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新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导学案_第1页
xx年新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导学案_第2页
xx年新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导学案_第3页
xx年新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导学案_第4页
xx年新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7 XX 年新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导学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 1 课时) 课型:新授课主编:审核: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描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信息的过程; 2、说出眼球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3、说出视觉的形成过程; 4、知道保护眼睛基本常识。 【学习重、难点】: 1、眼球的结构; 2、视觉形成过程。 【学习过程】 一、自 主学习(学习新知) 1、眼球的结构: (无色,透光) (白色,坚固起保护作用) (有色素,中央为,调节通光量) 眼脉络膜 球(感受光刺激并成像) 2 / 27 (透明,有弹性,起主要折射光线作用) 玻璃体(透明,支撑眼球壁,并折射光线) 睫状体(内含平滑肌,调节晶状体曲度) 2、视觉的形成过程: (形成图像) 。 3、形成近视的原因是:第一:第二: 4、矫正近视眼的方法: 二、合作探究(小组讨论) 观察教材眼球的基本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的眼睛既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也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这主要是通过眼球内的什么结构来调节的? 2、眼睛里起主要折射光线的是什么结构?感光细胞存在于眼球的什么结构? 3、中午和傍晚的猫,眼睛内主要是什么结构发生了变化?而当你用手电筒照射别人眼睛时,观察瞳孔大小是怎样变化的? 4、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怎样保护好自己的视力,预防近视? 三、小组交流(成果展示) 四、拓展延伸(知识拓展) 5、一位病人车祸之后就失明了,但是经检测他的眼睛结构完好,为什么看不见了呢?可能是什么原因? 6、当人从明亮的室外突然进入暗室中,感觉眼前漆黑一片 ,3 / 27 什么也看不清楚。可是,过一会儿适应了黑暗环境后,就又能看见周围的物体了。这是眼球中的哪一种结构扩大或缩小了呢? 7、人们常说眼球成像的原理跟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根据你对眼球的认识,想一想,照相机的镜头、光圈和胶卷各相当于人眼球的哪部分结构? 五、课堂小结(知识回顾) 六、随堂测试(知识巩固) 8、人眼的 “ 白眼球 ” 和 “ 黑眼球 ” 实际上是指() A 虹膜和角膜 B、角膜和巩膜 c 角膜和虹膜 D、巩膜和虹膜 9、人的视觉是在哪个部位形成的() A 晶状体 B 玻璃体 c 视网膜 D 大脑某区域 10、外界物体 反射过来的光线,依次经过()到达视网膜。 A 瞳孔、角膜、晶状体、玻璃体 B 瞳孔、角膜、玻璃体、晶状体 c 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D 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 11、眼球中具有折光作用的结构是() A 角膜 B 晶状体 c 巩膜 D 虹膜 12、在眼球的结构中,能改变曲度使人可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是() A 角膜 B 瞳孔 c 晶状体 D 玻璃体 4 / 27 13、眼球内具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 A 角膜 B 巩膜 c 脉络膜 D 视网膜 14、东西方人的眼睛颜色不一样,是因为两者的什么结构不同?() A 瞳孔 B 角膜 c 晶状体 D 虹膜 15、人走 进黑暗的电影院后,瞳孔会() A 不变 B 扩大 c 缩小 D 不知道 16、能调节瞳孔大小的结构是() A 角膜 B 视网膜 c 晶状体 D 虹膜 17、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是() A 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B 视网膜、视网膜 c 大脑皮层视觉中枢、视网膜 D 视网膜、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18、不透明,使眼球形成天然 “ 暗箱 ” 的是() A 巩膜和脉络膜 B 巩膜和视网膜 c 角膜和巩膜 D 角膜和脉络膜 七、课后反思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人体 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 2 课时) 课型:新授课主编:审核: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4、知道保护眼睛和耳朵的基本常识。 5 / 27 3、说出耳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学习重、难点】: 1、耳的结构; 2、听觉的形成过程。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学习新知) 1、耳的结构: _(收集声波) 外耳 _(将外界声波传入中耳通道) _(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耳中耳 _(将振动放大,并传到内耳) _ _(头部旋转变速感受器) 内耳 _(头部位置、直线运动感受器) _(有听觉细胞,将振动转化为神经冲动,并传给听神经) 2、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声波 _ (产生振动) _ ( 感 受 声 音 的 信 息 )_ 形成听觉。 3、为保护好耳和听觉,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使张开,或,以保持;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不让脏水进入,避免感染。 6 / 27 4、鼻腔上端的粘膜能感受。舌上表面及两侧的突起能辨别的味道是。此外皮 肤具有感受外界等刺激的功能。 二、合作探究(小组讨论) 阅读教材,根据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5、声音在空气中是以什么形式传播的?进入人耳后又是以什么形式传播的?这些形式是在哪转化的? 6、人体哪些结构参与了听觉的形成?这些结构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分别担任什么任务? 三、小组交流(成果展示) 四、拓展延伸(知识拓展) 7、美国 “” 事件中,世贸大厦被撞,当听到巨大爆炸响声时,有人一边大喊大叫,一边赶紧用双手堵住耳朵。请你分析他的做法是否正确?理由是什么? 8、飞机上升和下降时,乘务员向乘客递送糖果,使乘客张开口腔做吞咽动作,其意义在于调节内与外界之间的平衡。 9、生活中,有人很易晕车、晕船,这是怎么回事呢?晕车、晕船是无法克服的吗? 五、课堂小结(知识回顾) 六、随堂测试(知识巩固) 10、鼓膜的作用是:() 7 / 27 A 接受振动,将振动转换成兴奋 B 接受声波刺激,产生听觉 c 将振动转换成声波向内传递 D 将声波转换成振动向内传递 11、人体在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时,有时可能会发生中耳炎,那么细菌是从哪个部位进入中耳引起发炎的?() A 外耳道 B 咽喉 c 咽鼓管 D 内耳 12、某人因外伤导致听力下降,经医生检查,中耳未发现异常,下列损伤不可能的是() A 鼓膜 B 半规管 c 听觉神经 D 耳蜗 13、有人乘车、乘船时会晕车、晕船,这与哪个结构有关?() A 鼓膜 B 耳蜗 c 前庭与半规管 D 与听觉有关的神经或听觉中枢受损 14、将鼓膜的振动传到内耳的结构是() A 咽鼓管 B 鼓室 c 耳蜗 D 听小骨 15、如果遇到巨响,正确的做法是() A 掩耳张口 B 交替张口闭口 c 掩耳闭口 D 不作任何反应 16、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部位是() A 耳蜗 B 鼓膜 c 半规管 D 听小骨 17、中耳炎可能导致传导性耳聋的原因是() A 听神经损伤 B 听觉中枢受损 c 听觉感受器损伤 D 鼓膜、听小骨损伤 18、下列关于耳的保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8 / 27 A 不要随便用尖锐的器物挖耳朵、掏耳朵 B 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 c 有植物种子进入耳内,要用水冲洗出来 D 咽喉有炎症时,要用食盐漱口 七、课后反思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 课型:新授主备人:审核人: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描述神 经系统和神经元的组成和功能; 2了解人体各部分的协调动作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来实现的。 培养学生勤于分析、思考问题和大胆假设的科学品质。 3.认识到神经系统在身体中的切实存在并能和日常生理活动联系起来。 【重点、难点】: 1.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3.神经系统对人体各部分动作的协调起调节作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学习新知) 9 / 27 【知识点一】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 1、组成:神经系统是由、和它们发出的组成。其中和称为中枢神经系统,它们发出的神 经称为。 功能: 大脑:具有、等多种神经中枢。 小脑:使运动、,维持身体。 脑干:有专门调节、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 脊髓:是脑与、之间的联系通路。 脊神经与脑神经:传导。 【知识点二】神经元 2、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为,又叫。 3、结构:包括和两部分。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 功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并传导神经冲动。 5、各个神经元组成的复杂网络就是人体内和的结构基础。 二、合作探究(小组讨论) 6、阅读教材 P87 资料分析,查看三位患者的病情,尝试诊断病情。 7、植物人有心跳、呼吸,但不能自主活动、没有意识或意识朦胧。依据病情分析,植物人的神经系统可能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什么? 8、人醉酒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这说明酒精已经10 / 27 伤害到了哪个部位? 9、回忆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思考神经细胞与上皮细胞有什么不同?(分析神经细胞的特点,理解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三、小组交流(成果展示) (针对探究问题,小组之间展示交流,并要求学生点评,教师适时补充) 四、拓展延伸(知识拓展) 10、在日常生活、劳动和体育锻炼中,有哪些情况容易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安全建议? 11、你所知道的有关神经系统的疾病有哪些?怎样预防? 五、课堂小结(知识回顾) 六、随堂测试(知识巩固) 12、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 () A 小脑 B 大脑 c 脊髓 D 神经 13、协调人体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是 () A 小脑 B 大脑 c 脊髓 D 脑干 14、杂技团中的演员在表演走钢丝时神经系统起着主要作用的结构是 () A 大脑 B 小脑 c 脑干 D 脊髓 15、脑与 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是 () 11 / 27 A 脑神经 B 脊神经 c 脊髓 D 脑干 16、在左右大脑半球之间以及大脑与小脑、脑干、脊髓之间起联系作用的结构是() A 神经纤维 B 脑神经 c 脊神经 D 大脑沟回 17、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是() A 视觉中枢 B 躯体感觉中枢 c 听觉中枢 D 语言中枢 18、聋哑人要理解同伴的 “ 手语 ” 所表达的意思,首先要依靠的中枢是() A 躯体感觉中枢 B 视觉中枢 c 躯体运动中枢 D 语言中枢 19、下列部位不可能有脊神经的是() A 头部 B 四肢的皮肤和肌肉 c 躯干 D 内脏 20、识图作答 ( 1)写出下列图中数字 各代表的名称: ( 2)图中的和套在它外面的共同组成的结构叫神经纤维。 七【课后反思】: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课型:新授主备人:审核人:班级:姓名: 12 / 27 【学习目标】: 1、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通过缩手反射的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 3、描述发射弧的结构。 【重、难点】: 1、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 【学习 过程】: 一、自主学习(学习新知) 1、反射的概念:人体通过,对外界或内部的所发生的有规律的。 2、反射弧(五个环节缺一不可) 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将神经冲动传入神经中枢 接受信号,并产生神经冲动,将神经冲动传给传出神经 将来自中枢的神经冲动传到效应器 由传出神经的神经末梢与相应的肌肉组成 3、像 “ 抓起烫手馒头迅速松手 ” 这样的反射是先再。 二、合作探究(小组讨论) (一)反射 两位同学一组,完成教材上的膝跳反射实验,并思考下列问13 / 27 题: 4、当 你叩击韧带时,小腿有什么反应?想一想,这一反应是生来就有的,还是在生活中逐渐获得的? 5、膝跳反射受大脑控制吗?为什么? 6、根据上述例子,请总结出什么是反射并举例。 7、为什么婴儿不能像正常成年人一样控制排尿呢? (二)反射弧 8、右图所示反射弧模式图 ,据图回答 标号所指的名称 : 9、以 “ 抓起烫手馒头迅速松手 ” 为例,具体描述整个反射的过程。 10、在上述的缩手反射中,是先缩手还是先感觉到痛?为什么?这样有什么意义? 三、小组交流(成果展示) 四、拓展延伸(知识拓展) 11、判断下列事例是否属于反射 ( 1)向日葵的花盘总是向着太阳。() ( 2)小鸟受惊飞走。() ( 3)物体在眼前突然出现,人眨眼睛。() ( 4)人一听到谈论杨梅就会流口水。() ( 5)捕蝇草遇到小虫的刺激迅速合拢。() 12、右图是反射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关系图解 ,请回答 : 14 / 27 ( 1)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是由 _ 构成。 (用图中符号 ) ( 2)小勇同学被针刺了一下感到痛 ,请写出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传导途径 :_。 (用箭头表示方 向) 五、课堂小结(知识回顾) 六、随堂测试(知识巩固) 13、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它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将表现为 () A 失去感觉,但能运动 B 失去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 c 有感觉且能运动 D 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 14、右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 是效应器,能接受刺激并作出反应 Bc 是神经中枢,不受其他结构的调控 cd 能将来自 c 的神经冲动传至 e,引起反射 De 是感受器,能接受外界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15、临床上 ,与初步诊断神经中枢是否受损无关的检查是() A 划脚心观察是否有反应 B 检查血细胞的数星是否有变化 c 检杳膝跳反射是否正常 D 要求此人复述以生的一段话 16、脊髓的排尿中枢受损,患者会() A 不能排尿,但能控制排尿 B 能排尿,也能控制排尿 c 能排尿,不能控制排尿 D 不能排尿,也不能控制排尿 15 / 27 七、课后反思: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四节激素调节 课型:新授主备人:审核人: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说 出内分泌腺的特点、种类和激素的概念和主要种类; 2学会举例说明人体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学习重、难点】 举例说明人体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人体内有一类腺体没有导管,它们分泌的,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输送到全身各处。 2.人体内的含量,作用。对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3.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 4.有些地区的土壤、饮水和食物中缺少,而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以致人们患有。 5.人体 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的调节,但也受到的影响。 二、合作探究 16 / 27 学习任务一小组阅读 P96-97 页内容,讨论: 6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分别是由什么内分泌腺分泌的?它们各具有什么作用? 7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学习任务二 8尝试总结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三、展示交流 四、拓展延伸 科学实验中,为了探究胰岛的功能,科学家切除了一只狗的胰腺,结果发现,这只狗排出尿液常会吸引许多蚂蚁,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五、课堂小结 六、反馈 检测 9将下列病因和病名用线连接 A.婴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a.侏儒症 B.幼年时期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不足 b.甲亢 c.胰岛素分泌过少 c.呆小症 D.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d.糖尿病 E.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e.巨人症 10.下列哪个腺体既会有外分泌部分,又有内分泌部分 () 17 / 27 A.性腺 B.唾液腺 c.胰腺 D.垂体 11.某人身体矮小,但是智力正常,这人患有 () A.侏儒症 B.呆小症 c.佝偻病 D.肢端肥大症 12.分泌生长激素的器官是 () A.肾上腺 B.甲状腺 c.垂体 D.性腺 13.在一段时间内,给小鼠进行甲状腺激素的静脉注射,小鼠可能会出现的症状是 () A.发育停止 B.生长发育迅速 c.食欲不振,行动迟缓 D.食欲旺盛,身体消瘦 14将下列腺体和其所属类别连接起来 A.垂体 B.胰岛 c.汗腺 a.内分泌腺 D.唾液腺 E.性腺 F.肠腺 b.外分泌腺 G.肝脏 H.泪腺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 中的人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18 / 27 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课型:新授主备人:审核人: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利用报刊、书籍、互联网等媒体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多方面的影响。 2、了解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理解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3、了解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的一般手段和方法 4、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影响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重点和难点】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的一般手段和方 法。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 )探究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1、人口的增长会对、和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_,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 2、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问题非常突出。为了和,我国已经把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3、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 19 / 27 (二)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系统的实例: 4、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对森林资源的_;对野生动物的 _;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造成 _;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造成 _。 (三)阅读 106 页了解 “ 生物入侵的危害 ” 。 二、合作探究 (一)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阅读下面我国不同年代人口数量的一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年代(公元)人口数(亿)年代(公元)人口数(亿) ( 1)什么时候我国人口数量增长明显加快?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 2) 20 世纪中期以后,我国的人口增长率,在什么时候基本稳定在一个较低水平?为什么? ( 3)你生活的地方人口增长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结合当20 / 27 地人口增长实际情况 ,分析人口数量对环境、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影响。 (二)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实例 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问题 1:滥伐森林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对生物圈有什么影响? 问题 2:有些工厂将大量烟雾直接排到大气中,这会对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问题 3:近些年来,我国不少湖泊发生严重的污染现象,导致蓝藻等大量滋生,形成水华,一部分湖水变臭,鱼虾难以生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采取哪些措施才能使这些湖泊恢复清澈秀美的原貌? 问题 4:不法分子还用哪些手段捕杀鸟类?如果鸟类日益减少,自然环境将会发生哪 些变化? 问题 5:有人认为,植树造林就是为了获取大量木材。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近几十年来,我国植树造林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问题 6:对受伤的野鸟进行救治和喂养,待鸟康复后,将它放归大自然。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问题 7:你知道哪些自然保护区呢?建立这些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三、展示交流 21 / 27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检测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类生活所需的各种各样的资源都是由生物圈提供的 B.人口的过度增长必定会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c.人口的适度 增长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 D.人口越多,越能征服自然 2、下列哪项不属于砍伐森林造成的危害() A 水土流失 B 沙尘暴 c 水体富营养化 D 生物多样性破坏 3、下列行为都是人们为了解决某些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哪一项措施最容易导致相反的效果? A.制造效力更大的杀虫剂和农药 B.寻求更好的控制人口的办法 c.利用秸秆生产沼气,解决农村燃料短缺问题 D.建设核电站,减少燃煤发电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引进善于吃虫子的鸟,对本地环境肯定有好处 B 对自然资源的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c治理太 湖水污染就应该停止太湖周边一切产生污水的生产活动 D 生态系统总是可以自行消化各种污染物,人类不应该干预 22 / 27 六、课堂反思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课型:新授主备人:审核人: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有目标就有希望,相信自己向前冲 ) 1、通过学习了解什么是酸雨、酸雨的形成及酸雨的危害 2、学习在实验室条件下怎样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3、形成比较牢固的环境保护意识并知道应该怎样做 【学习重、难点】 重点:酸雨 和酸雨的形成及其危害 难点:探究在实验室条件下怎样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善于自学,你是最优秀的的) 1.什么是酸雨?。 2.酸雨的 PH 值:雨水是否具有较强的酸性,可以用来表示。温度下,其范围在之间, PH 等于的溶液呈中性, PH 小于的溶液呈性。正常雨水的 PH 约为,酸雨的 PH 则小于。 3.酸雨的形成:酸雨主要是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而形成的,此外,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4.酸雨对生物有极大危害,被称为 “” 。 5.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通过,减少、等燃料中的排放,23 / 27 并做好和这些污染物的工作。 学习任务一: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6.阅读课本 114 115 页小组合作探究 “ 模拟酸雨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 。 ( 1)提出的问题是? ( 2)作出的假设是。 ( 3)制定计划: 材料用具。 用和配置实验用的模拟酸雨,把 PH 控制在。 ( 4)实施计划 配置模拟酸雨。 取 A、 B 两个烧杯。 A 杯中放入若干粒小麦种子,用模拟酸雨浸泡; B 杯中放入若干粒小麦种子,用清水浸泡。然后均放在 30 下浸泡一天。 取 A、 B 两个培养皿在底部铺上两层纱布,分别放上用清水和模拟酸雨浸泡过 的种子,放在温度为 15 培养箱中发芽。 过几天后,统计发芽率。 ( 5)预测实验结果。 ( 6)结论。 思考: 7、此试验是否需要设计对照实验? 24 / 27 8、只做一组实验,实验的结果可靠吗? 三、展示交流 四、课堂小结: 五生活链接:(学有余力,挑战自我) 9.阅读 ,体验环境污染造成的恶果。 六反馈检测(高效练兵,体验成功) 10、形成酸雨的根本原因是() A 臭氧层的破坏 B 噪声污染 c 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 D 工厂大量使用煤、石油作为能源 11、酸雨的危害表现在() A 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 B 使农作物枯萎,甚至死亡 c 使土壤、河流、湖泊酸化 D 以上三项都是 12.酸雨是指 PH 值为多少的大气降水?() A 7c 7 13.我国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 A 农田大量烧秸秆 B 大量使用含硫量高的煤 c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D 不注意废旧电池的回收 25 / 27 14.有 “ 空中死神 ” 之称的是() A 酸雨 B 臭氧层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