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T 0064.15-93 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测定硬度.pdf_第1页
DZ/T 0064.15-93 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测定硬度.pdf_第2页
DZ/T 0064.15-93 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测定硬度.pdf_第3页
DZ/T 0064.15-93 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测定硬度.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测定硬度 Dz/ T 0 06 4.1 5一 93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测定硬度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 于地下水中 硬度的测定。 本法的测定范围为1 0 - 5 0 0 m g / L ( 以C a C O , 计) 。 2 定义 水中除 碱金 属离子外, 其它金属离 子如钙、 镁、 铁、 铝、 锰及重金属离子皆能构成 水的 硬度。 水的硬度 与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关系极为密切, 是评价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天然水中, 钙、 镁离子的含量, 相对来说远远大于构成硬度的其它金属离子, 故硬度通常可从钙、 镁的含量计算, 用每升水含碳酸钙的毫克数表示。 经煮沸后能生成沉淀的部分( 主要是钙、 镁重碳酸盐) , 称为暂时硬度或碳酸盐硬度。煮沸不能沉淀的部分( 钙、 镁的氯化物、 硫酸盐及硝酸盐等) 称为永久硬度 或非碳酸盐硬度此外, 当水中总碱度超过总硬度时, 则超过部分称为负硬度。 方法提要 在p Hl O 的氨性缓冲溶液中, 钙、 镁离子与指示剂( 酸性铬蓝K) 作用, 生成酒红色的络合物。 滴入乙 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后, 则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从指示剂络合物中夺取钙、 镁, 形成无色络合物, 溶液呈现 游离指示剂本身的颜色, 根据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所消耗的体积, 便可计算出水的总硬度。 试剂 4 . 1 氢氧化钠溶液( c ( N a O H) = 2 m o L / L ) : 称取氢氧化钠 4 0 g溶于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中, 稀释至 5 O O m L。将溶液贮存在聚乙烯塑料瓶中。 4 . 2 氨性缓冲溶液( p H =1 0 ) : 称取分析纯氯化铰 6 7 . 5 g 溶于 2 0 0 mL蒸馏水中, 加入氨水( P =0 . 8 9 g / m l . ) 5 7 0 mL, 再用蒸馏水稀释到 1 O O O mL , 摇匀。 4 . 3 酸性铬蓝K - 蔡酚绿B 混合溶液: 称取酸性铬蓝K 0 . 2 g 和蔡酚绿B O . 5 g 共溶于I O O m L蒸馏水中, 摇匀( 由于酸性铬蓝K与蔡酚绿B二种试剂的出厂质量不同, 最好通过试验再确定合适的混合比例 或者分别配制酸性铬蓝K溶液( 2 g / L ) 与蔡酚绿 B溶液( 5 g / L ) , 在滴定时分别加入, 两者的加入量可根 据滴定终点是否清晰来确定) 。 4 . 4 钙标准溶液( c ( C a 2 ) 一。 . 0 1 0 O mo L / L) : 称取经 1 2 0 C 烘干并在干燥器中冷却的高纯碳酸钙 ( C a C O , ) 1 . 0 0 9 g 于2 5 0 m L烧 杯中, 加少量蒸 馏水湿润, 盖上表面皿, 从烧杯嘴 逐滴加入盐酸溶液( 1 + 1 ) , 边加边摇动烧杯, 直到碳酸钙完全溶解。 然后, 加入1 0 0 mL蒸馏水, 将溶液煮沸, 逐去二氧化碳。 冷却 后用少量蒸馏水冲洗表面皿。向溶液中投入一小片刚果红试纸, 用氢氧化钠溶液( c ( N a OH) =2 m o L / L ) 滴至刚果红试纸由蓝变红. 再滴加盐酸溶液( 1 +1 ) 至刚果红试纸由红恰变蓝。将溶液移入 1 0 0 0 MI容 量瓶中, 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 4 . 5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 ( E D T A) =0 . O l mo L / L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 1 9 9 3 一 0 2 一 2 7 批准, 9 9 3 一 1 0 - 0 1 实施 D z / T 0 0 6 4 . 1 5 一9 3 4 . 5 . 1 配制: 称取乙二胺四乙 酸二钠( C , , HN , O , N a , “ 2 H , 0 ) 3 . 7 2 g 溶于1 O O O m L蒸馏水中, 摇匀。 4 . 5 . 2 标定: 吸取钙标准溶液( 4 . 4 ) 1 0 . O m L于 2 5 0 m L三角瓶中, 加燕馏水 5 O m L, 氢氧化钠溶液( 4 - 1 ) 2 m L, 酸性铬蓝 K-蔡酚绿 B混合溶液( 4 - 3 ) 3 -4 滴, 立即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滴定到试液由酒红 色变为蓝色即为终点。 4 . 5 . 3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的浓度按式( 1 ) 计算: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的浓度( m o l / L ) = 式中: c - 钙标准溶液的浓度, m o l / L ; V , 吸取钙标准溶液的体积, mL ; V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滴定所消耗的体积, m L, c xv , V ( 1 ) 分析步骏 吸 取水样5 0 . O m L 于1 5 0 m L三角瓶中, 加入氨缓冲溶液( 4 . 3 ) 5 m L 、 酸性铬蓝K - 蔡酚绿B 混合溶 液( 4 - 3 ) 3 -4 滴, 用乙二胺四乙 酸二钠溶液( 4 - 5 ) 滴定到试液由 酒红色转为不变的蓝色即为终点。 记录 消耗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的毫升数。 分析结果的计算 按式( 2 ) 计算总硬度: 总硬度( 以C a C O , 计m g / L ) = c X V, X 1 0 0 . 0 8 V X 1 0 0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式中: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的浓度, m o l / L ; V , 乙二 胺四乙 酸二钠溶液滴定所消耗的 体积, m L ; V取试样体积, m L , 1 0 0 . 0 8 与1 . O O m L E D T A标准溶液 c ( E D T A) =1 . O O O m o 1 / L 相当的以毫克表示的碳酸钙质量。 7 精密度和准确度 取含钙1 0 3 m g / L , 总硬度为 4 8 7 . 6 m g / L的地下水样作 8 份测定, 其总硬度批内标准偏差为 6 . O m g / L, 相对标准误差为 1 . 2 0 o , D Z / T 0 0 6 4 . 1 5 一 9 3 附录A 千扰愉况及其消除 ( 补充件) A 1 当 试液温度低于1 0 时, 滴定到终点时的 颜色 变化 缓慢, 易 使滴定过头。 为此, 可先将溶液微热至 3 0 左右后再滴定。 A 2 铁、 铝、 铜、 锰等元素对测定有影响。当试样中它们的含量到达干扰测定时, 可按下述方法消除干 扰: 试祥在未加氮缓冲溶液前, 先加三乙醇胺溶液( 1 十1 ) 3 mL使铁、 铝等离子被络合掩蔽. 试样在 未加 氨缓冲 溶液前, 加 入少量的固 体盐酸经胺, 然后加氨缓冲溶液, 滴定, 此时二价锰离子不 影响滴定终点, 但亦被乙二胺四乙酸定量络合而计入总硬度. 在待滴定的氨性试液中, 加入新配制的 硫化钠溶液( 2 0 g / L ) 5 m L , 使铜及其他重金属离子生成硫化 物沉淀; 或者, 加 人氰化钾溶液( 5 鲍/ L ) 数 滴以 络合掩蔽铜及其他重金属离子( 氛化钾剧毒1 使用时须 特 别小心) 。 附录日 按钙镬的含t计算硬度 ( 补充件) 根据测得的钙、 镁含量及总碱度, 可分别计算出总硬度, 暂时硬度, 永久硬度及负硬度。 以下计算中, 总碱度、 总硬度、 暂时硬度、 永久 硬度及负 硬度均以C a C O , m g / L 表示。 B 1 总硬度 将测得的钙、 镁( m g / L ) , 分别换算为碳酸钙( m g / L ) 后相加, 即得总硬度. 总硬度( C a C 0 , mg / L ) =2 . 4 9 7 C C a m g / L ) +4 . 1 1 8 ( Mg mg / L ) 如水样中含有较多量的铁、 铝、 锰及其它重金属离子, 则亦应计入总硬度。 B 2 哲时硬度 当总硬度总俄度时, 则: 暂时硬度=总碱度 当总硬度总碱度时, 则: 永久硬度=总硬度一总碱度 当总硬度(总碱度时, 则: 永久硬度二0 B 4 负硬度 当总硬度总碱度时, 则: 负硬度=总碱度一总硬度。 B 5 硬度换算裹 DZ/ T 006 4门 5 一 9 3 mm o l / L 德国 英 国法 国美 国 DH Cl a r k d e g r e e Fm g / L m mo l / L 15. 617 . 0 21 01 0 0 德 国 . DH 0 . 1 7 8 1 1 . 2 5 1 . 7 81 7 . 8 英 国 Cl a r k0 . 1 4 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