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新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_第1页
xx年新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_第2页
xx年新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_第3页
xx年新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_第4页
xx年新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4 XX 年新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年级五科目数学时间 XX、 8、 30 单元序号一单元内容小数乘法 备课小组成员 五年级数学教师 中心发言人 王绣 单元 教学 目标 1、结合具体计算,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学会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 乘法计算;掌握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运用乘法运算进行简 便计算。 2、经历小数乘法算理和 算法的探索过程,体验策略的多样性。 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性;能根2 / 34 据实际情况用 “ 四舍五 入法 ” 求积的近似值,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长江的壮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觉性。 重难点 重点;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 单元 练习 1 填空 2 选择 3 比较大小 4 计算 5 解决实际问题 检测 时间 XX年 9 月 12日 课时 分配 信息窗一 三各 2 课时,我学会了吗?复习、测试、讲评各 1 课时,共计 10课时 3 / 34 单元授 课时间 从第 1 周到第 2 周 9 月 1 日到 9 月 14日。 课时教案 课题 小数乘整数 教案序号 1-1-1 授课时间 XX年 9 月 1 号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计算,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学会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得进行计算 教具等准备多媒 体小黑板 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 6 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4 / 34 =(万千万时) 答: 6 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万千瓦时。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有层次的练习,使学生能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计算能力,同时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咱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小数乘法。【板书:小数乘法(小数乘以整数)】 二、出示目标 师:学习目标是什么呢?(出示目标:结 合具体计算,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学会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请大家齐读一下。 三、自学指导 (一)讲述:怎样实现这个目标呢?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齐读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 2 页 第 3 页(看图、看文字)内容,重点看笔算小数的计算方法。思考: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小数的意义是否相同。如果有不懂的,可以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5 / 34 4 分钟后,比谁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 四、先学 (一)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 (二)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 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 4 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三)做一做。 1、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端正,数位对齐,数字要写的大些,数字间要有一定的间距(要划出学生板演的位置) 2、板演练习,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 3 页 “ 自主练习 ” 的 2 题,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要找出学生中的错误,并板书。 五、后教:议一议 1、学生更正 教师指导: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 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2、讨论。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 “ 为什6 / 34 么 ” 。 ( 1)讨论几道题的第一步。 师:哪个对呢?为什么?(手指一下不同的答案) ( 3)师:请同学们看几道题的最后一步对不对?为什么? ( 4)给第二题打 “” 或 “” 。 ( 5)同桌互改。 讲述: a.同学们请把作业本交换一下,看看同桌做的对不对,对的打对号,如错打错号。 b.全对的请举手? c.做错的同学请举手,错在哪里请说一下。 小结:同学们,咱们学习了小数乘以整数的 计算方法,会做的请举手?请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 六、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课时教案 课题小数乘整数教案序号 1-1-2 授课时间 XX年 9 月 2 号课型练习 教学目标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得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利用小数乘整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等准备小黑板多媒体 7 / 34 板书设计小数乘整数 教学反思 通过练习,发现班里有个别学生听讲不认真, 出现一些比较间的错误。同时,也发现有个别孩子计算基础不好,加强训练。解决问题处理较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练习 ( 1)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1000 4254 ( 2)看谁又快又准 35 7 2、笔算练习 526421 集体订正反馈,找分别找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二、走进生活。 1、课本第 3 页第 1 题,简单的运用小数乘整数解决问题的情境题 8 / 34 ( 1)指生描述图意 ( 2)独立列式计算,交流算理 2、课本第 5 页第六题,根据提 问解决生活问题。 (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如:图 1,小男孩从家到学校要走多少米? 图 2,跑道长多少米? ( 2)独立解答,集体交流 ( 3)你的步长是多少,你也找段路测一测。(课下实践) 3、你能解决这些生活中的问题吗?自己试一试。 ( 1)海豚 1 小时能游千米, 25 小时能游多少千米? ( 2)一头大象每天吃青草吨。照这样计算, 36 头大象 1 天能吃多少吨青草? 5 头大象一周能吃多少吨呢? ( 3)已知白萝卜每千克元,豆角每千克元,青椒每千克元。问: 买千克白萝卜和千克豆角,一共要花多少元钱? 如 果让你来采购,你想买什么?算一算需要多少元钱? 三、拓展提高 刚才同学们当了小小采购员,采购了蔬菜,看看下面的采购任务你能完成吗? 供选择的各商场单价表 糖酒超市批发市场利群商场 白菜 9 / 34 面包 拖鞋 1、请帮老师设计一个合理的购物方案,能行吗?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集体确定方案,按表格填好。看看那个小组的方案最好。 附:购买方案表 购买地点单价数量总价 白菜 20 面包 3 拖鞋 4 合计金额 2、交流设计方案,说明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些什么情况呢? 三、题组检测 四、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题组设计: 1、用竖式计算。 2314 2、解决问题。 夏天, 1 平方米阔叶林每天大约吸收千克二氧化碳,释放千克氧气。公园里有 800平方米阔叶林,每天大约能吸收多少10 / 34 二氧化碳?是放多少千克氧气? 课时教案 课题小数乘整数教案序号 1-1-3 授课时间 XX年 9 月 3 号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及竖式写法,明确因数大小的变化与积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及小数点的 处理 教具等准备多媒体小黑板 板书设计 小数乘小数 巴东、香溪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 =(千米) 巴东、香溪两地间水路长千米。 教学反思 本课学习的重点是小数乘小数计算法则的探讨过程,由于学生初步学会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通过已获取的知识经验来学习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和具有吸引力的现实情境,大胆放手,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讨论中寻找策略解决问题,发现规律总结方法,让学生经历了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初步11 / 34 完善并总结出计算法则。 教学 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咱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小数乘法。【板书:小数乘法(小数乘以小数)】 二、出示目标 师:学习目标是什么呢?(出示目标:结合具体计算,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学会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请大家齐读一下。 三、自学指导 (一)讲述:怎样实现这个目标呢?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齐读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 6 页 第 7 页(看图、看文字)内容,重点看笔算小数的计算方法。思考: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小数的意义是否相同。如果有不懂的,可以问同学,或举手问老 师。 4 分钟后,比谁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 四、先学 (一)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 (二)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 4 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12 / 34 复看。) (三)做一做。 1、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端正,数位对齐,数字要写的大些,数字间要有一定的间距(要划出学生板演的位置) 2、板演练习,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 8 页 “ 自主练习 ” 的第 2 题, 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要找出学生中的错误,并板书。 五、后教:议一议 1、学生更正 教师指导: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2、讨论。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 “ 为什么 ” 。 ( 1)讨论几道题的第一步。 师:哪个对呢?为什么?(手指一下不同的答案) ( 3)师:请同学们看几道题的最后一步对不对?为什么? ( 4)给第二题打 “” 或 “” 。 ( 5)同桌互改。 13 / 34 讲述: a.同学们请把作业 本交换一下,看看同桌做的对不对,对的打对号,如错打错号。 b.全对的请举手? c.做错的同学请举手,错在哪里请说一下。 小结:同学们,咱们学习了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会做的请举手?请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 六、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课时教案 课题小数乘整数教案序号 1-1-4 授课时间 XX年 9 月 4 号课型练习 教学目标结合具体计算,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学会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掌 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具等准备小黑板 板书设计小数乘小数 = = 教学反思 通过在计算中的比较分析,逐步发现掌握小数乘法计算中的一些规律。 14 / 34 1、体会因数大小的变化了,积有什么变化规律。 2、发现当一个数乘比 1 小的数,积比这个数小。当一个数乘比 1 大的数,积比这个数大。在发现掌握这些规律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等能力。在判断改错的过程中,使学生重视到一些易出错的地方。消除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对小数乘法计算的负迁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巩固认知 1、口算训练。先说说积有几位小数再计算。 7= 8 6 2 2、根据算式填空。教科书第 8 页第 4 题。 1343=4025615=840 3= () 56= () = () = () = () = () ( 1)先让学生独立填空,要一组一组的填。填完后想一想有什么规律? ( 2)再全班交流,说说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二、组织交流,探究新知 1、计算,再把每题的积和第一个因数比一比,有什么发现? = 15 / 34 =1= 1=1= = = 说一说,在什 么情况下积比第一个因数大?在什么情况下积比第一个因数小? 明确:当一个数乘比小的数,积比这个数小。 当一个数乘比大的数,积比这个数大。 2、先说出每次乘的积比第一个因数大还是小,再计算。 = = = 三、自主练习 1、教科书第 8 页第 5 题 ( 1)学生独立解答。 ( 2)解答后,全班交流。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2、教科书第 9 页第 6 题 ( 1)学生独立解答,你还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 2)解答后,让学生说一说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3、教科书第 10页第 12 题 ( 1)学生独立计算黑板和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后,全班交16 / 34 流。 ( 2)如果数学课本封面长米,宽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 3)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操作,选择喜欢的物品,测量有关数据并求出它们的面积。 四、趣味探索 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道题,再直接填出后两道题的得数。 = = = = = 四、题组检测 五、总结 谈话: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题组设计: 1、火眼金睛辨对错 + 2、基本练习,说一说积是几位小数,再算一算。 3、不计算,你能在 里填 上 “” 、 “” 或 “=” 吗? 17 / 34 3151 课时教案 课题乘法混合运算教案序号 1-1-5 授课时间 XX年 9 月 5 号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结果。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的应用。 教具等准备小黑板多媒体 板书设计乘法混合运算 将吨小麦从万州运到忠县共需要运费多少元? = =(元) 将吨小麦从万州运到忠县共需要运费元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师 特别重视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数学、理解数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利于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 18 / 34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口算练习 5 2、计算,并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1253307 852504 320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讲解:从 XX 年 9 月日时开始,三峡大坝告别米运行水位,正式实施米蓄水。蓄水至一百五十六 米后,三峡工程的发电、通航、防洪三大功能将全面发挥。(出示情境图) 提问:仔细观察情境图,你从中都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问题,组长负责记录、整理,一步计算的题目在小组内解决。 引导学生提出两步计算的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将吨小麦从万州运到忠县共需要运费多少元?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 1:将吨小麦从万州运到忠县共需要运费多少元? 问题怎样解决?如何列式?学生尝试自己列式解决。 19 / 34 小组讨论:观察算式,这道题有什么特点?计算时运算顺序是怎样的?每一步分别求的是什么? 指名小组进行展示: 第一种计算方法:先算这些小麦运 1 千米需要多少钱,再算运 88千米需要多少钱。计算时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第二种计算方法:先算 1 吨小麦从万州运到忠县需要多少钱,再运算吨小麦需要多少钱。计算时也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提问: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运费的问题,而且思路清晰,计算结果也是正确的。现在,如果是你来付钱,需要付多少钱呢?为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讲解:收现款时,通常只算到 “ 分 ” ,所以把 保留两位小数, 取近似值。在生活在中,很多地方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或者按照要求求积的近似值,因此,要学会灵活应用这一知识。 练一练: ( 1)计算并按要求取近似数: ( 保留一位小数 ) (精确到百分位) ( 2)把这吨小麦从万州再运到巴东,需要运费多少元? 学生集体练习,教师巡视,订正。 2、补充例题: ( 1) 72 ( 2) 20 / 34 使学生明确:含有乘法与加法两种运算,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含有乘法与减法两种运算,先算乘法,再计算减法。 四、应用知识,自主练习 1、判断对错并改正。 ( 1) ( 2) = = 2、计算:教材第 12页第一题第一竖行 五、题组检测 六、总结: 谈话: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进行小数连乘和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时候,你想对同学们说什么? 题组设计: 1、列式计算: ( 1)与的积乘以,得多少? ( 2)与的差乘以,积是多少? 2、实践应用: ( 1)光明小学的同学们在校园里种了 300 棵蓖麻,平均每棵收蓖麻籽千克,每千克可榨油千克,一共可榨油多少千克? 2)甜瓜每千克元,妈妈买了千克,付出 20 元,应找回多少钱? 21 / 34 课 时教案 课题小数乘整数教案序号 2-1-6 授课时间 XX年 9 月 9 号课型练习 教学目标巩固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结果。 教学重点难点巩固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教具等准备小黑板 板书设计小数乘整数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教学反思 新课标提倡 “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 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会学生探究学习,这不仅要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是否亲历探索过程,是否真正理解数学、是否 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本节课紧紧抓 “ 推广 ” 两个字进行教学,精心设计了 “ 四巧 ” 即 “ 巧 ” 引入, “ 巧 ” 探究,“ 巧 ” 应用, “ 巧 ” 巩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22 / 34 1、不计算,直接把上、下两排得数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并且说一说这样连的理由 712 8 ( 54 ) ( 24 36) 5 ( 85 ) 4 245 365 127 2、在整数乘法中你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请分别说一说什么是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并用字母表示。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 书: ab=ba ( ab ) c=a ( bc ) ( a b) c=ac+bc 3、用简便方法计算 25984 125584 15201 学生集体练习,指名板演,订正时重点让学生说明是根据什么进行简算的。 (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教学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找朋友的小游戏: 每个小组准备写有 、 、( ) 、 ( )、() 、 六道算式的卡片,每人一张,按算式结果相等来找好朋友,找到了好朋友就握握手。指名一组学生将卡片贴在 黑板上,并将每对好朋友的两道算式用等号连接起来。 提问:这三组算式说明了什么? 23 / 34 2、解决上节课提出的问题 2: 将 63 吨大豆和 137 吨玉米从重庆运到涪陵,共需运费多少元? 问题怎样解决?如何列式?学生尝试自己列式解决。 思考:计算时的运算顺序是什么?每一步分别求的是什么? 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板演。 第一种方法:分别求出 63 吨大豆和 137 吨玉米的运费,然后相加求出总的运费。 63 137 = =840(元) 第二种方法:先求出大豆和玉米的总重量,然后求出总的运费。 ( 63 137) =200 =840(元) 比较:这种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为什么? 3、出示补充例题: 201 学生自主练习,指名板演,说说每道题都是运用什么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 提问:在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时候,步骤是什么?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一看、二想、三算的基本方法。 24 / 34 三、应用知识,自主练习 1填空,并说一说应用了哪个运算定律。 = ( ) =( ) = ( + ) 2、用简便方法计算:(教材 14页第八题第一竖 行) 自主练习后指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简算的,重点提问:怎样观察算式的特征?用什么样的运算定律?这样算为什么简便? 四、题组检测 1、用不同的简便方法计算: 32 2、拓展练习: 用三个数 4、根据乘法的运算定律编式题,并说一说如何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五、总结全课,反思体验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课时教案 课题我学会了吗教案序号 2-1-7 授课时间 XX年 9 月 10号课型复习 教学目标巩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小数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顺序。 教 学重点难点结合实际问题,巩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25 / 34 能正确的进行运算。 教具等准备多媒体小黑板 板书设计 我学会了吗 随机板书 教学反思 本节课没有占用过多的时间去讲解,而是巧妙地点拨、引导,留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学生参与的是获得知识的全过程。这样他们对所学的知识点就记得快,记得牢,同时又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挖掘了创造潜能。 教学过程 一、回顾本单元知识 1、小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2、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3、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4、小数乘法的简便运 算。 二、学生梳理知识 三、解决课本上的问题 1、出示第一个情景图 指名读题 26 / 34 分析列式方法 独立列式计算 集体订正 2、出示第二个情景图 指名读题 分析列式方法 独立列式计算 集体订正 3、观察第三个情景图 指名读题 提出数学问题 分析列式方法 独立列式计算 集体订正 四、练习巩固 1、不计算,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4 851 025() 68 574 62() 52 1x2 7() 0 0015 7() 0 1232 005() 2、观察下面的算式 ,估计它们的结果,再计算。 27 / 34 4 65 32=4 60 532= 0 4653 2=4600 0532= 你有什么发现 ? 4根据 5749=2793 ,你能很快地写出下面各题的积吗 ? 5 749=5 70 49= 5704 9=0 0570 49= 0 0574900=570000 49= 五、题组检测 1列式计算。 (1)4个 5 02是多少 ? 用加法: 用乘法: (2)4 8 的 5 倍是多少 ? (3)一个数是 1 02的 5 3 倍,这个数是多少 ? 2、杨利伟是中国 第一位飞向太空的航天员。他在太空展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长 0 15 米、宽 o 1 米。还有一面未展示的大号联合国国旗,这面联合国旗长 1 8 米、宽 1 2米。你知道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米吗 ? 六、课堂小结 课时教案 课题小数乘整数教案序号 2-1-8 授课时间 XX年 9 月 11号课型复习 28 / 34 教学目标巩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小数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难点结合实际问题,巩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运算 教具等准备小黑板 板书设计 加法:加法交换律: a+b=b+a加法结 合律 :(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 a-b-c=a-(b+c)a-(b-c)=a-b+c 乘 法 : 乘 法 交 换 律 : ab=ba 乘 法 结 合 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 (a-b)c=ac -bc 】 除法:除法性质: abc=a(bc) 教学反思 在这里,教师作为一名点拨者、合作者在重点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较好的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及方法。通过教学,大多数学生掌握得比较好,个别学生在按整数乘法计算的过程中, 0 也计算进 去,没有完全理解算法;部分学生计算过程出错,不扎实。 教学过程 1.小数乘整数: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9 / 34 2小数乘小数:意义 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 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 0 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 要用 0 占位。 3.规律:一个数( 0 除外)乘大于 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 0 除外)乘小于 1 的数,积 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四舍五入法; 进一法; 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 a+b=b+a加法结合律 :(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 a-b-c=a-(b+c)a-(b-c)=a-b+c 乘 法 : 乘 法 交 换 律 : ab=ba 乘 法 结 合 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 c+bc 【 (a-b)c=ac -bc 】 除法:除法性质: abc=a(bc) 30 / 34 课时教案 课题小数乘整数教案序号 2-1-9 授课时间 XX年 9 月 12号课型测试 教学目标结合具体计算,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学会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基础知识以及灵活应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等准备试卷一套 板书设计 测试 试卷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师特别重视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数学、理解数学。鼓励学生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利于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