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维护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DCS维护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DCS维护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DCS维护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4维护指导DCS 通用维护指导及规定第 4 页 共 4 页DCS系統維護作業指導書系统维护人员职责:1) 系统软、硬件维护。2) DCS系统的启动和停止。3) 操作员口令的设置与修改。4) 系统重要运行参数的维护与修改。5) 其它涉及系统的职责。6) 注意事项:A. 当系统出现停电时,应立即将系统中投入自动控制的回路切到手动。当供电正常时,首先检查系统运行及系统数据是否正常,并检查核对系统参数。一切正常后方可再次投入自动。(参数表参见相关资料)B. 统启动运行上电顺序:UPS、控制站、显示器、操作站计算机。C. 停机断电次序:控制站计算机、显示器、控制站、UPS。D. 操作员口令维护:每台操作站上的操作员口令之间无任何关系,必须单独建立。口令是保证系统安全正常运行的前提,必须严格执行。E. 历史数据保存在操作站硬盘上,与系统停电等因素无关。历史数据是追查事故责任的重要手段。F. 操作站计算机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保持其正常运行和整洁。G. 当系统卡件故障时应把相应控制回路立即切回手动,并由系统维护人员立即更换故障卡件,检查确认故障消除时方可再次将系统投入自动。第一章 常规维护DCS自动控制系统是由其自身的软、硬件,以及操作台盘及现场仪表(变送器、测量开关、电缆及执行结构等)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中任一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导致系统部分功能失效或引发控制系统故障,严重时会导致生产停车等事故。要把构成控制系统的所有设备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全面维护管理。 1日常维护1) 中控室管理: 中控室应保持清洁,维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2) 操作站硬件管理: 文明操作,爱护设备,保持清洁,防灰防水。 键盘与鼠标。键盘按键用力恰当,避免面膜刮伤,鼠标应轻拿轻放。 显示器。避免磁场干扰与机械震动。 工控主机。避免机械震动、拉动或碰伤电缆接线,锁好柜门。3) 操作站软件管理: 操作人员严禁退出实时监控。 任何情况下,操作人员不得增加、删改或移动计算机系统任何文件或系统配置,不得使用外来软盘或光盘。 系统维护人员应使用新的光盤讀寫資料,特殊情況要用到U盤須確保無病毒感染。 系统维护人员应做好系统子目录文件(程式、圖控,歷史資料等)的备份,各自控回路的PID参数,调节器正反作用等系统数据记录工作。 系统维护人员对系统参数做出必要修改后,应做好记录工作。4) 控制器柜的管理: 不得拉动机笼接线。 不得拉动接地线。 避免拉动或碰伤供电线路。 不得拉动或碰伤通信电缆。 系统上电后,通线接头不能与机柜等导电体相碰,互为冗余的通信线、通信接头不能碰在一起,以免烧坏通信网卡。2每周巡检。1) 操作站周检: 工控机、显示器、鼠标、键盘等硬件是否完好。 实时监控工作是否正常,包括数据刷新、各功能画面的(鼠标和键盘)操作是否正常。 查看故障诊断画面,是否有故障提示,若有故障提示需及時處理。2) 2)控制站周检: 卡件是否工作正常,有无故障显示(FAIL灯亮)。 电源箱是否工作正常。3预防维护 每年应利用大修进行一次预防性的维护,以掌握系统运行状态,消除故障隐患。 冗余测试:正常的冗余是二块卡互为热备用,可分别切到工作状态,并进行正确的数据处理。 卡件冗余测试。通过带电插拔互为冗余的卡件,检查冗余是否正常。 通信冗余测试。通过带电断开通信线接头,检查操作站数据刷新、操作输出是否正确。4故障维护:发现故障现象后,系统维护人员首先要找出故障原因,进行正确的处理。1) 操作站故障:键盘亮红灯。由于静电积聚,键盘可能亮红灯,这种现象不会影响正常操作。也可以小心拔出键盘接头,大约3分钟后再小心插回。2) I/O卡件故障:确认卡件出现故障后要及时换上同型號的备用卡。3) 通信网络故障:a) 通信接头接触不良会引起通信故障,确认通信接头接触不良后,可以利用专用工具重做接头。b) 通信线破损应及时予以更换。4) 信号线故障:维护信号线时注意不要损伤通信网络、电源线。现场设备故障:检修现场控制设备之前必须征得中控室操作人员的允许,方可以检修。检修结束后,要及时通知中控人员,并进行检验。操作人员应将自控回路切为手动,阀门维修时,应起用旁路阀。第二章 操作站的维护1. 具有如下用户:序号用户名口令权限1系统维护特权(+)3工程师工程师(E)4操作员操作员(O)2. 组态文件存放于D:DCSData;组态备份存放目录:E:组态备份。当组态文件改变时请及时备份到E: 组态备份和可移动备份设备上。3. 系统日常维护:操作站工控机定期清扫,保持操作台的干净整洁,操作员键盘上请不要放置任何物体,操作员键盘请不要用坚硬的物体操作。4. 当操作站运行一定时期后(通常三个月),请用操作系统提供的磁盘整理程序整理硬盘:C:和D:。磁盘整理程序的启动路径如下:开始/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磁盘碎片整理程序。5. 注意操作站(工程师站)计算机的防病毒工作,做到:不使用、不安装非控制系统允许要求的软件;不使用未经有效杀毒的可移动存储设备(如:移动硬盘、优盘等);不在控制系统网络上连接其它未经有效杀毒的计算机;不将控制网络联入其它未经有效技术防范处理的网络等。6. 当操作站计算机由于异常断电、人为等原因,计算机不能启动时请按照控制系统装机规程要求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和系统软件,重装前注意重要的数据、文件的备份。第三章 控制站的维护1控制柜1) 定期清除控制站积累的灰尘以保持干净、整洁。2) 定期查看系统工作状况,当出现卡件FAIL灯亮、非冗余卡件WORK灯不亮、卡件COM灯不亮时请检查位于该卡件上的信号点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请立即更换该卡件。3) 定期检查电源箱的工作状态,如果电源箱的指示灯不亮时,请确认该电源箱的输入电源是否正常,如果输入电源不正常请解决输入电源问题,如果输入电源不正常则可确认为电源箱故障。2电源、接地及通讯电缆:1) 定期检查系统供电电源的电压、频率,是否满足DCS系统要求,如果不正常请立即解决电源输入的问题。2) 定期检查系统接地,确认系统接地正常,如果接地有问题请立即解决,不正常的接地将引起系统通讯故障,严重时将导致系统设备的损坏。3) 定期检查通讯电缆,确保系统通讯电缆的完好和正常,如果出现通讯电缆的损坏请立即更换通讯电缆,损坏的通讯电缆将引起控制站与操作站通讯的故障,严重时将引起生产事故。3异常情况的处理:异常断电:当系统出现异常断电,再次上电时,请将所有控制回路切手动并检查系统的各项参数是否正常,如有必要请下传组态。4大修期间维护大修期间对DCS系统应进行彻底的维护,内容包括:1) 操作站、控制站停电检修。包括工控机内部,控制站机笼、电源箱等部件灰尘清理。2) 系统供电线路检修。3) 接地系统检修。包括端子检查、对地电阻测试。4) 现场设备检修。具体做法请参照有关设备说明书。5大修后系统上电系统维护负责人确认条件具备方可上电。应严格遵照上电步骤进行。1) 控制站上电测试步骤:a) 稳压电源输出检查。b) 电源箱依次上电检查。c) 机笼配电检查。d) 卡件自检。e) 卡件冗余测试等。2) 操作站上电测试:a) 计算机自检通过。b) 文件管理。确认WIN2000系统软件、300XP系统软件路径正确。c) 硬盘剩余空间无较大变化,并通过磁盘表面测试。3) 通信系统冗余测试。a) 断开2#通讯线,维持1#通讯线,利用下载组态功能测试是否正常,正常则表明1#通讯网络正常。b) 断开1#通讯线,维持2#通讯线,利用下载组态功能测试是否正常,正常则表明2#通讯网络正常。4) 常规控制回路参数重新整定及投运。5) 复杂回路投运。第四章UPS维护指导1. UPS的使用环境1) UPS所在机房应保持恒定的温度,建议控制在2025;蓄电池应在530;2) UPS机房应保持通风,风扇处不能有遮挡物;不要将UPS及电池放入密封构造物体内,以免导致机器损坏、人身受伤害;3) UPS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状态。2. UPS的正确使用1) 必须严格按照正确的开、关机顺序进行操作,避免因突然加载或减载时UPS的输出电压波动太大;2) 严禁频繁的关闭或开启UPS。一般要求在关闭UPS后,至少等候6秒钟再开启UPS,否则UPS可能进入“启动失败”状态,即UPS进入无市电输入又无逆变输出状态;3) UPS禁止超载使用,最大负载最好控制在80之内;4) UPS的开关机是属于防勿动操作,开关机请按住一秒钟以上.5) 雷击是所有电器的天敌,一定要注意保证UPS的有效屏蔽和接地保护;3. 蓄电池的正确使用1) 在同一个UPS中,必须使用同品牌、同型号、同规格的蓄电池;2) 不要将蓄电池放在火源及发热处使用;3) 在安装的过程中,如果光线昏暗切勿使用火源照明,以免引起爆炸及火灾;4) 扭矩板手、钳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