃口的磨损宽度不大于淬火宽度的9 0 Y。 起苗刀刃口热处理硬度应不小于HR C 4 5 ,5 . 2 . 3 机架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不应发生塑性变形。5 . 2 . 4 当仅用侧板调节起苗机侧压力时, 侧板与前进方向夹角应能根据不同作业地起苗侧压力的大小予 以调节。5 . 3 装配要求5 . 3 门所有零部件应经检验合格, 外购件和外协件必须有合格证, 方可进行装配。5 . 3 . 2 各螺纹连接部位应紧固牢靠, 不得有松动现象。5 . 3 . 3 各种调节机构应转动灵活, 各调节手柄和手轮所需扳动力不得大于 1 0 0 N.试验方法6 . 1 试验用主要仪器、 设备和工具 a )配套拖拉机一台; b )土壤水分速测仪一台; c )土壤坚实度仪一台; d )耕深尺两把( 或 6 0 0 mm钢板尺两把) ; e ) 5 0 m皮尺一把。6 . 2 试验前的测定6 . 2 . 1 土壤类型测定 记人附录A表Al中。6 . 22 土壤坚实度和含水率的测定 在试验前及时测定土壤坚实度和含水率, 按对角线均布取样 3 -5 点, 在起苗深度内分两层用土壤坚实度仪测定土壤坚实度, 用土壤水分速测仪测定土壤含水率, 将测定和计算结果记人表 Al 中。6 . 2 . 3 试验地特征 测定试验地面积, 取有代表性的地块, 面积不少于 1 测定苗木的株数、 密度和地径。大苗株数不少于5 0 棵, 其他对起苗有影响的因素也应记载, 结果记人附录 A表 A 2中。6 . 3 起苗深度稳定性的测定 在试验区测定每一行程的距离和测点之间的距离, 每一行程取 8 个测点, 测定起苗深度。首先计算出每一行程和两个行程的平均起苗深度, 再计算出每一行程和两个行程的标准差、 变异系数和稳定性系数 。 起苗深度稳定性以标准差表示, 当需要比较平均起苗深度相差悬殊的起苗深度稳定性时可用起苗深度稳定性系数表示。将测定和计算结果记人附录A表 A3 中。按式( 1 ) 式( 8 ) 计算。 每一行程的平均起苗深度 、 _7a,. . . . . . . . . . . . . ( 1 )两个行程 的平 均起苗深度(2 )翌气 一一 m a每一行程的起苗深度标准差 I v.一a ) 2。=习一n -(3 )L Y / T 1 4 3 2 -2 0 0 1两个行程的起苗深度标准差_/ E ( . 、 一压 _ ) ,Jm= / V左mI(4 )每一行程 的起 苗深度变异系数1 0 0(5 ) 丫5-a -一两个行程的起苗深度变异系数V , 一丝x 1 0 0(6 ) 每一行程的起苗深度稳定性系数 U = 1一 V (7) 两个行程的起苗深度稳定性系数 Um= 1一 Vm ,. (8)式中: a ; 各测点的测定起苗深度, c m; n 每一行程的测定点数; 、两个行程的测定点数; a , a m 平均起苗深度, c m; S S . 起苗深度标准差, %; v y. 起苗深度变异系数, %; U, U m 起苗深度稳定性系数, %。6 . 4 人土行程的测定 测定人土过程中起苗刀刀尖自着地点至该机达到设计起苗深度时起苗机的前进距离。 共测 1 0个行程, 每一行程测定一次, 求出 平均值, 记人附录A表A 4 中。6 . 5 结构可靠性的测定 起苗机要进行 6 h a的起苗试验, 整个试验中详细记录零部件的损坏、 故障及各种异常现象, 记人附录A表A5中, 以式( 9 ) 计算可靠性系数。 k = t x 1 0 0. . . . . . . . , . . 一 . . . . 一 ( 9 ) t +t , 一式中: k 可靠性系数, %; t -纯工作时间, h; t , 排除故障时间, h ,6 . 6 苗木根茎损伤率试验 以5 。 延长米为一测点, 共取 1 0 个测点, 在每个测点上任取 5 0 株苗木按林业技术要求进行根茎损伤的检查, 按式( 1 0 ) 进行计算, 然后取其平均值, 作为测试结果。 一 矗 x 1 0 0( 1 0 )式中: I . 苗木根茎损伤率, %; S 苗木根茎损伤的株数。7 检 验规则7 . 1 出厂检验项目 起苗刀表面质量( 按5 . 2 . 1 ) ; 起苗刀刃口磨损和热处理( 按 5 . 2 . 2 ) ;L Y/ T 1 4 3 2 -2 0 0 1 侧板( 按 5 . 2 . 4 ) ; 运输间隙( 按 5 . 1 . 7 ) ; 各零部件、 连接件和各调节机构的检查( 按5 . 3 . 1 , 5 . 3 . 2 和5 . 3 . 3 ) .7 . 2 型式检验项 目 除全部出厂检验项目外, 还应进行下列项目的检验: 起苗深度稳定性系数( 按5 . 1 . 1 ) ; 人土行程( 按 5 . 1 . 2 ) ; 可靠性系数( 按5 . 1 . 3 ) ; 碎土装置( 按 5 . 1 . 4 ) ; 抖土装置( 按 5 . 1 . 5 ) ; 苗木根茎损伤率( 按5 . 1 . 6 ) ; 机架( 按 5 . 2 . 3 ) .73 检验规则7 . 3 . 1 产品由使用方整批接收时, 其抽样方案由生产厂和使用方协商确定。7 . 3 . 2 产品由第三方检验时, 按型式检验项目对起苗机进行检查 , 其中结构可靠性系数的检验可由生产厂出具已通过试验的有效证明 单独评定, 除起苗深度稳定性系数和 苗木根茎损伤 率必须合格外, 其余若有两项或两项以上不合格, 则判定该起苗机不合格。8标志 、 包装与贮运: 一;8 . 3: 一;每台起苗机都应有永久性标牌 , 字迹应清晰, 放在机器的醒目位置。标牌应包含下列内容:制造厂名称;产品型号、 名称及标准号;主要技术参数: 工作幅宽;出厂日期。随机文件:产品合格证;装箱清单;使用说明书。包装箱应有制造厂名称、 产品名称、 型号、 数量、 总质量、 外型尺寸。起苗机应放于通风、 干燥的库棚内, 严禁长期露天存放。L Y / T 1 4 3 2 -2 0 0 1 附录A( 标准的附录)试验用表格起苗机的型号和名称:土 壤 类 型 :土壤坚实度仪型号: 表 A1 土壤测定记录试验地点:测 定 日期 :土壤水分速测仪型号:测 点起苗深度分层,c m土壤坚实度, k g / -土壤含水率, %备住10 - 1 51 5 - 3 0平 均20- 1 51 5 - 3 0平 均30 1 51 5 - - 3 0平 均总 平 均侧定人:记录人起苗机的型号和名称:表 A2 试验地特征记录试验地点:测定日期:项目测定数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